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国:学位类型与学位制度的变革

德国:学位类型与学位制度的变革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德国的高等院校在1998年之前没有颁发学士学位的本科层次教育,典型德国式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是硕士—博士相连的两级学位制度,其中赋予学生就业资格的第一级高等教育毕业证书是硕士学位证书。在此之前,以19世纪初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为标志,博士学位一直是德国大学颁发的唯一学位。这些学校没有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因此它们的毕业生一般不具有直接读博的资格。

德国:学位类型与学位制度的变革

德国的高等院校在1998年之前没有颁发学士学位的本科层次教育,典型德国式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是硕士—博士相连的两级学位制度,其中赋予学生就业资格的第一级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这种两级学位制度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此之前,以19世纪初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为标志,博士学位一直是德国大学颁发的唯一学位。硕博相连的两级学位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逐渐发展形成与国际上主流的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体系兼容的新模式。

(一)传统学位类型与学位制度变革

一般意义上的德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主要以大学[18]载体,硕士—博士两级学位制度下的传统硕士学位[19]主要分为两类,根据专业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名称:一类是理工科、经济及社科类硕士(Diplom[20],以下简称“理工科硕士”),主要针对自然科学经济学工程学以及社会科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发放;另一类是文科硕士(Magister),主要针对人文科学和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发放。大学所提供的文凭学位的证书上注明了所攻读的专业:所有工科类毕业生统称为工学硕士或硕士工程师(Diplom-Ingenieur),在自然科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中则标出具体的专业,如心理学硕士(Diplom-Psychologie)、数学硕士(Diplom-Mathematiker)等。硕士学位证书上不注明专业方向,一律称为文学硕士(Magister Artium,M.A.)。[21]

另外,在原学位体系下,德国还有一类针对“准公务员[22]开设的“国家考试”(Staatsexamen)。国家考试分为第一级国家考试和第二级国家考试,由联邦或各州制定考试规则,由国家部门和高校教师共同组成考试委员会。第一级国家考试证书不具有学位证书效力,但却是报考第二级国家考试证书的前提条件。考生在获此证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和训练之后可报考第二级国家考试。法律、医学和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该考试才能获得毕业文凭,也才有可能取得国家公务员资格或处于国家监督下的某些职业的从业资格(医生、律师、药剂师、食品化学业等)。通过国家考试并不获得学位,但第二级国家考试证书相当于传统学制下大学硕士(Diplom/Magister)学位证书,学生可以毕业,在以上特定的行业就职。[23]考生据此也可获得读博的资格。

硕士学位培养计划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Grundstudium)和专业阶段(Hauptstudium)。基础阶段通常为四个学期,主要学习一般的专业基本知识。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的课程和积累足够的学分单(Scheine)后,必须通过中间考试(Zwischenprüfung)[24]才能进入专业阶段。专业阶段因专业而异,一般为四至八个学期或更长,用以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形成攻读重点,做毕业设计以及撰写毕业论文。作为结业考试,文凭考试和硕士考试通常包括一篇限定在数月之内完成的论文、笔试和口试。评定考试成绩的标准包括若干档次,一般从一分(优秀)到四分(及格)。[25]攻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通常只需主修一个专业,考试合格并提交论文或达到文凭水平的其他作业就可获得相应的硕士学位;文科学生完成两个主修专业(Hauptfächer)或一个主修加两个辅修专业(Nebenfächer)的学习,考试合格并提交学位论文之后才能获得相应学位。[26]大学硕士学位对应专业所需的标准学习时间(Regelstudienzeit)[27]为四至五年,[28]有特殊理由的可以延长;医学专业属此类情况,其标准修业年限为六年。但实际上学生一般都需要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学业。获得第二级国家考试证书的标准学习时间一般为三至六年半。

高等专科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代表理工科硕士(Diplom)的学位证书,但证书上会标注“FH”[29]字样,以区别于大学颁发的同层次同类型学位证书。同样,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将被授予标注学校性质的学位证书(Diplom-Berufsakademie)。这些学校没有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因此它们的毕业生一般不具有直接读博的资格。高等专科学院的学习与大学类似,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两个部分,前者一般包括二至三个学期,以前期考试或中间考试结束;后者也包括二至三个学期。文凭学位考试除了笔试和口试,还要求在二至三个月的期限内完成一篇应用性的毕业论文。高等专科学校的标准学习时间为三至四年,实际修业年限平均为四年。[30]

具体来说,在原有的学制制度下,德国大学和高等专科学院所提供的第一级学位,即硕士学位(Diplom/Magister)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表2-5所示的几个方面。

表2-5 德国传统学制中大学和高等专科学院的第一级学位

注:a.表示相应的学科专业,如数学硕士(Diplom-Mathematiker),心理学硕士(Diplom-Psychologie).资料来源:根据以上信息整理而成.

德国传统的学位制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制较长,影响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和工作;学位体系难以适应国际标准,影响学生的学分转换和学生的跨国界流动等。

为了跟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使德国大学更具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旨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äischer Hochschulraum)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Prozess)[31]的影响和推动下,德国开始逐步引进英、美教育体系中的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学位制度。1998年,德国政府通过了《高等教育总纲法》的修改案,在此框架下开始实验在传统的学位教育之外推出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教育。两者对应的常规学习实践分别是三至四年和一至两年,从学士到硕士的连续学习时间一般要求不能超过五年,比传统学位实际修读时间更紧凑。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深入,到2003年,学士学位已被视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常规学位(Regelabschluss des Hochschulstudiums)。在2003年10月10日的决议中,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决定全面引入学士专业和硕士专业,并计划在采用国家考试和教会考试的专业外,以学士—硕士两级学制取代德国传统的学制。[32]

新设立的硕士专业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连续性硕士专业”(Konsekutive Master-Studiengänge),指在原来的学士专业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该专业;二是“非连续性硕士专业”(Nicht-konsekutive Master-Studiengänge),指硕士专业不是学生之前所学学士专业的深化和延伸。这类硕士专业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学业之间的转换,其所颁发的证书名称由大学自己确定,通常来说,学位名称会明确地表明所学的专业方向;三是“继续教育性硕士专业”(Weiterbildende Master-Studiengänge),此类专业与前两类的唯一不同是,要求学员至少要有一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而且其教学内容要与学员的工作时间紧密衔接。另外,硕士专业可以在“以研究为导向”(Forschungsorientierte)和“以应用为导向”(Anwendungsorientierte)这两种不同的取向之间进行选择和定位[33]

按照新的学位制度,德国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B.A.)/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B.Sc.)/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c.);工学学士(Bachelor of Engineering,B.Eng.)/工学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M.Eng.);法学学士(Bachelor of Laws,LL.B.)/法学硕士(Master of Laws,LL.M.);教育学学士(Bachelor of Education,B.Ed.)/教育学硕士(Master of Education,M.Ed.)。

根据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总纲法》修订案,高等专科学院在原有学位制度的基础上同样获得了开设本科学位专业和硕士学位专业的资格。由这类学校颁发的本科和硕士学位被认为与大学院校颁发的相应学位等值,并且不再需要在学位证书中标注“FH”字样。除了不颁发教育学学位,高等专科学院所颁发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专业名称与种类已与大学及其同类高等院校的学位基本相同。高等专科学院颁发的硕士学位和大学的一样可以赋予学生读博的资格:虽然高等专科学院没有从事博士教育的资格,但其毕业生可进入综合性大学及与其同等级的高等院校攻读博士学位。这些改革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提升高等专科学院在德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反映了在国际化背景下,大学与高等专科学院之间的差异性和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德国的各类艺术音乐院校的学历文凭为文科硕士(Magister)学位或相应的证书,部分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甚至还具有颁发博士学位的资格。随着1998年《高等教育总纲法》的修订,以及新的学位制度的引进,艺术类院校也获得了开设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的资格,所颁发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类型包括:文学学士/文学硕士;艺术学学士(Bachelor of Fine Arts,B.F.A.)/艺术学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M.F.A.);音乐学学士(Bachelor of Music,B.Mus.)/音乐学硕士(Master of Music,M.Ed.),以及教育学学士/教育学硕士。[34](www.xing528.com)

博洛尼亚进程最初的学位改革方案只涉及“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两个系统”的设立,并没有单独将博士学位列出。但在2003年的柏林部长会议上,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各国部长们意识到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中,研究以及训练研究者对于提升欧洲高等教育吸引力的作用,因而在此次会议结束时签署的《柏林公报》上声明将博士教育也纳入新学位体系。[35]据此,博士学位作为德国新的学位体系中的第三层次的地位得以确认。此后,2005年2月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召开的博士教育论坛确定了博士学位改革的十项基本原则。其中,就博士生学位攻读年限问题,会议达成了共识,要求博士学位学习的年限应有一个适当的规定,全日制学习时间应控制在三至四年。此外,根据会议精神,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也有了新的突破。在新的博士学位制度下,德国大学被要求设立研究生院/博士生院,实行学院培养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博士生培养的效率[36]

从改革的进度和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引进的国际学位与传统学位并存仍然是当下德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表2-6所示,2010/2011学年德国高等院校授予的学位/文凭中既包括传统的硕士学位,也含有新学位制度下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从各类学位授予数量来看,获得学士(Bechelor)学位的人次最多,占当年所有授予学位数的38.9%;紧跟其后的是获得德国传统大学学位(Diplom/Magister)和获得硕士(Master)学位的群体,分别占总学位授予数的22.6%和10.5%。

表2-6 德国高等院校2010/2011学年授予的各类学位/文凭数量

注:a.表大学授予的传统硕士(Diplom/Magister)学位;
b.表高等专科学院授予的传统硕士(Diplom)学位;
c.表示由艺术学院授予的传统硕士学位或相应证书;
d.属于国家考试类型.
资料来源:http://www.datenportal.bmbf.de/portal/Tabelle-2.5.45.xls.

(二)博士学位制度和博士培养模式改革

现代意义上的学位授予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大学,其核心学位是博士学位(Doktortitel)。19世纪初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不仅标志着现代博士生教育的开端,也意味着博士学位由中世纪的授课执照变成了一项大学文凭,成为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资政证明。[37]传统的德国大学博士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手工作坊式的前工业化时代特征,以师徒式的导师制为核心,也被称为“师徒制”(Meister-Lehrling Modell,或“学徒制”)。博士生导师的德文是“Doktorvater”或“Doktormutter”,直译为“博士之父”或“博士之母”,体现了师生之间如父子或母子般的亲密关系。这种师徒关系既强调科学研究,也注重人品个人修养的衣钵相传:博士生以科研助手的身份跟着导师从事相关研究;依托以导师为核心的研究所为培养单位。学生免试入学,没有必修课,导师为博士开设研讨班(Seminar),取得科学研究的创新型成果是取得学位的前提条件。[38]这种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使指导教授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私人关系,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它虽兴盛于以博士学位为唯一学位的时代背景下,其组织与管理方面的许多特征仍沿用至今,而且仍保持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20世纪50~60年代,德国综合性大学里实行的单一学位制被硕士—博士两级学位制度取代,博士学位因此上升为大学中的第二级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也成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和在医学等特定行业任职的必要条件。尽管如此,德国大学的博士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着传统师徒制培养模式的许多特点。比如,在入学资格方面:德国大学的博士入学一般没有考试选拔机制,也没有组织化的录取程序,唯一有关的规定是各系层面的“博士考试条例”(Promostionsordnung)。该条例一般对博士学位考试申请者的资格作出了一些规定,通常要求申请者已取得第一个学位(文凭学位、硕士学位或通过第二级国家考试),并且结业成绩优良。符合有关要求并愿意攻读博士的学生一般先找到一位教授作为其导师(教授对其得意的学生也往往提出读博士的建议),与之商讨博士论文工作;论文题目可由导师指定或自定,也可双方商定。如果教授同意指导其论文,该学生就此便进入博士生阶段。[39]

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和考核上,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通常被视为博士生独立进行科研而非接受系统教育的过程。因此,传统德国大学的博士学位不通过课程学习,而通过科研和科研训练获得。理工科博士生一般在本系、本研究所担任各种教学和科研工作,受雇于学校或参加科研项目,边工作边写论文。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很多博士生主要在家自己读书和研究。博士生攻读学位所需的时间没有明确的期限规定,一般由导师根据博士生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确定。博士生在完成论文后,由其导师作为论文第一评阅人予以审查和点评。论文评阅通过后将进行公开答辩,通常由博士生导师支持。答辩委员会最后对博士论文的成绩做出评定。博士学位的全称因专业不同而异,有工学博士、自然科学博士等。获得博士学位者若打算在大学任教,还须获得特许任教资格(Habilitation)。[40]

这种博士生培养的理念、目标和方式与19世纪并无实质性的变化。尽管德国的博士学位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这种适应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日益暴露出与社会脱节的种种弊端,近年来大受诟病。其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博士培养的结构层次不清、缺乏针对性强的课程设置;博士生的身份不明确,导师对论文选题的辅导不够;博士生与博士论文无关的事务性工作过多,导致毕业延期和博士生的高龄化等。[41]针对这些问题,同时也为了提高德国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改进高校的培养工作,德国科学委员会(Wissenschaftesrat)[42]于1986年便提出了在德国的大学中设立研究生院(Graduiertenkollegs),进行结构化博士培养的政策建议。[43]其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在联邦教育与州教育规划与科学研究促进委员会(Bund-Länder-Kommission für Bildungsplanung und Forschungsförderung)、[44]大众基金会(Stiftung-Volkswagenwerk)以及博世基金会(Robert-Bosch Stiftung)的资助下,德国共建立了15所研究生院。[45]

研究生院实际上是博士生院(Promotionskellegs),是对依然占主导地位的师徒制模式的补充。总的来看,德国大学大规模研究生院的建立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提供资金支持。这类研究生院采用以某一主题为导向的形式,经常是跨学科的科研团队,有特定的入学程序,为博士生学习提供结构化的管理,并为年轻的研究人员提供奖学金资助。[46]虽然德国研究生院模式的初衷是借鉴英美博士培养模式,加大跨学科研究,但实际上德国式研究生院与英美模式大相径庭。它们既非大学的一级常设机构,也不是博士生的注册和管理机构,而只是由来自多所大学相近专业的数十名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围绕一个课题进行研究的一个临时课题组。它们需要定期接受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的评估,而且可能随着课题的终结而解散。即便如此,这类研究生院模式体现了“结构化培养模式”(Strukturierte Promotionsstudien)的特点,它们与传统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一是竞争。研究生院采用高标准的博士生选择机制,只向最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开放;二是师生双方责任清晰:指导教授要负责高水平的指导,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三是博士生课程设置广泛:研究生院培养模式中开设了结构化的博士生课程,其中包括一定学时数的英语课程。[47]

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的结构化博士生培养进入了一个全面扩展的新阶段,结构化项目不断增多,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国际化和网络化。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联邦州政府、专业学会、学术交流机构和私人基金会开始建立或资助各种形式的研究生院/博士生院,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48]与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合作、主要针对外国学生、涉及众多学科的国际研究生培养计划(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Programmes),由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Planck-Gesellschaft)[49]与各大学合作设立的马普国际研究院(International Max Planck Research Schools)[50]等。从2004年开始,德国还启动了旨在精英大学的“卓越计划”(Exzellenzinitiative),[51]在2006~2011年期间分两轮评选出了9所精英大学、37个卓越集群(Exzellenzcluster)和39所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进行重点资助。其中对于这些获选研究生院的资助,可以说是对结构化博士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其目标同样定位于国际一流水准的、跨学科和国际化的博士生培养,但规模明显扩大,研究方向比早期的研究生院更为宽广。每所研究生院可以包含一个大科研方向上的多个子课题,组织结构更为灵活,可以进行跨学系、跨学校和跨部门的合作,并可将由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资助的研究生院等各种结构化项目整合于其框架之下,甚至把硕士生培养也纳入其中。[52]从2012年开始,卓越计划启动了第二阶段的评选,其中又有45所研究生院成功入选,意味着更多的研究生院将获得资助和扶持。

总的来看,随着博士教育被列入博洛尼亚进程框架的第三级学位体系,以及在德国新的学位体系中的确立,德国传统的博士教育生培养模式正处于加速变革中。国家既有观念上增强了国际化和竞争性因素,博士生培养不再被看作是个别教授或者个别院系的职责,而变成了体制和国家政策的重点。然而,就目前德国大学博士生培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博士生仍然在传统的模式下进行科研活动,德国的博士教育和培养是否最终会全盘按照英美国家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还有待分晓。[53]当然,在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和多样性的时代背景下,德国大学的博士生教育和培养模式也有可能是多样的,会并行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和方式,而非一种模式独占优势。

综上所述,德国高等教育的院校机构、学生分布、学习模式、学位制度和资格授予等,都体现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以及稳中求变的发展风格。一方面,德国的高等教育形成了以学术为导向和以应用为导向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向,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据此发挥各自的作用;另一方面,德国积极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学位制度,与此同时,传统的学位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方式得以改良和延续,使德国高等教育学术资源丰富且具有层次。这些都反映了德国高等教育的独特性和兼容性,也是满足日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的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