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陪读的争议,家长陪读的利与弊

关于陪读的争议,家长陪读的利与弊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长陪读是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前途的关注,这种行为无可厚非。父母陪读,实际上是父母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但学校教育毕竟是家长所不能取代的。综合起来看,孩子在复读期间,家长陪读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关于陪读的争议,家长陪读的利与弊

三、关于陪读的争议

仙桃市沔州中学是湖北省目前最大的复读学校,全校有3000多名复读生,在学校周围,住着很多陪读的家长。这些家长每天的作息时间几乎完全围着孩子转:早上5点半起床,给孩子买豆浆或鲜奶,煮鸡蛋;8点买菜,11点做午饭;下午做些零活,或打打麻将,下午5点做晚饭;晚上出去转一转,或看看电视,也有的参加各种健身活动;等10点钟孩子下晚自习后,再开始为孩子弄夜宵,然后守着孩子做作业;孩子晚上12点左右入睡后自己再睡觉。

和这些陪读的父母聊起陪读的事,他们大多认为:孩子来复读,就是为了考到一个好的学校,现在人才竞争力太强,如果不上一所好一点的大学,孩子今后很难就业。再说孩子现在学习任务太重,父母来帮助照料一下生活,同时也可以约束他们,让他们用心学习,以防他们贪玩而耽误学业。对父母来说,这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了,这件事如果不安排好,这一辈子都不安心;再说自己是从“文革”过来的,没有进过大学学堂门,孩子能进,也可以了却自己这辈子的心愿

肖女士在一家医院工作,丈夫是公安局一名科长,家里条件较好,她的儿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就是自理能力太差,十六七岁的人了,有时还让母亲帮他洗澡,甚至还要求和父母一起睡。用这位母亲的话说,儿子澡都洗不干净。去年高考只上了二本线,今年希望他过重点线。他父亲笑着对我说:“家里房子近200个平方米,有空调,可现在还得租住这个简陋的一室半,摇着电扇。嗨!”一脸无奈的样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在陪读的父母中,一些父母坚持认为:“现在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都可以不管。只要考上大学,学会自理那是以后的事。”(www.xing528.com)

我们连续3年对70名高考复读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大约只有3.2%的复读生愿意父母来陪读,其中约有64%的考生坚决反对父母来陪读。从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来看,现在的复读生大多正处于青年初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希望自己能摆脱父母的束缚,尽快独立起来,父母在旁边的干预令他们特别反感。

家长陪读是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前途的关注,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家长的溺爱,使许多中学生缺乏自理、自立能力,更缺乏吃苦精神。那些连自己的生活都安排不好的孩子将来又如何能在社会上立足呢?爱孩子没有错,但家长在照顾孩子生活的同时,更应教会他们如何去独立生活、面对社会。父母陪读,实际上是父母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但学校教育毕竟是家长所不能取代的。陪读虽然可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会削弱学校教育的功能,而带给学生的则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中学时代正是人格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时候,孩子和父母住在学校外面,就会减少和同学接触的机会,从而容易养成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导致与同学关系的不融洽,甚至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和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父母陪读不仅弱化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弱化了他们今后面对人生挫折的应变能力。父母陪读不仅让子女失去了本来不多的锻炼机会,也极易让他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都长期依赖父母,成为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综合起来看,孩子在复读期间,家长陪读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其害处大致有三:一是加重学业负担,大多数父母让孩子住到校外的家长,都希望让孩子晚上多看点书,一般不到十一点过后不休息,造成孩子睡眠不足,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效率;二是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高中生懂事了,父母的陪读让他们更多地体察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苦心,因而下定决心非满足父母的期望不可,这样反而使他们原本高度紧张的神经变得更加紧张,有损他们的身心健康;三是不利于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本来独生子女的生存能力就不强,到高中,仍不放手,这只会使他们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小孩,最终会贻误子女终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