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讲者杨老师从倾慕性情感,到过渡为友谊的建立,再升华成爱情,结合自己的经历,深入浅出地为大学生剖析了如何寻找到自己的真爱、怎样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建立后如何把握爱情的长久、失恋后的感情排解等大学生最关心的爱情问题。杨老师表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抱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错误观点,这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此,同为女性的杨老师建议,女生一定要自爱。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案例三 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

一、主题讨论

爱情,是人生必经的情感。如今,校园恋情作为一门“学问”开诚布公地搬到课堂上,让天津大学的学生们第一次有了在恋爱课堂提问的机会。讲座以发人深省的效果受到学生的热捧。

现场——恋爱问题师生达成默契

讲座当天全场座无虚席,大学生对于爱情这个亘古不衰的话题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主讲者杨老师从倾慕性情感,到过渡为友谊的建立,再升华成爱情,结合自己的经历,深入浅出地为大学生剖析了如何寻找到自己的真爱、怎样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建立后如何把握爱情的长久、失恋后的感情排解等大学生最关心的爱情问题。

“大学生首先要妥善处理好爱情、事业与学业的关系,不能为了谈恋爱放弃自己的使命,因为任何爱情在现实社会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要想爱情长久,就要不断创造可以供其生长的土壤,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爱情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台上,杨老师讲得用心良苦,台下,学生们听得专心致志。“其次,爱情是双向的,互相有吸引对方的优点才能让爱情有所结果。遇到爱你的人,一定要善待他(她),不管你是否也爱他(她)。全心全意去爱你爱的人,不要违背自己的内心,更不要玩弄感情。如果对方也爱你,那就好好地规划一下自己的目标,努力给他(她)幸福。”杨老师的讲述引得台下的学生感同身受、频频点头。

解惑——亲历爱情为何力不从心

“爱和被爱都是一种能力。对于正确的爱情观,很多大学生一点就通,但就是在亲身面对爱情时总感觉力不从心。”针对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杨老师告诉记者,“爱情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对爱人有责任心、懂得关心对方,而这些恰恰是大学生欠缺的。”杨老师说,很多女同学找她倾诉时,都会发出“男朋友不懂事、小心眼,一点也不关心我”的感慨。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苗”,自私是难免的。但在真爱经过的时候,男女双方都应该好好把握,不要只想到自己。对方并不亏欠你什么,负起应有的责任心,才能让爱情长久。

杨老师表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抱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错误观点,这是对他人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爱情不是游戏,换位思考一下,也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大学阶段的爱情大多是追求浪漫,单纯真挚的感情非常难得。我鼓励每位大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真爱。”杨老师同时提醒大学生,接触社会越久,感情也会越为现实。如果想让爱情长久,两个人不能只停留在外表的倾慕上,互爱内在才是最重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否一致,看待问题的角度、方法是否相同,也是影响爱情质量的关键。”

担心——三成左右学生认可“同居”

在谈及大学生同居这个敏感话题时,杨老师表示曾针对该问题在学校内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成大学生对同居表示认同,至少一成学生曾同居。但由于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男同学大多表示“宽己严她”,自己接受同居,但如果现任女友曾与他人同居则不能接受。让杨老师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生在寻求心理帮助时,坦言自己与现任男友的感情非常深且真挚,因此认为应该向他坦承一切,便将自己曾与前男友同居的事和盘托出。谁知,现任男友不但不理解该女生,而且表现得非常痛苦,两人感情降至冰点。女孩懊悔不已,哭着询问杨老师是否再也找不到真爱了。

对此,同为女性的杨老师建议,女生一定要自爱。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尚显孩子气,并不真正懂得爱情和把握爱情。年轻人容易一时冲动造成终身遗憾,发现为时已晚才追悔莫及。面对爱情时,不要让感性逾越理智。此外,一个懂得真爱的男生即使介意,也不会对女孩的过去揪住不放。爱是无私奉献、互相尊重。“曾经做过什么”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现在他(她)为你做了什么”。

——《“90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三成人认可“同居”》,中国广播网,2009-12-24

二、视角广场

几种典型的大学生恋爱观[1]

1.认真严肃型

有的大学生对待恋爱比较认真,认为恋爱应以感情为基础。他们一般心理较成熟,有一定的责任心,彼此比较了解。恋爱是在朋友的基础上,互帮互助、日久生情而建立的。因而也比较稳固、持续。

2.随波逐流型

受“月亮走,我也走”的从众恋爱心理的驱动,许多大学生本来不想谈恋爱,也没有恋爱的心理准备,但当看到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成双入对时,便产生了一种难以自抑的虚荣心理而加入到恋爱者的行列。

3.功利实用型

功利实用型恋爱观是把爱情建立在对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上或以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的优越条件为资本,待价而沽;或从今后的就业升迁等某种个人动机出发,总是盘算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似乎爱情的目标不是对象自身而是他的家庭出身。

4.好奇攀比型

一方面,许多背井离乡的学子认为恋爱可以摆脱孤独,弥补精神的空虚;另一方面,谈恋爱在大学成为一种时尚。一些大学生虚荣心很强,处处都希望“高人一等”,男的希望找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而女的则希望找一个潇洒的男朋友作为炫耀的资本。

三、教师点评

围绕“在大学,我们该怎样对待爱情”的话题,人们观点不一。但在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一问题上,我们一方面要具体分析大学生恋爱观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应辩证地看待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必要性和艰难性,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待爱情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有一些应该坚守的东西。

(一)大学生恋爱观的产生原因

大学生恋爱观受个人生理、心理成长和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但他们在诸多方面显得相对不够成熟。分析影响大学生恋爱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网络、影视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也带大学生进入恋爱的世界。由于社会上一些文艺作品中对爱情的过分渲染,更有大量关于两性及恋爱问题的讨论,使大学生难辨是非。同时,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们相信网上爱情更胜于现实爱情。年轻人特有的好奇心及网络色情的影响,驱使他们渴望揭开两性之间神秘的面纱。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恋爱起了一定诱发作用,使一些大学生对爱和性的观念发生扭曲,缺失了应有的责任与道德。此外,面对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前景的不乐观,竞争的激烈化,为逃避现实及外界的压力,他们便选择了恋爱。

2.家庭的影响(www.xing528.com)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出生于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庭的过分宠爱使他们产生了极其强烈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望而却步,为逃避现实,他们从依赖父母转向对新的关爱的渴求,过起了所谓的“二人世界”。第二,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婚恋观念缺乏正确的指导。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致使他们的好奇心不断累积。到了大学,远离了家庭束缚,最终触发了体验恋爱的动机,进而诱发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产生。

3.学校的影响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恋爱问题所持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没有相关、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给予指导。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关于恋爱、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各类辅导、讲座欠缺,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加以科学引导和教育。

4.个人自身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4岁之间。按照青年心理学的划分,属于青年的中期,其生殖系统趋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2]。但由于在校大学生刚从父母的翅膀下挣脱出来,没有经过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锻炼,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任何问题的处理缺乏思考和理智,理性判断力较差。再加上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容易把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对问题的考虑欠周全,使其恋爱过程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引起恋爱道德上的种种缺失。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必要性及艰难性分析

1.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必要性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可以说,青年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两性意识在这个阶段表现明显,恋爱的形成完全是本能使然。另外,大学生在外求学,离开了自己日夜相对的父母,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孤身一人难免产生不适感,心灵空虚是新生的普遍心理反应,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就会用恋爱的方式来排解孤独。因此,恋爱是大学校园里的正常现象,大学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正视大学生恋爱的必要性。

2.当代大学生恋爱的艰难性

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现实背景来分析,大学生恋爱的艰难性表现在:(1)从社会现实来看,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新思维与旧思维不断碰撞,新制度与旧制度更迭代换,传统与时尚混杂融合。由于社会的进步,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不同的媒体,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资讯,这些不断变化的新事物不断地刺激着他们的头脑。处于这个时期的人特别是青年人,易于打破陈规,吸收外来新鲜思想,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们对于恋爱也同样如此——来得快也去得快。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则使得周遭都变得不是那么稳定,所以看起来当代大学生对于爱情也许就少了一份以前人们的坚贞与执著。激情退去以后,也许就是鲜艳爱情花的凋零。(2)从大学生生活背景来看,当今的在校大学生普遍是我们所称的“80后”、“90后”。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独生子女政策决定了他们大多数人的成长环境,从小时候大家所称的“小皇帝”、“小公主”到长大后的特立独行,成长的孤独也许就造就了“80后”、“90后”普遍存在的强大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是很多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通病,而恋爱又是一件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事情。从一个自己生活的独立圈子走进另外一个人的生活世界已很艰难,更何况要长长久久地生活在一起呢?所以恋爱的大学生将会经受很多考验。(3)从大学生本身来看,恋爱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属于一个新课题范畴,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首先源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大学生相比西方大学生显得更加含蓄而内敛,中国的教育制度(包括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对“早恋”等的回避教育态度)使得我们的大学生普遍对于恋爱认识不成熟、观点不明确,当某一天爱情来临时,他们就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所以我们常常会感到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显得幼稚且草率。更重要的一点,大学期间的恋爱如池面的浮萍,风一吹也许就散了。在面临毕业后无法在同一个地方就业的考验时,是挑战现实排除万难,“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面对现实,做“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抉择,这是当代大学生恋爱观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开展一场成功的恋爱是极其不易的。他们追求爱情,却不愿在必要时候牺牲自我;他们满腔抱负,却在面对现实时选择了软弱,不得不向现实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他们只享受爱情带来的甜蜜,却在酸苦时选择了放弃。这便是我们所看见的大学生恋爱不堪一击的现实,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3]

1.摆正爱情的位置

(1)爱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是人生的诗,是花,是美,是喜悦。人生倘若没有爱情,就会苍白乏味,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如果不描写爱情,也就不会精彩。爱情是人们幸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

(2)爱情从属于事业。大学时代正是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应集中精力完成学业。以学业为重,既是为未来的事业做准备,也是为真正的爱情打基础,爱情从属于事业。大学生只有把爱情放在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的从属位置上,爱才是崇高的。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雄才大略、才华横溢,一直到40岁才结婚。他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大学生如果忙于谈情说爱,置学习于不顾,是与这个时代不相称的。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应该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刻苦学习,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切不可被爱情所羁绊,虚度年华。

2.学习和培养爱的能力

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谈恋爱,首先应了解爱,懂得爱。爱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爱的能力。友谊和爱情都是人所特有的社会感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异性吸引不等于爱情。在一个集体中,异性之间常常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在支持与帮助中会产生友谊,这是自然的现象。在同志、朋友之间产生的密切感情是友谊,也就是友情。友情对人们的生活和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划清友情与爱情的界限。

(2)拒绝爱的能力。这是指对不愿意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加以谢绝的能力。拒绝的能力包括:敢于理智地拒绝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学会勇敢地说“不”,又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可采取面谈或书信的方式,也可请对方的知心朋友转告,切不可随意公开他人的求爱信或者对人家冷嘲热讽。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利,但要懂得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尊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

(3)发展爱的能力。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中指出,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现实生活中,人们祈求爱、渴望爱,然而愿意学习爱的人却为数极少,人们几乎把所有东西都置于爱之上。成功、名誉、金钱、权势,我们把所有的精神都耗费在学会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弗罗姆提出要掌握爱的艺术,一是要掌握理论,二是学会实践,三是赋予爱以最大的关怀。学习爱的能力是贯穿一生的任务,也是受益一生的。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走出恋爱的误区

(1)克服恋爱中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心理方面还有较大的可塑空间。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学习、人际交往、健康、生活、择业等。这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容易产生心理冲突与困惑。当他们内心苦恼时,希望能找到一个倾诉对象;当他们困惑时,希望有人指点迷津。要消除这些心理障碍,一方面要依赖大学生自我身心的发展,另一方面还需要教育者的悉心引导。作为教育者,对已经出现的恋爱现象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排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可聘请一些心理学专家举办讲座,开设校内心理咨询热线等,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恋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人格健全发展。

(2)提高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恋爱是男女双方共同培育爱情的过程,由于双方在恋爱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双方最终是走进婚姻还是分手,不是单方能决定的。恋爱时,双方仍然有进行考察和选择的权利。失恋是十分自然的现象,恋爱受挫并不说明自身的无能和贫乏,并不影响自身的名誉和地位。爱情诚可贵,但它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所以爱情受挫后要理智,在事业与知识的追求中重新确认自己的价值。虽然失恋会给青年男女带来精神上的不愉快,但是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应该有豁达的胸襟、高尚的情操、远大的志向,能够正确对待失恋,努力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决不能被暂时的不幸压倒。要做到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责。

总之,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学生的恋爱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们恋爱的特点也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对大学生恋爱的主体意识给予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生恋爱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对他们逐步加以引导,使他们端正恋爱动机,树立正确的择偶标准,明确爱的责任,遵循爱的道德,从而减少恋爱中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增强恋爱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爱情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从而摆正爱情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走好人生之路。

四、教学设计

教材第六章“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重点之一是讲授正确恋爱观的培养及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和把握恋爱中遇到的问题。本案例中天津大学师生间就大学生恋爱问题进行的讨论围绕大学生极为关注的恋爱主题展开,紧贴大学生实际,可以放在“树立正确恋爱观”部分呈现和讨论。具体如下:

教师讲解: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话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它总是以独特的魅力拨动着年轻人的心弦,是青年最敏感最关注的话题。恋爱、婚姻是人生中的关键一环,但不可能每个人的恋爱、婚姻都一帆风顺。因为爱情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幸福、快乐,还常常伴随着失意和惆怅。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基本成熟,他们自然地产生与异性交往的要求,恋爱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体意识是健康的,他们在对现状进行感性认识后,敢于追求理想爱情,恋爱观念开放,更注重精神生活。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在恋爱的观念态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同学缺乏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有的同学因失恋而不能自拔,有的同学未婚同居,等等。如何看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我们通过对天津大学师生间讨论爱情话题的内容展开今天的主题:大学生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希望同学们通过分组讨论来归纳基本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教师总结:针对学生讨论中关注的问题进行引导式的讲解、点评。刚入校的大学生对爱情大多充满向往与激情,有些同学在高中已有相关体验,所以在对校园中常见的功利实用型、随波逐流型、好奇攀比型等恋爱观结合案例加以简单评述后,大学生应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现实,从而对日后在校期间可能经历的恋爱的必要性和艰难性有个基本的认识。恋爱是需要每个主体去亲历并用心去感悟的,所以我们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重点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学业和爱情的位置,并要注重心理健康,提高对恋爱挫折的耐受能力,争取在大学期间较好地处理恋爱这一令大家关注、对人生影响重大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