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印度的理论大师-影响深远的间谍历史

古印度的理论大师-影响深远的间谍历史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次征服对印度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祭司和巫师们发展出一套将咒语、毒药和加密文字混合在一起的间谍技术,这也导致了在古印度的间谍历史中弥漫着谋害和杀戮的可怕故事。中国古代名妓的形象往往是美丽、温柔与才情,而古印度的名妓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古印度的理论大师-影响深远的间谍历史

一、古印度的理论大师

在南亚次大陆,有一块具有无数梦幻色彩的神奇之地,这就是被人称做“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公元前1500年前后,操印欧语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对印度次大陆的征服,大概是印度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外来民族的征服。这些所谓的雅利安人,百年来一直南迁,到了公元前1400年到达了印度北部,并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民族,并逐渐向东扩张,侵入到富饶的恒河平原地区。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次大陆的过程中,逐渐放弃游牧生活,开始农业定居生活。这次征服对印度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起源,均与这次征服有关。

印度古代经典宣称早在7000年之前,这块土地上已经出现了间谍组织,那就是原始的祭司和巫师组织。祭司和巫师们发展出一套将咒语、毒药和加密文字混合在一起的间谍技术,这也导致了在古印度的间谍历史中弥漫着谋害和杀戮的可怕故事。

由印度传说中的大圣人毗耶娑创作的《摩诃婆罗多》是伟大的史诗作品,它反映了古代印度各阶层的生活,被誉为印度古代社会百科全书,全书有40多万行,是目前整理修订成书的古代印度史诗中最长的一首。在《摩诃婆罗多》中,为各土邦国王们提出了如何使用间谍的详尽理论指导:间谍应该毫不起眼,以减少被监视者的怀疑。他们最好看起来像白痴,或者是像瞎子和聋子。这些人应该具备较高的智慧和忍耐力,心理素质要过硬,能忍受别人的侮辱,能忍耐饥渴折磨。这些间谍要被派遣到王国的每一个角落,以便倾听每一句对国王不满的言论。这些间谍要互相不认识,他们要被安插在国王的亲属、朋友和官吏身边,要被安插在店铺、寺庙、街巷、人群和乞丐间刺探情报,保障国家的内部安全。间谍是国王的眼睛和耳朵,但不能是嘴巴——否则就露馅了。对于向外国派遣的间谍,则以伪装成叛逃者或苦行僧为好,所有这些间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工作之前都要首先通过忠诚度测试才行。除此之外,《摩诃婆罗多》还提到了控制双重间谍的重要作用:要通过自己的间谍从事反间谍工作以控制敌方的间谍,握有敌方底细的国王可以控制敌方的间谍,利用他们传递假情报从中获利。看到这些洋洋洒洒写于大约2400年前的文字,谁还敢轻视印度人的情报能力呢?

到了公元前3世纪时,据传孔雀王朝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考庇利耶创作了一部《政事论》,也译做《利论》或《治国安邦述》,梵语意为“国王利益的手册”。这本书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思想,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历代的印度王子们读通了这本书就差不多算是进修合格,可以当国王了。(www.xing528.com)

与同时代的政治教科书不同,《政事论》明确提出建立密探活动网,实行密探统治。书中首先提醒未来的印度国王在根据情报做决定之前,对收到的每一条情报都要经过至少三条不同渠道的信息验证才能相信。如果三条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差异巨大,则报告这情报的间谍便不再值得信任,应该除掉他或解雇他。

考庇利耶将间谍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终身被雇佣的职业间谍,另一种是根据情况需要而招募的流动性人员。前者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假信徒”,他们善于揣测他人的想法从中找到疑点。第二种是“隐士”,这些人是堕落了的苦行僧,由于意志不够坚定而可以被国王提供的金钱、牲畜、土地和信徒所收买。苦行僧由于很受民间崇敬,所以这些间谍们可以建立一个很庞大的间谍网,用来监视那些垂涎国王财富的不法之徒。第三种是“房主”,他们是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国王给他们土地,他们依靠土地的收益网罗人手发展间谍网。第四种是“商人”,他们依靠国王给予的金钱收买间谍。

流动间谍则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同学”,他们是政府收养的孤儿,自幼受到各种刺探情报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第二种是“恶徒”,这类人是社会上的残渣,毫无人性又不愿劳作,所以很适合作为打手派出去给敌人捣乱。第三种是“女乞丐”,这些人是婆罗门阶层的寡妇,她们很容易出入达官贵人之家,也适合作为监视王子们动态的人选。第四种是“火把”,这种人可遇而不可求,他们是武艺高超的亡命之徒,为了挣钱什么人都可以杀掉。火把是国王铲除政敌和危险分子的理想工具,印度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火把潜入房屋杀死目标的故事。

除了理论知识以外,印度人还进行广泛的间谍实践工作。他们尤其注重女间谍的作用,例如利用妓女做间谍就是印度人经常做的事情。中国古代名妓的形象往往是美丽、温柔与才情,而古印度的名妓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一名古印度的名妓必须研习64艺,试举其中几例:书法素描、出色的戏剧演技、魔法和巫术、各种武器的使用知识、各种作战常识和指挥军队的技巧……想想看这样培训出来的名妓难道不是合格的特工人员吗?最可怕的名妓是“毒女郎”。《政事论》中有很多五花八门的毒药配方,传说“毒女郎”从小就服用毒药以培养耐受力,长大后体内充斥剧毒,在与目标春宵一度后足可以保证用体内毒素毒死对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