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

时间:2023-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刘学刚从2006年秋开始,全国高校统一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从教学要求来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两个“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探讨

刘学刚

从2006年秋开始,全国高校统一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这门课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在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一项新举措。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基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探讨提高《基础》课实效性的举措,不仅成为了确保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也成为该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于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给予分析、探讨,提出了三条路径,并阐述了具体措施。

一、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基础》课的实效性

1.课程性质:《基础》课程既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思想课程,又是一门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实效性就是突出针对性与实践性。

2.课程教学目的: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两个“意识”——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从教学要求来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两个“意识”。所谓“帮助”就是要求教师能够遵循意识形成的基本规律,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道德和法律观念印象,激发道德和法律情感,借用一切可能的渠道和方法,帮助他们接受、理解和内化观念、达到树立意识形成信念的目的。而不是照本宣科,讲完了事。第二,引导大学生“生成”四种观念体系。《基础》课程的另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教学的实效性在于教师引导大学生形成相应观念时,不应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应该具有这样那样的观念,而是展现给学生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悟到这些观念在自己头脑中的逐渐生成,真实地感觉到这些观念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内到外自然产生和成熟的过程。这样生成的观念,对学生才真正具有认识世界和指引人生的作用,而这样的教学也才真正体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使教学具有一种和谐人文关怀状态。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发现,导致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低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大学生认知的原因、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等方面。

1.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的矛盾

目前教材比较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在理论性、知识性、科学性方面注意得比较多,但在时代性、针对性、现实性、实践性上结合得还不够。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繁多,理论论述多,事例论述缺乏。教师在教学大纲和课时的制约下,在教学中感到力不从心,对教材的使用缺乏灵活性。造成《基础》课教育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学生有空洞说教的感觉,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2.教学方法单一与教学规律的矛盾

当今的教学方法使用、操作比较容易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知识的传播过程是知识——感知——体验的过程。没有突出《基础》课授课形式的独特性。有调查显示34.69%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较固定,欠多样化,有54.78%的学生认为《基础》课与现实(社会现实、实事、人生实际)联系不紧。

3.大学生认知的原因

学生对德育课包括《基础》课感兴趣的不多,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学生受社会思想、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认为“思想品德”、“法律基础”不能为自己带来实在的利益,又不能教会自己一门有用的技术,因此学而无用所以不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去学习,作为学习外因的教师的教学,不会有什么效果。

4.师生关系没有有效地营造良好道德教育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然而,目前的《基础》课师生关系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受传统观念和一些现实理念的影响,忽视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单向训导,垂直传递的现象还存在,忽视师生间情感交流,造成师生关系疏远,不利于《基础》课教学。

三、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基于以上对《基础》课性质、目的及现实中存在问题的探讨,结合实际教学的经验,我认为提高基础课实效性关键的途径是:

1.教师应有理解共情、互动和谐的教学理念

共情(empathy)是心理学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其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因此,它有两个特征:一是进入他人的精神领域(设身处地);二是体会他人的内心感受(感同身受)。理解共情用于教学,首先就是指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同时不忘记自己教师身份的双重理解。教师既要“感同身受”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问题,又不要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使学生体会到一种尊重、体贴和善解人意的关注,向学生提供一个感情宣泄和释放紧张与压力的机会,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情感交流,最终形成一个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情绪、情感的积极作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德育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在情感上努力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以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陶冶学生,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具体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第一,重视第一次课:心理学上有一个“第一印象”,俗话也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要让学生接受一门课程,特别是抱有抵触、成见情绪的学生称为“政治课”的《基础》课,首先要让他们接受你——教师!从备课到讲义,从内容到方法,从衣着到表情,从肢体到语言,从整体到细节都要给予重视,精心准备,并站在理解共情的角度去实施。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开始喜欢这门课,从而改变学生对这门课的认知偏见。

第二,要对教学对象作调查分析:《基础》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又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特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要达到教学目的又体现课程特点,不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状况是没有实效性可言的。因此,第一步,从授课开始就要对学生基本思想状况与需要作调查,方式可以多种,如问卷(封闭与开放)、提问、交流、演讲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表达,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实践证明这既是受学生欢迎的方式也是教师获得第一手资料的途径。第二步,将资料整理分析,将学生带有共性的问题整理归纳,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展开。对带有个性的问题可以私下交流。这也是理解共情、互动和谐的基础。

第三,应有认真的态度、快乐的情绪: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诸多信息接受与反馈的循环系统,其中教师的情绪对这个系统的良性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是可以传导和感染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你以什么样态度情绪授课,学生是有感知的,情绪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认真的授课态度、快乐的情绪可以形成轻松活跃、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应有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把正向、快乐的情绪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

第四,展现出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素质:学生喜爱的教师是有着很高综合素养的人,包括良好的个人修养、宽泛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思维方法、优雅的气质、幽默诙谐的语言,等等。当然,这个要求很高,不是一下子达得到的。但作为《基础》课的教师应该朝着这些高度努力,成为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只有当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认同你这个人的时候,一切外化的教育才能真正转化成内在需要,这也是实施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前提。

第五,授课时最好脱稿:如果手中拿着稿子讲授,注意力在稿子上,如果基本脱稿,注意力在学生那里,这对形成交流互动的教学情景是有影响作用的。实践证明学生更喜爱不照本宣科、又侃侃而谈的老师。

2.应有重点突出、收放自如的教学内容体系

新教材体系比较全面而严谨,每个问题都自成体系,其中的理论知识点较多,反映的主流意识形态很强,总体描述比较简洁,要在教学时数内按照教材的内容体系讲完所有的知识点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在讲授的过程中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不但会造成空泛、重复的问题,而且无法突出重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本教材为教师留下的发挥的空间也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教学目的贯穿在内容体系中,突出重点的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具体做法:第一,深刻理解教材的内涵,善于抓住每一章的重点,在重点问题上投入足够的力量,深刻挖掘,形成揭示理论问题的比较深入的新思路,至于那些非重点的问题,就应该恰如其分,点到为止,或迅速跨越,不能过多地流连。第二,围绕教材的重点,结合学生思想需求与兴趣在课堂中有目标地层层展开教学内容,把大道理往小处说,把离学生实际远的往近处说,要找到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形成一条教学内容通道。第三,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应有侧重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文科与理工科、本科与专科的学生由于高中的文理分科和其他原因造成知识储备、思维模式、心理特征、兴趣要求有明显差异,所以因“才”施教尤为重要。第四,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有教材,应依托教材拓展加深教学内容。用一些新的观点和新的理念、新人物和新事件来延伸拓宽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重点突出、收放自如的教学内容体系,这门课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实现它的意义和实效。

3.应用丰富多样、交流互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手法、手段、技巧,教学方法直接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服务。马卡莲柯说:“任何的教育方法甚至像暗示解释谈话和公众影响等我们通常认为最通行的方法也不能说是永远绝对有益!”“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也没有一定有害的方法。”关键是这些方法的组合符合当时的教育情境,因此突破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就必须形成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各种方法辩证地合乎教学逻辑、教学对象、教学情境的组合。

第一,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认识的深度;是否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是否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交流。

第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具体的方法组合有:

案例——讲授——讨论法。由教师选择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案例作为讲授的导入,阐述教学中的基本观点,设计问题,然后激发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情景。这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学生主讲——互动——教师点评法。这种方法是在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荐或推荐代表担任主讲,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补充和互动,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价讲授。运用这一方法,关键是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点评以鼓励学生为主,同时也要客观准确。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应用在学生感兴趣、有体会的教学内容部分。

辩论——总结法。这种方法是把学生的辩论和教师的总结结合起来。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设计好诸多个辩题,如:大学生学习是以博为主还是以专为主?大学生谈恋爱是利大还是弊大?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辩论小组的形式,到讲台上辩论。自由辩论时其他学生也可以发言,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最后由老师点评总结。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容易引起争议的教学内容。

自学——提问——答疑法。首先布置学生阅读有关教材内容,然后发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让其在上面写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后提出,再由其他学生和老师回答,运用这种方法,老师要注意在课堂上解答一部分,留一部分学生自己思考。这种方法对老师的应变能力和理论水平要求比较高,课前要做很多准备。

命题演讲法。演讲是大学生熟悉的竞技项目,把演讲引入课堂,不仅让更多的大学生可以一展风采,而且还寓教于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事先设计好演讲主题,由学生准备好演讲稿,再由学生自荐或推荐到课堂演讲。演讲结束后由教师和学生来共同评价。这种方法最适合应用于情感较浓厚的教学内容部分。

小品表演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设计道德冲突比较强烈的小品。也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素材,进行表演,如让学生表演如何处理好寝室同学关系的片段等。小品表演法可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既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种方法对前期准备要求较高,教师应较早布置。

总之,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应从多方位努力,更新教学理念是关键,重组教学内容是基础,变换教学方法是必须。只要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三位一体,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一定能够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