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代企业特征揭秘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代企业特征揭秘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一、现代企业制度之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标志是罗纳德· H.科斯《企业的性质》论文的发表。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给出的重要结论。他指出,如果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看制度,那么就应该承认事实上并不存在自由放任的经济。诺斯认为,没有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不是处于由市场参与者参与其中的制度结构之中。制度还是博弈的规则。

宁波帮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现代企业特征揭秘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一、现代企业制度之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

新制度经济学的诞生标志是罗纳德· H.科斯(Ronald H. Coase)《企业的性质》论文的发表。新制度经济学被引入我国,正是我们遇到在经济体制改革、转轨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之时。如何设计好一个“制度”,成为当时经济学界热议的话题,甚至被认为是“中国必须解决的最为紧要的根本问题”。已有许多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介绍,我们这里只从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及其代表人物的论述中,简单介绍我们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解。

因提出新制度经济学思想而获诺贝尔奖的科斯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结论:

第一个是相互依存性定理:假设A拥有某种财产权利将损害B,如果这种权利转移给B,则B对这种权利的拥有会损害A。

第二个主要的结论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组织(包括大量的法律框架)方式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仅决定于个人偏好和生产及运输等成本,也决定于或根本性地决定于这些相互作用的组织成本。这些组织成本由契约性交易成本所构成,包括管理成本、代理成本或者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相关成本,以及政治体系中的决策和实施决策的成本。

第三个理论被称为契约对象的科斯定理。在某种意义上,该理论尚未成型。该理论认为,契约的对象在事前是无法确定的,它们能够由组织以权利通过许多不同方式重新定义和构成,而重新定义和组织契约对象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组织相互作用的成本。因此,不存在外生的和给定的物品和商品的集合,现实中存在的是伴随价格、数量和企业等内生决定的契约对象的集合。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科斯认为:经济学家应做的一件主要工作是研究经济制度!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经济制度当中,人类自身的福利依赖于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产品与劳务,而后者取决于经济制度的运作效率。亚当·斯密解释道,经济制度运作效率由分工所决定(他指的是劳动分工),但只有存在交易时,专业分工才有可能;交易成本(costs of exchange)依赖于一国的制度,如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议会制度以及教育文化等诸方面的制度。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给出的重要结论。

科斯对自己创立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说明很清晰:所谓“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关注“制度”及其对“社会交易成本”的作用。

(二)对“制度”的理解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新制度经济学国际年会的主席演讲中,大会主席、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方式反映出人们的信仰,信仰转变为制度,制度转变为经济的演进方式。他指出,如果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看制度,那么就应该承认事实上并不存在自由放任的经济。应该认识到任何社会、经济或政治体制都是由人构建的,并且这种结构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有序社会里具有人为的功能。这个结构是规则、惯例、习俗和行为信念的复杂混合物,它们一起构成了我们日常的行为选择方式,并决定了我们达到预期目标的路径。

诺斯认为,没有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不是处于由市场参与者参与其中的制度结构之中。“不通过政府,你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只有借助于政府和一些自愿组织构建起具有你所想要特征的结构,你才可能得到这个结果。”因此不仅要在理论上能对每种要素和产品市场以及对政治市场的制度结构给予定义和分类,而且还要分析在整个时期内制度结构的变化、演进。首先,我们必须计算出在政治市场中如何选择才能达成一致,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政治科学家(也是诺斯所引入的概念)帮我们做了些什么。其次,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关注那些非正式约束(informal constraints)。我们都知道,行为习惯、习俗和行为模式对一个社会的运转起到关键作用,但是我们却不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又是怎样随时间的变化发生演进的,以及什么因素使它们运作得好一些或者糟一些。再次,实施问题。没有任何一套规则和非正式约束可以被完全实施,总存在一个不完全的程度。我们必须研究不完全性是怎样起作用的,研究正式规则和非正式习俗如何能被很好地实施。一个社会的变迁其实就是一种正式规则、行为的非正式习俗、惯例和它们实施特征性变迁的混合体。但是在正式规则发生了变化的同时,并不存在一个与这些正式规则相一致的实施机制以及相应改变了的行为习惯,因此要考虑正式规则是怎样发生变迁的。

他认为,博弈论是准确理解实施过程的一个有效工具。

诺斯指出:“关于正式规则的变迁,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变迁的动态世界中,但我们的理论却是静态的……即使我们知道使穷国变富的正式制度规则实施的各种条件,但我们却不知怎样得到它们,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其变迁的过程。按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你不可能掌握了解变迁的过程。你必须全部从头开始,必须从社会开始演进的那一时刻起,对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演进……它们是如何互动,在人口统计性质发生变动时它们又是如何互动,以及这三者如何影响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演进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不这样做,我们就不可能明确有效地解决使人类改善经济绩效的问题。”

显然,研究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它在人类社会中对“穷”变“富”的作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根本性任务。

新制度经济学的追捧者、日本学者青木昌彦以《沿着均衡点演进的制度变迁》为题,这样描述制度的变迁——“将经济过程比作一个博弈过程,是很贴切的。博弈论的方法对制度的分析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最近逐渐使用的演进博弈和重复博弈分析方法。把经济过程比作一个博弈,其实就是把它当做成类似于博弈局中的一个参与人、博弈规则或是一个博弈结果(均衡)。人们日常交谈中所涉及的制度,通常是指重要组织机构,如政府、大学、公司、基金和宗教组织,等等。”——也就是说,制度在这里是一种参与博弈的组织。

制度还是博弈的规则。一般而言,经济博弈的正式规则是不能被参与人所构建(或改变)的,它是在博弈之前就被确定下来的。如果我们关注制度的起源,那么马上就会产生一个问题:谁来决定规则?诺斯对博弈规则和博弈参与人(组织即政府、企业)作了严格的区分,即参与人作为制度变迁的行为主体,是规则制定者,决定和实施博弈经济规则的是国家政治组织。参与人的方式、习俗来自于社会上流传的信息,因此也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们的形成与消失的过程一定是缓慢、复杂的。在由政治组织决定的正式制度和持久的非正式约束之间,二者的张力一定会对经济变迁的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青木昌彦提出了他的“制度演进博弈”论——“博弈的内生规则”:当一种制度处于某种社会建构的状态时,只要其他参与人不偏离这种状态,则任何参与人也不会激励去偏离这种状态。

青木昌彦认为,制度既是博弈规则,也是博弈均衡。在“博弈的内生规则”这个方法中,制度的本质特征被认为是参与人作选择的自我实施规则,它们能规制参与人持续不断的互动过程。博弈规则是在一个相关领域内参与人通过互动而内生的,因此它们是自我实施的,制度就是均衡互动选择规则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均衡现象,制度是重复博弈的内生产物,同时制度又规制着该领域中参与人的战略互动,对其中某一个参与人而言,忽略或者偏离制度都是无利可图的。

(三)制度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必要条件

诺斯认为,制度是人类强加在自身相互关系上的一种结构,而经济活动中交易成本的存在表明,制度框架为生产效率提供了激励机制。这一特征在资本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如果资本市场契约的实施是不确定的或者无法获得相应回报,那么风险问题将使整个储蓄和投资结构遭到破坏,资本市场的失灵会使我们失去实现良好经济绩效的关键条件。

交易成本是什么?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是衡量和明确交易单位特征和实施契约的成本。当人们从事经济交换活动时,关心的是商品和服务是否能够交换以及确定要交换的是什么。只有明确界定交换对象的成本状况,人们才能够明确协议和契约的性质并有效率地进行交换。对某个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界定得越清晰,对双方交换的实现就越有利。

事实上,在经济活动的现实中需要明确界定的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的特征,还包括企业、贸易联盟和政府内部等不同层次的交换为特征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界定双方相互关系的本质是委托代理的全内容。根据界定的范围和程度,我们可以找到衡量双方的行为是否与契约相符的方法。如果无法衡量所交换的是什么,我们就不可能实施契约。

毫无疑问,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其交易成本在总体上是恒定的。因此,变化的只是用于交换活动的资源种类。随着社会专业化的分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用于交易活动并构成交易成本。总体交易成本的构成发生转换的事实,使我们必须涉足政治经济领域,因为衡量和实施成本的基础是能够被清楚界定和实施有效的财产权利,而这需要一个有效率的政治经济体制作保障。它也使我们关注社会道德问题,一个以诚实和正直等特征为支撑的社会将是低交易成本的社会;相反,一个人们相互不信任或相互欺诈的社会必然耗费大量的资源用于界定和实施契约。显然,当人们有实施契约的一套行为准则时,其交易成本是较低的。换言之,作为基础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活动效率的必要条件。

(四)我们对新制度经济学思想的解读

从上述引用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这样的含义:

(1)新制度经济学学者们不认为存在着一种“自由放任的经济”,从这个基点出发,“应该认识到任何社会、经济或政治体制都是由人构建的,并且这种结构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有序社会里,具有人为的功能。这个结构是规则、惯例、习俗和行为信念的复杂混合物,它们一起构成了我们日常的行为选择方式,并决定了我们达到预期目标的路径”。

(2)任何有效率的市场经济都处于由市场参与者参与其中的制度结构之中。只有借助于政府和一些自愿组织构建起具有你所想要的特征的制度结构,你才可能得到这个“有效率的市场经济”的结果。习惯、习俗和行为模式对某种经济社会的运转起到关键作用。

(3)假设A拥有某种财产权利将损害B,如果这种权利转移给B,则B对这种权利的拥有会损害A。也就是说,财产权利的转移意味着损害的转移!

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组织根本性地决定于这些相互作用的组织成本,这些组织成本由契约性交易成本所构成,包括:管理成本、代理成本或者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相关成本,以及政治体系中的决策和实施决策的成本。

契约的对象能够由组织以权利通过许多不同方式重新定义和构成,而重新定义和组织契约对象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组织相互作用的成本。因此不存在外生的和给定的物品和商品的集合,现实中存在的是伴随价格、数量和企业等内生决定的契约对象的集合。

(4)正式规则即制度是在变动之中的,然而习惯、习俗的变动并不与制度的变动同步,一般是滞后的。“一个社会的变迁其实就是一种正式规则、行为的非正式习俗、惯例和它们实施特征性变迁的混合体。”其中,所谓正式规则只是要素之一,只有当存在一个与这些正式规则相一致的实施机制以及相应改变了的行为习惯时,才会结束混乱而导致有效率市场的均衡局面。

(5)制度结构是处于动态变迁之中的,研究制度变迁过程对社会由“穷”变“富”的作用及其机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根本性任务。

(6)动态的制度结构演进及其规律,必须要用动态的眼光给予观察、分析,博弈理论应用的本身就意味着经济活动是一种“对弈”,是一种“较量”。由此,我们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制度”产生及其作用的意义。

(7)新制度经济学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宣布经济学必须研究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把参与者、生产资源及生产,以及制度、习俗等文化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不是静止地套用数学模型、发表论文。(www.xing528.com)

(8)文化——意识形态(体制、制度等)的作用,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过去的经济学研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一)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

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独资企业。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

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合伙制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产权与企业制度

企业是在一定的财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的行为倾向与企业产权结构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企业在市场上所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实质上也是产权的交易。因此,了解企业制度,必须从产权这一概念入手。

1.产权

所谓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产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的总和相当于所有权的概念。但是,产权和所有权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在所有权的内在权能发生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权就只是产权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产权代表着与产权客体处置有关的一组财产权利。在这组财产权利中,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

2.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

(三)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一整套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为较好地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需要特别注意四个基本点:(1)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现代企业制度对应的是市场经济。(2)从生产力的角度看,现代企业制度对应的是社会化大生产。(3)从法律的角度看,现代企业制度对应的是企业法人制度。(4)从产权的角度看,现代企业制度对应的是有限责任公司。

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人治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契约制度和企业人格化制度等六个方面。其中,产权制度、法人治理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内容。而契约制度、企业人格化制度是具体内容的表现形式,如决策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人事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等等。关键是公司治理机构及企业产权制度,其主要含义包括:

(1)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的特点: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可以给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有序的创业致富环境,从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2)公司治理机构。公司治理机构是指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由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机构。现代企业制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就需要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一个相互制衡的机制,用以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公司治理机构实质上就是协调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机制,是处理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如: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的划分,而且,还明确了企业事务决策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借鉴西方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定内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十六字”的总体要求,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同时也为当前我国迅猛发展的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演进提供了参考。

(一)产权关系明晰

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作为企业的出资者是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拥有出资者所有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企业法人财产权,从而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进而在企业中形成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二)企业权责明确

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三)出资者权责明确

出资者按照向企业的投资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其向企业的投资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四)管理科学

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