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宋时期禅宗佛教小百科.五山十刹纪念

南宋时期禅宗佛教小百科.五山十刹纪念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宋宁宗时,根据史弥远的奏请,定江南禅寺以等级,便有了「五山十刹」之称。“五山十刹”成为一个时期禅僧游方参学的主要场所。普陀山佛顶山大雄宝殿随着佛教的衰落和禅宗特点的消失,至明代,“五山十刹”中的大部分山刹已长久衰微。又因丛林缺乏令人仰慕的尊宿大德,禅僧及一般佛教徒的学问修养素质下降,“四大名山”乃逐渐取代五山十刹地位,成为禅僧和一般佛教徒集中参拜的地方。

南宋时期禅宗佛教小百科.五山十刹纪念

南宋宁宗时,根据史弥远的奏请,定江南禅寺以等级,便有了「五山十刹」之称。

禅宗兴起以后,禅僧为求自性觉悟和印证见地、发明宗旨,展开了寻师访友、游方学道的迁流不定生活。时人常说天下禅僧最忙,便是指的这种“参方”、“行脚”、“挂单”活动。据传,赵州从谂80岁还在行脚,汾阳善昭平生参了81员善知识。禅僧行脚起先并无固定的去处,至唐末五代时,随着丛林的发达,逐渐有了共同的去向。

“五山十刹”中的“五山”具体是指:杭州径山的兴圣万寿寺、杭州灵隐山的灵隐寺、杭州南屏山的净慈寺宁波天童山的景德寺、宁波阿育王山的广利寺。“十刹”具体是指: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万寿寺、江宁的灵谷寺、苏州的报恩光孝寺奉化雪窦资圣寺、温州的龙翔寺、福州雪峰崇圣寺、金华的宝林寺、苏州虎丘灵岩寺、天台的国清寺。“五山十刹”成为一个时期禅僧游方参学的主要场所。

普陀山佛顶山大雄宝殿(www.xing528.com)

随着佛教的衰落和禅宗特点的消失,至明代,“五山十刹”中的大部分山刹已长久衰微。又因丛林缺乏令人仰慕的尊宿大德,禅僧及一般佛教徒的学问修养素质下降,“四大名山”乃逐渐取代五山十刹地位,成为禅僧和一般佛教徒集中参拜的地方。“四大名山”为: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明代曾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以区别四山在信徒心目中的不同地位。

峨眉山万年寺山门

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山中寺庙颇多,其特点为宗派混杂,只有青(汉僧所居)、黄(蒙藏僧侣所居)之分或十方、子孙之别。现存寺庙台内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等39所,台外有佛光寺南禅寺等8所。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象寺、普济寺等主要寺院都属禅系统。五台山至今仍是禅僧和普通佛教徒最为向往的名山。普陀山相传为观世音菩萨所住道场。北宋以后,观音信仰盛行,普陀山寺庙渐增,僧众云集,至清末已有三大寺、70余处庵堂和100多处茅蓬。三大寺为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均为禅宗寺院。每年阴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纪念观音的重大节日,届时各寺都举行盛大宗教活动,香火很旺。峨眉山相传为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历史上曾在峨眉山传法的多为禅僧,据传赵州、黄檗、南泉都曾游过该山。原有大小寺院70余所,几经兴废,现存最重要的为山下第一寺院报国寺、山上最大的寺院万年寺、山顶光相寺,都属禅宗寺庙。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显灵说法的地方。几经沧桑,现存大小寺庙78所。其中著名的有化城寺,是最早的开山寺,现为全山寺庙中心,誉为“总丛林”;园寺、万年寺、东岩寺、甘露寺为九华山的“四大丛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