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宫川尚志的在后魏时期道教与鲜卑族宗教观接近之观点

宫川尚志的在后魏时期道教与鲜卑族宗教观接近之观点

时间:2024-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也有宫川尚志的在后魏时期道教与鲜卑族宗教观接近之说。假如承认这一立论,墨子思想与其说是茅山道教的渊源,不如也可说是在道教形成时或后来加入的一个旁流或支流。

宫川尚志的在后魏时期道教与鲜卑族宗教观接近之观点

四、今后的课题

本文对5世纪前后道家道教的本质,从语义和词语用例作了考察。还对“道家”一词所指的对象进行了历史的回顾,思考了从先秦道家到5世纪道家形成、发展,直至命名为“道家”(此处的道家,按作者文义当为“道教”——译者)的宗教化的轨迹。考察的结果是:“道家”和“道教”是同义词,两个词语之间虽然在语义和内容上有所变化,但不能认为到今天为止是历史性断绝的。因而,讨论道教的研究者,如果以讨论“道家”或属于“道家”的文献为中心,就不能逼近道教的本质,就会陷入单纯主观性认识的错误之中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5世纪的道家与外来宗教的交流、影响。上面说过,不能认为先秦道家向5世纪道家(即道教)的形成过程是断裂的,在追求不老长生的理论本质上确实如此,但我承认,实际上在道教构成要素中,混入了不能上溯到先秦、西汉的、即与道家传统异质的因素。五斗米道中的涂炭斋即是一例。[5]授戒给寇谦之的“大神”和玉皇大帝的来源也不明确。故也有宫川尚志的在后魏时期道教与鲜卑族宗教观接近之说。[6]最近,还出现了试图证明《灵宝度人经》与摩尼教、拜火教之间的亲缘性的研究。[7]我个人也推测,其受到印度外道的很大影响。[8]此外,被认为是梁陶弘景所撰的《登真隐诀》中,有显示与匈奴交涉的记载,唐法琳《辩正论》引用了这样的话:三国时代吴国的葛仙公,说自己的师傅是西域人而不是天尊。要之,可以推测,道教形成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外来宗教因素都混合进来。[9]其在5世纪道教形成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是在思考“何谓道教”的大问题。如果它甚至与道教构成要素的本质相关联,换言之,与缺少了它们道教就不能成为道教的必不可少的要素相关联的话,就不能简单地说,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了。但是考虑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必要搞清道教语义的形成及其历史。本文拟跨出思考这个问题、重新综合地解答“何谓道教”这个问题的第一步。[10]希望得到贤明读者的批评。

补记——与本文相关,如果还能与本书中的《关于道教的诸问题》之“五、道家和道教是同义词”的一节结合起来阅读将深感荣幸。

【注释】

[1]在酒井忠夫编《道教的综合研究》(1977年,国书刊行会)中发表了与酒井忠夫合撰的《何谓道教?》(后又收录于平河出版社刊《道教》Ⅰ和雄山阁刊《选集·道教与日本》Ⅰ)。但为了压缩篇幅,我准备了省去解释的论纲,特别是论述“道教”和“道家”词语用例的第三节即是这样。以此为基础进行增补,于同年夏天我单独向《早大大学院纪要》23辑投稿的即是本文。另外,合撰时酒井忠夫给与我公开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此深表谢意。

[2]在日本也能看到相同的用例。如可参照亲鸾谈到《无量寿经》,在《教行信证》经卷十五中有:“释迦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3]合撰的拙文发表后不久,小林正美也发表了基本相同的见解,旁证了拙论的正(当)确性,甚为难得。参见纪念吉冈忠夫六十寿辰《道教研究论集》(1977年,国书刊行会刊)所收《三教中“教”的观念》第254页。(www.xing528.com)

[4]对道家的宗教化,必须与六朝时代“教”的观念的成立结合起来考虑。关于此,前注所引小林的论文有卓越的考察。

[5]关于五斗米道和西藏古代宗教的交涉,酒井忠夫早已在《道教史上所见三张的性格》(《中国佛教史学》一—四,昭和十二年)中指出。

[6]宫川尚志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第43、157页。

[7]Liu Ts'un-yan,Traces of Zoroastrian and Manichean Activities in Pre-T'ang China in: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Hall of Harmonious Wind,part one(pp.3-55),E.J.Brill,Leiden,1976.但是,因为是在观念结合的基础上完成的论文,所以柳存仁的立论最终是不成功的。详见我的书评论文《关于柳存仁〈唐以前拜火教与摩尼教活动踪迹〉的方法论》(纪念池田末利博士七十寿辰《东洋学论集》,1980年9月)及其英文版F.-B.Fukui,On the Methodology used by Professor Liu Ts'un-yan in his monograph entitled“Traces of Zoroastrian and Manichean Activities in Pre-T'ang China”(The Memories of the Tokyo Bunko,No.39,1981)。

[8]参见注[1]所引论文第445~446页,以及拙文《道士和道人——其语义史》(东大东洋文化研究所刊《东洋文化》五七号,1977年3月)。关于外来文化和唐代以前形成的道教之间的关联,以后想发表专论。

[9]福永光司在《墨子的思想与道教》(纪念吉冈忠夫六十寿辰《道教研究论集》)中,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考论,设想道教(主要是梁陶弘景的茅山道教)的教理是以墨子的思想为渊源的,并试图实证地追溯其系谱。作者的论据之一是,“道教”一词最早出现于《墨子》。然而,对于中国人称道教教团为“道教”是通例的史实,对陶弘景在《真诰》卷十三和《登真隐诀》卷下中也将自己的学说当作“道家”而不称“道教”,以及对《抱朴子》中区分“道家”和“道教”等,总之,不知为什么关于“道家”却只字未提。但是,既然道教的教团和信仰形态被称为“道家”,“道教的源流”就应该在被称为“道家”的教团系谱中去探寻,因为至少在那里存在着道教本质的一面。实际上,《云笈七签》卷五九中的《墨子闭气行气法》是以“老子曰”开头,虽引墨子,但还是将被认为是道家之祖的老子作为理论渊源。
而且,即使“作为有神论而建立系谱”,5世纪之前的有神论也不限于墨子。事实上,无量寿佛的佛教也被称为“道教”,如果作者自己也承认,这与“墨子思想具有共通之处”(福永教授这里的论点难以理解),道教的源流就不止一个。假如承认这一立论,墨子思想与其说是茅山道教的渊源,不如也可说是在道教形成时或后来加入的一个旁流或支流。这一论考,尽管可以成为道教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证据(这是自古以来谁都知道的事情,此处不必再说),但与道教的渊源本身并无关系。

[10]关于道教研究的诸问题,详见注[6]所引宫川尚志的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