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导读:版本变迁-庄子导读

庄子导读:版本变迁-庄子导读

时间:2024-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一书,初载于《汉书·艺文志》,五十二篇,此即汉初刘安所编,又经过刘向校订的本子。由汉至魏晋之初,虽曾有“数十家”注《庄》者,但既不明姓氏,亦无具体年代,更无流传于后的具体文本,自亦无版本可言。及至魏晋,乃有崔、向秀、司马彪、郭象等家之注疏,均见载于陆德明之《经典释文序录》。“大有迳庭”,《释文》:“迳:司马本作茎。”

庄子导读:版本变迁-庄子导读

庄子》一书,初载于《汉书·艺文志》,五十二篇,此即汉初刘安所编,又经过刘向校订的本子。由汉至魏晋之初,虽曾有“数十家”注《庄》者,但既不明姓氏,亦无具体年代,更无流传于后的具体文本,自亦无版本可言。及至魏晋,乃有崔alt、向秀、司马彪郭象等家之注疏,均见载于陆德明之《经典释文序录》。由陆德明《释文》的具体引证来看,各家不但有篇目选择、音读、义训之不同,而且其篇章中之具体字句,亦多有差异。如《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释文》:“相吹:崔本作炊。”又:“覆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焉则胶。”《释文》:“杯:崔本作盃。”“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释文》:“特闻:崔本作待问。”“大有庭”,《释文》:“迳:司马本作茎。”又,“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释文》:“崔、向、司马本此下更有‘眇者无以与乎眉目之好,夫刖者不自为假文屦。”等等,见于《释文》的异本,还有“李本”、“元嘉本”,以及未指明的“一本作××”、“本又作××”等,可见魏晋时,虽然同取自刘向校订之本,但由于注家们“以意去取”,便又产生了各自的定本。这些本子,自唐宋以降,均已亡佚。其中司马彪之注本,《隋志》、《新、旧唐书》、郑樵《通志》均有著录,至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始不见记载,此书大约亡于南宋。清人黄奭曾有《司马彪庄子注》之辑轶本(见《黄氏逸书考》),可略见其异。至于崔alt本、向秀本、李颐本、元嘉本,其异文仅见于陆德明之《释文》中。其未指明的异文,或系上列数种之外,亦有可能是郭象注的别本。

隋唐之后,最通行者即为郭象注本。即如陆德明所言:“唯子玄所注,特会庄生之旨,故为世所贵。”陆德明之前的徐仙民、李弘范(即徐邈、李轨)作《音》,“皆依郭本”;陆德明之《释文》,亦“以郭为主”(引文均见《经典释文序录》)。至唐初,西华法师成玄英撰《南华真经注疏》,也是“依子玄所注三十篇,辄为疏解,总三十卷”(见成著《庄子序》)。使成疏与郭注结为一体。故隋唐之后的本子,多为郭注成疏,或郭注与陆德明《释文》并刊而行的本子。如续古逸丛书宋刊本(亦称北宋南宋合璧本),其前半部分刊郭注与陆之释文,后半部分只刊郭注。明世德堂刊本,亦以郭注与陆之《音义》一块刊行;遵义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本,即刊成玄英疏,亦载郭注。

宋明时期,注《庄》者多重义理(这方面的情况将在“庄学史简介”中略加介绍)。其间于《庄子》之版本字句校勘有较大意义者,是陈碧虚的《庄子阙误》。该书据文如海本、成元英本、天台山方瀛观古藏本、江南本、江南古藏本、江南李氏本、刘得一本、张君房本、张潜夫本及《吕览》等,校三十三篇“阙误或两义,共三百四十九字。”此书有《道藏》本、涵芬楼影印《道藏》本;明刊焦竑《庄子翼》亦附录陈碧虚《庄子阙误》一卷。近代校《庄》者,亦多参据该书。

又,明刊《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集中收印了各种重要的道家经典,庄子《南华经》(白文本)、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文如海《南华邈》、陈景元(号碧虚子)《南华章句余事》、《庄子阙误》、王元泽《南华真经新传》、林希逸《南华真经口义》等唐宋明时期的重要注《庄》典籍,均刊行其中。

又,明代顾春曾辑刊世德堂本《庄子》(《中国丛书综录》载《南华真经十卷》,庄周撰、郭象注、陆德明音义),亦为校刊《庄子》的重要版本。

清代,从义理、词章、校勘等各种角度用力于《庄子》者,亦不乏其人。此间对《庄子》之版本刊行方面有较大影响者,其一为《四库全书》。计收录郭象《庄子注》(并选录陆德明《音义》)、王雱《南华真经新传》(附《拾遗》),林希逸《庄子口义》、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焦竑《庄子翼》等,唯抄写并不精审,颇有差错。其二为光绪间黎庶昌所辑《古逸丛书》。该丛书曾覆印宋本《南华真经注疏》,郭注、成疏并刊,此本多为后人所依据。如其稍后之郭庆藩《庄子集释》、近人马叙伦《庄子义证》等均以之为底本或主要依据。其三,即为郭庆藩《庄子集释》及王先谦《庄子集解》。郭本收郭象注、成玄英疏、陆德明音义之全文,并吸取了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成果,是初步研究《庄子》的基本资料。此书撰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由长沙思贤讲舍刊行。1949年后经王孝鱼整理点校,196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多为近人研究《庄子》的主要依据。如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曹础基《庄子浅注》均以之为底本。王先谦《集解》撰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此书并未备收多家之注疏,但较简明精当,且较多地反映了清代之研究成果,故亦不失为一重要版本。(www.xing528.com)

近代之后,在《庄子》之各版本刊行与校勘方面有重要贡献者,当首推张元济之《四部丛刊》与《续古逸丛书》。前者刊行涵芬楼藏明世德堂本《庄子》(郭象注与陆德明音义并收);卷末附有孙毓修对照赵谏议宅本的《校记》,是研究《庄子》的重要版本之一。后者影印宋刊本《南华真经注》(卷一至卷六为南宋本,郭象注与陆德明音义并收;卷七至卷十为北宋本,只收郭象注),为今存最早的刊行本,是近人校勘《庄子》的重要依据,如王叔岷《庄子校释》即以此本为主。

其他在字句校勘方面颇见功力者,一是马叙伦《庄子义证》,二是刘文典《庄子补正》,三是王叔岷《庄子校释》。关于这些书的主要特点,我将在《庄学史简介》中加以介绍。

另外,为校勘《庄子》者所特别重视的,尚有敦煌唐写本《庄子》残卷。近人王重民在《庄子残卷校记》中引述罗振玉之语道:“敦煌本庄子郭象注残卷三:曰刻意篇,首尾完具。曰山木篇,曰徐无鬼篇,皆佚其前。诸卷中‘世’‘民’字均缺末笔,‘治’字则否,太宗朝写本也。”(《雪堂校刊群书叙录》卷下,四一页)又,“敦煌唐写本庄子残卷五:曰胠箧,存后半,藏英伦博物馆。曰刻意,曰山木,曰徐无鬼,藏巴黎图书馆。刻意篇首尾完具,山木篇前缺二三十行,徐无鬼篇存后少半。曰田子方,藏予家,存前半。”(《松翁近稿·南华真经残卷校记序》)王重民对所见残卷,《胠箧》、《天道》、《达生》、《外物》等,均作了详细的《校记》。

又,日本高山寺古钞卷子本,亦多为国内校《庄》者所重视,如刘文典《补正》、王叔岷《校释》、王孝鱼校《庄子集释》等,均多有征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