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娜丽莎的微笑》揭示女性自我实现

《蒙娜丽莎的微笑》揭示女性自我实现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蒙娜丽莎的微笑》透析女性的“自我”实现李娜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由麦克·纽威尔执导,拍于20世纪中叶,其故事简洁,情节完整,人物生动,风格华丽,主题鲜明。该影片通过塑造几位出众的女性角色为我们揭示了女性的个性解放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几位女性的人生抉择,进而展现她们各自冲破传统,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易途径。在亲历学校的种种弊端后,她决定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蒙娜丽莎的微笑》揭示女性自我实现

由《蒙娜丽莎的微笑》透析女性的“自我”实现

李 娜

影片《蒙娜丽莎的微笑》由麦克·纽威尔执导,拍于20世纪中叶,其故事简洁,情节完整,人物生动,风格华丽,主题鲜明。该影片通过塑造几位出众的女性角色为我们揭示了女性的个性解放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它从一名学生的角度讲述了一位离经叛道的女教师的故事。女教师凯瑟琳·沃森风趣、率直、热情、渊博,敢于向当时的传统思想宣战,她新颖的授课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的地位渐渐受到重视,但在上层社会中,传统的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在这所著名的卫斯理女子大学中,学生大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都满怀欣喜地步入大学生活。然而,学院保守、狭隘、沉闷的教育却令人们大失所望。学院既未教授她们如何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亦未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人生规划,而只教导她们将婚姻作为未来命运和成功的赌注,她们学习的唯一目的无非是嫁一个好丈夫,做一名优秀的家庭主妇。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几位女性的人生抉择,进而展现她们各自冲破传统,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易途径。

1.自我“镜像”地映衬

当女性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后毫无性别概念,然而透过周围别人的那些镜子女性开始有了性别概念,继而造就了“第二性”。法国作家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提出了这个广为人知的观点:“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变成’的。”男性在世界上是主体,女性是客体,只能作为男性的偏移而已,女人的形成其实是后天教育及传统思维造就的结果。

卫斯理女子大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给她们灌输各种贤良淑德的思想,并且将获得好归宿作为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换言之,学生真正要掌握的并不是什么“真知”,而只是学做如何取悦男性、合理治家的“女奴”。所有学生通过当时学校的这面“镜子”审视着自己的身份,走上了一条别人预先安排好的人生之路。

在那个时代,学校作为担负学生“未来”的机构,为她们提供完美“服务”。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无非是将学生驯化成为理想的家庭玩偶。此外,还很隆重的举行模拟婚姻的花环活动。大布娃娃象征孩子;手推车象征丈夫;花环象征婚姻。学生背着大布娃娃,推着手推车,滚着大花环,颤颤悠悠地冲向“幸福”终点。最先到达的人就意味着能够合格的找到好老公,会有美满的婚姻。目睹这荒诞场景的凯瑟琳,感到彻头彻尾地失望和困惑,但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师生被洗脑了呢?

在亲历学校的种种弊端后,她决定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被误解最深的时候,她对学生发表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演讲,指出今后的学者会怎么看她们的肖像?卫斯里毕业生惊人的相似之处:成绩优异,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做事,在帮丈夫烫衬衫的时候,会不会引用乔叟的诗句;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足够帮助你计算出肉的体积和重量。这段话颇有讽刺意味,她并未能培养出未来的人才,而是一群庸碌无为的家庭主妇。

凯瑟琳将学生领到真正属于她们的地方,唤醒她们的“女性意识”,即对女性的角色、地位等问题的认识,是女性作为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她走进了学生内心深处,并最终唤醒她们的“自我意识”,使她们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女性真实存在的问题。

2.自我认同地提出

凯瑟琳引领学生颠覆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传统性别角色。并且重新进行自我身份认同,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在影片中,凯瑟琳带领学生个性解放、离经叛道的行为在学校里处处碰壁,甚至有人称她是在怂恿学生背叛自己的家庭主妇角色。凯瑟琳向来否认女性的传统角色,她以渊博的学识指导学生重新构建学习梦想,教导学生女性并不是为取悦男性而存在,还有很多比取悦男性更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贝蒂等待被安排好的婚姻,然而她的婚姻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虚有其表的幸福而已。她指着正在微笑的“蒙娜丽莎”,责问母亲“蒙娜丽莎”是否真的开心,但守旧的母亲却回答她只要给别人看到她是开心,是幸福就足够。母亲的答案使她难以接受,也因此她看清了自己作为一个性别附属的命运,果敢地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她终于放弃那个名存实亡的婚姻,重新开始人生的新旅程。

琼颇有天赋,聪明美丽,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非常出色的男朋友,可称得上是一位非常完美的女性形象。处于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中,她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为此安排好的一切。对人生一直都不坚定的她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后,勇敢地做出选择并激发了内心深处求学渴望

凯瑟琳帮助学生寻找梦想的过程,也是在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寻找自己存在价值的过程。她来到卫斯里女子学校就是为了与众不同,为了挑战这所学校的陈旧思想,她为女性个性解放,主体性别角色转变而战,为此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学校强迫她签订一项协议,禁止传播新思想,否则,她就被辞退。她没有妥协,毅然离开学校,踏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3.自我实现地追求

马斯洛说,自我实现源自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最大力量和最大强度的总体需要,即自我完善这一人性的需要。由此而观之,个人实现乃是个人的最高价值,是很难达到的阶段。但这部影片却在当时的传统的思想下,依然给了不同人物自我实现的机会,让她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她们自己崭新的人生。(www.xing528.com)

凯瑟琳告别卫斯里女校,找寻一片新天地继续传播她的新思想。琼被耶鲁大学录取,也步入了幸福的婚姻生活。贝蒂申请离婚后,将离开那个伤心地,到一个新天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她再也不会是“家庭天使”或“高尚淑女”。以前的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学生,但唯独不是她自己,她成为男性奉献品或牺牲品。后来的她决定找回自我,做回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当她们重新自我“镜像”后,很快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沿着此方向勇往直前

凯瑟琳的出场带给传统“男性中心主义”某种层面上的颠覆与超越。美丽聪慧,富有思想,单身的她面对男性的追求,坦诚自己的真实情感,拒绝命运婚姻的摆布。她为学校培养所谓的完美家庭主妇而悲哀,在课程上向学生传达女性的独立自主,强调女性并非男性的附属品,也非他们的玩偶,女性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要独立地面对生活,不能完全寄幸福于婚姻。

贝蒂结束名存实亡的婚姻为反“男权”划上一个重重的叹号,在母亲及当时社会的舆论压力下,她坚持自己离婚的决定。蒙娜丽莎表面上看来是在微笑,但那笑是暂时的、瞬间的、不能持久永恒的。贝蒂的婚姻从表面上看来很幸福,她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衣食无忧,生活丰裕,实在令人妒羡。但悲惨的是她缺少丈夫的关爱,使得婚姻名存实亡。她果敢地向丈夫提出离婚,拒绝做男性的附属品,也绝不做男性欲望权的牺牲品。

4.“微笑”须发自内心

这部影片以女性各自不同的身份和生活背景展开叙事,采用女性主体的视角对各个事件进行深入剖析,使所有事件及人物的阐述更加富有感情,更有亲切感,让观者能轻松接受每个场景的布置。影片中的莉薇与凯瑟琳两个形象交相呼应,她们独立、乐观、自信、积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屑于社会对她们的错误评价,这使得影片的女性主义立场更加鲜明。再者,故事的叙述者贝蒂同时也参与了故事的演绎,更加深了故事的真实性。传统的观念认为女性的存在就只是为了满足“他要”,毫无主体“我要”而言。社会埋没了她们的声音,她们只是男性社会边缘化的欲望客体,没有话语权是在场的缺席者,是室内花瓶,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本部影片片名《蒙娜丽莎的微笑》旨在向我们解释微笑背后的故事。这幅名作虽然在表面上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微笑,但那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我们应该深思背后的故事。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时,其主人公正处于丧子之痛,她内心深处并不快乐,极度悲伤,但为了这幅作品,她当时强颜欢笑,瞬间欢乐。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表面的微笑,更重要的微笑要发自肺腑。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生活充实,不做婚姻的奴隶,要敢于对自己的传统性别角色说“不”,在微笑中找回自我。只有这样,女性才能够真正实现自我解放,才能够梦想成真。

综上所述,本文透过《蒙娜丽莎的微笑》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20世纪中叶时,妇女被拒斥于公众社会的门外,成为种族繁衍的工具和象征秩序中的一个空间符号。然而,女性绝对不是为取悦男性而存在,女性应该从新的自我“镜像”中,唤醒“自我意识”,继而产生对新的自我身份认同,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阶段。当面对男权社会的大男子主义时,要敢于挑战,坦然面对自我,化“他要”为“我要”,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建构自己的主体性和认识性。

参考文献:

1.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黄华:《权利,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梁丽萍著:《中国人宗教心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5.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