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间管理概述及含义,时间管理的五个步骤

时间管理概述及含义,时间管理的五个步骤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间和生命是牢不可分的,时间就是人的生命。)二、时间管理的涵义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是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时间管理的概念关于时间管理的概念,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也有人认为时间管理是在日常事务中,执著并有目标地应用可靠的技巧,引导并安排管理自己的工作及个人的生活,合理有效地利用可支配的时间。

时间管理概述及含义,时间管理的五个步骤

一、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什么?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起点处开始,这也是时间的起点。[1]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时间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时间和时间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的观点也越发深入人心。

心灵氧吧

你将如何度过这一天?

请问,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进入你的银行户头,而你当天必须用光,你会如何运用这笔钱?

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

是的,你真的有这样一个户头,那就是“时间”。每天每一个人都会有新的86400秒进账。

那么,面对这样一笔财富,你打算怎样利用它们呢?

(资料来源:http://docin.com/p-493564804.html,豆丁网。)

(一)时间的生命性

“钟表时间”是指钟表所显示的物理的、几何学的时间,本身并没有深刻的含义。时间是有生命的,“活的时间”是不能以钟表来度量的。如果一个人局限于“钟表时间”内,那么他的一生便碌碌无为了。

高尔基曾经说过:“时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时间珍爱有加的人”。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人生而有涯”将时间与人的生命相提而论。孔子曾站在河边对着湍急的江水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心脏的跳动和肺的呼吸这个决定生命的重要活动,是随着时间同步而行的。如此,时间有如生命的象征、生命之源。时间和生命是牢不可分的,时间就是人的生命。

钟表的时间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充分利用的时间却是有生命的。时间是连结生与死桥梁,是生与死之间所展开的一条绳索。诞生和死亡间的阶段就是人的一生。人一生的境遇和结局,本质上是由时间来支配的。

(二)时间的易失性

时间不可存储,一去不复返。时间不像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进行存储,时间一旦浪费就再也无法追回。因此,它无可替代,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不能用另一种资源代替。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他的著作《津巴多时间心理学中将人们的时间观念分为三种——聚焦于过去、聚焦于现在和聚焦于未来。他认为时间观念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来导向的人更容易在职业和学术上获得成功,更容易注意饮食以及有规律的锻炼。他在书中引用了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的语句:“掌控过去的人掌控未来,掌控现在的人掌控过去”来说明“如何度过今天最终将决定你的过去和未来”。时间转瞬即逝,只有充分利用它,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力。

(三)时间的伸缩性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24小时一天,每个人也只能拥有24小时一天。我们占用的时间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在利用时间的效率上却是不等的。

有人认为“时间就在钟表的刻度上”,这种想法可称为“钟表时间主义”。根据这种想法,时间是单调、固定和机械性的东西,完全由物理学的法则所支配。这个时候,时间当然没有伸缩。但是,钟表时间主义其实只是一半的真理、相对性的事实罢了。时间是有伸缩性的,人生如若充实,时间就是膨胀的;相反,时间就会收缩。

时间对谁都是不公平的。大政治家、画家文豪音乐巨匠、大学者,像罗马凯撒大帝日本的空海和尚、意大利的达·芬奇、德国的莱布尼兹、德国的歌德,以及现代分秒必争的铁腕经营者。他们在一天的24小时中,经手完成的工作量,无论在质或量方面,都超乎普通人的想象。同样拥有一天24小时的其他人,却不留下任何痕迹。莫扎特只活了35岁,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做了600首以上旷世之作遗留于世。歌德在27岁被任命为瓦马尔参议员以后,在政界也相当活跃,做出了很多业绩,1815年被任命为国务大臣。除此之外,他还绘画,还从事解剖学地质学矿物学植物学光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

可见,就是一天24小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被平等地赋予。随着生活方式的不同,对时间的利用程度不同,我们的时间会延伸或缩短。

你的时间是宝贵的,你的生命只能经历一次,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生命,经历一段愉快的旅途十分重要。

心灵氧吧

关于时间的童话

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Peter Pan:The Boy Who Wouldn't Grow Up)(1904)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1860—1937年)最为著名的剧作,是一个关于时间永恒的魔法和一个拒绝长大的男孩的故事。由于不会长大,彼得不必承担成年人所要面对的现实世界中的需求和责任。当彼得回到现实世界发现他最爱的温迪已经长大并且有了孩子,彼得哭了,但他仍然拒绝长大。最终,彼得因为拒绝长大而没法过正常的生活。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09e2400100soup.html,新浪博客。)

二、时间管理的涵义

科学合理地使用时间是现代人社会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时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具有生命性、易失性和伸缩性,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时间的管理和使用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

关于时间管理的概念,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将时间管理定义成: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对时间进行合理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及运用的管理过程。有人认为时间管理是人们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对时间的消耗进行规划、实施、检查、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的控制活动过程。也有人认为时间管理是在日常事务中,执著并有目标地应用可靠的技巧,引导并安排管理自己的工作及个人的生活,合理有效地利用可支配的时间。

西南大学的黄希庭教授在时间心理学上颇有建树,他在中国开创了时间心理学研究的先河,最先将模糊统计赋值信号检察论、多因素实验应用于时间心理研究,提出了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加工模型、时间判断的通道效应、心理时间的分段性和时间维度的人格特征。他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的概念,他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

(二)有关时间管理的研究

人们一直在探寻时间的秘密,到了近代,随着管理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把时间管理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并在如何对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和分配方面,提出了不少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了时间管理这样一门学科。

心理学家对时间态度、时间经验和时间结构做了大量研究,反映了个体利用和支配时间的行为倾向。个体进行时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效率、效能和效果。在追求的过程中,如何去节约更多的时间,如何把时间投入到最有效率的结果上,曾经出现过几种方式,Steven把迄今为止对时间管理的研究分为四代。

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利用便条备忘录,一方面顺其自然,另一方面也会追踪时间的安排。备忘录式管理的特色就是写纸条,对每天要做的事情给予安排和提醒,这种纸条可以随身携带,忘了可以拿出来翻看。备忘录上的条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增删,如果当天已经结束或者完成的事情,可以在备忘录上划掉,否则就增列到明天的备忘录上。灵活性较强,但是也显得比较随意,容易出现疏漏。这就是第一代时间管理,称之为备忘录式时间管理。

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规划与准备”,特点是制定时间表,通过使用记事簿来进行“规划与准备”。记事簿记录的是要做的事情,并注明应该完成的期限,标明起止日期等。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便于追踪应做的事宜,由于时间管理者在事前进行了目标的设置和行为上的规划,使得通过这种方法做事的效率和完成率较高,缺陷是凡事都得事先安排,缺乏灵动性,存在教条死板的缺陷。

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价值。这一代时间管理理论引入了价值观的概念,将目标与计划置于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认为“最重要的事”是价值观与目标的总和,制定中长短期各类目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种价值观。它讲求优先顺序,以效率为主旨,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它的特色就是将每天的活动写在纸上或者输入计算机,详细地规划各式各样的规划表和组织表,来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这一代的时间管理方法体现了效率和优先的原则,有效地提高了完成任务的效率,但是过度追求效率却有可能导致事业、家庭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失衡。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在前三代理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强调一切以自然法则为中心的罗盘理论。这一代管理方法追求更快、更好、更具效率的观念,它不是换一个时钟,而是提供一个罗盘,因为人走的多快是一回事,方向对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以原则为重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急迫性;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始终把个人精力的焦点放在“重要”的事务上。如何判断“重要”?重要性与目标息息相关。凡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事务均属重要,越有利于实现核心目标就越重要。这种管理理论强调每一天的行动,每一个时段的行动,都要与未来的目标很接近,所以它强调的是一种方向,因此也叫做正北理论[2]。与以往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它根本否定时间管理这个名词,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在于个人管理。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个人能量输入与输出的平衡上。由此可见,人们对时间管理方法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复杂,由只注重任务完成到重视个人感受这样一个渐变。

心灵氧吧

帕累托原则(Pareto Principle)

帕累托原则又称重要的少数、微不足道的多数,或80对20定律、犹太法则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最初主要用于经济领域中的决策。该原则的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这一原则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对于重要但只占少数的部分必须分配更多的资源,更要注重对它的管理。在时间管理中运用帕累托原则有助于应付一长列有待完成的工作。将一大堆需要完成的工作列出优先次序,把最应优先完成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花上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去完成。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40591.htm?from_id=9595420&type=syn&fromtitle=%E5%B8%95%E7%B4%AF%E6%89%98%E5%8E%9F%E5%88%99&fr=aladdin,百度百科。)

三、时间管理的五个步骤[3]

一天的时间对每个人来说从数量上是相同的,但由于使用方式不同,时间可以使一个人在青春年少时就有所作为,达到理想的彼岸,也可以使青年转瞬成为老人,终其一生,无所事事。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我们的时间,以使我们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朝自己的方向前进,而不致在忙乱中迷失方向。

请参看本章“心灵工坊”第三项活动“自我探索——怎样制定合理的计划表”,做一个时间管理的小练习,请把你的回答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哪些事情要放弃不做?为什么?

img17

·哪件事情有最高的优先级?为什么?

img18

·你会高兴地执行你制定的这个计划吗?为什么?

img19

任何有效的时间管理系统都应该包括五个步骤,以下我们结合这个小练习一一来进行叙述。

(一)明确价值观

价值观是我们想和做事的基本原则,是我们进行时间安排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决定一切工作的根本。我们每个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标准,它们形成了我们个人特征的基础,也是我们进行时间管理的基础。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采取行动,虽然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什么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家庭?工作?金钱?你首先要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朝那个方向走。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你很可能会到达别的地方。

前面这个时间管理小练习中的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健康——看牙医,洗澡,等

家庭——给家里打电话,等

友谊——买礼物,回信,参加聚餐,拜访朋友,等

爱情——准备烛光晚餐,等

工作——简报,活动项目,会议,整理材料,考试,等

金钱——夜间兼职的面试,等

兴趣——看演唱会,等

重看一遍你对这些事件的排序,可以清楚地看出你把哪一项放在首位,把哪些放在无关紧要的地方。这就是你的价值观。

心灵氧吧

小牛和老骡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却答道:“不行呀,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呀。”

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老骡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老骡从田间回来时,小牛问道:“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老骡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老骡说,“但是,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www.xing528.com)

——懒惰是一种自我扼杀。

(资料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37886973204390028,百度知道。)

(二)确定目标

目标是我们的需求和愿望——我们想得到什么。它们应该直接源于我们的价值观。否则,我们所做的事将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目标往往不能由单个行动达到,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并需要采取若干步骤。

例如,在这个小练习中,周末有一对矛盾:要么去外地拜访朋友,要么准备星期天的报告。如果你决定去外地访问朋友,而不为报告做准备,你的目标很可能是:保持友谊,哪怕自己做出某些牺牲。如果你不去访问朋友,而是准备报告,你的目标很可能是:尽最大努力完成工作。当然,保持友谊和完成工作都是你的目标。但你对它们的重视程度取决于你的价值观。把友谊放在前一位的价值观可能是:你对生活的真正满足源于你的家庭和朋友。而把工作放在前一位的价值观可能是:你对生活的真正满足来自于追求卓越。

再如,任务表中还有一对矛盾:星期二和星期三晚上,在小组开会、兼职面试、看演唱会三者之间只能挑选两样,舍弃一样。它们分别代表的是工作、金钱和兴趣,对它们如何排序,也完全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和目标。

一旦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接下来制订日程表的过程就很简单了。

心灵氧吧

著名生涯规划理论专家舒伯(Super)先生有个著名的生涯彩虹图的理论,他认为生涯是分阶段的,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与不同时期个人角色转变、责任转换、生活内容不同密切相关。

在“生涯成长期”(1至14岁)中,人扮演的角色首先是儿童,入学后,学生、休闲者或游戏者的角色在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生涯探索期”(15至24岁)中,学生角色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时公民和工作者角色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

在“生涯建立期”(25至44岁)中,从学校毕业卸下学生的角色,工作者的角色很可能成为生活的最大重心,而家庭照顾者的角色也在该期尤其是后期越发明显,扮演配偶、家长的角色;

在“生涯维持期”(45至64岁)中,工作如日中天、全力冲刺,事业发展达到顶峰,此时休闲者与公民的角色逐渐变得重要;

在“衰退期”(65岁及以后),从原有工作退休后,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在家庭,休闲者和家长的角色最为突出。

(资料来源:http://www.doc88.com/p-009845190784.html,道客巴巴。)

(三)对目标按优先级排序

我们现在明确了日程表的制定应以价值观和目标的实现为导向,那么试问在一系列以实现价值观和目标为依据的待办事项之中,到底哪些事项应先着手处理?哪些事项应拖延处理,甚至不予处理?这就应该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安排行事的优先次序。所谓“重要程度”,即指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重要,它们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事情,越不重要,它们愈应延后处理。

下面,请你在脑海中想象一棵大树,树根是你的价值观,树干是你的目标,树的主枝是你的主要任务,树的细枝和叶子是你的次要任务。

你所做的一切应源于你的价值观,它是树根。

你的目标支撑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它们都是为实现你的目标服务的。

树的姿态和生长方向由它的主枝表现出来,同样,你通过主要任务来实现你的目标。

请拿出一张白纸,画出这样一棵树,在树根处写上你认为最重要的价值观,在树干上写你的人生目标,树枝上写上你的主要任务,这些任务应该是直接为你的目标服务的,此外,在树叶上写次要任务。进行时间运筹时,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四)明确任务

面对纷繁复杂的任务,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它们对你有多重要,从而对它们进行选择和排序呢?按不同的标准,任务可以分为紧急任务和重要任务、维持任务和发展任务,在此基础上,你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分辨出哪些是主要任务,哪些是次要任务了。

紧急任务:指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它对你或别人的价值会减少甚至消失。

重要任务:指如果它成功地完成,你或别人将取得很大的收益。带来的收益越高,这项任务的重要程度越高。

紧急任务和重要任务有四种不同的组合:

1.紧急并且重要的任务

这些任务应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做。

2.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

这些任务现在需要时间,但优先级比紧急且重要的任务要低。

3.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

它们的优先级不是最高的,但应该在你的时间表中占重要位置。

4.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任务

你真的需要做这些事情吗?

发展任务和维持任务与紧急任务和重要任务是两种不同的分类。

发展任务:指如果成功完成此项任务,你现在的情况会得到改善。例如,你会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维持任务:指完成这些任务可维持你现在的情况。例如,你可以维持学业基本合格,拿到毕业证书。

发展任务和维持任务有很大区别,发展任务具有如下特点:

·通常由你的目标衍生出来;

·可以作为一项挑战;

·需要多加考虑。

(五)对任务按优先级排序

回到前面的那个小练习,请先将你所面临的任务按重要任务和紧急任务的四种组合分类,再按发展任务和维持任务分类,然后把它们按重要程度排序。进行了这样的区分之后,相信你对划分任务的重要程度会更得心应手。

心灵氧吧

20个节省时间的小方法——请根据你的需要选择它们

1.对目标、任务等事件分别按优先级进行排序。

2.从优先级最高的事物着手。

3.和拖延做斗争,如果事情重要,从现在开始做。

4.把大的、艰难的任务细分为小的、容易的部分。

5.为自己创造一小时的宁静,哪怕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

6.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如图书馆或空闲的教室。

7.当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时,学会对别人说“不”。

8.学会委派别人做事。

9.归纳相似的事情,把它们放在一起处理。

10.减少例行事务:它们不值得花费过多时间,压缩低价值的事件。

11.避免完美主义。记住80/20定律。

12.避免作出过多许诺。对你在有限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持现实态度。

13.不要把时间表排得过满,为自己留下一定机动时间。

14.设置时间限制。例如,做某些决定时,不应超过3分钟。

15.聚精会神地做手头的事情。

16.处理重要事情时,使用大块的时间。

17.迅速处理困难的事情,等待和拖延不会使它们变容易。

18.文书工作争取只处理一次。

19.在行动以前,彻底地思索整个事件。

20.第一次就做好。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rNeAhsl1wMXbJsyWFafK49kmAFNg4M77CsqxH3uubLbrOBo2DUuASQyueCVuNu2,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