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融通与文本解读

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融通与文本解读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做法出于提供最新中文版本的考虑,以便阐发当代文本学界对马克思思想的新译。本书致力于解决现代社会发展的难题,给发展以人的在场的时代解答。所以本书的问题意识是十分明显的。本书的核心工作就是试图完成这一任务。

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融通与文本解读

1.3.3 文本解读与当代审视内在融通的方法

本书研究的问题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这决定了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要以马克思本人的文本为依据。另一方面,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由于科技—分工—大工业还没有在资本的逻辑带动下而全面地发展,现代社会发展难题还没有全面暴露。这使得马克思在其著述中较少直接考察社会发展问题和价值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价值问题是在当代随着社会发展难题的出现才逐渐凸显出来的。“观察渗透理论”,我们在考察马克思的文本的过程中,肯定是渗透着这个时代的理论,渗透着我们所吸收的这个时代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解。

本书所引用的马克思的文本首先选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以及近期出版的单行本,如《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中文二版中尚未出版的有关文本则选用中文一版。这种做法出于提供最新中文版本的考虑,以便阐发当代文本学界对马克思思想的新译。本书还引用了一些国外马克思学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撰写的英文文献。本书致力于解决现代社会发展的难题,给发展以人的在场的时代解答。所以本书的问题意识是十分明显的。以这一问题意识为基准,本书对马克思和其他一些学者的文本进行深层解读,使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文本解读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当代审视内在融通,以期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构建。

【注释】

[1]本书提到的现代社会指资本主义形成以来的社会。马克思将其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其中主要是关于现代社会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希望通过重点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来寻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之路。本书所做的工作就是以马克思的原典为基础,对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进行一种全新的研究。

[2]高清海曾经论述道: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研究没有完全理解马克思的科学预见,一种本属于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观,被错误地置于传统理性主义框架之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用传统理性主义来解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例如,人们一直把社会规律视为凌驾于人活动之外、之上的绝对的决定力量,完全排斥人的活动对社会规律形成的重要影响,最终陷入先定论,把社会规律等同于自然本体。人们看不到人的活动的创造性,把人的活动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简单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们强调社会发展模式的单一性和不可选择性,否定社会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这种曲解的马克思主义等同于历史宿命论,抹煞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理性主义的区别,抹煞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能动特征。面对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亟需大力破除传统理性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代之以体现20世纪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第一,破除社会发展的本体先定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我决定论;第二,破除社会发展的本体还原论,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造论;第三,破除社会发展的单一模式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第四,破除社会发展的世界至善论和人类自我中心论,恢复马克思的人类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精神。这就是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意识,也是关系到人类前途的历史使命。(高清海:《别了,传统理性主义时代》,《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第7—8页。)由此可见,只考察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理性维度是不全面的,是曲解马克思的本意的,很有必要对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当然其与理性维度之间是保持必要的张力的)进行探索。本书的核心工作就是试图完成这一任务。

[3]所超越的对象,不但是从时间的意义上说的,也是从逻辑的意义上说的。在马克思理论形成之后出现的社会发展理论‘从本质上看’与马克思理论形成之前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存在高度共通的,其在关于“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解决人与社会问题的方法”以及“发展的价值诉求”等方面的理解都是抽象直观的,没有实践的生成论的观点,这决定了其理论的固有缺陷以及进行马克思实践论式的超越的必要。

[4]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有什么区别呢?丰子义认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并不是我们通常所偏狭地理解的那样,而是包含着两大层次:一是本质、规律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主要阐述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像唯物史观即是如此。二是运行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它主要研究加速社会发展的条件、方法、途径等问题,为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提供具体理论指导,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就是这样。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运行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很少关注,面对日益突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我们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视野,以期系统地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实践。”(丰子义:《拓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第28页。)本论文也持这一观点,试图从价值维度的视角拓展运行层面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5]本书多次提到“新发展观”这一概念,其指发展研究转向后形成的新的发展范式,这种新发展范式以人—文化—价值为本,而不是以物质财富为本。本书中的“西方的新发展观”特指弗朗索瓦·佩鲁、阿马蒂亚·森和保罗·谢弗等学者提出的以“人—文化—价值”为本书的新的社会发展理论。

[6]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rancois),法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其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于1983年出版了《新发展观》一书,阐明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价值为尺度的新发展观。参见[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7]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湾,195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先后在印度、英国和美国任教,1998年离开哈佛大学到英国剑桥三一学院任院长。他曾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写过人类发展报告,当过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的经济顾问,并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关于发展研究的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是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来的卓越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他改变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阐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参见[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8]保罗·谢弗(D.Paul Schafer),加拿大著名文化学者,在文化领域工作长达四十年之久。其于2004年所著的《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详细阐发了以文化为本的发展范式。参见[加]D.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1—9页。

[9]参见拙文:《中国社会发展范式的转换:普遍性与特殊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119—125页。

[10][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

[11][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12][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页。

[13][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4][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15][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6][加]D.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9页。

[17]新发展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等对现代社会发展难题进行了理论上的自觉的批判并尝试构建新的社会发展范式。本书对其理论都进行了审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新发展观的审视,并作为主线贯穿于全文,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视主要体现在对其分析社会发展问题的异化方法论的批判上,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审视主要主要体现在对其分析社会问题的剥削方法论的批判上。

[18]Terell.Carver edited,Marx:Later Political Writing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xix.

[19]Sidney Hook,Towards the Understanding of Karl Marx:AR evolutionary Interpretation,New York:John Press,1933,P85.

[20][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2][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5]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26]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学术圈开始运用传统的分析哲学的演绎方法分析马克思著作中的核心话题。这一工作开始于G.A.柯亨(Cohen)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1970)和阿伦·伍德(Wood)关于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文章(1972)。关于剥削研究的文章是此后他们研究的热点,主要著作有柯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约翰·罗默(John E.Roemer)的《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1982)以及埃里克·欧林·赖特(Eric Olin Wright)的《阶级》(1985)等。

[27][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页。

[28]森在其发表的文章中,讨论过以自由为中心的社会评价观点的各个不同方面。可参见“Equality of What?”in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volume?,edited by S.McMurri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Choice Welfare and Measurement(Oxford:Black well;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2;republishe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9][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0]关于饥荒的考察,西方存在不少文献。可参见Onora O’Neil,Faces of Hunger:An Essay on Poverty,Justice and Development(London:Macmillan,1998);Joachim Von Braun,Tesfaye Teklu and Patricia Webb,Famine in Africa:Causes,Responses,Preventio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

[31][印]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页。

[32]Jean-claude Caron,La France de 1815~1848,Paris:Armand Colin,2002,P155.

[33][加]D.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7页。

[34]关于这一主题更加深入的阐述可参见:D.Paul Schafer,Culture-Beacon of the Future,Twick-enham:Adamantine Press Limited,1998,pp.13~65.

[35]威廉·莱易斯:《自然的控制》,岳长岭、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页。

[3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37]马尔库塞:《工业社会与新左派》,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页。(www.xing528.com)

[38]弗洛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23页。

[39]G.A.柯亨(Gerald Allan Cohen),生于1941年,牛津大学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柯亨的代表作是《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1978),并因此书而名震学界,成为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旗手和主要奠基者。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历史、劳动和自由:来自马克思的主题》(1988)、《私有权、自由和平等》(1995)、《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怎么你那么富裕?》(2000)等。

[40]约翰·罗默(John E.Roemer,1945-)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教授。其主要代表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1981),《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1982),《价值、剥削和阶级》(1986),《在自由中丧失》(1988)等。

[41]埃里克·欧林·赖特(Eric Olin Wright,1947-),美国社会学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代表人物之一,现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其代表作有《阶级》(Classes,1985),《后工业社会的阶级》(Class Counts,1997)等。

[42][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王来金、杨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页。

[43][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刘磊、吕梁山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44][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刘磊、吕梁山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45]同上,第287页。

[46]高清海:《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对十年改革的消化和理解》,《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第3—9页。

[47]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48]马俊峰:《社会公正问题的价值考量》,《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第33—38页。

[49]何中华:《从哲学层面上确立新发展观》,《哲学动态》,1991年第11期,第9—11页。

[50]刘福森:《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哲学动态》,1995年第11期,第23—25页。

[51]杨耕:《传统与现代性: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层矛盾》,《哲学动态》,1995年第10期,第26—29页。

[52]邹广文:《论可持续发展人文本质及其人文对策》,《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4—9页。

[53]衣俊卿:《社会发展与文化转型——关于发展哲学的核心问题的思考》,《哲学动态》,2000年第3期,第2—5页。

[54]赵甲明:《和谐思维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第63—67页。

[55]韩庆祥、张曙光、范燕宁:《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哲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72—84页。

[56]刘卓红、陶日贵:《发展:在事实与价值之间——近代以来发展哲学的演变逻辑》,《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第107—111页。

[57]杨信礼:《当代中国发展哲学应关注的重大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46—47页。

[58]邱耕田:《发展哲学是关于发展观的学问》,《哲学动态》,1998年第2期,第20—22页。

[59]卞谦:《当代发展观的演变及其哲学意义》,《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版—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第2期,第20—23页。

[60]刘新刚:《中国社会发展的范式转换:普遍性和特殊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第119—125页。

[61]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62]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9页。

[63]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9页。

[64]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Introduction in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eds.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Cambridge,Mass,1997.

[65]吴晓明、王德峰:《经济发展的价值评判问题》,《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3—11页。

[66]吴倬、孟宪东:《论社会主导价值观和个性化价值意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6—22页。

[67]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第22—26页。

[68]李景源、孙伟平:《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46—51页。

[69]张岱年:《论价值与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第6期,第26页。

[70]高清海:《价值选择的实质是对人的本质的选择》,《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第1—3页。

[71]何中华:《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第29页。

[72]赖金良:《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17—24页。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页。

[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75]同上,第55页。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32—533页。

[7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