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风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治风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剂后诸症状消失,面肌活动恢复正常而获痊愈,经随访无后遗症。(二)常用治法对风病的治疗古人有: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所以,用祛风药或熄风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的方剂,可称之为治风剂。内风有虚实之分,治法与处方配伍用药自亦有异。若属外风,治宜疏散,而不宜平熄;属于内风,则宜平熄,而忌用辛散。

治风剂-一个月学开中药方

风病是由风邪入中经脉,或是脏腑功能异常,气血阴阳失调引起的以头目眩晕、肢体麻木、震颤、抽搐,或肢体不遂、运动不灵活、口眼斜、语言謇涩等为主要症候的一类病证。如:

王某,男,45岁。于1990年9月29日初诊。2天前出差受寒,次日晨起觉右侧面部麻木,漱口漏水,咀嚼不便,遂来我院治疗。诊见:苔薄白、脉弦细,双侧眼裂增大,额纹消失,右侧鼻唇沟变浅,鼓腮右侧漏气,口角歪向左侧。诊断为右侧面神经麻痹。辨证属疲劳过度,风寒之邪外袭面部,阻滞经脉气血所致。治宜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予大秦艽汤加减:秦艽、白附子各12g,川羌、防风当归各10g,白芷赤芍、全虫各9g,川芎桂枝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一剂。服6剂后症状明显好转,12剂后额纹明显,鼻唇沟加深,右眼能闭合,但仍有面部麻木感。16剂后诸症状消失,面肌活动恢复正常而获痊愈,经随访无后遗症。[李爱兰等.四川中医,1994(6):28]

本例风证因风寒之邪侵入经脉,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肌肉失于荣养,痿弱而无力,被健侧牵引,以致出现口眼斜。故治以祛风活血通络之法,使风邪散,气血活,脉络通,病症自除。

风病既可因外邪引起,亦可因内伤所致,临床表现不一。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栓、脑梗死脑出血血压脑病及颈椎病、外周血管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

一、概  述

(一)病机、证型及临床特征

风病的范围很广,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概言之,有外风与内风两类。

1. 外风 是由六淫之首的风邪侵入人体所引起,由风邪痹着于肌表、经脉、筋肉、骨节等处,阻滞气血,临床表现出麻、木、痒、痛及活动不便等症候。根据兼夹病邪之不同,所以有中风破伤风、外感风邪头痛、风寒湿痹、鼻渊、风疹、湿疹等多种外风病证。

2. 内风 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和、气血逆乱所致。外感温热病热极动风,杂病阴虚阳亢、肝阳化风,温病后期阴血虚亏、虚风内动等,均是常见的内风病证。热极生风证多因火热之邪所伤,或是内伤病证火热炽盛,以致热伤津液,筋失濡润,其临床以高热烦躁、咽干口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脉弦数等为特征;肝阳化风证因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致肝阳上亢,表现头痛眩晕、肢体震颤、步履不稳、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塞,甚则猝然晕倒、不省人事等特征;阴虚风动证因阴液亏虚,筋脉失荣,肢体震颤、筋惕肉、手足蠕动等为主证。

当然,外风与内风有时又相互诱发或兼夹为病,出现外风引动内风,内风新感外风等错综复杂的病证。

(二)常用治法

对风病的治疗古人有: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所以,用祛风药或熄风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的方剂,可称之为治风剂。治风剂根据功效分为疏散外风与平熄内风两类。

1. 疏散外风剂 适用于外风所致诸病。外风诸病,是指风邪外袭,侵入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所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木、筋骨挛痛、关节屈伸不利、鼻塞不闻香臭、口眼斜、猝然晕倒而半身不遂等症。常用辛散祛风的药物,如麻黄、防风、川芎、白芷、荆芥薄荷、乌头等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有以下几种配伍:配清热药,如黄芩、生地黄石膏知母等;配祛风痰药,如天南星、白附子等;配活血药,如地龙、乳香、没药等;配养血药,如当归、熟地黄、白芍、胡麻仁等。

2. 平熄内风剂 适用于内风病证。内风的临床表现,常见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猝然晕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症。内风有虚实之分,治法与处方配伍用药自亦有异。热极动风和肝阳化风,属于内风之实证,治宜平肝熄风,常用钩藤、羚羊角、天麻、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平肝熄风药为主组方。多配:清热药,如栀子、黄芩、石膏、寒水石、滑石等;配滋阴养血药,如生地黄、白芍、玄参、龟甲等;配安神药,如茯神、夜交藤等。温病后期,阴血亏虚,虚风内动,属于内风之虚证,治宜滋养熄风,常用阿胶、鸡子黄、白芍、生地黄、麦冬等滋补阴血药为主组方。常配伍平肝潜阳药,如石决明、钩藤、牡蛎等,另外,鳖甲、龟甲既能滋阴又可潜阳,也常配用。

(三)使用注意

1. 必须辨别风病的属内、属外。若属外风,治宜疏散,而不宜平熄;属于内风,则宜平熄,而忌用辛散。

2. 应分别风病与其他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适当的配伍,如风病兼寒、兼湿、兼热,或夹痰、夹瘀者,则应配伍祛寒、祛湿、清热、祛痰、活血化瘀等药物,才能切合具体病情。

3. 外风与内风之间,亦可相互影响,外风可以引动内风,而内风亦可兼夹外风,这种复杂的证候,立法用药,应分清主次,全面照顾。

此外,治风剂中的疏散外风剂,每多辛温燥烈之品,易伤阴津,而助阳热,故对阴津不足或阴虚阳亢者,应慎用;必须使用时,当佐以寒凉滋润之品。

二、常 用 方 剂

大 秦 艽 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用法】 秦艽90g,甘草60g,川芎60g,当归60g,白芍60g,细辛15g,川羌活、防风、黄芩各30g,石膏60g,白芷30g,白术30g,生地黄30g,熟地黄30g,白茯苓30g,川独活60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主治】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方析】 本方适用于中风中经络之证。风邪中人,因气血虚亏,而邪气得以乘虚而入。风邪入侵面部经络,则经络气血为之痹阻,筋肉失养,故口眼斜。风邪入中舌和四肢之经络,气血通行受阻,妨碍人体正常功能,故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针对气血亏虚、风中经络、筋肉失养之证,治宜祛风通络为主,配伍益气、养血、活血之品,使风邪外解,气血调和,筋脉得养,则诸症自愈。方中以秦艽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为君。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细辛、白芷诸辛温之药为臣,能疏散宣通,进一步加强秦艽祛风通络之功;防风祛风散邪,独活祛风止痛;细辛长于散寒止痛。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合用可补血活血,荣养筋肉,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法。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扶正祛邪。配伍黄芩、石膏、生地黄清热,其中黄芩、石膏清气分之热,生地黄则凉血和营清血分之热,既防风邪从热而化,又可使诸风药温而不燥。以上均作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配伍成方,共奏祛风清热、养血通络之效。

【辨证要点】 本方所治中风,乃外风入中经络之证。以口眼斜,舌强不语,手足不能运动,神志清醒,病程较短,并兼有外风证者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可用于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等属于风邪入中经络者。

【加减变化】 如遇天阴,加生姜;心下痞,加枳实;此外,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黄;若表证不明显,可酌减细辛、白芷、防风之类。

【使用注意】 凡中风属于内风引起者,不宜使用本方。

小 活 络 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用法】 川乌、草乌、地龙、天南星各180g,乳香、没药各60g。上药为细末,以酒为丸,每丸重3g,每次1丸,每日2次。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风寒湿痹。肢体筋脉挛痛,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

【方析】 本方又名活络丹,主治风寒湿邪,侵袭肌体,阻滞经络,气血不行。气血不畅,痰瘀阻络,所以发为肢体筋脉挛痛,其疼痛游走不定;气血痹阻,肌肤筋脉失其濡养,故见麻木拘挛。关节屈伸不利。故应以祛风散寒,除湿化痰,活血通络为法。方用制川乌、制草乌为君,两药均有散寒祛湿、通痹止痛之功,而尤长于止痛。草乌药性之峻更胜川乌。配伍制南星为臣药,祛风除痰,以驱散经络中的风痰湿浊。乳香、没药作为佐药,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以使气血通畅,则风寒湿痰瘀不复留滞,且两药又有止痛之功,能增强川乌、草乌的止痛作用。地龙为使药,活血通络,宣导诸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除湿化痰,活血止痛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药性温燥,适用于痹证偏于寒性者,以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舌淡紫,苔白,脉沉紧为辨证要点。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或患侧手足沉重,见上述舌脉者亦可使用。

【现代应用】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和中风后遗症等属于风寒湿痰瘀阻滞经络者,均可使用本方治疗。

【使用注意】 素体阴虚有热者、久病肝肾不足者和孕妇均应慎用。

牵 正 散(《杨氏家藏方》)

【组成用法】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上药共研末,每服3g,冲服。

【功效主治】 祛风化痰止痉。风中经络,口眼斜。

【方析】 本方所治之中风证,为外风与痰浊相合,阻于经络,以致经隧不利,筋肉失养,发为口眼斜。针对风痰阻络,经隧不利之证,治宜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并擅长治头面之风,用作君药。全蝎、僵蚕均属虫类药,有祛风通络止痉之功,其中全蝎长于通络,僵蚕优于化痰,共为臣药。三药合用,使风除痰消,经络通畅,筋肉得养,则病证可愈。

【辨证要点】 本方适用于风痰阻络而有寒象者,以卒然口眼斜,舌淡苔白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中风后遗症等属于风痰痹阻经络者。

【加减变化】 本方用作汤剂,可酌加天麻、白蒺藜、蜈蚣、地龙等祛风止痉通络之品,以增强疗效。

【使用注意】 本方偏于温燥,故对于肝阳化风,肝风内动或气虚血瘀引起的口眼斜或半身不遂者,不宜使用。另外,方中白附子、全蝎为有毒之品,故使用时药量不宜过大。

消 风 散(《外科正宗》)(www.xing528.com)

【组成用法】 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苦参苍术、石膏、知母、当归、生地黄、胡麻仁各6~9g,甘草、木通各3g。水煎服。

【功效主治】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方析】 所谓疮疥、瘾疹,均是瘙痒性皮肤病的泛称,具体的皮损情况十分复杂。其病因、病机是风、湿、热三气,侵袭人体,浸淫血脉,郁于肌腠而发为皮疹。邪侵血脉,肌肤失养,瘙痒难忍;热毒内蕴,伤及血分,皮肤出疹色红;皮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则是湿蕴之象;风邪偏盛则苔白,热邪偏盛则苔黄,脉来浮数主风主热。故治宜疏风养血、清热除湿为法。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与蝉蜕四药共为君药,祛风止痒,古人云:“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祛风”。苦参清热燥湿,苍术祛风燥湿,木通清利湿热,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共为臣药。当归、生地黄和胡麻仁滋阴养血,活血润燥,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法,且使辛散、苦燥、渗利而无伤正之弊,为佐药。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作为使药。诸药合用,疏风、清热、祛湿、养血活血,体现治疗皮肤病的四大法则,为临床治疗皮肤病的代表方剂。

【辨证要点】 本方是临床治疗急性皮肤病的常用方,应用时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抓破后渗出津水等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现代对于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急性肾炎属于风湿热毒所致者,均可用本方加减变化治疗。

【加减变化】 若风热偏盛,而见口渴、烦躁、大便干结者,酌加金银花连翘、大黄等以疏风清热,解毒通腑;若湿热偏盛,表现为胸脘痞满、身重乏力、舌苔黄厚而腻者,酌加地肤子车前子、栀子等以清热利湿;若血分热甚,症见五心烦热、舌红或绛者,酌加赤芍、牡丹皮紫草等以清热凉血;若瘙痒尤甚,病情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者,酌加乌梢蛇、全蝎、僵蚕等以搜风止痒。

【使用注意】 服用本方期间,不宜食用海鲜鱼腥、鸡鹅辛辣诸动风发物;并同时结合用本方煎液温洗患处或其他药物外用,则取效更速,但切忌用热水烫洗患处。

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组成用法】 羚角片4.5g(先煎),霜桑叶6g,京川贝12g,鲜生地黄15g,钩藤9g(后下),菊花9g,茯神木9g,生白芍9g,生甘草2.4g,淡竹茹15g(与羚角先煎代水)。水煎服。

【功效主治】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方析】本方主证多见温病极期。由于热邪炽盛,煸动肝风,加之邪热燔灼,灼伤津液,筋脉失润,则拘挛收缩,故症见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热蒸于内,故高热不退;热灼心营,神明被扰,轻则烦闷躁扰,重则神志昏迷。舌绛而干,脉弦数为热入厥阴之征。故本方立法以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为主,兼以滋阴增液。方中羚羊角平肝熄风,清热镇惊。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两药相合,则凉肝熄风之力更强,共为君药。桑叶清热,菊花善解肝经之热,桑、菊同用,共助君药清热熄风,皆为臣药。热易耗阴劫液,故以鲜生地黄、生白芍、生甘草滋阴养液,柔肝舒筋。地黄取鲜品,芍、草俱生用,则寒凉之性较胜,切合热甚津伤之机。热灼津,易于成痰,痰浊既成,又会助热生风,加重病情,故配竹茹、贝母清热化痰。茯神木专功平肝宁心也。以上六味同为佐药。其中生甘草兼可调和诸药,又为使药。诸药同用,共奏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效。

【辨证要点】 本方为凉肝熄风的代表方,临床以高热、抽搐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妊娠子痈等属肝热生风或肝阳化风者;对风湿性脑膜脑炎、急性菌痢合并脑病、重症肺炎伴中毒性脑病、面肌痉挛、癔病等引起的抽搐或痉厥辨证为热盛或阳亢风动者,亦有良好疗效。

【加减变化】 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绛者,加水牛角、牡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喉间痰壅者,加鲜竹沥、生姜汁、天竺黄等以清热涤痰;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使用注意】 热病后期阴虚风动者,不宜使用本方。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用法】 怀牛膝30g,生赭石3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龟甲15g,生杭芍15g,生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生麦芽6g,茵陈6g,甘草4.5g。水煎服。

【功效主治】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嗳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斜;甚或眩晕,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脉弦长有力者。

【方析】 本病为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气血逆乱所致。肝为风木之脏。中年以后,肝肾阴亏,木少滋荣,肝阳化风,血随气逆,上冲于脑,即可发为类中。风阳上扰,故时常头目眩晕,脑中作痛发热,目胀耳鸣,面色如醉;阴虚阳亢,心肝火炽,心神不安,故心中烦热;风阳上旋,气机升降失序,则胃气亦随之上逆,故常嗳气。倘若阳亢太过,肝风鸱张,气血逆乱,突发卒中,轻则经络受阻,肢体不利,口眼斜,半身不遂;重则眩晕颠,昏不知人。脉弦长有力,乃肝阳亢盛之象。本方故治宜镇肝熄风为主,辅以滋养肝肾。方中怀牛膝性善下行,引血下行,兼补益肝肾,故重用为君。代赭石质重坠降,镇潜亢阳,降逆平冲;龙骨、牡蛎均为介类,善平肝潜阳,为臣药。白芍、龟甲、玄参、麦冬滋阴柔肝,潜阳清热,使阴复阳潜,肝风自熄。玄参、麦冬滋阴清热,皆为佐药。茵陈泻肝热,生麦芽清泻肝热,疏肝理气;川楝子疏肝泄热,三味合用为佐药,疏达肝气,顺肝之性,又清阳亢所生之热。甘草调和诸药,并合生麦芽和胃调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质重碍胃,用为使药。诸药配伍,引血下行,镇逆潜阳,滋阴疏肝。

【辨证要点】 本方为中风的常用方。无论中风前、中风时或中风后,只要辨证属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均可使用。临床以头目眩晕,脑部胀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血管性头痛、癫痫,并可用于脑动脉硬化、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呃逆、冠心病心绞痛脑震荡综合征、癔病性晕厥、神经官能症、倒经、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肾病、急性肾炎以及皮肤病等辨证属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

【加减变化】 心中热甚者,加石膏;痰多者,加胆南星;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净萸肉;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此外,风阳亢盛者,可加钩藤、天麻、羚羊角;肝火较盛,血压过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即止;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

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用法】 天麻9g,钩藤12g,生决明18g,山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水煎服。

【功效主治】 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

【方析】 本方主治肝阳上亢之证。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若肝肾阴虚,肝体失养,致肝阳偏亢,化风上僭,扰及清窍,则头痛、眩晕;阳亢生热,扰及心神,则夜寐多梦,甚或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也为肝阳偏亢之征。 故治当平肝熄风为主,兼以清热活血为辅。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共为君药。臣以石决明平肝潜阳。阳亢生热,热盛生风,故以栀子、黄芩苦寒降泄,清阳亢所生之热。肝阳偏亢,肝失疏泄,气血不行,故以益母草活血利水;川牛膝活血利水并引血下行,折其亢逆之势;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固本;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以治失眠,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平肝熄风,清热活血,益肾宁心之效。

【辨证要点】 本方是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的常用效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主要用于高血压病之眩晕、头痛属肝阳上亢证者,此外亦可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眩晕、中风后遗症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

【加减变化】 阳亢化风,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尚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镇肝潜阳熄风;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草、夏枯草、牡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归龙荟丸以泻肝通腑;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黄、何首乌等以滋养肝肾。

大 定 风 珠(《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 生白芍18g,阿胶9g,生龟甲12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生牡蛎12g,麦冬18g,炙甘草12g,鸡子黄2个,生鳖甲12g。水煎服。

【功效主治】 滋阴熄风。温病热邪久羁,或因误表,或因妄攻,耗伤真阴,神倦瘛疭,脉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

【方析】 温病后期,热入阴分,羁留不去,耗灼真阴,或医者误汗妄攻,重劫阴液,以致肾阴大亏,阴液耗损,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而拘挛,故手足瘛疭;真阴大亏,精气虚衰,无以养神,故精神倦怠;肝肾阴伤,邪少虚多,故舌绛苔少,脉象虚弱。故治当滋阴以熄风。方中鸡子黄、阿胶血肉有情之品,大补精血,峻补真阴,滋阴养血以熄内风,共为君药。地黄、麦冬滋补阴液,麻仁质润多脂,养阴润燥。三味共助君药补益之力,为臣药。阴液大亏,则虚阳上浮,故用龟甲、鳖甲、牡蛎介类沉降之品,滋阴潜阳,引阳入阴,平肝熄风。白芍益阴养血,舒筋缓急;五味子益气生津,可收敛耗散之气阴,防气阴之外脱。五者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同用,共成滋阴熄风之功。

【辨证要点】 本方为滋阴熄风的代表方,适用于阴虚风动之证,临床以神倦,舌绛苔少,脉象虚弱为辨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乙脑后遗症、眩晕、舞蹈病、震颤麻痹、神经性震颤、放疗后舌萎缩、甲亢、甲亢术后手足搐搦症、过敏性荨麻疹、冠心病、伤寒、不宁腿综合征等辨证属阴虚风动者,以及失眠、小儿暴惊夜啼、咯血、坠积性肺炎、腰腿痛综合征等辨证属阴虚内热者。

【加减变化】 喘加人参以益气而平喘;自汗因元气虚弱,卫表不固,故加龙骨、人参、小麦以益气敛汗;悸乃心气耗伤,故用人参、小麦以益气养心。兼低热者,酌加地骨皮、白薇、知母、牡丹皮以退虚热;有痰者,酌加天竺黄、贝母、制半夏以清热化痰。

【使用注意】 阴液虽亏而邪热尤盛者,不宜使用本方。

小 结

风病包括外风和内风两类。外风指风邪侵袭经脉筋骨肌肉,证见肢体麻木、瘙痒、疼痛为主要特征;内风主要因肝失条达引起的病证,证见肢体震颤、抽搐、眩晕、昏仆、痉挛为特征。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

(续表)

【病案赏析】

例1 谢某,女,40岁。因头晕、头痛、目眩10年。血压170/110mmHg;尿常规:蛋白(++);血尿酸:450μmol/ L;血脂胆固醇6.5mmol/ L,三酯甘油1.9mmo1/ L,高密度脂蛋白0.68mmo1/ L,低密度脂蛋白3.5mmol/ L;血糖:6.7mmo1/ L;心电图示心室肥大劳损;胸片:主动脉弓纡曲延长,左室增大。经西药降压治疗5年,血压一直持续在150~170/ 100~110mmHg,头晕头痛目眩未见明显好转。停用西药降压药,给予中药镇肝熄风汤加钩藤地龙,药物用:天麻25g,钩藤18g,石决明18g,黄芩9g,山栀子12g,牛膝18g,杜仲18g,桑寄生25g,首乌藤12g,茯神9g。每2日服1剂,早晚各煎服1次,治疗20天后,血压降至130/88mmHg,头痛头晕目眩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中药治疗20天后,血压降至128/80mmHg,头痛头晕目眩症状消失。改为每4日中药1剂,每日早晨煎服中药1次,治疗40天后,停中药,半年后复查:测血压126/80mmHg,尿常规:蛋白消失;血尿酸:410μmol/L(正常);血脂:胆固醇5.2mmo1/L,三酯甘油1.6mmo1/L;高密度脂蛋白2mmo1/L;低密度脂蛋白3.0mmol/L(均正常);血糖5.8mmol/L(正常),病人能从事日常体力劳动。[赵孟碧.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5):447]

例2 周某,男,23岁,1981年7月20日入院。患者主诉:昨晚因吹电扇,即出现高热,畏寒,头痛,心烦,全身起红疹,灼热感,瘙痒疼痛,融合成片,伴口苦,头晕,纳少,小便黄,大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体检体温39℃,脉搏108/min,呼吸28/min,血压13.1/8kPa,四肢及胸腹部出现融合成片的红疹,压之褪色、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风团。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不肿大。实验室检查:小便常规和大便常规均正常,血红蛋白115g/L,红细胞4×1012/L,白细胞13.1×109/L,中性80%,淋巴20%。中医诊断为“风疹(风热型)”。治法: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止痒。以消风散加减:荆芥6g,防风、当归、黄芩、紫草各9g,连翘、野菊花各12g,浮萍10g,甘草6g。服上方3天后,患者四肢及胸腹部红疹消退,瘙痒明显好转,体温降至37℃,咽部充血好转,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再续服上方两剂后,瘙痒止,未出现新的风团,复查血常规已恢复正常。[梅运秀.湖北中医杂志,1993(1):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