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新区规划研究:主体人群内涵分析

高新区规划研究:主体人群内涵分析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软件园中的主体人群是指在园区生产与生活的主要技术人员,他们有特定的内涵、特征与需求。高新技术人群因其经济实力的保障,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规律性的长线度假休闲也成为此类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要求。

高新区规划研究:主体人群内涵分析

6.3.1 主体人群的内涵

1)主体人群的内涵

软件园是具有知识与技术密集性的研发、孵化基地,其发展目标是成为科研、教育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软件产业集中的密集区和高新技术的孵化区。因此,软件园中的主体人群是指在园区生产与生活的主要技术人员,他们有特定的内涵、特征与需求。根据199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与欧盟统计局合作研究出版的《弗拉斯卡翟丛书——科技人力资源手册》所下定义,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及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CNK学术定义搜索网站定义的高科技人才是指专门从事高科技研究开发、管理或服务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创造性脑力劳动、生产精神产品、推动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劳动者。据此,我们认为,软件园主体人群是指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掌握软件高新技术,专门从事软件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管理及服务的专业人员,并以创造性脑力劳动,生产有形或无形劳动产品来推动软件高新技术产业和软件园区发展的劳动者。

2)特定阶层需求内涵

以高新技术人群为代表的主体对象从社会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认为是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这类阶层人群对社会交往、消费模式、生活习惯、心理行为、工作方式、休闲娱乐等内容都有独特的需求和喜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交往方面。此类阶层人群往往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关心自我的心境实现公众参与(顾朝林,2002),其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方面存在较强的需求感和认同感。

(2)消费模式方面。高新技术人群因其经济实力的保障,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文化性成为特有的消费价值取向,品位至上成为主流消费口号,同时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自由度日益加大,新时期商品的选择性空前多样化,高新技术人群的个性化消费风格亦日趋成熟。他们总是追求个性、享受自我,品牌意识较强、精品意识深厚。同时,由于此类人群工作繁忙,无暇耗费大量闲暇时间,因此简洁互动性消费成为重要的消费习惯。

(3)生活习惯方面。成熟的高新技术人群除了在房、车、保险等方面的普遍需求外,“品质生活”并非其全部,“精神享受”也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掺杂着较重的文化烙印,文化功能更是其重要的生活内容。例如经常出入音乐会、画展、博览会,互联网也成为他们“呼吸”的另一个方式。规律性的长线度假休闲也成为此类人群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要求。

(4)心理行为方面。此类人群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和工作环境的相对隔离,在思维和言行方式上相对直接和简单,因此也容易形成沟通缺陷的问题。他们易表现出“孩童”的自我状态——追求自由、简单、直接、任性,影响交往的质量。因此,交流与互动成为高新技术主体人群的客观性需求。(www.xing528.com)

(5)工作方式方面。高新技术人群多集中在软件、信息、生物医药及先进制造业等尖端行业,其行业特征、工作方式均明显不同于从事传统加工制造业的人群,其对研发、创新和具有活力的工作环境需求较为显著。同时,大量的商务交流和专业化趋势也对工作方式和场所甚至新的产业业态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3)特定人群文化特征

高新技术人群作为先进技术的掌握者和创造者,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对于商业、产业、居住空间的规划自然就有特殊要求,其具体表现为:

(1)奢侈与简洁。高科技或高素质人群的消费观精品化趋势明显,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常表现为奢侈与简洁并存的状况和矛盾。一方面,相对真正奢侈而言,他们的收入和资产尚未达到任意挥霍的地步,另一方面,固有的传统观念仍使他们在某些行为上相对节俭。因此,其真正的意向性消费是集品位、品质与价格等综合指数适中的产品。这种不过分甚至是适度的奢侈,应该是其消费观的真正体现。

(2)个性化与群属化。个性化是高素质人群消费的一个重要趋势,由于职业、身份、收入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此类人群的行为已逐渐表现出一种相似性,群属化或阶层化日趋明显。简单来说,个性化使得此类人群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快乐;群属化或阶层化同时使他们找到社会认同的力量。

(3)主动意识与被动意识。以消费行为为例,在现代社会中,品牌效应已不自觉地深入人心。对于代表西方文化的消费品,不论是习惯还是不习惯,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接受,虽然仍然存在主观意识上的求新求变,但来自西方的高档消费品、西式家具、西式住房等都成为其消费的中心和生活方式及地位身份的象征,这种消费行为本身存在被动的意识影响。

(4)文化性与通俗性。雅俗兼具是高素质或高科技人群的真正文化特征,由于处于社会的中间地位和上升阶段,因此总是不自觉地以与低俗文化划清界限,追随上层的“品位文化”的行为为习惯,但思维的异质性和突生性使得这一群体尚缺乏统一的品位、更确切地说他们更多要显示的是文化上的高雅而非经济上的高雅(王建平,2006)。因此,在空间场所的设计中,或许品质的提升与项目本身相比显得更为重要和本质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