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依据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除生产过程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但是,实践表明,对于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的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上述弊端严重影响了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依据

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为此,必须考虑两方面的约束条件:第一,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无限的;第二,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人的生理本性和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决定的需要;另一类则是由社会决定的或由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需要。这两类需要,都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即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由少向多演变,不断扩大其规模和增加其数量。这种趋向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多样性和无限性。资源的稀缺俯拾即是,它直接表现为生活资料的稀缺。我国和世界上都存在着贫困问题,一些人基本的生存资料尚得不到满足,一些人虽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他们追求的便捷、安全、闲暇的更高生活质量远未得到满足。即使在发达国家,人们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能力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这都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如果资源是无限的,我们拥有无限的资本、技术、信息、知识、劳动力、土地等,那么,满足人类多种需求是不成问题的。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才构成了对人类需求满足程度的约束。

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促使人们不断寻找合理的、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希望以最少的稀缺资源使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能够实现对经济主体的激励与约束的和谐,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人类能够找到的资源配置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一种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以及所要面对的资源条件是相同的,都是要使有限的资源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无限的需求上。但是,两者在具体的资源配置方式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两种体制各有利弊,许多国家都针对它们的弊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并存的几十年里,实践的结果证明,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取得成功。计划经济体制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配置资源的效率逊于市场经济体制。

一、计划经济已不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计划经济是指国家以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理论逻辑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连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得整个生产处于竞争的无政府状态,企业的生产只是为了追求利润,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取决于市场价格,因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除生产过程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人们的利益是共同的,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共同需要,因而国家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对经济运行的过程进行直接有计划的调节,这种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但是,实践表明,对于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的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不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通过直接的计划实现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避免了生产中的浪费,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反,除了工业化开始阶段的特殊发展时期外,传统的计划经济越来越呈现出结构失调、供求脱节、资源浪费和大起大落等无计划、不按比例的特征。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权高度集中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之手,一切经济决策都由中央集中做出。中央利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直接管理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在生产上统一计划,统负盈亏;在流通中统购统销;在分配上统收统支。地方和企业都在国家的指令下进行活动,没有自主权和灵活性。权力高度集中一方面造成了地方和企业因无权而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使政府机构臃肿庞大、机构重叠、效益低下、浪费严重。此外,权力高度集中很容易造成决策不科学、官僚主义和瞎指挥等。

(二)政企不分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严重的政企不分问题。所谓政企不分就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职责不分,以政代企。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一方面政府部门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都由国家计划规定;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企业承担了许多应该由社会承担的责任,如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政企不分一方面使企业成了国家计划的单纯执行者和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剥夺了企业的自主权,压抑了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国有企业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另一方面又使政府部门把过多的精力投入企业管理之中,从而削弱了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使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都受到了影响。

(三)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我们从理论上否认商品经济,认为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相联系,是资本主义的特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两者水火不相容,从而导致了实际工作中片面强调计划,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排斥生产,抑制竞争。结果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国民经济丧失了应有的活力。

(四)条块分割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中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这是因为,在传统体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以行政办法为主,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来进行。各省市自治区从横向上管理经济,中央各部门又从纵向上管理国民经济,结果把整个国民经济分成条条块块,而且条块之间互相分割、封锁。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割断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阻碍了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从而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五)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我们在财政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结果使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这种平均主义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另一方面表现为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在大锅饭存在的情况下,企业的工资总额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脱节,工人的收入与工人的劳动贡献脱节。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理论上严重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在实践中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上述弊端严重影响了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使本来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实践证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丧失了它存在的基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要想把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潮,就必须改革这种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市场经济是优于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

如果说,市场经济的产生是一个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那么计划经济的出现则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的一种自觉的社会实践。根据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计划经济是一种比市场经济更优越、更高级的经济形式,它能克服市场经济的种种弊端,能够按照社会再生产客观存在的比例性对生产进行事先的自觉调节,避免因盲目性导致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因而能比市场经济更为有效地配置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地发展,能够消除商品价值形式产生的物对人的支配,等等。总之,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计划经济似乎是最理想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现实情况却与此相反,计划经济的实践效果远非如此美好。通过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市场经济都是优于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明显优于计划经济。(www.xing528.com)

首先,市场经济具有刺激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机制。经济动力本质上是经济主体的利益问题,经济主体的利益决定着他的行为目标。一个经济中,主体的目标越明确、利益越直接,就越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技术进步,有利于资本积累。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这就是企业对最大化利润和个人对最大化效用的追求。利润向厂商提供生产社会需要的商品的激励,工资向个人提供工作的激励。市场经济下最重要的激励之一是产权。产权向人们提供重要的激励,它不仅使人们投资和储蓄,而且使他们的财产得到最佳使用。产权的明确界定是一切积极性的内在驱使,它能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使个人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个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实质上就是使经济主体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的收益真正挂上钩,防止别人“搭便车”或不劳而获。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积极从事创新的人就会越多,整个社会就更富于创新精神,也就更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同产权相比,竞争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外在刺激。竞争可以促使厂商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对于整个社会来讲,竞争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总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权与竞争产生的强大激励,刺激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源源不断的创新。

其次,市场经济具有相对优越的信息传递渠道和处理机制。信息对于经济决策来说至关重要,其作用在于为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信息通过降低不确定性来降低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所以信息在社会网络中流动和利用方式的有效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经济体制的效率。能不能经济地获得决策所需的信息,是决定经济决策的质量,进而决定经济体制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信息机制看,通过市场机制可以节省信息的成本,这是由市场决策的分散性决定的。市场决策是由参加市场活动的许多企业和个人根据各自的利益而作出的,而信息的完备和信息的通畅是保证每个参加市场活动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从而也就提供了整个市场经济活动协调运作的必要条件。信息的完备包括了每个企业和个人都能了解到社会上与他相关的资源的组合和使用状况,从而等于了解到其他企业和个人所作出的选择或决策。信息的畅通指的是对这些情况的了解是及时的、迅速的、低成本的。在这方面,市场中的每个企业和个人无疑拥有比计划体制下更精确、更直接、更节省的信息优势,具体表现为:市场通过价格信号既能够在消费者中分配成千上万种的产品,反映消费者的偏好,也能在生产者中分配大量的生产性投入。通过市场交易和相对价格的确定,每个经济活动的当事人都可以分享分散发生在整个经济各个角落的供求信息,从而解决了社会化生产中信息广泛发生同集中处理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学家也已证明,竞争市场是唯一的利用信息最少且产生帕累托最优的机制。

从实践上看,市场经济也是优于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方式的效率受历史和现实环境的影响。应该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和战争时期),通过行政的、强制的手段配置稀缺资源,可以迅速地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活动,对恢复和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薄弱的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常规状态下,无论从历史还是从近期的实践看,无论从一个国家实行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时期的对比中,还是从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对比中,都能看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差距。

从历史上看,俄、日两国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踏上现代化历程的,在最初的半个多世纪里,两国都是发育不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从经济落后国家跃居当时世界第五大工业国,工业总产值日本的2.6倍(这与其国土资源优于日本有关)。但从1917年到1983年的66年时间里,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在总量上虽仍略高于日本,但人均水平却降低到仅及日本的61%,即日本是苏联的1.6倍。显而易见,原来实行市场经济时期领先于日本的俄国,在实行计划经济以后,已远远落后于实行市场经济的日本。

再从1965年联合国有关的统计资料看,实行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均大大高于实行计划经济的东方国家。从人均GDP看,如果以苏联为100,日本则为123,法国为153,联邦德国为176,瑞士为177,瑞典为206,美国为247;而匈牙利只有96,波兰为94,保加利亚为83,罗马尼亚和前南斯拉夫都是66。从劳动生产率的情况看,1986年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西方26国)的平均数为100,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平均数只有13,古巴及亚洲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只有5。

拿我国内地与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六国)对比,1960~1980年的20年里,我国内地的GDP平均年增长率仅为5.5%,而同期“四小龙”为9.3%,东盟为6.6%。我国内地的人均国民收入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直到1990年仍然低于“四小龙”以及东盟六国。

我国自1978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虽然尚未确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经济运行中市场的作用仍然逐步扩大并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这种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发挥了巨大的制度效应,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1978~1998年的20年时间里,GDP平均递增达9.7%,人均递增达8.3%,是世界上有该统计指标以来增长最快的记录。与此同时,我国也成功地告别了不堪回首的短缺经济时代,稀缺的资源得到了比计划经济时期更合理的利用。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才进一步坚定了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

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揭示的是调节经济的手段、方法问题,本身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不是区分社会经济制度的标志和尺度,它既可以依存于私有制,也可以依存于公有制;既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传统的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只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特殊产物。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一些国家建立的,为了在较短时期内缩短与资本主义的差距,摆脱国内外面临的种种困境,必须加速资金积累过程,集中国内有限的资源,加快工业化的进程。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正是这种粗放型发展阶段特殊的产物。当时由于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经济目标比较单纯,经济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因而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它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利于国家从国民经济的长期利益出发,集中利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有利于国内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政权的稳定。但是,随着经济从粗放型阶段向集约化阶段过渡,集中的计划经济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1)社会的主要任务从阶级斗争转到了经济建设,个人经济利益代替政治热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利益就是物质利益,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必须依赖于物质利益,依靠经济上的鼓励来推动生产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人们对个人利益的关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来推动经济发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经济运行过程中动力缺乏问题也日益严重。(2)经济发展从外延式为主转变为内涵式为主,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技术创新,没有生产者的自主决策和内在动力,技术创新的效率问题是难以很好解决的。(3)供求关系日益复杂多变,信息的纵向收集和传递日益困难。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难以充分反映供求的变化,造成了经济结构的严重扭曲和僵化。在这种情况下,对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就成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虽然是自发的,但却是有序的,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揭示了这样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力图运用自己的资本,使其生产的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他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促进了社会利益,自发的市场机制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波动,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机制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但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还没有别的机制可以超越它。市场机制的优越性绝不仅仅是在理论上的,它的效率和巨大作用也已经被几百年的人类历史所证实。马克思恩格斯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者,然而,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以市场为动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作了生动的描述。他们指出,它在不到一百年的资产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主义是与商品经济和市场体制共命运的,正是由于对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追求,由于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必经阶段,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经济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同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没有社会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根本的要靠科学技术的力量,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在于市场经济。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激励人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商品生产者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都会追求科技创新,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越过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的。我国社会主义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更为繁重,必须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摆脱不发达状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必须扩大对外开放,每一个国家都要迈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必须实行的战略。只有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国内企业才能脱离国家保护的温室,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承受风风雨雨而茁壮成长起来。国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合乎国际通用的准则,按照国际标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它打破了国别界线,经济发达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体制,它已逐步形成为世界性的市场体系。我国要加速自身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要求我们必须走向国际市场,而这又要求我们必须在经济体制上与世界各国接轨。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世界经济交往中,必须遵循以市场经济法则为基础的国际惯例、国际规范和国际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真正接轨,从而才能与世界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更好地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贸关系,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和扩大市场份额。

四、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这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存在着发达的社会分工,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单位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与协作。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基础。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与各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形成了不同的、独立的经济主体。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单位,还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或者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它们之间的交换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以商品买卖的形式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各自的利益,保证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必然表现为现代市场经济关系。

第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国家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必须分离,国家拥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并凭借所有权获得相应的收益,从宏观上对国有企业进行必要的管理。而国有企业作为拥有产权的自主经营者,是一个具有与其权力和责任相联系的独立经济利益,国有企业既负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又必须对企业劳动者支付报酬,这种报酬形成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并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严格经济核算,以自己生产经营的经济收入补偿支出并取得盈利。各国有企业之间必然是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资格相互对待,以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得对方的产品,以保证交换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这种根本利益一致但又具有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之间也是一种市场经济关系。

第四,从深层次的经济依据看,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劳动表现为多主体的复合式联合劳动。各企业的生产劳动还只是个别单位的劳动、局部的劳动,并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具有间接社会性。所以,生产者的劳动还需要经过市场迂回地表现为价值,劳动者的利益还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得到实现,由此决定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一种市场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