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GE的绿色创想:中国区业务增长超50%

GE的绿色创想:中国区业务增长超50%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谢崇伟:“绿色创想”2005年在全球启动,2006年在中国启动,到现在,GE的“绿色创想”产品及解决方案为GE中国区的业务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2009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已经出来了,GE在中国的“绿色创想”收入已达6.56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近50%的增长。在GE业务集团中,2009年增长较快的是GE能源和GE运输系统,这两个集团在前三季度的绿色收入就已经超过了2008全年。

GE的绿色创想:中国区业务增长超50%

2010年1月11日

GE中国研发中心每年的创想计划有如天马行空,其中有个“会赚钱的屋顶”被描述得近乎天方夜谭:清晨你被一缕阳光唤醒,用环保家电煮一杯咖啡、烤片面包,顺便看看收到的电费账单。很有可能家里用的电不是你买来的,而是来自你屋顶的太阳能薄膜电池,而你看的账单,不是那要支付的电费,而是这个月你卖电给电力公司的收入对账单。

作为全球环保技术的领军企业,美国GE公司正越来越多地从绿色产业中收获,而中国在其“绿色创想”全球战略中的作用日益举足轻重。“中国一直是我们的重要市场,我对GE‘绿色创想’2009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的表现感到满意。”GE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邦民表示,“未来,GE将持续开展本土化、区域化、合作共赢战略以推广‘绿色创想’。产品研发和应用重点仍将集中在提高能效、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应用、清洁煤技术以及水资源节约回用等方面,继续实践GE‘绿色创想’的承诺。”

细数2009年“绿色成绩单”,有些事情注定要在GE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留下痕迹,为天安门广场换灯就是其中的一例。GE凭借先进的LED照明技术,在1999年以来第二次赢得了天安门广场照明项目,包括1432盏4瓦的LED R50灯以及90盏400瓦的陶瓷金卤灯,在国庆60周年前夕,这些绿色照明分别在正阳门的墙面轮廓以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立面照明等指定位置上岗。据GE“绿色创想”中国区总经理谢崇伟先生介绍,这些以区域照明LED系统为代表的新一代户外照明系统,与传统的金卤灯相比,可以节省40%以上的能耗,设计寿命约5万小时,是标准HID光源系统推荐的4倍。

记者:GE较早提出了“绿色创想”,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成绩单如何?

谢崇伟:“绿色创想”2005年在全球启动,2006年在中国启动,到现在,GE的“绿色创想”产品及解决方案为GE中国区的业务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2009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已经出来了,GE在中国的“绿色创想”收入已达6.56亿美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近50%的增长。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绿色创想”取得了骄人业绩和增长态势,也体现出中国客户对“绿色创想”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信赖及认可。

记者:2009年前三季度在中国有50%的增长,跟以前比,这个业绩是否超过你们的预想?

谢崇伟:从GE的预想看,基本上是吻合的,2009全年实现30%到35%的增长都是符合我们原来预期的。“绿色创想”前三季度接近50%的增幅的确是稍快了一点,现在我们还不知道第四季度的成绩,所以还不好说是否超出了预期。在GE业务集团中,2009年增长较快的是GE能源和GE运输系统,这两个集团在前三季度的绿色收入就已经超过了2008全年。

记者:能不能举例说明哪几个项目贡献最大?

谢崇伟:运输系统主要是我们的货运机车。随着中国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中国正在逐渐更新原有的大马力货运机车。我们为铁路提高运力减少排放专门设计了高能效Evolution系列HXN5中国主干线机车,这种新型机车的效率比较高,油耗比较低,所以我们和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南车集团)合作,实际上“南车”正在不断扩大在国内组装的范围。去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GE与中国合作伙伴在能源、交通运输等重点基础设施领域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

记者:投资者来讲,你认为绿色增长或者是新能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哪方面是有上升空间的?

谢崇伟:我认为领域最大的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方面,在温室气体降低的整体过程中,新能源发挥的作用占到24%,核能占9%,碳捕捉与储蓄占4%,而提高能效一项就占到了54%。中国现在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能量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大家在开发新能源,利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方面下很大的工夫。这些不是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发现了效率就像发现了金矿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能效才是真正最大的新能源。

记者:“提高能效是真正最大的新能源”,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吗?

谢崇伟:焦炭行业就是很显然的例子。焦炭厂的产品是焦炭,但我们可以把产生的余热、废气排放等统统回收转换为能源,这既减少了排放,又增加了发电量,起到了转化作用。

炼焦排出的尾气有很多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烧的,所以我们的项目加了一个设备,这个设备是从航空领域转型而来的一个机器,它把一氧化碳放在里面进一步燃烧,燃烧后再排出来,燃烧的过程当中它就膨胀,能够转换、发出更多的电能。

类似项目以前我们在武钢也做过,钢铁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企业能和我们一起来开发,利用好这些余热,就是提高了能耗,也开发了新能源。(www.xing528.com)

记者:与传统的工艺技术比,使用绿色科技是否会增加企业的成本?GE是怎么解决的?

谢崇伟:麦肯锡对我们在国内做的绝大部分项目做过一个统计,在这些绿色项目中,部分项目的技术在投入使用后会很快让企业得到效益,所以净投资是负值,也就是说通过实施绿色科技给企业带来效益。也有些项目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投资,回报期可能相对更长一些。我们现在做的项目,受惠较快,企业的投资回报相对来说是短的,如果太长的话,企业还不敢卖。

记者:GE在中国的绿色事业在政府层面获得的支持有多大作用?

谢崇伟:如果没有中国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GE公司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个业绩,“绿色创想”目前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中国政府刚刚宣布在2020年单位GDP减少碳排放40%~45%的目标,为节能环保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中国政府提倡的节能减排、新能源对我们这个行业在政策上是很好的支持。

应当说,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约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如果企业的排放没有达标,政府会要求它设备升级。梅村污水处理工厂项目是因为环境保护部提高了污水排放标准,针对太湖出现过蓝藻事件,政府要求所有进太湖的污水要达到1级A标准。这些实际上都给了我们企业一个很好的政策面支持。

记者:在政策引导上,从企业的角度,你认为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加强?

谢崇伟:给一些没有达标的企业以处罚,这是必要的,但对那些投入资金技术来提高能效的企业,鼓励性的措施还是少。相比处罚环保未达标者,后者也是必要的,对敢于吃螃蟹、敢于投资致力于提高能效,应当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励。我们跟政府也在沟通,政府也在探讨,去年“太阳能补贴”激励政策出来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在提高能效方面,政府能不能多一些前期的鼓励?因为前期投入一段时间以后才会见效,对企业来说,如果前期投入不够,这个企业就可能看不到天亮。

记者:你如何理解节能减排?

谢崇伟:我们以前谈的节能减排跟现在所谈的减排概念并不一样,节能是节约能源消耗,减排是指减少化学需氧量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而现在全球谈到的减排是减排二氧化碳。你常常可以看到政府公布的数字中,节省标煤多少吨,节省成本多少吨,其实节省标煤、节省电,完全可以再延伸一步,节省标电就等于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吨,这样就把碳的概念和节能的概念结合在一块了。

大家都应该关注自身的能效提高,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以GE为例,我们在自己的车间里提高能效,我们叫它“寻宝活动”,他们在生产量增长的情况下,降低了总体能耗,或者是降低了总体的用水量。比如说有一些锅炉用气改为用电,以前工厂里靠蒸汽暖气,但蒸汽暖气热效率比较低,所以他们改用热水暖气。“寻宝活动”在上海杭州很多的厂都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表彰。

记者: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绿色产业上刚刚起步,而GE已经从这个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中收获了。

谢崇伟:宏观也好,微观也好,关键在于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我们看到一些大央企还没有把足够资金投入到这一块,恐怕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紧要性。GE之所以在2005年提出“绿色创想”,提出降低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提高能效,实际上是意识到会有一天能源价格涨高,或者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都要算钱,所以只有从今天着手。但对一个大的企业来说,明天你能够得到什么,取决于你今天想什么和做什么,今天的种子就是明天的果子。现在我们谈到2020年,企业应该预见到那个时候。有了预见性,企业就要从现在开始着手,往那个方向去做。

记者:绿色产业的势头正方兴未艾,在“绿色创想”方面,GE是否有更高的目标?

谢崇伟:我们现在已开始酝酿“绿色创想”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一个“绿色创想”从2005年起步,提出的标准有些到2010年,有些到2012年,第一期就要过去了。现在我们就要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给“绿色创想”下一步提出什么样的标准。事实上,GE已经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了41%,高于既定目标。下一个五年又该如何?今后的“绿色创想”取决于大的气候,这和市场环境、政治环相关,而且还要考虑到企业的生存环境。总的来说,GE希望能够领先于大气候,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做到有备无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