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校教师创新意识:教育研究成果

党校教师创新意识:教育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谈党校教师的创新意识韩文涛党校工作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因势应变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加快党校发展,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其关键是党校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党校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党校教育进步的灵魂,发展的动力,更是党校教育永葆生机的源泉。首先,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适应“主阵地、主渠道”的需要。党校教师应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师德也是党校教师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党校教师创新意识:教育研究成果

浅谈党校教师的创新意识

韩文涛

党校工作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因势应变的要求。从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的高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就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加快党校发展,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其关键是党校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党校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党校教育进步的灵魂,发展的动力,更是党校教育永葆生机的源泉。

一、党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永远是一个缺乏活力的教师,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党校教坛是一个常讲常新的事业,党校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过去所接受的正规教育仅仅是一个人终身学习进程中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只有在其一生中不断地进行结构性和系统性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党校教师不仅应有扎实厚重的专业知识积淀,更应有再学习的勇气与实践,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融入自己的教育思想、观念、理论,力求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把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学科前沿的最新命题吸收到教学专题中来,广泛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专题讨论和讲座等教学形式,加强学员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拓宽学员的视野,为学员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他们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始终怀着危机感和认真探索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地从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行动方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我加压,要像海绵吸水般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钻研新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党校教师创新意识的基本要求

为实现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决定的要求,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力争在今后几年内,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充分满足分级培训轮训干部的需要并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发挥更大影响的党校教师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党校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这已成为党校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和紧迫性任务。

首先,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适应“主阵地、主渠道”的需要。列宁指出:“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不是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是由‘教学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这深刻表明教师队伍是保证学校性质、方向的根本力量,是办好学校的基础。这对新世纪党校的发展而言,仍有借鉴意义。夯实基础,打牢“地基”,才能够为促进党校事业的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新世纪,新阶段,担负重大领导责任中国共产党,要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关键是建设一支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好能够担当重任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作为培养党的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的各级党校,责任重大,义不容辞。党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至关重要,而由什么样的人去培养更为重要。培养领导干部的政治家素质,首要的是必须有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适应党校根本任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

其次,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培训任务的需要。要完成好这一历史重任,不断完善教学新布局,建设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充分适应世界转折和中国新发展的包含“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四个方面的教育课程,拓展教学新内容,都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保证。这支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两大”培训任务的成与否,培训效果的优劣。(www.xing528.com)

第三,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教研水平的需要。党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训效果是党校教学永恒的主题,是主阵地、主渠道的具体体现。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大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是科研立校、有所作为、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举措。教学科研工作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难以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有影响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党校教师提高创新意识的基本对策

党校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21世纪是一个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早已成为现实。在这种形势下,“一支粉笔,一份讲稿”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学员的要求。信息及网络教育已被人们所接受,因为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利用电教化设备能够把抽象、复杂的理论浅显易懂地展示在学员面前,使枯燥的课堂气氛更加生动化,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这就需要党校教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精通掌握必需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更好地协助教学。

党校教师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师必须进一步深化所教学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致力于学历层次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有更强的适应性。作为21世纪的合格教师,不仅要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而且要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所谓教学艺术就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向学员传播知识的同时,给学员以美的感受。因此,党校教师应当在不断学习和研究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让书本上的东西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地进入学员的脑海中,使学员能够比较容易理解抽象化的理论,以便更好地学以致用。

党校教师应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国历来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而党校教师职业更是崇高而伟大。面对干部,党校教师是老师之教师、干部之教师,是人才的生产者,是党校的宝贵财富,是党校的形象。师德也是党校教师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劳动是一种以有思想的人为主体的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严肃的典范性和明显的表率性。党校教师在用师德制约自身行为的同时,也在感染着每一个学员,乃至整个社会。所以,党校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学员,在“大教育、大培训、大发展”的要求下,积极探索新时期干部培训规律,达到解放思想,调整思路,全面提升办学能力的目的。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保持崇高的师德修养尤为重要。

党校教师要有勇于实践的决心。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有亲知、出真知、求深知。提高教师素质也是一样,党校的教学对象是党员干部,而党校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社会阅历相对较浅,如不及时参加社会实践,仅凭所掌握的有限的书本知识进行教学,就容易照本宣科,很难做到生动、有说服力。通过具体深入的社会实践,可丰富教师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干。党校领导要挑选一批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有挖掘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给他们压担子,定任务,要敢于或善于把年轻教师放在教学第一线,让他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教学实践中使他们逐步成熟起来。党校不仅要重视尖子人才的带动效应,而且要充分发挥人才的聚集效应,全方位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各方面严格要求,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要苗子好,肯钻研,有上进心,锻炼一两年,他们就能很快地适应教学工作。工作就是实践,工作做得越多,越认真,实践经验越丰富,得到的真知也就越多,进步也就越快。只要广大教师下决心,有韧劲,勇于实践,加强锻炼,党校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党校的创新意识,就是在面对党校干部培训需求差别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质量实效化的新形势下,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不断提高党校培训工作的能力,从而把党校打造成为更加坚实的党的干部教育事业,肩负起党校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领导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培训中,党校教师既要紧扣时代脉搏,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更要不断加强创新意识。“党立学校责重大,三尺讲台连天下。”为此,作为党校的一名教师,既要看到自身职业的光荣而神圣,又要掂量肩上责任的艰巨而重大。

(作者系两当县委党校讲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