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审美意识,意识的生成及特征介绍

论审美意识,意识的生成及特征介绍

时间:2023-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意识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思维自觉状态。由于审美意识是在社会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心理特征,因而受到社会文化形态和时代文化心理的影响,是社会与时代意识的有机组成成分。这种心理愉悦和审美的欲望是产生美感意识的基础,也是审美意识得以形成的必要前提。也就是说,个体审美意识虽然受到生理机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由所处的生活环境造就的。人类审美意识的生成起源于对自然的感知。

论审美意识,意识的生成及特征介绍

审美意识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思维自觉状态。作为一种感性的思维意识形态,审美意识是一种基于审美经验的认知能力,它是主体的感受能力、思维方式、审美理想等感觉和思维的总和。审美意识以心理快感为基础,经主体与物象之间融合贯通,在物我为一的基础上进行审美识别。由于审美意识是在社会综合因素作用下的心理特征,因而受到社会文化形态和时代文化心理的影响,是社会与时代意识的有机组成成分。

一、意识的生成

人类先祖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的物我交流中,促成了人类从动物到人、从生理到心理的历史发展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人类的审美意识逐渐生成。正是在这样一个由生理体验到心理意识,由审美意识体悟自身生命价值与生存意义的过程中,人类成就了自己审美意识的社会实践

人类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逐步形成了心理层面的需求。主体的心理机制,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审美意识作为人类从生理快感到心理快感、从感官升华到精神的心理意识,是在满足基本生理生存的条件下形成的。人类的审美意识来自于劳动实践,因此说,人类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具有了很好的审美意识能力。如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最有代表性的是陶器,陶器上集中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力量与智慧。人类在最初的劳动实践中,萌发了丰富的想象和美的意趣”“陶器的辉煌成就不仅体现在造型上,同时还体现在彩陶纹样上,那里充满了原始人对自身的理解和把握”。(华美,要彬:《新编中国工艺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古代先民正是在生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心理层面的审美意识,这是人类超越生理层面的意识生成,是从感官愉悦迈向精神追求的开始。

对生命的揭秘开拓了人的思想精神领域。因而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正是审美意识生成的前提。人类在与外界事物的不断交互作用中,主体的自我意识醒悟促成了物我关系的分化。也只有在人与物分化之后,人才可能以审美的心态来审度物象。个体对自己身心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与体悟形成主体的自我意识,这种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脑机能的成熟过程中,通过个体社会化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涉及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层面,主体在自我意识的作用下,明确自己的精神需求,审美意识也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至此,主体从对象物象获取的刺激,便由自然感受上升到审美愉悦,具有精神与文化的双重意义。

通常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时,便会产生进一步征服自然,创造生活理想的愿望,这是审美意识动力产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以好奇的心理渴望了解月亮的秘密,因此,中国的先民创造了嫦娥奔月神话,从心理层面上实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这种理想的心理期盼因素,是对象本身产生审美价值的首要条件。可见,审美意识作为一种意识理想,是主体审美情感基于现实又对现实理想超越的结果,是人不断增长的情感需求和创造欲望推动了主体自我意识对审美意识的实现。这种情感理想的超越,必须在审美意识的能动支配下方可得以完成。正是因为审美意识常常超越了现实,因此它才具有审美心理期盼的美感。在审美意识从生理向心理生成的过程中,生理需求首先需要满足,只有这样心理愉悦和审美的欲望才可能产生。这种心理愉悦和审美的欲望是产生美感意识的基础,也是审美意识得以形成的必要前提。审美心态是超越直接功利目的和实用价值的,审美意识产生的前提必须超越直接的功利目的。

审美意识产生于情感,并主要表现在审美情感之中,审美意识又是理性与情感的融会,人的情感不是非理性的情绪反映,它是与理性相交融而存在的。理性与情感共同参与对感性对象的体悟,使感性对象产生审美的价值,并形成特定的审美意识。在审美过程中,因为有情感投射到自然物象,自然物象因此而成为审美的对象,有些甚至会产生很高的审美价值。通常情况下,当主体以情感观照审美对象的同时,也在培育自己的审美意识,人因此从审美意识中激发出审美的情感,并从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心灵情感的愉悦。可见,情感影响着人对世界的体验,也影响着人对于物质的创造成效。人的情感有表达的要求,因此而萌生审美意识,审美情感需要外物的激发。人在不断地情感表达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从而得到生命意义的美好体验。

从以上审美意识由生理向心理生成过程的探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审美意识的本质是产生于生理基础上的心理意蕴。审美意识以主体的生理条件为基础,又不滞于生理状态,它是上升到心理层面的主体心态与受到社会文化影响的情感内涵。它以人的生理反应为基础,同时接受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与生理反应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中,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尤为重要。也就是说,个体审美意识虽然受到生理机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由所处的生活环境造就的。正如人和动物的进化一方面是被物种的能动性所决定,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由外部生存环境决定的。自然进化史上,那些本居于食物链首端的巨型动物的灭绝,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环境对于物种的挑战,推动着物种的进化。人之所以在生存中得以进化为人,他的首决因素在于人与其他动物天然的物种差异,人有着接受进化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感官的进化和退化,生理基础和心理机制的变迁,都是为能动地适应环境的需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人的进化和发展,首先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据说远古时代由于地壳的变化,河流干涸,生活在河流之中的鱼儿们暴露在阳光下,许多鱼被烤干了,有一部分胸鳍比较发达的鱼本能地开始扭动,其中有的鱼因此幸运地进入了另一条河流而存活了下来。由于一个地区的河流经常干涸,这种现象就会反复出现,于是这些鱼中的佼佼者就渐渐演变成了最早的两栖动物。这些鱼在成为两栖类之后,地壳再次变化,自然把它们的栖息地变成了大海,于是能适应咸水的鱼就活了下来,然后它那进化不久的原始的肺又成了鳃。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器官,如长颈鹿的长脖子也是为了能吃到高处的植物需要,为了比一般动物有更多的生存空间而生成的。

人类审美意识的生成起源于对自然的感知。正是由于特定的生存环境为人提供了特定的摹仿对象与审美对象,这个模仿过程又影响并触发了人特定的创造情感,逐渐地造就了人审美的内在品格。“如果说石器、骨器和木器的设计创造只是改变了材料的形状而没有改变其性质的话,陶器的设计发明则不仅改变了原材料的化学性质,而且是人类与自然斗争中获得的划时代的创造,标志着人类设计由原始设计阶段进入手工设计阶段,从而揭开了中国设计史上崭新的一页。”(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并对之后的审美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生存环境对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先入为主的重要影响。中国的先民们在器皿的造型和纹饰中,之所以大量使用动植物图形,最初是出于摹仿自然物象用以满足表情达意的本能,这种模仿首先得益于存在模仿对象的自然环境。于是,在不断制造器皿的发展过程中,先民们并不限于体现自己天性中的模仿本能,逐渐试图发挥他们的创造本能。通过这样的创造性劳动,先民们不仅满足了自身的本能需要,也表达了拓展自我、征服世界的个体愿望,人类的纹饰和图案就是这样起源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在彩陶中使用鱼、蛙、鸟、植物等纹样的审美意识为后代所继承,之后好多代的礼器都盛行以鱼纹、蛙纹、鸟纹做装饰。《礼记·王制》载:“东方日夷,被发纹身”。人们自己也就使之具备了审美对象的潜质,纹身也是审美意识的创造性结果。

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的接受性,于是,人在生存环境中逐渐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审美意识。虽然我们很难确定审美感官和审美对象的生成孰先孰后,但至少可以肯定,是感官赋予审美对象以审美价值。反过来,具有被审美潜质的对象又能够不断地刺激人的感官,使之审美功能日臻成熟。我们尽管猜测远古先民们如何在自然环境中获得视听的快感,并日益领悟到自然生命节律的奥秘。但毫无疑问的是,不管鱼跃鸢飞、月出日落,都会引发他们心灵的震颤和无穷的遐想;如若不然,现代的我们也决不会对同样的情境产生类似的感慨。毋庸置疑,审美意识是主体主观能动地作用于审美对象的结果,是自然环境造就人能够拥有内在心灵和情感意识的结果。生存环境既可能制约,也可能促进主体审美感官与意识的形成。从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农业社会特征和审美意识南北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到,审美意识的生成与发展是受到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的,从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类生理与心理传承的角度来看,历史资料及现代人的审美习惯都足以证明,南北地域在形成审美对象及审美理想等方面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如:南重阴柔、北重阳刚等。形成这些审美意识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自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以生成人类不同的审美意识。这足以看出自然环境对审美意识生成的重要作用。

人的审美意识根植于生理本能和社会文化的基础之上。生理本能包括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的食欲和性欲。但是,人类对待性欲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他不同于动物而超越于动物。并且,人的审美意识虽然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但人基于独有的心理机制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着人的审美意识的生成特征。因此,达尔文认为美感“在有文化熏陶的人,这种感觉是同复杂的意识与一串串的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6页),说明自然环境不是促使审美意识生成的惟一因素,审美意识生成同时还受到社会整体文化环境因素制约。

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还在于人具有健全的主体审美感官。主体审美感官的形成,是主体对外在物象世界能动适应和选择所造就的。也就是说,人具有更多适应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在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人是审美关系的主导,无论中国传统的“惟人为万物之灵”,还是西方传统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样一种人的自觉意识和自我中心论,都说明了这一点。也正是这种自我中心的意识使人在审美意识中表现出了意识的能动性,使主体能动地寻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能动地体认外物的自然节律和主体自身的生理与情感节律,能动地与对象世界达成和谐的生存关系。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社会生活,社会环境使人超越于动物。人类两性之间,除了动物性的性吸引外,还以其更为复杂的文化仪态相互吸引,并且具有丰富的精神情感价值,比如能够以诗意的形式语言,而不是仅用身体语言来传达性需要,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人以自己的能动性和超越性,在动物性的生理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社会文化,这种社会文化升华和促进了人类的审美意识。

人的文化进化与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个体通过社会环境进行循序渐进的体悟与积累。人在来到世界的第一时间起,文化传统就开始影响并作用于他,人总是在自身的生活环境中体悟和接受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化性起伪”(《荀子·性恶》)的观点来阐释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荀子之“性”指人的自然本性,“伪”指社会文明对人的造就。个体的审美能力正是在社会文化造就下“化性起伪”的结果。人类社会的文化无法通过个体的生理机制遗传,进化只是肌体的功能进化。但人的肌体神经机制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此也会在肌体神经机制上留下痕迹。人类的社会文化包括,促进社会发展的各种意识形态和多方面的历史积淀,审美意识属于人类文化范畴的一项重要内容。审美意识中包含着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的协调因素,在审美意识的历史生成中,社会的发展道路、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以及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审美意义。这些文化现象,往往决定了当下审美意识的特征,并昭示着人类后世审美意识的发展方向。正是这样在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中,造就了个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受到社会文化形态和文化心理的影响,不尽相同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道路和审美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着审美意识特征的生成。

历史文化是主体的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某一社会群体或民族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在生成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他们所特有的社会发展道路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的大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对这些民族融合后的审美意识的生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文化是社会审美意识的重要前提。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其他的社会意识如实用意识、认知意识和宗教意识等既截然有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主体的时代精神。人的审美意识最初是与实用意识、认知意识和宗教意识等融为一体的。只是在原始思维被导向认知时,才逐步产生了科学;当原始思维被导向信仰时,又产生了原始的宗教;当原始思维被导向审美时,就产生了原始的艺术。其中只有审美的思维方式直接秉承了原始的情感思维方式。就审美的角度来分析,原始思维方式经历了一个从现实功利到超功利的发展历程,最终升华为生命精神价值。当实用的内容、认知的内涵和宗教的神圣空灵化为有意味的形式体验时,审美意识便开始具有了独立存在的价值。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审美意识不可能独立于其他社会意识而独自发展。审美意识与其他意识形态正是在相互影响的基础上,经过逐步演变成为独立的审美意识形态。古代社会中宗教意识往往影响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审美意识是在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下生发的。例如,古代生产劳动工具和日用器皿本是为经济、宗教与政治服务的,但在制造工具和器皿的过程中,由于人本身具有的审美的本能意识,又使得工具和器皿的功能在为宗教和政治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演化与发展,逐渐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意义。如前所述,中国古代宗教对审美意识有着很大的影响。宗教对审美的推动作用,在商代体现得尤其突出。首先由于宗教为了表现它的神圣性,需要艺术为它进行种种的装饰,以渲染宗教的神秘气氛。于是,这便使得艺术依托于宗教的繁荣而得以繁荣,并使艺术在频繁的表现中促进了审美意识的升华。艺术借助于宗教的发展而发展,又推动了早期社会从神本主义向人本意识的超越。商代由于十分重视祭祀的形式,无形中增强了审美趣味的体现,使得艺术依托于宗教而日益得到重视,如由于宗教祭祀的需要,越来越多地使用牛羊等动物的头形作器皿外形及其装饰纹样,器皿中还常以鸟兽形象来象征祖神和王权等。商代的工艺品深受宗教的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意识与造型风格,这些审美意识与造型风格对后世仍有久远的影响。迄今为止,商代审美风格的小孩虎兜、老虎童鞋等各种装饰图案,依然保存在我们的审美意识和民间文化之中。此外,政治环境也是推动审美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力量。政治环境影响着审美价值的取向。不同的政治环境,促成不同审美意识的艺术形成。如在我国周代“青铜器可以用来区分统治者的身份和权力。因为青铜器中有一套礼器和乐器被用来记载天子命令、祭祀典礼、征伐记功、赏赐惜命、训诰臣下、婚丧宴享等‘大事’。对于这些礼器的使用规格,王宫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同等级的人在不同礼仪场合使用的数目各不相同。”“《左传》中明确指出青铜礼乐器用以‘明贵贱,别上下’。……青铜器上被赋予了严格的社会思想、政治观念,这一点完全超越了工艺美术的作用。”

如前所述,在上古时代,实用、宗教、政治与审美不是一种单向作用关系,而是互为作用的互动关系。在宗教礼仪中的器物既有实用功能,又富装饰的审美价值;器皿不仅使用方便,又造型灵动而富有生机,凝固的物质美感延伸出了巨大的精神意蕴空间。当然,生存需要是人类的首要需求,我国上古时代的器皿与文字发明无不出自于人类原始的生存需要,文字与器皿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活功能。正是人类的审美意识使原始器皿从满足实用需要演变为满足精神需要,逐渐使这些文字与器皿形成了体现人们理想和愿望的审美功能。自旧石器时代元谋猿人用砾石制造石器开始,孕育了艺术的诞生。原始人逐步体会到器具外观和色彩在同类相互比较中的美感,穿孔石珠、兽牙和贝壳等装饰物,无不反映了远古先民们淳朴的爱美天性。从陶器的形制与纹饰,莫不体现了古人的情趣与理想。陶器在烧制过程中以情感为动力,以想象力为工具,在尊重物理规律的同时,又反映了先民们的审美理想与情趣。这些具有实用功能的感性形态,一旦进入韵律节奏的形式美感之中,就具有了审美的价值。这样,在工具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古人审美的意识在创造的游戏心态中渐渐苏醒。以劳动生产为目的的审美过程,使远古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先民们的审美意识逐渐走向成熟。

审美意识的产生过程,是人们在创造物象的过程中由实用到审美、从物质存在转化为精神理想的过程,审美意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早在石器时代就有许多实用工具如石斧、石铲和测日圭被转化为兼有礼器、祭器的审美欣赏品,有些还成了专门的审美欣赏品,升华为有意味的审美形式,高度地体现了主体的审美理想。比如初始于烹调的鼎,后来逐渐被用作礼器,其他很多最初源自于劳动工具和日用品器皿,也由于在使用之余敲击为乐,用以表达审美的情怀。后来也逐渐地被演化为原始的乐器,它们独特的演奏方式与演奏效果,在视听与形态上都体现出主体审美意识的强烈民族倾向性。此外,实用器皿受纹身的启发和种种偶然现象的影响,也被增添了种种审美性的装饰,这样的探索创新推动着远古审美意识的发展。人类在实用技术的进步中逐渐提高了驾驭形式功能的能力,因此对实用品的审美意识日益强烈。于是,石器与玉器由打制到研磨,陶器由手工到轮制,就这样随着日用品加工分工的细化,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各类艺术形式感也随之越来越丰富,产生了各种对称、节奏、律动、韵律等生动活泼的生命形态。先民们运用了自身对自然法则的感受,在人造的物象中尽力地体现着人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从简单的模拟到超越模拟的抽象体现,每一件工艺品,都被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形态,体现了一种完整的审美境界。在这样不断地创造的过程中,主体的审美意识一次次得到了提升。主体审美意识中的美感意识,也在实践中越来越强烈起来。这时的审美意识,是在器物的制造和工艺品中借助于物态形式,得以日渐清晰地物化。正是在这些制造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对自然界的法则和形式韵律逐渐加深了意识。原始艺术就是这样通过对物质材料的征服,审美意识从自发到自觉,使美感在创造过程中得以表现并获得交流和传播,以此造就了一代代人审美意识的沉淀与传承。

毫无疑问,器物造型的形态都是由其实用功能决定的。但由于人的灵性,先民们在器皿的实用功能中启迪了审美的意识,物质器皿也因此具有了精神的意义。在艺术表现上,由简单摹拟到创造表现,实用品便具有了审美的价值。此外,由于物质材料逐渐为生产者所征服,也大大的促进了审美意识的提升。当然另一方面,设计师心灵妙悟的传达也受制于物质材料,因而,设计艺术的实现不仅需要审美意识与灵感,还依赖于物质材料和对物质材料特征的了解与掌握。从实用到审美,并不限于实用物品转化为体现审美理想的审美对象,同时也包括了主体的日常生活心态转化为审美的理想心态,从司空见惯的生活感受中升华出不同寻常的审美的情趣来。

二、意识的特征

审美意识中的社会审美意识、民族审美意识、时代审美意识和个体审美意识等,有着共同性也有着差异性,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是互为支撑的整体。审美意识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这是审美活动的前提;由于它的共同性,审美活动才能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地球上的人类不可能同出于一源,但各支人类的先祖们却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中,走过了大致相同的进化之路。人类生理对环境适应的共同性,使得文化传统等全体人类文化心理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由此生成的审美意识在历史的变迁中,尤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尽管语言不一,文字迥异,明显地表现出种种的差异性,但东西方人语言文字的发明过程、拟人化的造神方式及神话内容等,都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性。西方的夏娃、中国的女娲甚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与孔子、孟子的对话体著作等,莫不体现出人类心理感受和哲学思想的共通性特征,这些意识创造,都是人类身心机制在其发展历程中的必然产物。总之,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以及在共同生理机制的基础上,由大体相同的生存环境所造就的心理机制,造就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共同性。

如上所述,每个个体都是通过对文化的传承和对社会氛围的感受而获得审美能力的,这种审美能力与群体有着极大的共同性。这样的共同性来自于由人类几百万年来生理及情感反应的经验积累,在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化过程中,人类的审美快感逐步形成了基本的审美模式。这种基本的审美模式,基于人类共同的生命结构和由相同自然与社会环境造就的心理结构,并通过遗传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得以代代传承。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审美意识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不断变迁的则主要是审美内容。人们对审美对象共同性的体验强化了群体审美的意义,同时也不排斥个体生命体验对审美意识的贡献。在审美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其历史传承性和普遍有效性影响着整体人类的个体审美心理。具有共同性的审美意识特征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对于不同的个体和民族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由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环境条件的具体反应,所以各民族所形成的审美意识,又在普遍性的基础上趋于多元。审美意识是通过建立个体心理模式来进行活动的。心理模式有其先天的基础,这是人类大体共同的基础,经过后天的感受实践和文化熏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感受是审美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调整心理模式的前提。这种调整以同化为主,同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审美的心理模式的形成,是由先天生理构造与后天环境影响的逐步积累形成的。这种心理模式从生理上讲是可以遗传进化的,从心理内容上讲,则又是通过习得不断调整的,后天环境的影响相近的可以被同化、吸收,相异的部分则会推动原有心理模式的改良和变革。个体的先天气质和后天文化素养有其差异性。先天素质的好坏及其挖掘和培养,对审美的心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每一次审美意识的变迁,都经历着个体独创和群体认同,再由群体认同传播到新的个体。个体的天赋、不同的气质类型、各自身心发育的状况、感悟潜力和经历素养的差异,以及后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等,都会造成审美意识的差异。个体体验的独特性影响着群体的审美意识,推动着审美意识向前发展。甚至主体特定时刻的心境,也会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差异。个体的独创能力须奠定在群体所认同的基础上。(www.xing528.com)

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对审美意识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中国南北方传统的审美意识就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如我国古代北方地域宽广,人口相对稀少,因此其建筑设计一般追求较大的空间建制,并以厚重的建筑形式为美;我国江南一带则由于建材缺乏,同时并无御寒之忧,因此墙体较薄,并追求轻薄秀丽之美。“南方多雨水,地气湿,故古时造房多巢居。而巢居多敞口,通风通气,又利观景,自然也就多门、多窗、多廊、多亭、多台,加之南方山清水秀,气候温暖,造园之风在南方就更盛。北方天寒地冻,建筑原出穴居或半穴居,因此,人们称呼自己的家时也用‘窝’来称呼。窝者多封闭,少开放。因此北方的建筑封闭性较强,加之北方每年几乎有半年时间不宜做户外活动,因此北方的造园活动也就不如南方”。这些不同的现象,都从地域的角度说明审美意识差异的原因。当然,由于南北地理风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仅仅是表层的,深层的因素在于由南北地理风貌的不同而产生的南北文化的差异,即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形成了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

审美意识还具有时代特征。时代特征的形成主要受到时代民族总体文化风气的影响,不同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主要通过文化传播的途径,因此取决于民族间当时的文化交流状况。如魏晋崇尚飘逸,唐代赞美丰腴都具体地表现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里,全球相近的文化形态在一定的领域里成为可能,但在迄今之前的人类历史上是无法想象的。相近的文化形态的形成,需要相对类同的地域环境,需要生命体相近的心理特征,也由于主体以及社会间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审美意识才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这些形成相近的文化形态的基本条件,在发达国家之间已经基本存在,尤其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作用,大大地加速了文化的全球传播,空前发达的交通又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因此一种国际文化已在悄然形成之中。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民族和地域的差异、具体生活环境的差异及个体的差异等,依然在相当的程度上存在着。并且,在新的共同特性形成以后又会出现新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形态和个体审美趣味的差异还将持续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丰富多彩的审美趣味正是来自于这种差异性。各类不同的审美趣味仍然可以通过交流而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因而其仍然具有普遍性。并且,正是由于审美意识度的差异性,才使得各类审美意识度不断地得到相互的补充,使之产生活力与生机,从而使多元的意识风格推动时代审美意识的发展。由此可见,审美意识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存在使各自的审美意识得到相辅相成的发展,审美意识的交流不仅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同时也表现在审美个体之间。文化交流在个体的审美体验之间起着媒介的作用,交流使人们的趣味在优化中取得更多的共同性。毫无疑问,个体的审美情感丰富了普遍情感,并且推动着普遍情感的发展;反过来普遍情感又熏陶和丰富了个体的审美情感,使个体审美体验得以升华。

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文化的交流和多元共生才能够发展和创新文化,一个民族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融合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创新与发展进程。于是,每个民族都根据自己既有的审美意识及其适应能力,对外来文化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吸收和同化。例如我国唐文化的繁荣博大,正是基于汉文化与多个外来民族文化共生融合的结果;现代西方艺术之所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也是由于它在欧洲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了非洲、亚洲、印第安文化的精华。这种整合后的整体往往大于局部之和,是多种文化存在元素在重叠、并行、综合、交融的基础上的和谐统一与创新升华。由此可见,任何先进的文化无不相互交流,无一不是传承和交融的结果,它们都是在与其他文化的并存与共生中共同发展的。

我国的传统工艺文化是对应农耕文化的。因此传统工艺设计以极其精简为美,追求材料天然的气质,崇尚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以最精简的方法解决实用和装饰的设计思想,是对“天人合一”文化心态的契合与追求。明式家具将我国传统设计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设计的精炼与工艺的精良无可厚非,稍加留意我们又不难看到,那些被西方博物馆所珍藏的欧洲古典家具,也不无与明、清家具有相近的气质。由此足以说明,人类在相同的生理基础上必然产生相近的文化意识,这些近乎相同的审美观也正是来源于人类对社会实践的共同意识。总之,人类的审美意识具有普遍性与共同性的基本特征,正是这种共同性特征,使审美意识得到交融与发展;人类意识以及文化的同化性与吸收性,也体现了主体审美意识自身的适应性。

三、意识的变迁

审美意识是物我交融的产物,是在继承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当代积极活动的成果。因此,它会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变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往的审美经验丰富和充实着主体的审美意识,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发展道路和精神实践包括审美实践,又制约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着审美意识的特征。而地域差异对审美意识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相互交融中产生各自的变化。总之,审美意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着变化。

由于人的文化特征是以其生理特征为基础的,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包括审美意识的传承与变迁,因此进化研究对于研究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十分重要。于是,达尔文把自己对物种起源和人类进化的系统理论应用来研究社会文化;但是,文化问题与生物学的遗传问题毕竟不是同一回事。这样做既有它独到的地方,也会有更多的局限性。借鉴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文化问题,并非从达尔文开始。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开始借鉴生物学的分类方法来研究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解释文化的生发、传承与变迁,对西方两千多年的科学和人文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形态,都是延续和发展审美意识的条件,尤其是人类艺术心灵的发展,主要依靠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发展,英国当代动物学和行为生物学家道金斯,在他的《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了“觅母”(Meme)的范畴,认为审美意识不仅仅依靠遗传进化,还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即“觅母”方式进化审美意识。人类的文化正是在“觅母”方式的作用下,由于个体对传统的学习和摹仿,从而在非完全意识下得以创造和发展。对人类来说,基因作用和“觅母”作用作为人类文化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常常是互为作用并相互强化的。尽管我们可以用生物学的遗传进化来比拟社会文化的发展,但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与传承也通过非遗传的途径由媒介对心灵发生影响。它的渐进方式表明对传统有一定的认同和继承,如同生物进化对基因的传承一样。道金斯不赞同群体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倾向。道金斯认为:“文化、文化发展及文化差异,有着更为深刻的形成原因和其自身的规律性”。虽然人们可以把审美意识的传承比喻成基因,而且也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但从根本上说,它与遗传和基因是不相同的。荣格认为人类集体的经验在心理深层可以通过遗传而得以延续的说法,充其量只是一种无法得到论证的假说。因为,尽管文化和审美活动能够影响生理和神经机制进化,能够使感官的接受方式和情感在生理上的表现,都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这种生理反应的特征,是可以通过个体遗传而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意识在审美意识的心理层面上虽然有类似于遗传的复制方式,但意识毕竟只是一种肌体之外的心理因素。人的心理因素是不会遗传的,只有产生情绪的生理基础才可以遗传为新一代生命的生理基础。

人类审美意识的传播与沟通依赖于人类身心机制的一致性。不同时代和民族间审美个体身心的一致性与相互的认同感,是审美意识得以传播与相承的基础,不可能在不同的个体间传递未得到认同的审美意识。人类在生理感受、心理反应机制、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同民族和时代的人仍会具有大致相同的共同性。也就是说,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对待同样的事物,仍然可能产生几乎同样的认识与感受,有共同的评价标准并得出近似的审美结论。个体的审美意识是基于人类共同的身心机制而产生的,所以由此而来的审美意识在不同个体也会有相当程度的共通性。正因为如此,个体间的审美意识才有可能得到相互的认同,个体间在相互认同的时候,吸纳和接收了其中合理的成分,这是审美意识传承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毫无疑问,传统的审美意识之所以能被当代人所传承接受,是因为自古至今的人类,其身心机制包括反映方式、思维方式存有传承关系。因此,对传统的审美意识的认同,实质上已接受了对传统审美意识的传承。

除了基本的生理机制等前提条件外的影响,审美意识还通过已有的物质与精神的文化形态,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中介进行传承与迁徙。对人们的审美活动来说,大千世界的自然环境是基本不变的刺激源。自然环境本身作为主体的生存环境和审美活动的对象,长期作用于人类的感官与内心,影响着人类审美感官的造就。因而自然环境也是审美意识传承的中介。大自然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以不变的生命节律,通过相对固定的方式刺激着不同人的感官。如果说四时物象使古代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从而获得审美感受的话,那么,四时物象也同样能刺激后来的人们,使后人对自然律动产生同样的感受,以这样的审美感受形成的审美意识也是一种审美的传承。从审美的角度上来看,自然物象也可以超越物质的障蔽,作为文化形态独特地发挥作用。毫无疑问,这些看似外存的审美对象,却承载了主体内心的审美意识。孔子以水“比德”,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只要是了解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人,尽管在不同时代看到诸如流水之类的景象,也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国古代先哲的审美意识,它近乎能动地给后人以类似意识的强化,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强迁徙。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各种具体文化的人为因素对审美意识起到传承作用,大大超过了自然对象因素。可见,审美意识的传承与创新永远离不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物化形态的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审美的作用实现传承,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整体的审美意识传统。有史以来的社会生活告诉我们,人的精神实践虽然是在社会生活基础上形成的,但它的变化却往往滞后于社会实践,人类表现出巨大的意识惯性。从人类历史来看,社会超常发展或政治形态的巨变才会截断某一族类文化心理的脉络,断绝审美意识的传承。当社会出于政治变革需要时,新的政治形态往往试图切断旧传统的传递,从而建立一种崭新的审美意识。但是,人们精神实践的惯性却往往使这样的企图终归徒劳。如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时代,它虽然在政治体制等方面与五代截然不同,但文风却依然保持着五代的风貌特点。也就是说五代时期的审美意识,被顽强地传递到了社会政治环境极不相同的唐代,这就不能不从人精神实践的惯性中去寻找归因。由此可见,审美意识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支配具体的审美活动。审美意识与总体文化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着自己延伸继承的内在规律。任何审美活动都不能独立于审美意识之外,个体的审美活动依从于主体的审美意识,从某种程度说,审美活动是审美意识的客观化表征。

审美意识又是发展的,只有发展的事物才可能具有生命力。综上所说,个体审美意识生成是在生理机制的基本前提条件下,通过对社会生活环境与社会文化形态的体悟而形成的。在此基础上,个体可能由于自己人生的独特体验,丰富和发展已有的审美意识。詹金斯(P.F.Jenkins)观察到“小鸟是如何‘发明’一首新歌的,这种新歌是由于它们模仿老歌时的差错而形成”。詹金斯写道,“‘我通过观察发现,新歌的产生是由于音调高低的改变、音调的重复、一些音调的省略以及其他歌曲的一些片断的组合等各种原因……新曲调的歌是突然出现的,它在几年之內可以稳定不变。而且,若干例子表明,这种新曲调的歌可以准确无误地传给新一代的歌手,从而形成唱相同歌曲的显明一致的新群体。’詹金斯把这种新歌的起源称作‘文化突变’(culturalmutations)。”道金斯在这样的启发下认为,“觅母”传播中的差错也会促成文化变迁。有时可能是因为传播的误差导致新的创造,在审美意识传播中虽然也会产生这样的可能,但这不等于说个体纯粹无需创造。实际情况是,个体审美意识生成不管是否发生“觅母”传播差错,它都需要个体的主动独创。

这种个体在审美实践中显示出来的个性和独创性,必然丰富群体的审美意识,促进整体社会的审美意识发展,成为审美意识发展的动因。个体每一次成功的审美活动,都会产生一次具体独特的审美体验,都可能推动审美意识向前迈进一步,都是在丰富和发展人类的审美意识。尤其是那些社会优秀人才的独特审美体验,对审美意识的发展有着更加强劲的推动作用。可以认为,每一次具体的审美体验,都是审美意识进步的阶梯,是整体人类文明进步的有机积累。除此之外,自然环境对审美意识的生成和传承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会促使审美意识发生变迁。因为自然环境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所以我们经常不易察觉自然环境在岁月中的变化。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排除生存环境改变而导致的审美意识的变化。例如贝聿铭等长期生活在海外而祖籍中国的当代设计师们,他们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审美意识和设计风格的改变,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

意识永远是对存在的有机反应,没有存在改变而不变的意识。由此可知,社会政治必然影响时代的审美意识与艺术风貌。除此之外,社会历史环境中的文化意识,它们的变迁同样直接影响审美意识的变迁。如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本土的文化与审美意识产生了长久的历史影响,至今禅学思想因素仍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总是不停地向前发展的,因而审美意识也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现存的审美意识,是以往审美经验与当下审美体验的有机体现。审美意识依附于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物态,在审美主体反复的审美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更新,从而其保持着时变时新的持久活力。

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是随着不断变化的自然与社会条件而不断地丰富与变革自己的。自然界不同的事物在其发展变迁过程中的各个不同阶段的表现形态均不相同。与此审美物象不同的是,审美意识的发展不是意识本身单独的发展,它必须以现有的审美传统为根基,与时代审美意识相融合才能得以发展。文化传统、民族特色及个性风采都会在新的审美意识中获得体现。审美意识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一样,常常会经历较长时间的逐渐演变过程,并会在一定外力的条件下发生形态突变。

在审美意识中,外在物象包括感性的自然、艺术等文化形态和外来文化,这些对象始终以其感性形态刺激主体的心灵。主体接受感性物态感发的心灵,审美意识受到感发,不断产生新的感受。审美意识感受有其身心基础所带来的不变的一面,即共同感觉。也有其不断创造的一面,即由特定心态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就审美关系而言,独特的体验丰富了既有的审美意识,而新的审美意识又影响到对审美对象的接受方式。审美意识正是在这种与对象与心灵双向交融中获得不断发展的。因此,外来文化和体现在文化中的时代精神,作为审美意识发展的动力,能动地推动着审美意识的变迁。社会变革对审美意识的创新与变迁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审美意识的变迁体现着渐进与突变这两个环节的有机统一。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是渐进的。这种渐进以已有的传统为依托,这样的发展在总体趋势上只是一个延续的历程,而突变又是通过渐进来实现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比传统并没有进步多少。但这种进步有时又非要通过突变不可,虽然这种变革的进步是微小的,但却是很重要的,它常常影响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突变是渐进的结果,而且也是变革所必须的。我们通常从微观上强调创新与进步,目的在于推动传统的发展。事实上,传统的惯性使得每一步创新都需要花费莫大的气力,所以,常常需要采取矫枉过正的激烈的反传统姿态。

可见,整体人类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意识既是以往审美经验的成果,又是未来审美实践的前提。作为既往审美经验的成果,审美意识有其相对稳定的传统,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群体;作为未来审美实践的前提,审美意识在实践中必然要经受挑战,从而获取变革和发展的推动力。审美意识变迁的形式是多样的,在还缺乏成熟理论时这种变革可能以复古为理由;在发生重大社会变革时,这种变革会表现得非常地激进;在社会文化更新的时候,会表现出平和的改革态度。但这些都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审美意识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不会因为它的形式不同而有所改变。如上所述,审美意识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毫无例外地受到总体文化环境的影响。于是,审美意识一方面始终依附于感性形象而存在,凭借意象的感性形态在审美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审美意识在社会总体文化环境的作用下,不断更新和升华自己的审美思想。这些思想超越了认知的层面和狭隘的功利观念,引导着主体的审美活动。审美对象的形式规律、主体的生理节律,都是审美意识的基础。而钟情于万物的顾惜之心,正是道德意识对审美意识的影响。

审美意识的变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社会传统之中,传统决定着审美意识的变迁规律。当社会变革冲击审美意识时,审美意识以传统为调整偏颇的参照坐标,审美意识始终本着自身的传统来接受时代和其他相关意识的冲击,为此,审美意识总是处于不断地调整、变迁和衍生之中。当然,审美意识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有不变和延续的一面。这种不变性和延续性正蕴涵在传统之中。我们之所以要重视保护优秀的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不仅是因为它有现实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承载传统的意义。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农业社会里,人们主要依靠感官的知觉和实践的经验来体验和解释科学。那个时代的审美意识追求的是栩栩如生的具体形象、完全整齐的形态、直观通俗的寓意、得心应手的技艺等,以再现自然美为时代文化特征。在商品经济时代审美意识体现的是工业文明,机械化大生产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开放、扩张的社会结构,形成了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这一时期的审美意识表现为反对摹拟自然、反对简单直接地反映与再现,主张认识事物关系的抽象性和规律性;反对孤立地评判艺术的形式或者风格,更多地关注艺术的整体美--认为艺术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艺术应该同时兼有经济性与审美性。系统观是工业时代的文化特征,系统观在工业设计的设计方法与审美意识中有着十分显著的体现。

在高科技的信息时代里,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使脑力劳动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人类有了向更多领域精深发展的可能性。由工业化大生产形成的庞大的生产机制,得以向小型化、多样化、精密性、高智力性转化;工业产品趋向个性化、多样化、综合性与文化性,精良的产品往往承载了社会与生活的巨大信息包容量。工业产品不再是简单地划分物质功能或精神功能,审美意识也不再限定于非此即彼的绝对界限,而更多地具有了交互性与包容性,表现出了审美意识的变迁。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时代左右其审美意识发展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在不断地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整合时代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与之适应的美学观,促进了审美意识的创新。审美意识是审美心态中的自觉部分,审美主体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审美意识通过审美实践得以运用;审美意识具有社会性特征,抽象的审美意识总是在不同个体、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审美实践中体现出来,个体审美的总和体现了这一时代审美意识。当今时代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审美传统、时代审美精神、外来审美影响和个体天才的审美创造等合力的结果。审美意识会因审美个体、审美时代、审美民族的不同而产生审美差异,但这种审美差异又是以共性和普遍性为基础的。并且,无论审美意识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性,它都通过审美感官的体验在情感的交流中使审美主体得到情感精神的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