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表明年龄在20~29岁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年龄在30~49岁的教师多,这可能是由于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心理尚未成熟,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中,稳定性维度获低分的、紧张性维度获高分的教师容易产生这种不良个性倾向。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一)个体内部因素

1.生物学因素

健康的身体基础是心理健康的保证。如果心理出现问题,可能也与身体因素有关。健康心理学家对遗传、体质、性别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人的精神状态,尤其是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一些研究统计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在某些精神疾病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从国内外对遗传生物因素的研究可以看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焦虑症、躁狂抑郁症、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应指出,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绝不能因此忽视社会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2)体质因素。体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体机能状态。体质作为有机体行为活动的生物学基础,表现出个体的差异。关于体质与精神疾病发生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尚无定论。克雷斯科莫尔(Krelschmer,1921)根据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观点提出了气质的体型说。他把人分为瘦长型、肥胖型、力士型、发育异常型四种体型。他认为,精神分裂症者多见于瘦长型的人,占50.3%;躁狂抑郁症者常见于肥胖型的人,占64.4%;疑病症者多见于力士型及发育异常型的人。关于体型与某些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备受精神病学界的关注,但还应看到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教养以及个人体育锻炼等因素对体型的影响。

(3)性别因素。该因素的影响主要在女性的身上更为显著。男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明显高于女教师,这是因为女性的雌性激素分泌及女性的特殊生理过程(如月经、怀孕)的影响,使女性较男性在情感的稳定性方面差,更加容易情感多变、情绪不稳,所以性别对于个体的精神状态的影响,较明显地表现在女性身上。但由于后天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为重要,所以并不代表每个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男教师。

(4)器质性因素。临床研究与实践发现,细菌、病毒、螺旋体及其他感染所引起的高热、维生素缺乏及血管病变等,均可影响脑功能或导致大脑发生器质性病变,从而出现各种精神症状。某些躯体疾病,如肝性脑病、肾性脑病、甲状腺肾上腺等机能障碍、糖尿病白血病等,都伴发一定的精神症状。体外毒性物质如镇静药、催眠药、毒品有机磷农药及工业废气如侵入人体内,也均可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的意识和精神产生障碍。

2.年龄因素

年龄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研究表明年龄在20~29岁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年龄在30~49岁的教师多,这可能是由于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心理尚未成熟,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而30~49岁以上的中年教师(尤其是40~49岁的教师)的生活相对稳定,工作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一般是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因此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但50岁成为了教师心理健康的分水岭,他们在这一年龄段正面临着教育改革所带来的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和教师角色转换等问题,因此,该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不如中年教师。

3.人格特质因素

人格(Personality)是指经过长期稳定下来的个人性格、品质或人的社会功能。健康的人格模式遵循三个原则:乐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下面将介绍一些良好人格特质与不良的人格特质的特点。

多数青年教师已大体上具备了国内一些研究者概括的当代教师应具备的优良个性品质,涵盖了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中的积极的、良好的个性内容。

(1)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类型。

①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的个性品质——热爱学习,热爱专业,热爱职业,热爱学生,即有热爱教育事业之心。

②兴趣方面的个性品质——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倾听不同意见,勇于发表看法,热衷于社交活动,习惯于自我表现,即在输入和输出上都显出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情绪方面的个性品质——豁达、容人、幽默、坦诚、随和、情绪平静不易波动。

④意志方面的个性品质——深思、慎独、反省,勇于自我批评,勇于承认失败并不屈不挠地寻找达到目的的新途径,即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

道德方面的个性品质——诚实、勤奋、公正、廉洁,坚持原则,追求平等,具有献身精神,在伦理道德上能够辨别善与恶,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⑥能力方面的个性品质——具有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开拓能力等教师具备的能力。

(2)不良的个性品质的类型。

权威型不良个性倾向。这种个性多表现为具有权威性态度,遇事要求他人服从,在弱小者面前常夸耀自己的力量。其典型表现为具有排他性、忠己性、固执性、刻板性等特点。一般来说,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中恃强性维度获高分者、怀疑性维度获高分者容易产生这种不良个性倾向。有这样权威型不良个性倾向的青年教师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往往以家长式的专制面目出现,武断固执,盛气凌人,与学生有距离,缺乏合作精神。他们所管的班级,往往从表面上看起来纪律很好,但只要老师不在场,班级纪律就会出现问题。他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多半采用训斥、压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常出现因处理不当而伤害学生感情的情况。因此,学生对有这样不良个性倾向的老师很反感。

②冲动型不良个性倾向。这种个性的青年教师容易出现爆发性的激情,如在顽皮学生给青年教师取绰号或在某些方面冒犯教师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不顾师德,重重体罚学生。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试中,稳定性维度获低分的、紧张性维度获高分的教师容易产生这种不良个性倾向。有这种冲动型倾向的青年教师在教育管理班级过程中,往往情绪不稳定,幼稚,意气用事,缺乏耐心,不能自制,甚至为所欲为,不尊重社会规范和职业道德。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既畏惧又反感,抵触情绪很强烈。

③自恋型不良个性倾向。具有这种不良个性倾向的教师的特点是,一贯自我评价过高、盛气凌人、争强好胜、固执己见;机敏、狡黯、自信、有主见,自认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自我陶醉于幻想中;好表现自己,总想获得他人的注意和称赞;在人际交往中只注重自我,不注重别人,与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在测验的结果中,恃强性维度获高分者、世故性维度获高分者、独立性维度获高分者容易产生这种不良个性倾向。这类个性的教师在班级工作中也肯吃苦实干,也能干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成绩来。但他们往往是“任劳不任怨”,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对于外界的批评不是不屑一顾就是暴跳如雷。这样下去,将会因影响人际间的合作而使自己为工作付出更多的艰辛,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④轻躁狂型不良个性倾向。此类性格教师的特点是经常自我感觉心情愉快和精力旺盛,言语和动作比常人要多。在测验结果中,兴奋性维度获高分者、敏感性维度获高分者容易产生这种个性倾向。由于他们的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有时过分不务实,因此虽然整天忙忙碌碌找学生谈话、搞家访,十分辛苦,但抓不住问题的要害,常常会由于不实际的看法和做法而使工作成效不大,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学生对这类教师评价也不高,认为老师瞎忙活,白耽误功夫,闹得大家都不得安宁。

(3)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常见的两类人格类型。(www.xing528.com)

表2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两种常见人格类型

4.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属于自我(ego)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一种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防御(defense of ego)。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作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心理防御的积极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感到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二)外部环境因素

1.组织因素

只有了解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组织环境,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健康的学校环境。

(1)工作要求过高。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层出不穷,每个教师都承受着太多的要求,但只有很少的时间以及资源去完成工作,这就意味着他们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量。除了工作量繁多的问题外,对工作质量的过分要求也是超负荷工作的表现。其结果是使教师完成工作变得非常困难,以致他们无法满意地完成工作。

(2)教室氛围。教师与学生在教室里的互动形成了教室的氛围,积极的互动可以强化教师努力;而不断发生纪律问题、冷漠、低成就及学生间的口头或身体攻击,是造成教师产生消极态度的原因,也就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心理问题。如何处理在教室里制造的混乱的学生,是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

(3)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个体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的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由于社会地位的特点与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教师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处于一定社会中的个体通常都不只是扮演教师这一个角色,而是要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当个体受时间、精力及自身价值倾向的制约,不能同时满足外在社会的不同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都对其具有意义,不履行任务角色都会出现消极后果的时候,教师个体就会出现角色冲突。

(4)参与决策。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为此能够做出相应的决策。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教师若能高度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决策活动,并针对决策献言献策,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自尊心需求,也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而在真正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学校政策与制度的制定方面的参与度相对较低,通常是按照上传下达的路径执行学校的政策、制度。实际上,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大部分群体,他们更渴望能在学校决策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若教师表达诉求的途径被阻碍了,他们往往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沮丧、抱怨等。这样会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师产生倦怠心理。

(5)公平性。教育公平除了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一视同仁,更包括了教师工作分配的公平。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公平公正是一个团体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工作量分配不公、行政人员明显偏心等现象的发生是对教师极大的不尊重,不仅破坏了学校的集体感,也影响了学校内和谐的工作氛围。当教师感到工作分配或工资福利等方面出现不公平时,他们往往会出进行不良竞争,产生嫉妒甚至是报复心理。

(6)付出与回报的差距。教师是一个较单纯的行业,但同时教师也期望自己的工作付出与工资报酬、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形成正比例关系。虽然工作前期,大部分新教师并不期望能收获巨大的财富,但是,他们渴望的是能与自身付出相一致的合理的工资待遇。现阶段,教师的工资收入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低水平的工作待遇容易造成教师自尊感低下的情况。当教师们并没有获得理想中的收入时,基于生活需要,会使得他们产生通过做兼职来提高总体收入的想法。总的来说,与付出不对等的报酬容易导致教师的倦怠感。

2.学校管理因素

在入职时,教师就必须与学生、家长、校领导、同事等不同的人群交往。现在,随依法治校政策的逐渐推行,许多学校表面上都设置了严格的管理制度、顺畅的沟通渠道等,似乎一切都按照计划好的轨道运行。事实上,当真正遇到教育问题时,就容易暴露出缺乏领导支持、无序杂乱的管理制度等弊端。

(1)领导支持不够。领导与同事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缓解教师的消极情绪,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推动作用。当缺乏领导的支持时,教师们容易感到一种孤立无援的孤独感。教师们容易产生误解,认为领导仅为了保护个人的形象和地位而作为,而不考虑对教师们的工作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成就的保障。当领导不提供支持或支持力度不够时,教师们容易对学校产生怀疑。

(2)学校管理混乱。教师工作在一个秩序混乱的学校环境中,会感觉在工作中缺少管理。如果一个学校没有权威的领导,就会缺少教学所需要的方向和秩序,一个不能决策也不能以清晰的政策和制度来管理学校的领导,就会使学校出现管理混乱。而学生厌学、家长投诉、经常出现严重的纪律问题很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对安全的担忧。当教师挣扎在混乱的工作环境里时,工作积极性自然会下降。

3.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条件、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气氛等因素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并对个体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方向以及水平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比方说,由于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而且工作时间不固定、需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较多。相反的,教师投入家庭的时间相应减少,从而导致对子女的学习、就业、家务等问题关注度不够,使教师对家庭产生一种负罪感。若家庭成员对此不理解,就会加深教师的负罪感甚至产生家庭矛盾。因此,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气氛对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中,每位家庭成员都能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帮助使彼此间的感情得到充分地交流。在接受了各自的差异后,家庭中的成员学会求同存异,遵守一定的生活原则,从而使家庭的经济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和谐健康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教师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4.心理应激

心理学家认为,应激是由应激源(紧张性刺激物)引起的,是一种伴随着躯体技能和个体心理活动变化的身心紧张状态,故“应激”又称“紧张状态”。导致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的“应激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躯体性、心理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等多种类型。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定合适的心理应激有利于个体成长和发展,是其成长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可以维持个体正常功能的运作。而长期的、超负荷的心理应激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如身体不适、虚弱无力等生理反应。

5.教育体制改革因素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已步入了全面改革的节奏。一方面,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其自身教学技能的欠缺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滞后发展的现状形成了矛盾,并且教师个体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和调整该矛盾。因此,教师的心理焦虑以及对教育改革的疑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职称评定、教师招聘、优胜劣汰、成绩为主等政策制度对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