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润燥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润燥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某,女,28岁,2001年9月12日就诊。辨证属风燥伤肺,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用2剂后病情减轻,5剂而愈。临床上把以苦辛润燥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宣散燥邪或滋润内燥作用的方剂称为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和滋润内燥两类。内燥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干咳少痰,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或开裂,舌干少苔,脉细等。

润燥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燥证是指秋季感受燥邪,或因阴液亏虚,使脏腑失去濡润而见鼻咽干燥,口干喜饮,皮肤干燥,大便燥结,小便短少,舌苔干燥少津或舌红少苔等症候的一类疾病。

郭某,女,28岁,2001年9月12日就诊。患者3天前罹外感风热,且时令燥热当行,初起头痛鼻塞,微寒身热,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干痛,唇鼻干燥,痰少黏不易咳出,经用西药治疗后,头痛鼻塞、微寒身热口干缓解,仍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干痛,唇鼻干燥,痰少黏不易咳。查体:咽部略充血,咽后壁可见滤泡,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舌红苔薄白,脉浮滑。X线示:双肺纹理增粗。辨证属风燥伤肺,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予桑杏汤加减,处方:炙桑叶12g,杏仁9g,川贝母12g,沙参10g,栀子6g,黄芩10g,梨皮30g,麦冬15g,牡丹皮10g,蝉蜕10g,防风10g,玄参12g,水煎服,日1剂。用2剂后病情减轻,5剂而愈。[靳华.中国民间疗法,2003(9):55]

本例患者因感受外邪而得,以干咳作呛,痰黏不易咳为主,伴见唇干鼻燥,咽干咽痒等症状,所以辨证为外感温燥,根据温燥宜清宣的原则,治以疏散清润之法,5剂而愈。

燥证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病证。它可由六淫燥邪引起,也可因阴液亏虚失于濡润所致。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糖尿病以及肠道功能紊乱等疾病。

一、概  述

(一)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

燥证是指感受燥邪,或因其他原因伤及阴津,而表现出以眼耳鼻干燥、皮肤干燥、口咽干燥、大便干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所以,中医把燥证分为外燥和内燥。

1. 外燥 系感受秋季时令燥邪而引起的病证。多发于秋季,但因秋季气候有偏热与偏寒的差异,发病后出现的症状亦有不同,因此,外燥又有凉燥和温燥之分。燥邪每易犯肺耗津,初起除发热恶寒外,常伴口干咽痛、鼻燥、干咳无痰或咳嗽少痰等津液干燥的表现。

2. 内燥 是由人体脏腑的津液亏耗而引起的病证,导致津亏液耗的原因有多种,诸如素禀津液不足,年老津液日渐干枯,嗜食辛辣或过服温补耗伤阴津,以及秋燥日久不愈耗伤津液等。临床因病变脏腑不同表现各异。内燥分为上燥、中燥、下燥。上燥病在肺,多见鼻咽干燥,干咳无痰,喘促气急等症候;中燥病在胃,多见口渴喜饮,胃脘嘈杂,灼热疼痛,呕逆嗳气等症候;下燥病在肾与大肠,多见大便燥结。

(二)常用治法

燥证的治疗根据《黄帝内经》“燥者濡之”的原则,治以润燥,对于外燥者宜宣散兼以濡润,对于内燥宜滋阴润燥。临床上把以苦辛润燥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宣散燥邪或滋润内燥作用的方剂称为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和滋润内燥两类。

1. 轻宣外燥剂 适用于外感凉燥或温燥之证。凉燥,是深秋气凉,感受风寒燥邪,肺气不宣所致,常见恶寒头痛、咳嗽鼻塞、咽干口燥等症。温燥,为初秋天气燥热,或久晴无雨,燥伤肺津所致,常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或气逆喘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等症。轻宣外燥方剂的组成,每多选用解表药为主,凉燥用辛温解表药,如苏叶、豆豉生姜等;温燥则用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薄荷等。常用配伍:配宣肺止咳药如前胡、白前、桔梗、杏仁、枇杷叶百部等;止咳化痰药,如紫菀、款冬花、瓜蒌、贝母等;配养阴润燥药,如沙参、梨皮、阿胶、胡麻仁等;配清热药,如石膏、栀子、连翘等。

2. 滋阴润燥剂 适用于脏腑津液亏损的内燥证。内燥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干咳少痰,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或开裂,舌干少苔,脉细等。滋阴润燥方剂的组成,常以养阴润燥药为主,常用者如麦冬、生地黄、玄参等。常用配伍:若肺燥气逆者,配百合玉竹、天冬、海粉、功劳叶等;胃阴虚者,配石斛、玉竹、麦斛等;兼有气虚者,配益气药如人参太子参西洋参等;胃气上逆者配半夏、生姜、竹茹、赭石等;兼有热盛者,配清热药如牡丹皮、知母、天花粉等。

(三)使用注意

治燥剂因以甘寒滋腻药物为主组成,易于助湿碍气,妨碍脾胃运化,故对素体多湿、脾虚便溏、气滞痰盛者均应慎用。燥性虽近于火,但又不同于火,所以治燥不同于治火,不宜使用苦寒之品。

二、常 用 方 剂

杏 苏 散(《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 苏叶9g,半夏9g,茯苓9g,甘草3g,前胡9g,苦桔梗6g,枳壳6g,生姜3片,橘皮6g,大枣去核3枚,杏仁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轻宣凉燥,宣肺化痰。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析】 深秋时节,气候干燥且渐冷,起居衣着如有不慎,感而得之,即病凉燥。邪自外来,先犯皮毛,卫阳为之遏闭,故现恶寒无汗、头微痛等表证。肺为燥气所伤肺气失宣,津液不能输布,聚而成痰,故咳嗽,咳吐稀痰,痰白量少。咽为肺之门户,肺受凉燥,津液失去正常的输布,咽失濡润,故咽嗌干燥。鼻为肺窍,肺气不得宣发,故咳嗽鼻塞。

故以清宣凉燥,宣肺化痰为法。方中苏叶发汗解表,开宣肺气。杏仁宣肺散邪,降气止咳。两药配伍,宣散外燥、宣利肺气而无伤津之弊,共为君药。前胡、桔梗与枳壳理气宽胸,祛痰止咳,用作臣药。半夏、橘皮、茯苓与甘草合用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均为佐药。甘草与桔梗相伍,又可祛痰止咳,宣肺利咽。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通行津液而润燥,亦为佐药;同时与甘草合用,又能调和诸药,兼作使药。全方配合,苦甘温润,共成发散宣化之功,使邪去痰消,肺气宣畅,津液得布,诸证自愈。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病发于深秋天凉之时,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辨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气不宣,内有痰湿者。

【加减变化】 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

桑 杏 汤(《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 桑叶3g,杏仁4.5g,沙参6g,象贝母3g,香豉3g,栀子皮3g,梨皮3g。水煎服。

【功效主治】 辛凉清宣,润肺化痰。外感温燥证。头痛,微恶风寒,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渴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方析】 温燥是在初秋之时发生,因为此时暑热尚未尽消,燥邪已流行,人若衣着起居不慎,尤其是老幼体弱之人,易感而为病。邪犯卫分,其病轻浅,故头痛,微恶风寒,而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肺失清肃,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温燥为患,必伤津液,故口渴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系邪在卫分之征。右脉候肺,邪伤肺卫,故脉浮数而右脉大。

故治当辛凉清宣以解表,润肺化痰以止咳。方中桑叶清宣燥热。杏仁宣肃肺气,润燥化痰以止咳,共为君药。淡豆豉助桑叶宣散燥邪;象贝母清化痰热,助杏仁化痰止咳,两药合用为臣。沙参、梨皮及栀子皮俱为佐药,其中,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梨皮益阴降火,生津润肺;栀子皮清泻肺热。诸药辛甘凉润,清宣燥热,润肺止咳。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燥初起,邪袭肺卫的代表方。以发病于秋令干燥温和气候,身微热,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温燥邪犯肺卫者。

【加减变化】 若表邪郁闭较重,症见恶寒无汗、发热者,加薄荷、荆芥以增强疏表发汗之效;若咽干而痛者,可加牛蒡子、桔梗以清利咽喉;若鼻衄者,加白茅根、墨旱莲以凉血止血;皮肤干燥,口渴甚者,加芦根、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使用注意】 温燥重证,不宜用本方。(www.xing528.com)

附方:

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组成:桑叶9g,石膏7.5g,甘草3g,人参2g,胡麻仁3g,阿胶2.5g,麦冬3.5g,杏仁2g,枇杷叶3g。用法:水煎服。功效:清燥润肺。主治:温燥伤肺重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麦 冬 汤(《金匮要略》)

【组成用法】 麦冬42g,半夏6g,人参9g,甘草6g,粳米6g,大枣4枚。水煎服。

【功效主治】 滋养肺胃,降逆下气。①肺阴不足证:咳逆上气,咳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②胃阴不足证:气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方析】 本方所治系因外感病后期,阴液耗伤,虚炎上炎所致。现在亦用于内伤杂证中,阴虚燥热,虚火灼金之证。金受火灼,气失宣降,症见咽喉不利,咳逆上气;炼津为痰,症见咳痰不爽,或咳吐浊唾涎沫;肺津被耗故咽干口渴;舌红少苔及脉细数,系阴虚有热之征。

故治宜滋阴润肺,降逆下气。方中重用麦冬为君,养阴生津,滋液润燥,清虚热;以人参益气生津以补肺,用作臣药。且人参与甘草、大枣、粳米同用,益胃和中,以资化源。脾胃为肺之母脏,脾胃气旺,生化有源,则肺金得养,肺气不绝,体现“培土生金”的治法。佐以小量的半夏通津涤饮,降逆和胃。半夏与麦冬相互,既可祛除痰浊以布津润燥,增强润燥之功,且可使麦冬滋阴养液而无腻滞之弊,半夏得麦冬无温燥伤津之虑,两者燥润相济,刚柔兼备。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相配,燥润相济,培土生金,使中土健运,肺胃阴复,逆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辨证要点】 本方原治虚热肺痿,除咳唾涎沫外,应具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虚数之症。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矽肺、慢性肺纤维化、慢性咽喉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糖尿病和干燥综合征等,辨证属于肺阴不足或胃阴不足者。

【加减变化】 阴伤甚者,加沙参、玉竹等;咳逆较甚者,加百部、款冬花等;呕吐较甚者,加竹茹、生姜等;方中人参亦可用西洋参代,则益气养阴之功更佳。

【使用注意】 肺痿属于虚寒者,不宜使用本方。

玉 液 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用法】 生山药30g,生黄芪15g,知母18g,生鸡内金6g,葛根4.5g,五味子9g,天花粉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益气滋阴,固肾止渴。消渴。口常干渴,饮水不解,小便数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方析】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身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因以三多为特点,又称三消。临床以阴虚燥热为多见。本方所治消渴,原因在脾肾两亏,元气不升,津失输布。正常的津液代谢,是由脾主升水谷精微于肺,肺又主宣发,津液四布,以润周身。若脾虚不能升水谷精微,肺热不能布津,肾虚不能固精,则发为消渴。始见多饮、多尿,久而不止,脾肾益虚,故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故治宜益气滋阴,固肾止渴。方中黄芪补气升阳,可使脾气升而达肺,肺气充而布津;山药滋脾益肾,既可加强黄芪补气之功,又可养阴益肾,固缩小便;两药益气滋阴,补脾固肾,重用为君。知母、天花粉清热滋阴,润燥止渴,为臣。葛根、鸡内金及五味子为佐药,葛根既生津止渴,又助黄芪升阳,使脾气上升,气津得以输布;鸡内金健脾助运,善消食积,化水谷为津液;五味子既能生津,又固肾缩尿。诸药相配,共奏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消渴证属气阴两虚者的常用方。以口渴尿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气虚较甚,体倦,气少懒言者,加人参或西洋参等;热邪较甚,口渴较甚,且饮不解渴,心烦者,加竹叶、石膏等;肾虚较甚,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者,加熟地黄、山茱萸等。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胃炎和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等属于气阴两虚者。

【使用注意】 对于消渴确诊为糖尿病患者,需同时控制糖类的摄入量。

增 液 汤(《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 玄参30g,麦冬24g,细生地黄24g。水煎服。

【功效主治】 增液润燥。津亏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者。

【方析】 本方原治温病后期,津液耗伤,肠失濡润,传导失职,症见大便秘结。由于肠燥津枯,肠失濡润,虽用攻下,但仍下之不通。吴鞠通称此为“无水舟停”证。由于津液亏虚,故见口燥咽干,舌质干红,脉沉无力。这种津枯肠燥便秘宜慎用承气攻下,下之必更重伤其阴。故治当增液润燥以通便。方中玄参重用为君,具有养阴增液,软坚润下,泻火散结之功,麦冬与生地黄为臣药,以增强玄参滋阴润燥之力,其中麦冬擅长滋益胃肠阴液;生地黄养阴润燥,清热凉血。三药合用,甘凉濡润,滋阴养液,润滑肠道,以通大便。此即“增水行舟”法。全方寓通于补,以补药之体作为泻药之用,泻下不伤正,滋补不留邪,体现了“塞因塞用”的治法。

【辨证要点】 本方治疗肠燥便秘,以便秘,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咽喉炎、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牙周炎、糖尿病及放疗后所致口腔反应等属于阴津不足者。

【加减变化】 若津亏燥热较甚,服增液汤大便不下者,加生大黄、芒硝清热泻下;阴虚燥热,虚火上炎,发为牙痛者,加川牛膝、牡丹皮等以降火凉血;若胃阴不足,舌质光泽,口干唇燥者,加沙参、石斛等以养阴生津。

【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药量宜重,否则无增液通便之效。

小 结

燥证有内燥与外燥之分。外燥指感受六淫燥邪引起的证见身热头痛,口鼻干燥,咽喉燥痛,干咳痰少等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内燥是因阴液不足,脏腑失于濡润而引起的干咳无痰,口渴多饮,呕逆不食,噎嗝反胃,大便干结等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外燥宜宣散,内燥宜滋润。

【病案赏析】

例1 李某,女,14岁。因口渴喜冷饮,善食易饥,常于课间加食,头晕乏力半年,昏迷半日,于1988年11月9日入院。当时神志不清,血压5.3/4kPa,体温35℃,脉搏沉微,90/min,压眶有反应,瞳孔稍散大,时有躁动,四肢厥冷,皮肤弹性差,双膝、双蹠反射未引出。血糖47.38mmol/L,尿糖(++++),酮体(+),二氧化碳结合力31.3%(容积)。诊断: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幼年型糖尿病。给予输液、扩容,小剂量胰岛素,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12小时后意识恢复。次日查血糖12.38mmol/L,尿糖(++++)。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服玉女煎:熟地黄20g,石膏20g,知母6g,鸡内金6g,麦冬l0g,牛膝l0g,天花粉15g,服6剂,验血糖为23.10mmol/L,并出现水肿。分析其病因为元气不足,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故改用玉液汤加减:山药30g,黄芪20g,葛根l0g,天花粉20g,知母6g,党参20g,石膏20g,生地黄15g,五味子5g。服9剂尿糖(±),胰岛素减为每餐前4单位皮下注射。再服6剂停用胰岛素,验血糖正常,尿糖转阴,口渴消失,食欲正常。又服6剂,痊愈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孙风祥.光明中医杂志,1995(2):56]

例2 孙某,男,46岁,司机,1992年5月14日初诊。主诉因饮食无常,中州受损,几年来常感上腹部疼痛,进食少许饼干后可缓解。2年前经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予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西咪替丁、颠茄、酵母片等治疗,病证时反时复,遂改用中药治疗。症见上腹部隐痛,入暮为甚,喜按,不思饮食,饭后腹胀,嗳气,四肢无力,夜寐多梦,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诊为胃脘痛,属胃阴亏虚,虚火上逆之证,治以滋阴益胃,降逆止痛。方用:麦冬30g,清半夏10g,党参20g,大枣4枚,炙甘草l0g,粳米20g,白芍20g,沙参20g,阿胶珠15g,当归12g,佛手10g,香橼10g。嘱其戒烟酒,适劳逸,调性情。服用10剂后,胃痛缓解,后以本方加减,继服30余剂,诸症尽去,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李成立.天津中医,1998(3):1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