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产生

我国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产生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中国的企业家,就要从分析企业家典型入手,通过对汪海这个有几分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个体”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探讨现代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特征,社会主义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通过改革为成千上万个社会主义企业家的涌现创造条件。基本上从传统的厂长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现代企业家。

我国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产生

企业家是企业之魂,企业之帅。青岛双星集团公司是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公司董事长汪海是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仍在任企业主要领导的也就此一人了。

研究中国的企业家,就要从分析企业家典型入手,通过对汪海这个有几分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个体”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探讨现代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特征,社会主义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通过改革为成千上万个社会主义企业家的涌现创造条件。

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工厂并不是真正的企业,而只是按照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的“生产单位”。就像现在一个大车间一样,不需要面对市场,只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计划任务,就是好工厂,厂长就是好厂长。在这种传统体制下的传统厂长与企业家相比,有着迥然不同的行为机制:企业家作为行为主体,独立于政府,而传统厂长则作为“准政府官员”,依附于政府;企业家置身于市场之中,主动适应市场、而传统厂长则独立于市场之外,无市场观念。企业家承担全部风险和责任,企业家的基本精神是开拓和竞争,而传统厂长的基本思想是服从和“等、靠、要”。相应的,传统厂长的管理就形成以下一些类型特征:

(1)单纯生产型。只关心厂内生产,不关心厂外环境,更不关心市场和用户;

(2)战术型。只管局部生产技术问题,不管全局性的战略经营,也缺乏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3)守成型。听命于政府的上级部门领导,进行守成型管理,缺乏创造性管理。

(4)封闭型。既无市场,就无经营,既无经营,就不需要公共关系和社会活动,几乎把全部活动和全部精力都集中到工厂内部,形成封闭型管理。

青岛双星集团的主导厂橡胶九个厂的厂长们在1983年就是这样一种类型。他们按照上级部门的指令性计划,30年一贯制地生产老“解放鞋”,按规定由百货批发站统购包销,由于品种陈旧单调,产品严重滞销,批发站不要,企业又不能自销,产品积压如山,九厂厂长陷入困境。现实逼迫九厂的厂长从思想到行动都要转轨变型:不能再拘泥于工厂内部的单纯生产,要把工作重点转向市场,转向经营,要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大计;不能再封闭在工厂内部,要走出企业,研究企业环境,改善企业环境。从1983年到1986年,特别是汪海担任厂长之后,他们及时利用了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有利时机,打破统购包销旧体制,他们迅速进入市场,首先兵分几路进行市场调查,他们逢县必停,逢店必进,逢鞋必问,仅山东的108个县他们就跑了106个,根据大量的市场信息,制定出九厂的新产品开发战略、营销战略、发展战略。自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建立起一个拥有12个自销分公司(兼批发站)、780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的自销网络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体系。进而打开国外市场,在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地建立了公司,开展对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各国市场的销售业务。可以说,汪海和那些率先进行企业改革的企业领导一样,经过了近十年商品经济的实践和探索,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和人才类型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基本上从传统的厂长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现代企业家。为了推动成千上万个厂长都尽快自觉地实现这一转变,让我们还是从汪海和双星领导出发,进行分析,传统厂长要成为合格现代企业家应该培养和具备哪些特征。

(一)从重战术到重战略——成为战略家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来厂长们依附于政府的四平八稳的生活,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无情地把成千上万个厂长们卷入了市场竞争的大潮,市场机制的引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牵动着厂长们的喜怒哀乐。形势逼迫厂长们把工作重点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由只关心工厂大门以内的生产管理,转向更关心工厂外部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句话,从原来的“坐井观天”,到现在的“胸怀天下”。这就要求厂长不再是一个战术家,而是一个懂全局、有谋略的战略家。

青岛橡胶九厂正是在这儿绝处逢生的。面对九厂毫无竞争能力的老“解放鞋”和早该退役的老设备、老厂房、老工艺,新上台的汪海厂长,没有拘泥于本厂战术上的修修补补,他首先对制鞋业的趋向进行一番调查和分析,全国生产胶鞋的大中型企业就有300多家,还有众多的乡镇集体和个体小厂,年产量达10亿双,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许多农村小厂因为劳动力便宜,鞋的价格比九厂的价格又低得多,小厂往往以廉取胜。九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九厂的特点,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九厂的优势在品种和质量,所以,汪海们的竞争战略是以品种和质量取胜,实行“品种、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为此,他当机立断做出三项战略决策:一是通过横向联合和技术改造,扩散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二是决心建立全国自销网络体系;三是在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市场的基础上,走上国际市场。正是由于厂长从战略的高度做出这些重大决策,并付诸实施,才不仅使九厂走出绝境,并迅速发展壮大,平均9天增加一个新品种。成为我国北方最大鞋业集团——青岛双星鞋业集团,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30%。从1986年以来,双星集团的产值、销售额、实现利税大幅度增长,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可以说主要是得益于自1983年以来汪海为首的厂领导制定的正确战略。

现代企业家必须是一个有远见卓识、善于谋略的战略家。我国的厂长们应该尽快完成从战术家到战略家的转变。

(二)从重体力到重智力——成为思想家

传统体制下的工厂是政府的附属物,厂长最需要的不是要有多么丰富的思想,而是执行任务的实干精神。因而崇尚的是“工人身上有多少油,厂长身上就有多少油”的厂长,厂长的体力型比智力型更加受到上级和工人的欢迎。而在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今天,更需要的则是智力型、思想型的企业家。

一接触汪海厂长,就明显地感到是一个观念新、有思想、懂哲学的企业家。这无疑也是他和他的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从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首先要有观念更新,要有超前意识。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改革时,他提出了不依赖“红头文件”,不照搬别人经验的求实思想;在率领双星人投入市场竞争的大潮时,他围绕“销售第一、质量第一”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双星人的“商品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质量观念”,围绕“集体意识”,他提出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开拓意识、仆人意识”,围绕着争创一流的思想,他提出了“知识观念、效益观念、人才观念、时间观念”等等。他的超前意识,表现在每一个困难的时刻,他能提出走出困境的对策。每当企业成功地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人们正沉浸在欢乐之中时,他又指出差距,为企业设置追求卓越的新的台阶。

善思考,懂哲学是汪海厂长的一大特点,也为双星事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他不仅领着双星人干,而且他要在双星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模式。他总结双星的经验和走过的道路,提出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两个最佳结合的“九九双星管理模式”,他研究了“张兴让满负荷工作法”之后,发觉缺乏精神方面的内容,于是大胆提出自己的思想,并在全厂推广了具有创造性、有本厂特点的“满负荷工作法”。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提出了“人是厂之本,管理是以人为主”、“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无情的纪律,有情的领导”,“厂长关心职工,职工关心企业”等很精彩的管理哲学思想。汪海在强调企业精神的同时,又特别强调为职工“兴利”、“要职工以厂为家,就要让职工感到像个家样”,“职工忘我工作,忘了自己,九厂想着你”这些指导思想都通过务实地解决职工“十难”,而落到实处。当我们到双星集团调查,感受到汪海提出的这些闪光的哲学思想对双星集团的发展所发挥的巨大力量时,更深深地认识到,现代企业家还应该是一个思想家,成为该企业管理思想的思想库。

(三)从守成到创新——成为开拓者

开拓和创新是现代企业家最重要的特征。是企业家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面对瞬息万变的企业环境,企业家如果像传统厂长那样,听命于上级,一味守成,那无异于是企业的自杀。双星集团的成功之路,就是汪海带领双星人披荆斩棘的开拓之路。

他们在生产技术上开拓。为了闯“双星”名牌,瞄准一流水平,在技术改造上下功夫,依靠广大职工的拼搏精神,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了厂房和设备都是崭新的出口鞋分厂、运行鞋分厂、PV鞋分厂等,具备了当前国内外热硫化、模压、冷粘、注射全部四种较先进的制鞋工艺,有的达到了国内20世纪80年代的先进水平。

他们在新产品上开拓。双星集团以“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变”的战略思想一路领先,开拓胶鞋新潮流。当大多数厂家生产黄兰胶鞋时,他们开拓生产第一批旅游鞋、印花鞋。当大多数厂家开始转向旅游鞋、印花鞋时,他们开始生产名目繁多的新潮鞋如老人健身鞋、明星鞋、橄榄鞋、霹雳鞋、撒切尔鞋,以及护士鞋、教师鞋、主妇鞋等等。当各厂都生产多品种鞋时,他们又开拓生产出高档PU注射鞋。现在每年拥有200多个品种,琳琅满目,满足各种顾客的需要。

他们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开拓。为适应多变的市场,橡胶九厂实行分厂制,给许多分厂授予新产品开发、产品销售的权利,使各分厂以应有的自主权,灵活机动地参与市场竞争。与此相适应,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机构改革,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建立“三个公司”,即生产经营、信息公司,供应公司,劳动服务公司;“七个处”和三个办公室,把精简下来的48%干部充实各个分厂。新的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商品经济的适应性。

他们在人的管理上开拓。从1984年起,九厂就实行了干部的选举制、组阁制、招聘制、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干部制度的改革。他们把精神和物质的管理一体化,把思想工作和经济工作一体化,把党委工作和行政工作一体化。很早提出了“爱厂、求实、拼搏、兴利、开拓、前进”的企业精神,并以此作为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们创造了从上岗监督干部的民主管理制度,形成了双向管理的“双星模式”。

双星集团几年来进行了一个又一个“吃螃蟹”式的探索。这种开拓,不仅需要厂长具备观念上有超前意识,政治上的敏感,而且更需要胆量和气魄。当厂长为了提高“双星”知名度,全国第一家对新闻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而被戴上许多罪名和“帽子”的时候,厂长没有患得患失,而是据理力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开拓之路。

企业家在英文里就是创新之意,从传统厂长到现代企业家必须十分重视培训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企业家必须具备开拓者的素质。

(四)从封闭到开放——成功社会活动家

传统厂长需要的是在厂内埋头苦干。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把企业置于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和公共关系的网络之中。商品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相比,其社会联系的数量和意义,成百倍地增加。要当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就必须打开厂门,迈开双腿,走上社会与政界、企业界、商业界、新闻界、文化界、理论界等建立广泛的公共关系。汪海十分重视社会活动和公共关系。在政界,他同市、省领导,直至和中央领导人都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在企业界,他出面组织活动,加强联系,并建立了胶鞋的行业协会,他还被推选为理事长,通过行业协会,收集了大量的行业经济信息,知己知彼知全局,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同新闻界、文化界也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记者的报告文学和电视上的宣传和介绍,大大提高了双星集团、双星产品和双星厂长的知名度,使双星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双星的厂长可以看出,上述四条应该是现代企业家同传统厂长的最大区别,也是由传统厂长转变为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特征。

双星集团的事业成功了,双星集团的领导汪海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企业家对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的重要作用已为人们所公认。那么,从汪海可以看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要有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事业责任感

一个中国的社会主义企业家,首先要爱国,要有振奋的民族精神,要有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和自信心。而且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有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心。汪海和双星领导就是凭着一颗为中华民族工业振兴和社会主义事业发达的赤子之心,才焕发出如此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拼搏精神。

当人们为中国女排连连取得世界冠军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汪海看到的却是中国女排穿的是外国鞋,他以“中国鞋匠”的责任感,充满深情地告诉女排教练:“十亿人的大国让中国女排穿着外国鞋去夺世界冠军,我是中国鞋厂的厂长,我脸红!”他和双星职工发奋图强试制出高质量的排球鞋,给女排送去。当外国老板想高薪聘他给外商作总经理时,他的回答是:“我是中国的厂长,我的事业在祖国”。他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信我们中国能够管好企业,他把双星企业管理得令外商同行叹服。这些企业家们既不崇洋迷外,也不僵化保守,不回避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中现存的种种弊端,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实事求是,拼弃了左的“假、大、空”和教条主义的东西,发扬了过去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而被搁置的宝贵经验(如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干部参与劳动、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比学赶帮超等群众性活动等等)并把这些优良传统与现代管理科学(如行为科学心理学)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本厂厂情的管理模式。用汪海自己的话说,我们就是要用共产党的办法办好社会主义企业。汪海和许多企业领导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孜孜追求正是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家所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

(二)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www.xing528.com)

当好社会主义企业家不仅要善于实践,而且要懂理论,要有一定的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素养。汪海和优秀企业领导之所以把企业管得有生气、有特色,特别是在人的管理上和在战略管理上创造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很重要的他们不是忽视理论指导地蛮干,而是得益于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熟练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

这和汪海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他在青年时代参加解放军,担任过4年连指导员,受到比较系统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熏陶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的教育,后来又长期担任过企业的党委秘书、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所以,在领导双星集团时,他提出的许多管理思想,如:一切从本厂实际出发的求实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运用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的思想,搞好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密切结合的思想等等都是在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的许多含义深刻的口号和管理哲学思想都已成为双星的精神财富。

(三)要有开拓型人才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素质

人才的性格心理素质差异较大,一般可以分为开拓型和执行型两大类。执行型的特征往往表现为合群、随合、群众关系好,老实、听话、实干精神强,但自己的新思想少,害怕风险,对别人依附性强。与执行型相比,开拓型则具有相反的一些优缺点:在群体中属主导型,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环境和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强,新见解多;有胆量,有自信心,不干则已,干就百折不挠地干到底;表达能力强,对他人影响力大,有魅力。

作为一个企业家群体,这两类人才都是不可缺少的。既有开拓型人才负责战略决策,又有执行型人才负责指挥实行,才能刚柔相济,文武齐备,干好一番事业。双星集团的领导班子就是这样的合理结合。厂长汪海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开拓型性格的人才。具备有胆识,敢作敢为,敢为天下先的气质,有创造力,有自信心,甚至有几份“狂妄”和“骄傲”。上小学时,他就嫌老师给起的“汪允贞”名字女里女气,自己不知地球、宇宙、只知道海最大,就“狂妄”地自己改名为汪海。并因爱打抱不平,敢捅“马蜂窝”而在本村出名,工作后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先后获市、省、全国模范共青团员“称号”。一旦确定了参加解放军的志向,宁愿担“冒名顶替”的罪名,也在所不惜,义无反顾。担任双星集团的主体厂橡胶九厂的主要领导之后,他们是凭着这种胆识和精神带领双星人闯过一个个险关,创造了一个个成功的“第一”。正像“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那样,创造开拓性人才的成功又离不开执行型人才的紧密配合。党委书记王增胜则以他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赢得了厂长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戴,用汪海自己的话说:“以汪海为首是出头露面的,以王增胜为首是埋头苦干的”,这恰恰反映了开拓型与执行型两类人才在双星集团的相得益彰。

作为一个优秀企业家,除了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开拓型的性格气质之外,还必须掌握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一)坚持唯物论,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厂实际相结合,实行创造型管理

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指导全国各地各单位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各地各单位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中央不可能做那么详细的规定。如果一个企业不从本厂实际出发,对中央“红头文件”,只是照发、照转,就难免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双星领导事事都坚持实事求是,从双星实际出发,创造适合双星企业的制度和办法。双星企业青年工人多,喜欢到外地旅游,总是千方百计找理由请假旅游,厂领导考虑到职工这一要求,而且夏天又恰好是运动鞋的消费淡季,需要减产,所以他们自行规定每年夏天放假两周,每人发给几十元车费,年轻人外地旅游,老年人回乡探亲,既满足了职工的正当需求,又不影响企业效益。此外,成立民主管理委员会,选派职工代表轮流脱产上岗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党委书记兼任第一副厂长、以爱厂教育为起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三个质量的竞赛活动同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都无不体现双星领导不拘一格创造性的管理特点,甚至连他们唱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歌曲,都添上自己的词,唱成“双星工人有力量”,也许有人会说有点“牵强”,但双星工人们听来,无疑更加亲切、感人、振奋精神。

(二)运用辩证法,虚实结合,搞好物质和精神的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也是我们党几十年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经验。然而,文革十年的“假大空”和商品经济大潮中流行的“拜金主义”,以及社会的不正之风和种种腐败现象,大大削弱了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作为社会主义企业家在思考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文革时从精神到精神,文化革命之后,有的企业又跳到了另一个极端——从物质到物质。精神不需要了吗?在美国看到教堂响起礼拜钟声,人们虔诚地划着十字,口中默吟着什么,有人眼睛里闪着泪花。面对这一感人的场面,汪海陷入沉思:难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不需要精神支柱了吗?不,汪海在党委会上亮了观点:“人是兴厂之本,管理以人为主,要抓责任制,先抓责任心,要适应新形势,先创造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他带领一班人在总结双星人足迹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字企业精神,以爱厂教育为起点,以为职工谋福利(即“兴利”)为物质基础,以双星精神为基本内容,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工作中,坚持党政一体化地去作,行政领导抓经济时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党委抓思想工作时,要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进行,克服“两张皮”。而且,注意在思想教育时,真心实意设身处地地关心职工的疾苦,解决他们的困难;在给职工利益的时候,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厂爱国的教育。像工厂为职工过一个生日,中秋团圆节给工人放半天“团圆假”,让凌晨早班工人多休息20分钟等等,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儿”,却使职工深深感到厂领导对他们的关心,而迸发出强烈的爱厂热情和奉献精神。“厂长为我过生日,我为工厂多贡献”,“厂长关心职工,职工关心企业”、“厂兴有我功,厂衰有我过”,“厂兴我富裕、厂衰我贫困”等等,用活了物质和精神的辩证法。

(三)善于总结,把经验上升为理论

双星集团的企业家不仅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而且善于把自己创造的管理经验,从理性的高度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模式,再用来指导企业的实践,使企业的管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双星精神”的产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在有了110天双星人日趋拼搏,艰苦奋战,高速度建成运动鞋分厂的经验基础上,他们总结出了“拼搏”精神;在有了关心群众疾苦,解决职工“十难”的基础上,他们总结出了“兴利”思想,在进行了一个又一个“吃螃蟹”式的探索之后,他们又总结出了“开拓”精神,……总之,十二字双星企业精神就是双星领导及时总结双星人的经验而产生的。双星精神一旦系统总结出来,就成为双星人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为双星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环、三轮、三原则”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产生,也是双星领导既敢实践,又善总结的例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在实践中摸索了一条新路子,他们又开动脑筋,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形成了“三环、三轮、三原则”比较系统的管理模式:“三环”是其基本思路,即继承传统的,取其精华为一环;借鉴国外的,为我所用为第二环;创造自己的,刻意求新为第三环,“三轮”是其基本方法,是综合运用思想教育、经济手段、行政措施的一体化全方位管理形式,“三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体化全方位的原则和民主管理的原则。“三轮、三环、三原则”作为双星企业家们自己总结的理论不仅已经成为本企业人的管理的指导纲领,而且对其他企业也有着指导意义。

(四)审时度势,抓准时机,推进改革

双星企业家的领导艺术还表现在,既敢于改革,又善于改革,即把敢为天下先同巧妙地用足政策结合起来,以求得最大限度的合法化和减少阻力。1984年汪海酝酿干部制度改革,准备在各车间实行选举制,提拔一批有事业心、有开拓精神的干部,但当时上级还未批准行政干部的选举制,而且书记是一把手,于是他利用党总支改选,把有前途的干部选为总支书记,执掌车间党政大权,实现了无震动的平滑过渡。

双星领导在分析了制鞋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技术要求不高,而工资低成本比重较大这一特点,决定及时地把许多分厂扩散到外地乡镇,以便充分利用外地廉价的劳动力和利用当地优惠的资金贷款。与此同时,由于青岛开发区工厂享受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双星企业家们便敏感地抓住时机在开发区和外地乡镇新建了一批子公同,大大扩大了双星的规模,并利用优惠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双星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家对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作用,已经为越来越被广大有识之士所认识。企业家是企业之帅。“千军易得,一帅难求”。尤其在我国,一大批传统厂长还没有转变为真正的企业家。

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一大批有胆有识、有社会主义事业心的企业家。时代需要一大批企业家,但企业家的大批涌现是需要条件的,一是自身素质的锻炼和培养,二是提供外部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条件和经济管理体制条件。

让我们看一下汪海这个企业家的酸甜苦辣的成长史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汪海在1983年以后做党委书记,1985年以后做厂长。在1983年之前,他长期担任党委副书记,但当时是在传统管理体制下,企业无权面对市场,企业一切听命于政府,汪海再有才干也成不了企业家,如同“老牛掉在井里”,有劲也使不上。正是1984年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被通过之后,商品经济得到承认,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汪海才有了用武之地,他和一大批企业家正是这时开始崭露头角,涌现出来。

但是,既然是原来根深蒂固的旧体制刚刚被打破,仍处于新旧交替、新旧摩擦的历史时期,可以肯定企业家的成长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汪海因为1984年正常举行了一次记者新闻发布会,而招致压力和种种恶名。以至后来在他和双星领导进行改革探索时,一步一个马峰窝,招致了各种惊讶、疑虑、争议、攻击。当然,由于改革的方向已定,得到了市委、省委领导,直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支持,挫折和磨难被克服,他们又继续前进了。但作为经济教训,如果总结一下的话,可以看出,还有种种体制弊端在束缚着企业家的涌现。主要表现在:

(1)政府与企业不分。企业没有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不利于企业家的成长。

(2)政府官员的官僚主义容易压制企业家的成长。

(3)现行的政企一体的干部交流制度使企业家队伍很难形成。企业家干出成绩就晋升为政府官员,就导致了优秀企业家的不断流失,而且促使一些企业家把办好企业作为仕途晋升的“敲门砖”,这样就不能保证形成稳定的高水平的企业家队伍。

(4)企业家受制于政府,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政府一个小小的业务员都可以制一个大企业的厂长。而在发达国家,一个大企业的企业家可以直接同国家的总理通话,可以直接影响国家的政策。

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建立,需要成千上万个社会主义优秀企业家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因而我们必须为大批企业家的涌现创造条件,清除障碍。从双星领导和其他许多企业家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主要从以下方面创造条件:

(1)深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厂长在市场竞争中,担风险,经风雨,长才干,大显身手。这是双星企业家成长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

(2)坚持政企分开,企业干部和政府干部分开。使企业独立于政府,企业干部独立于政府干部。国家生产委员会和党中央组织部门及各级干部管理部门,应把企业的厂级干部单设系列,单独管理,并相应提高他们的各种待遇。在工资、福利及干部待遇上高于同级政府干部的待遇。

(3)建立新的企业家鉴别标准和选拔体制。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大都是国有企业。国家政府在选配厂长中的作用无疑是很重要的。如何当好“伯乐”,像选好千里马一样,正确鉴别企业家人才是很重要的。开拓型人才往往是企业家的理想人选,但又往往在选拔中受阻最大。因为这种人才总是优点特别突出,缺点也特别突出,而且其缺点如骄傲、自大、个性强、好提意见等等,往往又最容易得罪领导,因而干部部门挑选企业领导时,一定要不带个人恩怨,以事业为重,坚持“择其高山,不讳深谷”,重开拓,重政绩,不能求全,不能唯学历,不能唯人缘。特别是企业一把手,一定要让有开拓精神的人担任。

(4)保护企业家要依据法律,特别是“企业法”来维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企业家的人生安全必须受法律保护,厂长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必须得到保证。厂长负责制必须贯彻执行,以减少内耗,保证厂长放开手脚,全力开拓。特别是勇于改革的企业家,在改革中肯定要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再加上改革措施一开始难免会不完善,因而总是会有人起来反对,甚至“告状”的。此外,在改革传统体制中,一些适应商品经济的作法,也许不符合原来的财务规定,与原规章制度相悖,也许会成为某些传统势力攻击的把柄。因此在政策、法律中对此应做出规定,其错误性质凡不是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者,应予以保护。

(5)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家社团。如按地区按行业建立不同层次的企业家俱乐部、联谊会、研究会等。一可横向交流信息;二可形成一个声音,反映企业家正当要求,对政策制定施加影响;三可逐步形成企业家市场,帮助企业家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企业家队伍更好地成长壮大。

[1]本部分内容的原文见郑海航:《从一个企业集团领导看社会主义企业家》,载《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