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解读不得不懂的经济常识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解读不得不懂的经济常识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3章最后的货填款人——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一、中央银行的含义假设一个岛上有1 000个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通过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中央银行是发行货币的银行。“最后贷款人”被认为是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解读不得不懂的经济常识

第13章 最后的货填款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国家经济大动脉

一、中央银行的含义

假设一个岛上有1 000个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通过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于是交换方便了。但金银要磨损,携带也不方便,当交换活动频繁时,发现这个东西太繁琐,限制了交换活动,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随之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这种钞票可以随时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因为虽然别人想用,但交换不出去,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减速了。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地进行,大家都拼命地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地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地进行。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也就这么出现了。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它产生的经济背景如下: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二是银行业逐步走向联合、集中和垄断。

中央银行是由政府组建的机构,负责控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有: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贷款再贴现证券、黄金占款和外汇占款、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的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等。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是发行货币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1)中央银行是发行货币的银行。它垄断货币的发行权,是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最能体现中央银行的特殊金融机构性质。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但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三、最后的贷款人

当发生银行危机时,银行之间也会互相寻求贷款以应付挤兑风潮。但是,银行的准备金都是有限的,当山穷水尽之时,谁才是最后的贷款人呢?

2008年10月,随着西方各国纷纷陷入金融危机,法国总统萨科奇呼吁中印等国参加一次有关重建世界金融体系的“紧急全球峰会”,以共同应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随后也提出相似建议。在美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西方政治家将中国视为全球金融稳定的关键力量,因为中国金融健康并持有巨额外汇储备,成为这场危机“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最佳人选。

美国国会公布的7 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根本无法增强市场信心,在解决流动性方面作用有限,从而无法制止实体经济的衰退。这意味着未来信用违约会越发严重,将进一步打击规模空前的衍生品市场,直至美国金融系统崩溃,陷入债务危机。因此,在危机进程中做“国际最后贷款人”形同“危机最后陪葬人”,必祸及自身。

中国政府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时任总理温家宝发言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不出现大的起落,就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中国央行也重复了这一观点。受西方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出口已出现明显回落,实体经济较快下滑,这会引起中国资产价格的波动,尤其是与金融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业,潜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维持经济增长与稳定资产价格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中国并无意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通常在某一国国内发生银行危机时,中央银行可以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以满足商业银行短期的资金需要,以防范银行系统内的危机,看上去就像是商业银行背后的贷款人。因而,“最后贷款人”这一概念原是人们习惯上对中央银行的这一行为的描述。

“最后贷款人”被认为是危机时刻中央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当一些商业银行有清偿能力但暂时流动性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贴现窗口或公开市场购买两种方式向这些银行发放紧急贷款,条件是它们有良好的抵押品并缴纳惩罚性利率。最后贷款人若宣布将对流动性暂不足的商业银行进行融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公众对现金短缺的恐惧,这足以制止恐慌而不必采取行动。

“最后贷款人”这一理念最先是由沃尔特·白芝浩提出的。

沃尔特·白芝浩,1826年出身于一个银行世家,母亲来自从事银行业的斯塔基家族,父亲是斯塔基银行总部的经理人。1848年,22岁的白芝浩毕业于伦敦大学,获硕士学位;此后他又专修了3年的法律,获得律师资格,但是他并没有成为执业律师,而是进入了他父亲的银行业。1858年,他与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且是后来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杂志创办人的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的长女结婚;两年后,威尔逊去世,他接管了《经济学家》,担任第三任主编直到1877年辞世。

沃尔特·白芝浩虽不是拥有经济学学位的经济学家,但博学多才,个人禀赋加上诸多方面的家族知识渊源,使他成了真正让《经济学家》家喻户晓的关键人物。他在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是影响至今的法学家、金融学家。

在1873年出版的《伦巴德街》一书中,白芝浩详细阐述了他关于央行最终贷款人的观点:在有良好的抵押物的基础上,英格兰银行应该随时准备以高利率向商业银行提供无限量的贷款。实际上,早在1866年9月白芝浩就在报纸上公开这一观点。这一论点最终对中央银行职能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当时,英格兰银行一位董事将其言论称为“是本世纪以来货币和银行领域中所冒出的最恶劣的教条”。

这是因为,如材料中所说,“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并不好把握。

中央银行不应降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地向商业银行降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央行致力于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实际上是不计成本地向商业银行提供定量贷款,这样的“最后贷款人”角色并不符合白芝浩的原意。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时袖手旁观需要承担巨大的外部压力,也要抵制力挽狂澜的内在诱惑。中央银行的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不景气转变成经济衰退,“最后贷款人”角色并不是要求央行充当“老好人”,谁没有钱了,就要把钱送去。白芝浩曾经强调高利率和抵押物就是附加一种惩罚性融资条件,同时借此分辨出银行资产的好坏,而不能够满足贷款条件的,央行有理由将其拒之门外。因此,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还需要谨慎地把握好力度,否则对提升经济状况并不能起到有力的效果。

货币政策:钱的增多与减少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银行金融系统,组织和调节全国货币的供应,确立和实施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相互关系的准则,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二、货币政策的种类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两种:

(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更为合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三、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主要的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

货币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货币传导机制

了解了货币政策,接下来的问题是:货币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由此我们要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概念。

著名的经济学家维克塞尔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他在20世纪初期提出的货币经济理论,又称累积过程理论,首次将货币与实际经济结合起来,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维克塞尔把利率分为两种:一是货币利率,即现实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市场利率;二是自然利率,即“借贷资本的需求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金预期收益率的利率”。维克塞尔认为,若两种利率相一致时,整个经济的投资等于储蓄,则货币是中立的,不对经济形成影响。因为两种利率相等时恰是货币的理想均衡状态,这种货币的均衡状态保证了经济状态的均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利率经常是背离的,这种背离或者是由于货币利率的变动而自然利率不变,或者是由于自然利率变动而货币利率没有随之变动。

他本人认为,后一种情况偏多。生产技术的改善,实物资本需求的增加,都将使自然利率上升,而货币利率则停留不动,未能跟随上升,这样就造成了两者之间的背离。如果市场利率小于自然利率,就会引起投资增加,投资增加使原材料、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从而使原材料生产者、土地所有者和就业者的货币收入增加。因为市场利率较低,这部分收入就转向消费而不储蓄,其结果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消费品的价格上涨。消费品价格上涨后,资本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样,就形成了“低市场利率→投资增加→货币收入增加→消费品价格上涨→资本品价格上涨→投资增加→市场利率提高”的循环。这种循环要一直持续到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时为止。反之,若是市场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就会导致市场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变动,直到最后到达两种利率相等的位置。这就是著名的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同样也是最早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二、传导途径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第一,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第二,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第三,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另外,金融市场也在整个货币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市场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其次,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接受金融机构对资金供应的调节进而影响投资与消费行为;最后,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通过市场反馈信息,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的行为。

在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学派总结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影响投资,投资的增减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一传导机制的主要环节是利率。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则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然后由支出影响投资,最终作用于总收入。货币主义者认为在短期,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带来产出的改变,但在长期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利率政策:经济调控的又一杠杆

一、利率的经济杠杆

2007年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五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3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17个百分点。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央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利率上调有助于吸收存款,抑制流动性,抑制投资热度,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利率下调有助于刺激贷款需求,刺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利率这个经济杠杆使用起来要考虑它的利弊,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幅度调整都是有规律的。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变量。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费雪效应: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利率

假如银行储蓄利率为5%,某人的存款在1年后就多了5%,是说明他富了吗?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3%,那他只增加了2%的部分;如果是6%,那他1年前100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要106元了,而存了1年的钱只有105元,他反而买不起东西了!

这可以说就是费雪效应的通俗解释。费雪效应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第一个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把等号的左右两边交换一下,就变成:名义利率 = 实际利率 + 通货膨胀率

费雪是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经济计量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生于纽约州的少格拉斯。1890年开始在耶鲁大学任数学教师,18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转任经济学教授直到1935年。1926年开始在雷明顿、兰德公司任董事等职。1929年,与熊彼特、丁伯根等发起并成立计量经济学会,1931—1933年任该学会会长。

费雪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在货币理论方面阐明了利率如何决定和物价为何由货币数量来决定,其中尤以贸易方程式(也称费雪方程式)为当代货币主义者所推崇。费雪方程式是货币数量说的数学形式,即MV=PQ。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该方程式说明在V、P比较稳定时,货币流通量M决定物价P。(www.xing528.com)

费雪方程式将名义利率与预期通胀联系起来,用来分析实际利率的长期行为,并因此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一个关于货币增长、通货膨胀与利率的重要关系:长期中当所有的调整都发生后,通货膨胀的增加完全反映到名义利率上,即要求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一对一的调整,这种长期效应被称为“费雪效应”。

在某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时,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会随之而变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初物价上涨时,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较高的利率水平,甚至还有保值贴补率;而当物价下跌时,中国人民银行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降息。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时,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有下降的倾向。

如果费雪效应存在,则名义利率的上升并非指示紧缩货币政策而是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因此必须慎用名义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

而费雪效应又可分为长期费雪效应和短期费雪效应。长期费雪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当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水平值都显示出强劲的趋势时,这两个时间序列会按同一趋势变化,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存在近似一对一的调整关系表明高的名义利率反映存在高的预期通胀率,并不反映货币政策的实质内容,通货膨胀上升多少,名义利率就上升多少,因此货币政策可能影响通胀率,但却并不影响实际利率。

同时,短期费雪效应说明即使在短期中名义利率的变化也主要反映预期通胀而不是实际利率的变化,从而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名义利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联系都没有得到反映。既然利率不能反映银根的松紧变化,也就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一特殊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存贷款利率没有市场化,受政府及央行管制,因此缺乏一个灵敏、有效的市场利率体系;另一方面在于利率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主要被政府用来控制通胀。此外,本文的分析表明利率对平稳物价所起的杠杆作用不仅取决于利率的实际水平,还取决于利率每年的调整幅度,这对将来利率调整幅度的具体确定与计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不同国家的利率标准不同

中国央行领导人曾用“橘子是不能跟苹果相比”的形象比喻来说明各个国家利率手段的内涵和定价机制不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西方很多国家和过去10年中的日本一样,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西方各国对于中国实行零利率政策的呼声很高。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利率对本国汇率和对他国汇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利率是货币供求关系的产物,增加货币投放量,市场上货币增多,供大于求,导致利率下降;反之,减少货币投放量,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供不应求,利率提高。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如果中国增加货币投放量,利率降低,而假设美国利率不变,在外汇市场上导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反之,如果美国降息,而中国利率不变,将导致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因此,一国的利率政策不仅会影响到本国人民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还会通过汇率作用影响到他国的经济。

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放出多少贷款对经济的影响

一、存款准备金

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本来是为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确切地说,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准备金,又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前者是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提取的准备金,后者是超过法定准备金以外提取的准备金。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多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扩张或收缩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存款准备金的主要作用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当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时,中央银行就有能力对这些银行加以援助,以提供短期信贷的方式帮助其恢复流动性。

(2)集中使用一部分信贷资金。这是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这一“最终贷款人”责任,也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再贴现。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例如,银行吸收了1 000元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银行同期可用于投资等的最高额度是900元,100元准备金必须存在央行指定的账户上;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之一是防范挤兑风险,现在被政府好好利用了一把,成了抑制投资的工具之一。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至今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27次调整。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减少商业银行流动性泛滥的一个重要措施,会减少信贷的资金供应量,是紧缩信号,对投资有直接联系。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贷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这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控制经济增长的目标。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存款利率上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加息,还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用意都是为了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强化流动性管理,主要是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同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体现了“区别对待”的调控原则。同加息相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直接针对商业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不似加息“一刀切”式直接影响企业财务和百姓生活。

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2010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再贴现政策:根据需要调整再贴现率

一、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最初不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原本是用来帮助商业银行周转资金的。商业银行虽然经营的就是“钱”,但它们也有“手头紧”的时候。为了帮助“手头紧”的银行渡过难关,中央银行就为它们开设了再贴现的窗口,为它们提供资金援助。

渐渐地,再贴现变成中央银行的一大“法宝”。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发现从中央银行再贴现借钱比较划算,就会更多地申请再贴现。这样一来,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了,货币供应量自然也会增加。而且,再贴现利率的降低也会最终带动其他利率水平的下降,起到刺激投资和增长的作用。反过来,中央银行也可以提高再贴现率,实现相反的意图。

再贴现这个“法宝”不但能调控货币总量,还能调整结构。比如,中央银行规定哪些票据可以被再贴现,哪些机构可以申请再贴现,这样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得政策效果更加精确。

二、再贴现政策的类型

1.长期的再贴现政策

长期的再贴现政策包括两种:一是“抑制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二是“扶持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以放宽贴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2.短期的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制定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的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和超额准备金,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市场的资金供求。

三、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1)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

(2)能产生告示效果,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

(3)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

当然,再贴现政策效果能否很好地发挥,还要看货币市场的弹性。一般来说,有些国家商业银行主要靠中央银行融通资金,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的弹性较大,效果也就较大;相反,有些国家商业银行靠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数量较小,再贴现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弹性较小,效果也就较小。尽管如此,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仍有较广泛的影响。

四、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

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首先,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贴现,或者贴现多少,决定于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筹措资金,而不依赖于再贴现,则中央银行就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其次,增加对中央银行的压力。如商业银行依赖于中央银行再贴现,这就增加了对中央银行的压力,从而削弱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再次,再贴现率高低有一定限度,而在经济繁荣或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借款,这也使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从对利率的影响来看,调整再贴现利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即使影响利率水平,也必须具备两个假定条件:一是中央银行能随时准备按其规定的再贴现率自由地提供贷款,以此来调整对商业银行的放款量;二是商业银行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利润,愿意从中央银行借款。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利率,而利差足以弥补承担的风险和放款的管理费用时,商业银行就向中央银行借款,然后再放出去;当市场利率高于再贴现率的利差,不足以弥补上述费用时,商业银行就从市场上收回放款,并偿还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才能支配市场利率。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完全如此。

就其弹性而言,再贴现政策是缺乏弹性的,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或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再贴现政策的弹性是很小的。

上述缺点决定了再贴现政策并不是十分理想的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管制:预防金融风险的管制

一、金融管制

从20世纪70年代起,金融自由化和放松金融管制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各国都在寻求一种减少政府干预的经济运行机制。管制或许可以减少,在有的行业和领域也可能会消失。但是,只要有政府的存在,就无法消除政府干预。政府是影响企业和市场的重要宏观环境变量,管制是政府发挥经济职能的重要形式,伴随着政府的存在而存在。金融管制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

金融市场中较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金融管制存在的首要原因。如果交易者占有不对称的信息,市场机制就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需求者之间的风险识别和规避上。金融管制可以较有效地解决金融经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金融运行的较大波动。

事实表明,金融市场难以实现完全自由竞争。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机构总是从自身微观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这就决定了其在决策时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宏观利益所在,甚至为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实施一些规避管制的违规冒险行为,同时为了防止加大经营成本,忽视对操作程序的规范和监控,从而影响到其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

金融管制是政府管制的一种形式,是伴随着银行危机的局部和整体爆发而产生的一种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及确保投资人利益的制度安排,是在金融市场失灵(如脆弱性、外部性、不对称信息及垄断等)的情况下由政府或社会提供的纠正市场失灵的金融管理制度。从这一层面上来看,金融管制至少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它可以提高金融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但是,金融监管是否能够达到帕累托效率还取决于监管当局的信息能力和监管水平。如果信息是完全和对称的,并且监管能完全纠正金融体系的外部性而自身又没有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就实现了帕累托效率。关于完全信息和对称信息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是不能成立的,正是这一原因引发了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机构普遍的道德风险行为,造成金融监管的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金融管制也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

二、金融管制的途径

我国的金融管制主要从五方面入手:

(1)宏观金融总量管制。宏观金融总量管制关系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防止因个别金融机构陷入危机或倒闭而冲击整个金融体系。这是为维持金融总体活动的总量控制以及抑制国家主要的内部和外部失衡(如外汇储备要求、直接的信贷和存款限额、利率控制及对外国投资的限制等)。

(2)金融资源配置管制。金融资源配置管制通过影响和引导金融资源的配置以实现扶持某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和行业的目的(如选择性信贷计划、强制性透支需求和优惠利率等)。

(3)金融市场结构管制。金融市场结构管制借助于管制政策实现金融体系的结构优化和有序发展(如准入和兼并控制、业务发展地区限制和各类金融机构经营活动范围的限制等)。

(4)金融组织性管制。金融组织性管制旨在保证金融市场和信息交换的顺利进行和协调统一,实现金融组织间信息的对称交流和共享,减少信息存在的风险(市场形成和参与的法规、市场信息的公开原则和最低技术标准等)。

(5)保护金融需求者管制。保护金融需求者管制旨在给金融服务的使用者,特别是消费者和非专业投资者提供足够的必要保护,降低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产品使用者的基本利益(如对消费者的信息披露、补偿基金、存款保证金、调整和解决争议的听证程序等)。

三、金融管制的目的

(1)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需、投资的依赖,加强财政、货币、贸易、产业、投资等宏观政策的相互协调配合,扩大消费内需,降低储蓄率,增加进口,开放市场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2)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环境,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催化金融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转换政府经营管理,完善间接调控机制,维护和促进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3)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央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的利率形成机制,有效利用和顺应市场预期,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

(4)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根据各自分工,着眼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长期发展,努力促进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改进金融服务。

(5)进一步提高金融资金主动、大力拓展债券市场,鼓励债券产品创新,推动机构投资者发展,加大交易主体和中介组织的培育,加快债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金融管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战略引导、财税调控一起构成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它们共同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