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列的11门课程,以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列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准。《课程方案》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课程及课时分配。它是国家教委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学校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评估、实施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教委对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是保证师资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这时期的主要工作有:制定从1993年新学年开始执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制订本、专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制订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

1.制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基本要求

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从1993年新学年开始执行。这是国家教委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各门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教学文件,是各校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评估、实施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各体育教育专业点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所列的11门课程,以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列出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准。

2.制订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

从1995年开始,国家教委体卫艺司组织课题组,以科研课目研究的方式,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进行了研究,全国大部分本科体育院系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此项研究。1997年2月,国家教委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要求从1997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包括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试行。

《课程方案》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课程及课时分配。专业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Ⅰ)、球类(Ⅰ)、体操(Ⅰ)、武术(Ⅰ)9门主干课程;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测、运动生物化学健康教育、体育史、体育概论、体育科研方法、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球类、健美操舞蹈、区域运动项目13门一般必修课程;篮球(Ⅱ)、排球(Ⅱ)、足球(Ⅱ)、田径(Ⅱ)、体操(Ⅱ)、武术(Ⅱ)等8门第一系列选修课程;体育社会学等9门第二系列选修课程;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9门第三系列选修课程;人体遗传学基础等21门任意选修课程;教育实践和毕业论文

《课程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素质。新课程方案的总教学时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4年的总学时数规定在2600~2800学时之间,每周上课一般不超过20学时,保证了学生有较充分的自我学习时间。(2)减少主干课程,增加选修课程。主干课程从11门减少到9门,选修课的比例达到专业课程的36%。它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多样化,个性得到发展,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加强了文化基础课程,课程结构更加合理。新课程方案中,不仅有传统的运动科目、卫生科目、教育科目,而且增加了艺术科目、科研方法科目等。(4)课程设置的适应性较强。我国地区差异较大,文化背景不尽相同,新方案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保证9门主干课程之外,对于一般必修课,各院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可从13门中任选8~9门,并可视实际情况置换1~2门。选修课程分为系列选修和任意选修两类,各院校可自主选择这两类课程,方案中所列46门课程仅供参考。

3.制订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的学校体育师资,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起草了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997年4月,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了本科体育教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编写工作研讨会,明确了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要求,落实了计划安排。会后即开始了教学指导纲要的编写工作。1998年1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从1998年新学年开始执行。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定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武术9门主干课程,规定了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基本内容选编依据、教学基本内容(含教学时数分配表)与要求、成绩考核、基本条件等。它是国家教委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学校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评估、实施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教委对体育教育专业进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www.xing528.com)

4.制订专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

1998年8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二年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要求从1999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中试行。制订本方案时吸取了1992年1月6日国家教委印发的《高师专科学校体育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实行“主辅修”的经验,通过设置选修课,拓宽专业面,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胜任体育课教学还能兼任健康教育、生理卫生等课程的教学。

(1)三年制方案

学科课程总学时1070~1190学时。其中必修课包括人体解剖、人体生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Ⅰ)、球类(Ⅰ)、体操(Ⅰ)、武术(Ⅰ)9门主干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保健、体育统计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绘图、体育游戏、体育史、球类(篮、排、足球除外)、舞蹈、健美操、区城运项目11门一般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田径(Ⅱ)、体操(Ⅱ)、类(Ⅱ)、武术(Ⅱ)、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艺术体操8门第一系列选修课程,学校卫生学、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营养学、运动训练学、推拿与按摩、体育康复、运动处方8门第二系选修课程,以及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测量学、群众体育学、体育经济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方法学、团体操、体育美学散打、体育舞蹈、健美运动、保健气功14门任意选修课程。三年制方案还列出了各门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并对有关具体问题作了说明。

(2)二年制方案

学科课程总学时800~900学时,其中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Ⅰ)、球类(Ⅰ)、体操(Ⅰ)、武术(Ⅰ)9门主干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保健、体育统计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绘图、体育游戏、体育史、球类(篮、排、足球除外)、舞蹈、健美操、区域运动项目11门一般必修课程。

5.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以及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改变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1997年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改,教育部于1998年7月正式颁布,1999年起执行。体育学类从原有的体育教育、警察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生物科学、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新闻、体育保健康复、武术、社会体育10个专业,修订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5个专业。

这些措施对提高和保障体育教师培养的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