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现代主义戏剧:主要艺术特征

后现代主义戏剧:主要艺术特征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现代主义戏剧同样具有这些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平面化、元叙述、戏仿及广泛的越界等特征。具体而言,后现代主义戏剧主要的艺术特征包括:第一,时空混合的剧场布局。后现代主义戏剧中的主角多是小人物、少数族裔等。

后现代主义戏剧:主要艺术特征

现代主义戏剧诞生于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主义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以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荒诞派戏剧为起点,于六七十年代发展至欧洲各国和美国,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贝克特、尤内斯库、瓦莱尔·诺瓦里纳(Valère Novarina),德国的汉特克(Peter Handke)、彼德·魏斯(Peter Weiss),意大利的达里奥·福(Dario Fo),英国的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以及美国的阿尔比(Edward Albee)等。按照伊格尔顿的说法,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中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1)后现代主义戏剧同样具有这些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平面化、元叙述、戏仿及广泛的越界等特征。具体而言,后现代主义戏剧主要的艺术特征包括:

第一,时空混合的剧场布局。后现代主义小说擅长的拼贴艺术在后现代主义戏剧中呈现为时空的频繁切换,其效果是剧情的非线性发展和叙述的重复和拼贴。英国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的剧作《上帝的宠儿》(Amadeus, 1979)以宫廷作曲家萨里埃利的角度讲述了他与莫扎特的恩恩怨怨。由于恐惧莫扎特的才华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萨里埃利不仅全力阻止莫扎特在宫廷展示才华,还在他最潦倒的时候每晚扮鬼吓唬他,使得他精神错乱,并在莫扎特的酒中下毒害他。作者把故事定位在1823年,讲述的是1781—1791年间发生的事情,剧中的时间以1823年为中心,以1781—1791年为半径进行时空转换,萨里埃利既是叙述者也是表演者,在时空的变化之间观众在非线性的剧情中跳来跳去,人物的性格、人性的复杂得到了极好的展示。虽然时空混合和变换的特征并非后现代主义戏剧所独有,后现代主义戏剧却将这一手法发展到了极致。

第二,即兴表演。在后现代戏剧家眼里,临场发挥的即兴表演打破传统的观演关系,融艺术于生活,让观众参与舞台表演和实践,以此突出剧情的虚构。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在专著《空洞空间》(The Empty Space, 1968)提倡“即兴戏剧”(improvisational theatre),其主要包括以下成分:观众也是演员;表演没有严格的要求,即兴演出;观众与演员的舞台混在一起,不分界限;像生活一样,表演的开始也是事件的开始。

第三,大量运用高科技,推崇感官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戏剧大量使用高科技技术,充分调动灯光、音乐、面具、舞蹈等各种舞台装置,充分发挥舞台表演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刺激观众的感官,以布莱希特式的“陌生化”效果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反思。

第四,后现代主义戏剧破除传统的戏剧审美标准,推崇各种极端的语言实验,打破传统的线性剧情,充分展示出后现代状况下人的不自由和异化状态。后现代主义戏剧还发扬了荒诞派戏剧的“延伸性的戏剧语言”,舞台上的各种道具都可以成为延伸的戏剧语言,一种物的语言。(www.xing528.com)

第五,反英雄人物模式。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和解构统一主体的理念的表现之一是对大众文化的推崇,哈桑曾指出“后现代艺术作品是反精英文化并采取走向通俗(大众化或平民化)的价值立场”。(2)后现代主义戏剧中的主角多是小人物、少数族裔等。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的剧作《看房者》(The Caretaker, 1959)仅有三个主人公,精神病人阿斯顿、他的做小商贩的弟弟米克,以及流浪汉戴维斯,他们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非英雄”,没有杰出的才华、伟大的功绩,也没有高尚的品德,整个戏剧也平淡寻常,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和扣人心弦的悬念。他们只是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过着平凡人生的平凡人,这正与后现代主义平面化的特征不谋而合。

————————————————————

(1) 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页。

(2) Hassan, Ihab. The Postmodern Turn. Ohio: Ohio State UP, 1987, p. 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