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幸福心理学:提升幸福能力的哈佛心理课

幸福心理学:提升幸福能力的哈佛心理课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0章[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心理学]幸福是什么?幸福在我们的概念中,简单来说,物质的充足与快乐的心情是其组成部分,幸福却是最终的表达。卢梭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狂热和激情都是短暂的,只是生命长河中的几个点,不能构成一种境界,幸福是一种境界。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一种心理状态,幸福是无形的。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

幸福心理学:提升幸福能力的哈佛心理课

第10章 [幸福是一种能力——幸福心理学

幸福是什么?幸福,看不到、听不到、也触摸不到。幸福是一种人生感受。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幸福者不会空虚、迷茫、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幸福者健康、安祥、乐观、旷达,脸上常常带着迷人的微笑,身边常常笼罩着悦人的光芒。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感受不到幸福,那他的人生是残缺而悲哀的人生。

幸福近在咫尺

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人生,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当人们得到幸福之后,都希望长久地占有它,希望一生都能在幸福中度过。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幸福人人有份,但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占有物,卢梭在《爱弥尔》中这样说道:“所有一切属于人的东西,都是要衰老的;在人生中,一切都是要完结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将因对它享受惯了,而领略不到它们的趣味了。如果外界的事物一点都不改变,我们的心就会变;不是幸福离开我们,就是我们离开幸福。”

正如好景不长在,好花不长开,幸福往往是很难持续终生的。莫罗阿写过一本很有名的小册子,叫做《人生五大问题》,其中有一篇文章叫《论幸福》,莫罗阿认为永久不变的境界是没有的、不可思议的,在他看来构成幸福的因素是脆弱的,任何事物都有终止的时候,幸福不可能永存不变。幸福是人的一种感受,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对自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一种心理体验。仅就此而言,幸福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幸福无处不在,幸福近在咫尺,幸福又远在天涯

幸福是一种感觉

人类诞生的那天开始,人就开始追求幸福,尝试着表达幸福之感,这在人类的谴词造句中就充分体现出来。康德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在英文中,快乐和幸福是同一个词——happiness,和这个词非常接近的词welfare,它的意思是指健康、舒适、健康和快乐;又指那些遭遇社会问题和经济困难的人所得到的帮助。幸福在我们的概念中,简单来说,物质的充足与快乐的心情是其组成部分,幸福却是最终的表达。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幸福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必是一种宁静安逸的生活,因为只有在宁静的气氛中,真正的快乐幸福才能得以存在。”

试问,一个人尽管在外面获得安全,而他的心境常是忧惧恐慌的,其幸福又有几分呢?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即在于他能够保持他自己的存在。费尔巴哈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生命本身就是幸福。他认为幸福是生活的本性:所有一切属于生活的东西都属于幸福,因为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就是幸福。他说:“行为所能达到的全部善的顶点又是什么呢?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不论是一般大众,还是个别出人头地的人物都说:善的生活,好的行为就是幸福。”

杜威则认为幸福只在于行为的不断成功,而不是道德行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弗洛姆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幸福是一个人创造性心灵所带来的结果,是个人在思想上、情感上以及行为上的一切创造性活动所带来的喜悦。亚里士多德又认为能用理智来指导生活,就是最高的幸福。他认为,神的活动,那就是最高的幸福,也许只能是思辨活动,而与此同类的人的活动,也就是最大的幸福。卢梭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狂热和激情都是短暂的,只是生命长河中的几个点,不能构成一种境界,幸福是一种境界。爱因斯坦认为,一种实际工作的职业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池田大作在与基辛格谈论人生时总是说,能够遇上给自己带来最大启发的人,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幸福是不让交通、雨水、炎热、寒冷以及不得不排队等候等情况影响你的心情。幸福是做我们喜欢的事,是喜欢我们所做的事,是生活中的很多希望,是永远祝福别人。幸福首先是个人的决定。每个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你都有机会选择让自己幸福还是不幸福地度过难忘的一天,或者只是又过一天而已。

幸福是一种态度。不管是你面对一项全新的事业,还是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一种新的情况,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境遇都给了你一个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的机会。正是你选择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在事情结束后你所感受到的幸福和不幸福的程度。

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一种心理状态,幸福是无形的。尽管劳动成果、艺术享受、爱情、婚姻、家庭、爱好、修养、经历、境遇等等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受,但没有一种相应的尺度可以衡量幸福。“物质幸福”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在努力建设物质文明”。但是,纯粹的物质享乐并不等于幸福,物质的多少并不一定带来相应的幸福的大小。金钱是存在的需要,金钱可以买得来刺激,甚而买得来“快乐”,但不一定买得来幸福。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有钱难使精神贫乏不幸福的人推动幸福的磨盘。一切的喧嚣浮华至多是表面的快乐而不是真正的幸福。

但最重要的是,幸福是寻求和体验生活中的平衡。幸福是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个目标,并保证自己每天都朝着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向前进。幸福是拥有个人、专业和家庭目标,并让这些目标成为一项行动计划的一部分,努力使我们的生活保持平衡。

幸福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心境,追求幸福,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更寄托着人们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和理想,体现了不同的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获取了多少、享受了多少,更多的时候在于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给他人带来多少福祉。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繁衍生息,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否则,人人都去索取,都去为了个人的幸福而不顾他人的感受、甚至不择手段,人类社会就会灭亡。因此,那些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人,本身也是最洒脱、最幸福的人。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

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

幸福是一种态度

幸福不是金钱的多少,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你认为幸福你就幸福的感觉。其实幸福更像是人类的一种期望,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但很多人却永远也得不到幸福,是他(她)真的不曾拥有吗?错。上帝对每一个存在的事物都是公平的,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罢了,幸福对我们而言既唾手可得,又遥不可及。如果你是一个乐观的人,那么幸福随时都围绕在你身边。

早晨睁眼看到美丽的朝阳,鼻子嗅到清新的空气。感受到早晨的美好,那么你是幸福的。在公司里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老板表扬,赢得同事们的尊重,那么你是幸福的。下班回家,看到桌上香甜可口的饭菜和孩子优秀的成绩单,那么你是幸福的。晚饭后陪同爱人和可爱的孩子在公园中散步,享受天伦之乐,那么你是幸福的。生活中令你幸福的事很多,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有许多乐趣包含其中。你也许会说这些小事何以成为人人渴望的幸福。难道幸福一定是雍容华贵、惊天动地吗?在中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诠释幸福,“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那么幸福对你而言就太陌生了。早晨家人叫你起来享受美好舒心的空气,分享幸福。你会觉得“早晨”天天有,何必这样珍惜。可当你重病在卧,想享受早晨的美好时,早已力不从心,你会发现你放走了一个幸福。工作时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大家的赞赏,而你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还能完成更出色的任务。可你太高估自己、一味追求更高,导致以后无所作为,你才会想起自己以前愚蠢的想法。你会发现你放走了一个幸福。

也许你现在不会觉察到,那再过30年、40年、50年,再回头看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脚印是那样漂浮、曲折,并无情碾碎了一朵又一朵的幸福之花。

幸福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才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幸福是时刻存在的,只要用心品味,会发现它离你并不远。

当一个小孩得到他盼望已久的洋娃娃时,这是幸福。当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常受到人们的赞扬时,这是幸福。当一位白领工作一帆风顺时,这是幸福。当一位已婚妇女有了爱她的丈夫和听话的孩子时,这也是幸福。幸福的方式太多了,不胜枚举。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幸福。对于那些容易满足的人来说得到幸福时刻便多些。对于那些有大的期盼的人来说总觉得自己不够幸福或者幸福根本就没有降临到他的身上。其实幸福是很简单的,准确地把握瞬间来到你身边的暖流,这些就是幸福。幸福是蜜糖,最好甜淡适中,这样才能恰到好处。而且只有心中认为有幸福的存在才会使自己幸福。

常听身边的人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平淡;幸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太奢侈的东西,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可望而不可及。直到有一天,读到享誉全球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样一个故事:曾在一个春天,他和他的学生们共同买了一条小木船,然后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去探险。教育家写道:“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也离我们很近。

幸福实际上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细微处。如一杯温热的茶,置于你面前的桌上,或者平淡,或者浓烈,也或者居于两者之间。关键是品尝者的心境。一饮而尽者,肯定尝不出个中滋味。如果坐下来细品,其中的苦与甜便从我们的感觉中充分流露出来。

发现幸福,才能感觉幸福;感觉幸福,才能把握幸福;把握幸福,生活才有滋有味。生活有滋味,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人们渴望幸福,却往往在幸福之中感受不到幸福,发现不了幸福,更把握不住幸福。“把握”似于“享受”,如果你把握住幸福,自然就能享受到幸福。

无私的幸福最持久

幸福是一种态度,不是一种状态。是在清洗百叶窗时聆听一曲咏叹调,或愉快地花一小时清理壁橱。它出现在某一时刻,不是在“有一天……”的遥远诺言中。我们如果爱上我们现在所有的日子。我们会幸福得多,而且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幸福快乐是一种选择。它一出现就要伸手去取,它就像在蔚蓝天空中飘向海洋气球一样。

有人说幸福就是需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比如,一个人需要吃饭、需要睡觉、需要上网、需要荣誉、需要亲情、需要爱情。如果都能实现,那么,这个人是幸福的。那么,什么是需要呢?需要就是一个人渴望解决自身内在问题的一种情感。一个人的内在问题自己是无法回避的,不解决是很难受的。

如果我们把幸福仅仅理解为满足个人需要,满足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那么这种幸福就是一种自私的幸福。在这里,我们并不否认这一说法,而是要规范这一说法。幸福就是个人追求自身需要,追求自身内在问题的解决而获得的一种满足感。幸福分自私的幸福和无私的幸福。自私的幸福就是个人需要、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与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的解决不统一,甚至对立。无私的幸福就是个人需要、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与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的解决相统一。拥有这种无私的幸福观念的人,他们总是把个人需要、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与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对他们而言,社会问题的解决就是他们个人问题的解决。我不赞成那种把满足个人需要、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定性为自私行为。那种把满足个人需要、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定性为自私行为的人,是不尊重人性的人。满足个人需要、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是人的本能。只要个人需要、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不与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的解决相对立,那么这种个人需要、个人内在问题的解决就是合理的,就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幸福也不例外。人们不仅仅追求幸福,而且希望得到极大的幸福。对于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幸福。如吃米饭有钱人在这件事上不会感到明显的幸福,这种幸福感甚至可以忽略不记;穷人在这件事上会有一定的幸福感;而那些经常没饭吃的人会得到极大的幸福感;但对某些喜欢吃面食的人而言,不但不会有幸福感,而且还会感到一丝痛苦。所以,幸福并不是靠外界的给予所决定的,外界的给予只能给幸福创造条件,幸福来自需要幸福的主体的内在感受。

人的需要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比如烟,不同的人对他的需要是不同的。有的人根本就不需要,有的人有那么一点需要,有的人有强烈的需要。根本就不需要的人,并不是说他永远不对烟产生需要。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一时兴起,抽它几根。也许自那以后,就会偶尔产生烟瘾。如不提高警惕,就可能会对烟有强烈的需要。幸福因需要而产生,需要是可以培养的,幸福感会因需要的增强而增强。

有些幸福是短暂的,如吸烟、吸毒,会因此时的“幸福”而导致彼时的不幸。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对他们百依百顺,他们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然而,他们最终将要走向社会,社会的复杂与无情,会使他们感到与父母在一起时大不一样,会感到无所适从。有些明智的父母,从小会给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这是对孩子可持续幸福的负责。

幸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这不仅仅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的被迫行为,更重要的是,它能提高人们感受幸福的能力。如男女的恋爱行为,女方爱男方,而男方对女方不太喜欢。如果女方一味地追求男方,那么男方可能会因幸福感较弱而抛弃女方。所以,聪明的女性会想办法让男性投入极大的感情来追求自己。这不仅仅是因为不容易得到的就不容易失去的缘故,而主要的是让男性通过投入感情,产生强烈的期望,产生强烈的内在问题,从而为需要得到满足时获取强烈的幸福感,是建立内在的感情需要的基础。此时,女方也会因自身感情的极大投入而最终获取极大的幸福感。

幸福不应只存在于某一孤立的个体。如果一个人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么这种孤立于他人的幸福是不会长久的。如果一个人以多数人的幸福为幸福,以多数人的痛苦为痛苦,那么,他的幸福感将是极其强烈的,并且是无限持续的。他曾经有过的痛苦,对他自身而言加强了他与人民的感情,增大了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意义是巨大的,价值是无穷的。持续的强烈的幸福,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

幸福就在于把握现在,珍惜所有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染,蛛蛛便有了佛性。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轻易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点了点头,离开了。

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16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得十分漂亮,楚楚动人。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试,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席间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16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像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www.xing528.com)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到,佛主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就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主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像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刚说完,佛主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紧紧相拥……

故事结束了,你能领会蛛儿最后一刻所说的话吗?“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就在于把握现在,珍惜所有,坚信你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其实我们都很幸福,只是我们的眼光过高,看不到人生最简单的幸福,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幸福,只是我们未曾体会过。幸福原来很简单,复杂的心把它过于复杂化,单纯的心自会拥有一份最美最真的幸福。

遇到你真正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遇到可相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和他相处下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知己真的不易。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时,要记得好好感激,因为他是你人生的转折点。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要微笑着向他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爱的人。遇到曾经恨过的人时,要微笑着向他打招呼,因为他让你更加坚强。遇到曾经背叛你的人时,要跟他好好聊一聊。因为若不是他,今天的你不会懂这世界。遇到曾经偷偷喜欢你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不是希望他幸福快乐吗?遇到匆匆离开你人生的人时,要谢谢他走过你的人生。因为他是你精彩回忆的一部分。遇到曾经和你有误会的人时,要趁现在解释清楚误会。因为你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解释清楚。对于现在和你相伴的人,要百分之百地感谢他爱你,因为你们现在都得到幸福和真爱。

如何获得幸福

一只小猫听说只要咬到自己的尾巴就会幸福,于是小猫拼命地咬自己的尾巴,但是怎样也咬不到。于是它跑到猫妈妈那里说:妈妈,我咬不到尾巴,我得不到幸福。猫妈妈对小猫说:傻瓜,你不要管自己的尾巴,只管向前走就会找到幸福了。于是小猫又高兴地走开去玩耍了。

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幸福?恐怕我们也像那只小猫一样的迷茫。在追求幸福的路途中,往往迷失方向。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获得幸福是人生的目的。但是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把幸福寄托在命运的恩赐上,是绝对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的。幸福是一种过程,正如林特耐所言,我们称之为幸福的东西,绝不是某种东西,而是某种过程。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目标是否达到,而在于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奋斗之中。

幸福与快乐有关,又不完全等同于快乐。词典上说,“感到幸福或满意”即为快乐。感到幸福当然是快乐的,但感到满意与快乐不一定会感到幸福。幸福是一种更高、也更深刻的人生境界。

幸福是一种理想的实现,更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追求即幸福,一如马克思所说的“斗争就是幸福”。德国学者莱辛说,幸福存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追求理想比实现理想更有意义。追求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崇高的人生境界,就有了高品位的幸福人生。尽管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实现人生理想,但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就是幸福。这就像体育比赛中的“重在参与”,没有跑道上其他7位运动员的参与,也就没有了精彩的比赛,更不会有冠军的诞生。为理想和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使我们感到充实,充实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幸福是一种“善”的品格,是一种爱心的奉献,是一种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人生大境界。“他为人民谋幸福”的领袖是幸福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领导干部是幸福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们是幸福的。“把大写的人字写向蔚蓝的天空”是幸福的;“他心里装着广大人民群众,就是没有他自己”是幸福的;“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是幸福的……这可都是金子般珍贵的“精神幸福”啊!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人,哪有什么真正的幸福呢?那是对真正幸福的践踏……

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呢?有些小建议可以提供给大家分享:

● 不抱怨生活:幸福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幸福,而是因为 他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态度不同,他们不会在“生活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 平”的问题上作长时间的纠缠,而是努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不贪图安逸:幸福的人总是离开让自己感到安逸的生活环境,幸福有时是离开了安逸生活才会积累出的感觉,从来不求改变的人自然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就难感受到幸福。

● 感受友情:广交朋友并不一定带来幸福感,而一段浓厚的友谊才能让你感到幸福,友谊所衍生的归属感和团结精神让人感到被信任和充实,幸福的人几乎都拥有团结人的天才。

● 勤奋工作:专注于某一项活动能够刺激人体内特有的一种荷尔蒙的分泌,它能让人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工作能发掘人的潜能,让人感到被需要,这给予人充实感。

● 降低负面影响:少接受些有关灾难、谋杀或其他的负面消息,这样,无形中就保持了对世界的一份美好乐观的态度。

● 生活的理想:幸福的人总是不断地为自己树立一些目标,通常我们会重视短期目标而轻视长期目标,而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你可以把你的目标写下来,让自己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而活。

● 给自己动力:通常人们只有通过快乐和有趣的事情才能够拥有轻松 的心情,但是幸福的人能从恐惧和愤怒中获得动力,他们不会因为困难而感到沮丧。

● 规律的生活:幸福的人从不把生活弄得一团糟,至少在思想上是 条理清晰的,这有助于保持轻松的生活态度,他们会将一切收拾得有条不紊,整齐而有序的生活让人感到自信,也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快乐。

● 珍惜时间:幸福的人很少体会到被时间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另外,专注还能使身体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因为,每30分钟大脑会有意识地花90秒收集信息,感受外部环境,检查呼吸系统的状况以及身体各器官的活动。

● 心怀感激:抱怨的人把精力全部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而幸福 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上,所以,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生 活中美好的一面,因为对生活的这份感激,所以他们才感到幸福。

幸福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它伴随着宽松欢愉的想法,幸福是我们内在的一种功能,要充分理解这一点,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内在的忧虑。它们是不同的实体,像人的两只耳朵,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要我们理解自己是谁,我们就能决定用哪一个功能为自己服务,因为我们能够控制它们。我们既能养成忧虑的习惯,也能养成幸福的习惯。

学会享受幸福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幸福,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在幸福的时候享受幸福,更不懂得在苦难的时候回味幸福。幸福是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它是快乐的时刻,是一种心灵的感觉。

既然幸福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那么,我们怎样来享受它呢?享受幸福就要快乐地享受生活。当幸福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让它像纯净的酒精一样燃烧成淡蓝色的火焰,不留一丝渣滓。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要经常回味以前幸福的时光,这样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愉快,面对困境也就比较乐观,从而能够更好地迎接下一个幸福的到来。我们虽然不能够让自己的每天都充满幸福,但只要我们更积极地把握幸福,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幸福。

不要活在过去中或只是为了未来而活,而轻易地让你的生命由指端滑落。重视现在、把握当下,才能每天都过着很充实的生活。当你仍可以给予时,不要轻言放弃;在你停止尝试之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已经结束的。不要害怕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不要害怕面对风险,我们在尝试中学会勇敢;不要说真爱难寻,而将爱排除在你的生活之外。

你应该善于投资运用,以换取最大的健康、快乐与成功。时间总是不停地在运转,你可以努力让每个今天都有最佳的收获。记住别让生命都用在等待之中。“等我20岁以后,等到我大学毕业以后,等到结婚以后,等到我买房子以后,等我最小的孩子结婚之后,等我把这笔生意谈成之后,等到我退休以后……”人人都很愿意牺牲当下,去换取未知的等待;牺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钱,去购买后世的安逸。许多人认为,必须等到某个时间或某件事完成之后,再采取行动。

然而,生活总是一直在变动,环境总是不可预知。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层出不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事。那间,生命的巨轮倾覆,你可能就因此闯进一片黑暗之中。

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生命呢?我们无需等到生活完美无瑕,也无需等到一切都平稳时才做,想做什么,现在就可以开始做起。

一个人永远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迟想过的生活,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尽头,许多人经常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有许多话来不及说,这实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空余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未卜,最珍贵、最需要实时掌握的当下,往往在这两者蹉跎间,转眼即失。这也道尽了人生如寄,转眼即失的惶恐。有许多事,在你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憾事,有许多人,在你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旧人。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不断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那时候”已经过去,你追念的人也已走过了你的生命。

不管你是否察觉,生命一直在前进。人生并未出售返程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回来。将希望寄予“等到空闲的时间才享受”,我们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可以松口气”,或是“麻烦都过去了”,才去实现你的目标或理想。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享受它们、品尝它们,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别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所有难题都有完满结局。

顺境感恩,逆境喜乐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像,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愿。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

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本来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所以来膜拜的群众不疑有他,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下来而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钱便离去。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接着来了一位三餐不继的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便万分感谢地离去。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就里,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稣所形容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化装成看门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看门人说:“我说出事实来,难道不对吗?”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用来挥霍,可是对那穷人,却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寓言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事与愿违,使我们意不能平。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马斯洛曾说: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但是,我们应认真活在当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