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泰戈尔大旗闪耀全球

印度泰戈尔大旗闪耀全球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印度高举泰戈尔大旗“走出去”2011年5月7日,是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的日子。印度一如既往,以泰戈尔为旗帜,推动自己国家的文化进一步“走出去”。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泰戈尔被誉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巨人”。为纪念泰戈尔,印度总理辛格宣布将设立以泰戈尔名字命名的奖项,借此在国际范围内力推印度文化传播。为期一年的印孟联合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印度泰戈尔大旗闪耀全球

印度高举泰戈尔大旗“走出去”

2011年5月7日,是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的日子。印度一如既往,以泰戈尔为旗帜,推动自己国家的文化进一步“走出去”。

大师是文化符号

“使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出生在印度西孟邦的泰戈尔曾用诗歌将印度文明传播到全世界。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泰戈尔被誉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巨人”。为纪念泰戈尔,印度总理辛格宣布将设立以泰戈尔名字命名的奖项,借此在国际范围内力推印度文化传播。

泰戈尔生于1861年,逝世于1941年。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和艺术家,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人,也是印度与孟加拉国国歌的词作者。2011年是泰戈尔诞辰150周年,印度各地纷纷举行活动纪念这位文坛泰斗。5月7日,印度总理辛格与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等政要在新德里出席了盛大的纪念活动。辛格在致辞中说:“泰戈尔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是印度开展对外文化传播的最佳平台。”辛格同时宣布印度政府将向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投入9. 5亿卢比(约合1. 35亿元人民币)资金,力争将其打造成印度学术界的最高学府之一。此外,印度还将设立以泰戈尔为名的国际奖项,通过世界对泰戈尔的关注,在国际范围推动印度文化的传播。

在纪念活动上,国大党主席索尼娅宣布发行泰戈尔画册的电子版典藏集,印度电信部长西巴尔还宣布发行泰戈尔纪念邮票。孟加拉国规划部长、空军副元帅坎德克也出席了纪念活动。为期一年的印孟联合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以泰戈尔作品为主题的电影节、专题展览,讨论泰戈尔著作的国际研讨会都在2011年年内举办。

《印度时报》等多家媒体评论认为,泰戈尔生前曾多次出访世界各地,他的《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等著作更是被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泰戈尔早已成为印度文化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有分析家认为,印度政府高调庆祝泰戈尔诞辰,表明其已不满足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发展,还希望通过泰戈尔这个具有某种文化符号意义的人物推动其“软实力”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输出文化就是“软实力”的体现

自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将提升“软实力”纳入到本国的战略规划当中。作为全球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近年来也开始重视本国“软实力”的发展和推广,逐渐构建起一套印度式的传播体系。

2004年印度总理辛格访问阿富汗,宣布为500名阿富汗学生提供前往印度学习奖学金,迄今已有超过3000名阿富汗学生赴印度大学学习。印度对外文化关系委员曾经表示,当外国学生结束在印度的学习回国后,他们将成为印度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友谊大使”。据统计,印度政府已在20多个国家建立泰戈尔文化中心,并计划在2011年年内扩展至40个。很多印度学者建议政府效仿中国的“孔子学院”设立“甘地学院”。第61届联合国决议还规定将每年10月2日,即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历史到今天,泰戈尔以及印度文化一直影响着南亚大陆、中东、东南亚及至欧美—些国家。例如,泰戈尔既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又是圣人、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还是画家、歌唱家。他一生创作了2232首歌曲,包括印度和孟加拉国两国国歌;斯里兰卡国歌的作曲者是他的弟子,其国歌因此充满泰戈尔音乐的风味。

再如,宝莱坞是印度通俗文化的典型代表,甚至被看做是印度“软实力”的“撒手锏”。丰富的宝莱坞电影不仅改变了印度旧有的贫穷落后的形象,还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形象。2004年,阿富汗新政府成立时,当时的印度外长出访阿富汗的专机中装的不是食品、衣物,而是大量的宝莱坞影视光盘和音乐唱片。印度电视连续剧《每个婆婆都当过儿媳》在阿富汗播放时,曾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

此外,印度还将佛教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其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联系。

相关链接

韩国流行文化走进印度(www.xing528.com)

印度人爱听韩国歌曲?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发生在印度东北部曼尼普尔邦的真实状况。印度流行文化虽然一直以宝莱坞电影为主流,但在偏远的曼尼普尔邦,分离主义者为保护当地文化,十几年前开始严禁印度电影,但却意外地引进了“韩流”。

曼尼普尔是印度东北七姐妹邦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曼尼普尔的娱乐业主要是靠印度电影业中心宝莱坞供应。到了2000年,当地的武装分离主义组织为了“捍卫”曼尼普尔的特有文化,对印度电影和电视频道下了禁令。这些组织甚至扬言炸毁放映印度片的电影院或有线电视公司。禁令颁布后,成效显著,其恐吓作用至今依然有效。韩国流行文化就在这一背景下,“侵入”了这个内陆小邦。

法新社报道说,在曼尼普尔的首府英帕尔,售卖电影、电视光碟和激光唱片的商店摆满了“韩货”,其中韩国少年乐团的唱片最受欢迎。 当地14岁女学生阿莎雅对采访者说:“回到寄宿学校,朋友之间总会说几句韩语,我们的话题往往离不开韩国。在那里的生活似乎充满乐趣,每个人都长得好看,女的漂亮,男的帅气可爱。”

一名19岁学生说,“看韩剧和韩国电影,让我抛开了现实问题。在这里总是要面对水、电、道路等说之不尽的恶劣状况,可是在韩国,一切看来都那么美好,就像童话世界。”

除此之外,有关韩国文化的一切都在曼尼普尔走俏。在当地发廊,人们看到的是韩国男女艺人的大头照被用来招徕生意,吸引许多曼尼普尔的男女青少年上门,打造各式“韩式”发型。

在首府英帕尔的甘比哈尔市场,青少年常在一栋三层楼的商场流连忘返,商场内满是售卖服饰的小商店。韩剧演员穿的紧身牛仔裤等各款服装,都成了热销货。就连韩国人问候或打招呼的用语,也在曼尼普尔成了流行语。在校园里、市场上,只要说声韩语的“你好”、“谢谢”或是“我爱你”,就会觉得大家谈话多了一些乐趣。

印度出版业概况

2010年,印度共有20000家出版社(商),用24种语言共出版80000余种图书。印度的出版社大多属私人所有,而许多大型出版商都是英国、美国以及欧洲出版集团的分支机构,这其中包括兰登书屋、阿歇特、培生、哈珀·柯林斯、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它们主要集中在新德里和孟买两座印度的出版中心城市。 印度的一些小型出版社大多专注某一领域的出版。

虽然印度出版社(商)的数量众多,但具有出版能力的仅3000家左右,年出版图书品种在100种以上的大型出版社有20家,年出版图书品种在50种—10种的中型出版社有100余家。 印度主要的大型商业出版社有联合出版公司、维卡斯出版公司、红鹿袖珍丛书出版公司等,主要的政府出版机构有国家图书托拉斯、萨希蒂亚科学院、新闻与广播部出版处等。

印度公众对出版物的购买力较低,全国70%的出版物由各种图书馆购买。书刊的发行由20家商业出版社(兼营批发和进口书刊业务)和10家全国性书刊批发公司(兼营进口书刊业务)承担。全国最大的书刊批发与进口公司是UBS出版与发行公司。印度拥有1500余家书店,规模都较小。3家主要的连锁书店分别是牛津、字谜(Crossword)和地标(Landmark)。

众多国际出版集团的进驻对印度图书的分销系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仅限于英语印地语图书,其他语种的图书在二线和三线城市的覆盖极少。 印度不少边远城市尚无书店,只有流动书摊巡回出售图书。

印度进口书刊以学术类和少儿类图书为主,英国和美国是其主要的进口国。出口书刊则以印度和美国合作出版的教科书为主,东南亚和西亚诸国是其主要出口国。 印度的图书出口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2005年和2006年的出口额分别为42.8亿卢比和61.5亿卢比,主要出口到英国、美国、加拿大、阿联酋、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印度政府协助和鼓励本国出版物出口,对所有国内出版物与进出口出版物均免税,但进口出版物须向进口管理局申请许可证。

(戈壁沙 张 笛 编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