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人口素质与环境发展:可持续研究成果

西部人口素质与环境发展:可持续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人口过快增长,导致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口素质难以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的低下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而人口数量的增加又加剧了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西部地区由于经费严重不足,使计划生育工作处于困难境地。

西部人口素质与环境发展:可持续研究成果

二、西部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数量控制

(一)人口数量控制对小康社会建设的意义

小康社会并非是抽象或笼统的概念,它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指标,即它是人均财富、人均资源的人均社会指标概念。“人均”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进步及生活水平的基本尺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状况涉及到该国或地区的富裕程度和人口的质量,涉及到它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运用人均财富、人均资源和人均社会指标概念去分析和认识国情和区情。

影响西部小康社会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多,其中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是关键。因为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动,人口素质和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人口过快增长,导致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人口素质难以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的低下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而人口数量的增加又加剧了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所以说,人口数量直接制约着西部未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西部的人口死亡率生育率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均未完全达到人口转变完成的标准,西部的生育率能否继续稳步的降低将直接影响低生育率政策的实施。未来一段时期,西部仍要把控制人口数量作为人口素质优化的首要任务,正确处理好人口数量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西部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数量控制

1.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因为西部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人口所占比重高,宗教信仰复杂,民族文化多元,计划生育开始实施时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宽松的生育政策,西部多孩率高的重要原因是政策允许的少数民族可以多孩生育。为了稳定和降低人口生育率,未来西部要继续执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各省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在严格执行现有生育政策的基础上,在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生活习俗,充分考虑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大背景下,适当调整民族人口生育政策,以减轻人口过快增长对这些地区民族全面发展的压力

2.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www.xing528.com)

首先,由于西部地域范围较广,边远山区往往交通不便,乡镇计生办人员又少,虽有村级计生专干的配合,但对计划生育户的服务常常不到位。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各地村委会最了解本村计划生育情况,最有权威制订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村规民约,且最有力量使它们付诸实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对于计划生育户的经济扶助能兑现,对于计划外生育费的征收能及时,对于准生指标的发放能透明,有利于人口调控的利益导向机制有序而高效运行。

其次,逐步建立稳定的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贯彻执行过程要有相当的投入。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财政投入、非政府部门的投入和国际援助经费。西部地区由于经费严重不足,使计划生育工作处于困难境地。因此,逐步建立稳定的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对西部、特别是财政困难地区的计划生育事业实行投入倾斜,增加中央的投入,并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加强边远贫困地区及民族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促进计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确实使计划生育由控制型变成服务型的工作(郭志仪等,2000)。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西部边远农村,限于落后的生产力,孩子尤其是儿子的数量仍然是家庭收入增加的重要源泉,孩子抚养成本低和家庭回报率高的反差依然刺激人们想多生孩子,人们把家庭脱贫的希望和养老送终的期望均寄托在儿子身上。因此,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体制,对独生子女上学、就业医疗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独生子女家庭在经济、政治待遇方面有明确的政策,对其父母的养老保障,国家应有一定比例的投入。使独生子女家庭亨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对计划生育工作起到示范作用。目前,政府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各种补偿和优惠标准太低,国家给予农民的计划生育补偿和鼓励性收入,与农民从多生育子女可能得到的收入之间相比,选择后者的利益较大。因此,西部农村独生子女政策要考虑养老成本。其实,农民期望生育男孩是由多因素决定的,生存乃是第一要素。农民生一个女儿,养老问题将是最大的后顾之忧,国家在制定人口政策时放开缺口的目的是希望由女儿来分摊老人的养老负担,这在农村不太现实。如果国家能够保障独女户农民的晚年生活,实现独生子女政策才更行得通。

4.人口控制与脱贫相结合

西部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恶劣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也是生育“高发区”,是人口增长快的“生长点”。所以,西部继续降低生育水平要兼顾贫困阶层的利益,引导他们走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怪圈。将扶贫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中央扶贫资金中的小额信贷部分,主要用于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种养业,重点在西北干旱地区推广集雨节灌和培植旱地作物,高寒山区则推广地膜覆盖增温技术;在西南石灰岩地区推广“种植、养殖、沼气三位一体技术,发展优质高产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西部各级政府可通过宏观调控的法定程序,在小额贷款的发放、种养技术的传授上引导有关部门对计划生育户实行优惠。至于中央扶贫资金中的以工代赈部分,可优先安排计划生育户参加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加他们的收入。显然,开发式扶贫的项目与计划生育相结合是推动西部人口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吴山愁,2001)。此外,在就地扶贫开发的同时,要组织人口流动和转移。一方面是将分散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人口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到西部条件较好的地区((郭志仪等,2000);另一方面,组织西部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中东部地区和国外转移。这种跨区和跨国转移即有利于西部贫困地区居民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家庭收入,也有利于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可以刺激和引导转移人口生育观念的转变,对于西部地区降低人口生育率和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都有积极意义。当然,西部地区控制人口政策要与提高人口素质相结合。由于这方面的内容后面有专门的叙述,这里不再重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