首页 理论教育 软件资源共享对于信息资源效用的影响与制约

软件资源共享对于信息资源效用的影响与制约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软件资源共享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形式,在软件的研发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信息资源共享的思想,使一些原本需要反复“创新”的基础性的研发活动进入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为众多的软件开发者所共有。信息资源效用的实现程度除了与信息资源本身相关之外,信息用户的信息意识、知识涵养、创新能力、文化程度等主观因素也是影响和制约信息资源效用的重要原因。

软件资源共享对于信息资源效用的影响与制约

问卷主要用于研究信息用户视角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即信息用户对信息资源及其配置问题的认知。因此首先要确定社会生活中信息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信息资源配置的因素,再以此为基础设计问卷。

通过文献调研,从大量的已有文献中,归纳提取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8.1.1.1 信息资源认知因素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信息资源对于各行各业的意义日趋重大,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利用方法也逐渐丰富和多样起来。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共享,将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信息资源共享是以信息资源合理有效配置为出发点的。虽然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的共享可以跨越时空局限,为信息资源配置特别是信息资源共享创造良好的外界物质条件,但由于传统的工作指导思想与工作流程规范,使不少的信息资源所有者的认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出现了滞后现象。不少的信息资源所有者,把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都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把信息资源配置看成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不注重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来配置信息资源,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认为只有独享信息资源,才能获得更大更多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信息资源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经济特性,忽视了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给予其他个人与机构,在一个更广的层面进行配置,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共享。

8.1.1.2 信息技术因素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信息资源是从少到多“滚雪球”式地无限向前堆积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显然,信息资源越丰富,信息技术越发展,信息资源配置也会越趋向于合理和有效,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则会越倾向于更高的水平。

(1)信息标准化的影响

信息资源格式规范统一,遵循同一标准,有利于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或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实现用户和系统以及系统和系统之间的有效沟通[1]。到目前为止,由于信息资源组织尚未实现标准化,因此给信息资源利用、实现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和最大程度共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虽然信息资源领域有不少标准,但现存交换标准的广泛利用会阻碍更加有利于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及共享的新型交换标准的应用和推广。

(2)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影响

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源的安全和信息流的安全等方面。特别是现在大量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传递,网络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一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目前,对信息安全的最大威胁主要来自网络病毒和网络犯罪。这些信息安全隐患不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甚至会引起世界各国的忧虑,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3)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影响

信息资源共享造成了错综复杂的信息网络中存在着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信息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的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商用信息安全、国家机密保护等;而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信息的电子编码、网络传播、共享数据和程序,以及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都使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更为严峻和普遍。

软件资源共享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形式,在软件的研发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信息资源共享的思想,使一些原本需要反复“创新”的基础性的研发活动进入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为众多的软件开发者所共有。在软件开发中引入信息资源共享的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是避免重复开发,减少浪费和冲突;二是提高了信息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和维护产品的能力;三是有利于软件开发者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关键技术的创新;四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炼某些基础性研发活动成果的效用[2]

(4)Web信息组织和检索方面的影响

Web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功能,它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信息用户眼里,搜索引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友好的检索入口,用户只需提供检索关键词,便能搜寻到包含或者不包含这些关键词的相关网页。但是,当前的搜索引擎尚有不足,搜索完毕后,只返回排序的检索结果列表,极少提供甚至不提供文档间的语义关系[3]

8.1.1.3 信息用户方面的因素

(1)信息用户的偏好倾向

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信息资源配置是否达到最优,与信息用户的偏好倾向关系密切。偏好倾向不同,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会因此有所差异。基于信息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和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人们对不同信息资源的获取程度也不同。信息用户总是倾向于获取最易获得的信息资源。为了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使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信息用户需求,就必须了解信息用户的偏好倾向,使信息用户真正实现“各取所需”。

(2)信息用户接受教育的程度

信息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其具有有别于其他经济资源的特点,还在于信息资源对其用户也具有一定的要求。信息资源效用的实现程度除了与信息资源本身相关之外,信息用户的信息意识、知识涵养、创新能力、文化程度等主观因素也是影响和制约信息资源效用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讲,信息资源用户受教育程度越高,他就具有越高的文化程度、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的知识涵养、较好的创新能力,因此,对信息资源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也就越强,能更好地选择性汲取信息资源的有用成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用。这也是因为信息用户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信息内容的理解、消化、选择、接受及利用的能力也就越强,越能在已有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反之,信息用户受教育程度不高,难以发挥出信息资源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效用。为了促使信息资源有效配置、推动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一项有效措施。为了实现信息资源高效配置,培养一批既有专业素养,又擅长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还有一定外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是一条主要途径。

(3)信息用户的职业状况

信息用户的职业差异决定信息资源需求的差异。一般来说,与信息资源用户职业相关的对口信息资源,更能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使信息用户对其有需求渴望并有实现其效用的能力,因此该信息资源的效用实现程度一般较大。

(4)信息用户能力障碍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的认知能力、选择能力和获取能力三个方面[4]。用户的信息能力由许多因素所决定,如信息用户的信息意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信息用户的综合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共享。

(5)语言文化障碍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交流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显著,语言障碍成为世界各国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媒体语言和科学技术先导语言,它的地理分布最为广泛、传播范围最大,尤其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信息系统中,英语的主导地位尤为突出。由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基于历史和技术等原因,目前因特网上90%以上的信息资源都是英文信息,包括中文在内的其他语种的信息资源还非常匮乏。对大多数母语非英语且英语水平不高的人来说,语言障碍就成为了信息资源共享的严重障碍,给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共享造成了极大的不便[5]

此外,文化隔阂也是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面临的一种障碍。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共享需要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资源配置活动参与者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缺乏信任和沟通,合作就无法进行。另外,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宗教差异等也是造成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不能很好实现的一大原因。(www.xing528.com)

8.1.1.4 信息资源配置外部环境因素

(1)法律制度问题

信息资源是一种经济财产,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得以有效运行所不可或缺的资产、运行媒介和支持工具。信息资源配置与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立法和条例等有密切关系,完善的法制建设对于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政府信息资源配置为例,通过立法确定政府信息资源的地位,政府部门间资源共享的范围和原则以及保障措施等,可以确保各政府部门能获得支持其机构运行、支持其宏观管理和决策职能所必需的信息资源,有助于政府部门在信息资源配置中根据法律制度把安全保密范围以外的信息资源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便于公众及时了解和监督政府行为。这对于整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共享都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加强知识产权和计算机配置的预防与惩治等方面的立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信息资源配置的积极性[6]

国际上,资源共享的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不少发达国家信息资源共享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都对信息资源共享非常重视,纷纷颁布各种法规、条例对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保护,使信息资源共享能得以顺利进行,如美国、英国、日本等。而我国,尚且缺乏有关信息资源共享的立法,至今还没有一部具有全面控制力和统一规范的信息资源共享法规,仅依靠各系统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性文件来调节资源共享活动,甚至是借助行业自律、倡议书宣言等来维系。由于缺乏受法规和政策保障的利益平衡机制,使得某些机构对资源共享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补偿,所以各个部门对资源共建共享持观望和消极的态度[7]

目前,有关信息资源的立法尚不完善,有关知识产权、版权商标权等的保护还不到位。这种缺陷使得信息所有者的利益难以准确的衡量和把握,而且信息用户使用信息资源产生的利润分配也很难均衡。没有法律的保障,信息资源配置最优无法实现。

(2)管理体制问题

科学的管理是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不少的信息资源所有机构采用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缺乏横向有机联系的情况,使得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难以实现。通过科学的管理,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的规律,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可以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用。

我国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获取渠道和流通渠道,但由于这些资源多分散于不同的部门或系统,造成了一定的信息资源浪费,需要通过加强不同部门或系统之间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效用。

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是要建成覆盖各国、各行业、各部门的全球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通过因特网,使得世界范围内所有使用计算机的人都可以真正实现自由获取和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许多信息资源中心都处于封闭状态,不向外界开放,或者是缺乏跨行业、跨系统的信息资源中心,使得信息资源建设条块分割,缺乏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宏观调控薄弱,协调性差,严重制约着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8]。信息资源配置与共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和先天不足,是信息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效率最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国家主权问题

国家主权和国际信息秩序也是影响信息资源配置的一大障碍。目前国与国之间的信息资源交流愈发深入和广泛,越境数据流(Transborder Data Flow,简称TDF)[9]与日俱增。越境数据流虽然能影响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分布和流向,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有效配置和共享提供了基础条件,但越境数据流的出现会使信息输出国对世界更具有控制力。而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大多数信息输出国都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泻信息资源,美国等个别国家控制着大部分网络市场,这种不公平现象的存在,将会危及受制于人的信息弱国的国家主权[10]。而且,由于网络的强渗透性和网上信息资源的自由流动,使得信息大国利用网络进行文化侵略和政治渗透的可能性与破坏性日益加大。国家主权的牢固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网上信息资源的控制和占有程度。国际信息秩序也因为网络扩展和国家之间经济技术实力的差距呈现出恶化趋势: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网络时代的“南北问题”;信息传播受发达国家控制,全球信息冲突加剧,以高速信息网络为核心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成为影响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8.1.1.5 市场机制因素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场上信息资源的供需状况由价格信号反馈出来,应用价格机制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活动。同样,市场中的竞争体系也为信息资源配置设置了门槛,为信息资源配置增加了难度。在信息市场中,信息资源配置不能不考虑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商品的竞争性。活跃在信息市场上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是一种商品,其竞争主要表现为质量竞争,并且在质量差异日渐扩大时,信息商品数量也日益增多,但如果质量不佳就不能认为信息资源达到了最优配置,数量的增长不代表质量水平的提高。目前,用户的信息消费已逐渐由信息商品数量消费进而转向信息商品质量消费,仅仅是数量上占优势已不能代表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往以信息商品数量多少作为评判信息资源配置是否优化的观念,应当得到更新与修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与时俱进。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判断信息资源配置是否实现了有效配置,不仅要考察信息商品的数量多少,更要以信息商品质量水平高低作为主要的评判依据。

另外,市场环境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要实现信息资源有效配置,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将信息资源快速、便捷、有效地提供给信息用户。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科学方法的实施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尤其是财力,这意味着资金保障是信息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但如此大笔的经费对于大多数信息用户来说,都是不可得或不易得的。而且市场经济环境下,有偿服务是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特征之一,收费标准的高低对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不容小觑。如果信息用户获取某种信息资源所付出的成本高于所得信息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用户将放弃对该信息资源的需求;同样,如果信息所有者提供某种信息资源的收益小于其为提供该信息资源而付出的成本,信息所有者将放弃供给该信息资源。由于信息资源的获取,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存在收费标准不一致和价格过高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不少的信息用户放弃对有偿信息资源的使用;而有些信息资源的供给未能带来相应的投资回报,也使得不少信息所有者放弃了提供信息资源。资金障碍是现实条件下制约信息资源高效配置以及实现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共享的一个重要障碍。

此外,还有信息爆炸现象、信息资源配置中的“马太效应”等因素对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影响信息资源配置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资源认知、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用户能力与偏好、信息资源配置外部环境、信息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等是影响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因素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尽可能地口语化、通俗化地表达成问卷的相关测项,使具有不同教育背景、职业背景的普通信息用户都能准确理解问卷内容,并给出有效的答案。

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包括请求合作、寻求信息、分类数据和指导4个典型的调查问卷构成部分。其中在开头的引言部分为请求合作部分,其目的是对调查目的进行交代并请求被访者合作。其余部分在问卷中分为相应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访者特征的寻求信息及分类信息,包括被访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信息。这一部分的调查目的是为了反映被访者的身份特征,研究调查的普适性。第二部分是关于对信息资源认知的寻求信息。第三部分是关于信息资源配置问题的寻求信息。

表8-1反映了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的结构、各个测项的内容及形式。

表8-1 调查问卷的结构及测项

(续表)

调查问卷的质量水平可以保证数据收集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设计环节按照文献阅读、小组访谈和小样本调查三个步骤进行。

文献阅读环节中,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阅读,通过归纳、总结、提炼,设计出能初步满足研究要求的问卷。

在小组访谈环节,主要是邀请部分对“信息资源配置”问题有一定认识和理解的人员参与,笔者对问卷结构、测项及衡量标准进行解释,并请参与小组访谈的参加者就测量量表进行讨论,包括对问题的描述是否准确,文字表达是否有歧义性等。通过小组访谈,主要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不恰当的问题进行删除并针对研究目标补充了新的问题;二是对问题的严谨性和可读性进行了完善,譬如小组访谈发现,由于此次问卷调查是针对一般信息用户,受访者年龄、职业、学历差别很大,对“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配置”等专业名词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与调查者的认知不太相符,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笔者在每部分调查的标题位置增加了对“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解和定义,以帮助受访者在认知一致的情况下作答。

小样本调查又称预调查,小样本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的选择和所采用的调查方式与正式调查完全相同,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调查情况。小样本调查的目的是检验被调查者是否能够准确作答。这次小样本调查的对象包括部分学生和机关工作人员,问卷回收数据没有反映出大的问题,问题答案基本符合笔者预期,于是进行了正式问卷调查及数据搜集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