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播技术革新: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

传播技术革新: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中国已拥有5.64亿网民,世界上五分之一的网民在中国。有调查表明,中国近80%的网民浏览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新闻。所以说,世界上最大的论坛、最大的言论广场在中国。这些事件通常在真相大白之前,已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传播技术革新: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

“媒介即讯息。”从长远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供给人们的内容,而是传播技术革新下的新媒介本身。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一次新的延伸,从而总会带来传播内容(讯息)的变化。

人类文明先后经历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而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事实上,正是重大的技术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飞跃式发展。周宏仁先生在其《信息化论》一书中写道:人类历史上有过许多关于信息采集、存储、利用和传播的技术,古代如“烽火戏诸侯”的“光通信”技术,近代的如电报、电话、电视等“电子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但是,其中许多都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范畴。“现代信息技术”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亦即英特尔(Intel)公司1971年发明4004微处理芯片之后,才逐步形成的,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判断一项信息技术是否属于“现代信息技术”,有两个国际性标准:一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二是基于微处理技术,或者说,使用了微处理芯片。例如,电报、模拟电视就属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范畴。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实际上也是指的以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和微处理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即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1971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4004;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和发展。

一 互联网强大的舆论制造能力和动员组织功能

互联网被公认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基础性科技发明之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它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的显著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应用的丰富和拓展创造了条件。有关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覆盖全世界25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民超过23亿。作为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网络形态、信息传播的新载体、科技创新的新手段,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传播方式的质的飞跃,互联网正在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基本工具,而且每一项新技术以及相关的新业务的出现,都将促成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和舆论载体。

互联网已由一种信息技术手段,演变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新媒介。如今,网络媒介发展已日趋成熟,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14]不仅如此,网上信息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从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互联网正从Web2.0向Web3.0升级转型,网络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业务、新业态层出不穷,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大量涌现。各种信息网络正加速融合。一种新技术、新应用,常常是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整个社会的运行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深刻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借助宽带的力量,互联网已经从单一的行业互联网发展为深入我国各行各业的社会大众的互联网。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信息流载体,在中国媒体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民众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

如今,中国已拥有5.64亿网民,世界上五分之一的网民在中国。有关数据表明,在今天的中国,平均每400个中国人就拥有一个网站,平均每天有约24万人成为互联网的新用户。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再过一两年,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将超过7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将从目前的42.1%提高到53.8%。同时,我们看到,即时通信、博客、微博、微信、搜索引擎、视频分享、社交网站等几乎所有互联网新应用都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网民踊跃参与网上信息传播,参与网上内容创造,大大丰富了互联网的信息内容。

有调查表明,中国近80%的网民浏览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新闻。而且,中国互联网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就是人们喜欢通过互联网表达意见。在中国250万个网站中,超过100万个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这就为人们表达意见提供了极大便利。有位业界的同仁在2008年的一次论坛上生动地描述道:互联网时代是麦克风时代,世界上哪个国家的麦克风最多?中国。中国有多少个麦克风?至少有4.2亿,因为中国已有4.2亿网民,居世界第一;而且很快要增加到7亿个,因为中国已有7亿个移动电话用户,也是世界第一。我们用麦克风干什么?在用途排行榜的前几名里,就包括:用博客写文章,在论坛上发言。所以说,世界上最大的论坛、最大的言论广场在中国。有接近3亿人喜欢在中国100多万个24小时论坛上发言;有2亿个博客,其中至少有3000万个博客每周写一篇文章。这些发言和文章,除了分享生活经验和快乐、交流思想和情感,很多是批评社会现象、监督政府行为。如果您愿意,现在就可以打开中国的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你会看到几乎每一条新闻和帖文的留言中都有批评和抱怨,当然也有支持和赞扬—声音是多元、多样的。[15]

这样便利和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和意见交流平台,对于舆论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强烈的表达热情下,衍生出了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社会转型期人们现实的利益冲突、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心态以及社情民意都更为集中地在网上反映出来。一些事件,无论大小,只要具有某种敏感特质,均会迅速形成网上舆论,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在某些敏感问题上,由于我们在应对上的不及时或不妥当,往往陷于被动,导致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严重影响政府的中心工作,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如厦门PX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瓮安群体性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山西襄汾溃坝事故、周老虎事件、邓玉娇案、“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罗彩霞事件、王帅北跨省抓捕案、郭美美事件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网络事件。这些事件通常在真相大白之前,已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都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化条件下,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究竟应该如何为官、如何从政、如何为民?

尤其是,互联网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隐蔽性,使它的动员组织功能极强。《共产党宣言》里讲:“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有了铁路,联合几年就能达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欣喜若狂了。而今有了互联网,各种性质的联络几天或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这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给政府传播政令信息提供了便捷管道,也给民众反映呼声提供了平台,更给社会实现公正公平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同时也给各国执政党和政府带来了巨大挑战。这方面的例子已是不胜枚举。

二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体是网民

多年来,描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主要“定律”有四个:摩尔定律、贝尔定律、吉尔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其中,梅特卡夫定律提出:“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结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与传统经济时代的“物以稀为贵”相反,在网络时代,“物以多为贵”,上网的人越多,拥有的用户群体越大,共享程度越高,产生的效益就越高,网络的价值就越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而“闭关自守”是没有出路的。[16]这也足以让我们明白网民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的必然性。正是因为规模庞大、热情高涨的网民的积极参与,才让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出现裂变式发展,社会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呈现多渠道、互动性的新局面。

“你”是年度人物

1982年,美国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把“计算机”评选为年度人物。《时代》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如今,这个预言早已变成现实。2006年12月,“你”,即网民,即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时代》周刊对此的解释是: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今年的年度人物将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对此,2006年年初刚接任《时代》周刊执行总编辑的施滕格尔说:“如果你选择一个个人为年度人物,你必须得给出这个人是如何影响千百万人的理由。但是你如果选择千百万人为年度人物,你就用不着给出任何理由了。”

中国是网民大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有人在形容中国网民的强大时调侃说,如果5亿网民手牵手排队,那么就可以围绕赤道至少10圈;如果5亿网民都去当城管,那么中国将统一全世界;如果5亿网民每人去问一下周正龙“虎照是真的吗”?他要还能坚持说是真的,那么我就真的服了他!如果5亿网民都不用“如果”,则“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亮点之一,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并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前所未有,是网民创造了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可谓“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急”,网络舆论风起云涌,网络狂飙从天而落。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舆论影响力的不断彰显,人们对作为网络舆论传播主体的网民有了全新的认识,社会各界对网民也有了的全新的评价。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网民,不再只是意味着在烟雾缭绕、光线阴暗的网吧里沉迷游戏的小青年,不再只是意味着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那每天焦虑地敲击键盘的白领,不再只是意味着宁愿把心事全部诉诸网上的消闲者,不再只是意味着那些动不动“人肉搜索”喊打喊杀的“愤青”,不再只是意味着那些在变化莫测的马甲背后宣扬着陈词滥调的“精英人士”。

2008年2月《新周刊》做了一期关于网民的封面故事,标题赫然写着:“网络公民:第N个人大代表。”文章认为,从第一代网民的诞生到第一代网络公民的崛起,中国用了14年。每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相聚一堂,代表13亿中国人参政议政。有了网络,声音更多了、声量更大了。网络是直通车、网络是投票箱、网络是民生讲坛。某种意义上,有多少个网民,就有多少个人大代表。几亿之巨的中国网络“人大代表”,以BBS、聊天室、QQ、MSN、博客、微博为“人民大会堂”,以突发事件、社会热点、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为提案议案,制定出一套E时代下的全新议事流程—这就是网络的力量。在现实世界里,他们可能是教授、记者、律师、总裁、秘书、军人、警察、医生、保安、司机、导游或电工,他们也可能是真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立60周年之际,胡锦涛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9时13分,人民网强国论坛给网友发布预告:“各位网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胡锦涛总书记今天来到人民日报社了。过一会儿,他将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10时,胡锦涛来到人民网。在强国论坛,他听取了论坛情况简要介绍,随后,兴致勃勃地同网友们在线交流。人民网进行了网上图文、视频直播。

胡锦涛说,虽然他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网,但还是抽时间尽量上网。上网,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在交流结束时,胡锦涛还表示,网友们在网上发给他的一些帖子,他会认真地去阅读、去研究。

可以说,这20分钟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必将成为载入中国史册的浓重一笔。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网民的肯定,对几亿中国网民智慧和力量的肯定,对互联网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重要作用的肯定。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风格更加开放和自信,我国政治文明又迈向一个新的层次。

网民是互联网的主人,有什么样的网民就有什么样的互联网文化。建设优秀的互联网文化,离不开网民的支持和参与。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亿网民的文明古国和负责任的大国,培育和塑造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国家地位相匹配的大国网民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总之,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必须充分认识到网民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必须充分尊重这种主体地位。

三 信息技术革新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更为剧烈地改变整个世界。

所谓信息技术,也就是人们常常脱口而出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对于信息技术的具体解释,可能有不同的版本。但是目前有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信息技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传感技术。这是人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与拓展,最明显的例子是条码阅读器;二是通信技术。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与拓展,承担传递信息的功能;三是计算机技术。这是人的大脑功能延伸与拓展,承担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

通常认为,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3.5万~5万年前;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早在隋唐之际(7世纪左右),出现雕版印刷术,11世纪(大约在公元1040年)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欧洲人1451年才开始使用印刷技术);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www.xing528.com)

当前,互联网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应用的快速扩张期,互联网创新和普及应用速度前所未有,网络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业务新业态层出不穷。从我国互联网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看,信息传播以文字形式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转变,互联网应用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等领域延伸,互联网服务模式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传播手段从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延伸。

Google工程总监Craig Nevill-Manning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在某种意义上,云计算、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是未来互联网的支柱,由此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这将带来互联网自身发展的3个趋势,一是互联网的无限规模论。在10年以后,全球互联网用户将比目前的约20亿增长两倍多,达到50亿,全球移动用户数也将增长到超过100亿,全球数字化信息(包括音频、视频、图像、文本等)的总量将由2010年的800EB增长到53ZB(1ZB=1024EB),我们届时将正式从EB进入ZB时代。这种巨大的数据规模,必然要得到云计算相关技术和服务的支撑。二是当知识保障、内容无限增长,人们对信息过滤和有效信息的选择需求激增,使得信息的相关性和选择性更加重要。个性化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对信息服务提供商而言,他们所面对的市场不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是每个消费者。要甄别出每一个用户,并为他们之间提供足够丰富的互动渠道,将有巨大的商机。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不仅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有话语权,而且人人都可能是彼此的客户、竞争者、合作伙伴。因为包含移动互联网在内的互联网产业正把全球各地紧密地联系起来,各种远程机遇将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比如一家小的创业公司,由于互联网、移动、搜索等技术的协助,保障了人们对信息的公平获取,这一方面弱化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大了其一夜成名、成为互联网意义上的跨国企业的机会。三是网络和终端的智能化,在近十年来的技术演变历程中,这一趋势其实一直都有所体现。而在未来,网络将更多地不仅仅以平台、渠道、工具的角色出现,而会协助用户进行信息选择、工作,甚至是协助其思考。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完成。

其中尤其是随着微博、微信时代的到来,我们更是不知不觉地步入了“微时代”。一股全新的微力量正在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微政治”力量正潜在地塑造着我们当下的政治生活,改变着政治活动以及政策过程的程序与重心。提出“微政治”概念的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王丽萍教授说:“今天的政治已经与曾经很长时间主导人们政治生活的对理念、信仰、制度、权威等价值和相关命题关切渐行渐远,而更多地表现为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关注,或仅仅对民众具体、细小甚至琐碎诉求和问题的回应。”近三年来,以微博为典型的自媒体在国内取得爆发式增长,并给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仅以国内最大的微博运营商新浪为例,短短两三年时间,其注册用户量飙升至3亿,体现了自媒体强劲的发展势头。免受控制的网络传播天性加上终端移动化这一整套信息传播技术,严重消解了威权体制控制管理体系,给微政治时代的集权治理带来严峻挑战。[17]2010年9月,江西宜黄拆迁户钟家姐妹在南昌机场被宜黄县委书记率队拦截在女厕所,记者邓飞实时播报的一条微博被转发8000多次,成为当天的热门新闻;而2011年“7·23”动车事故后,珠海市政协委员陈利浩一条为小伊伊捐款的帖子,24小时内转发超过90万次。不到一年时间,舆论的燃点已成十上百倍增长。这就是“微时代”!

《新周刊》杂志封面:微革命

信息技术革新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微博方兴未艾,微信又已兴起。腾讯2012年初推出微信,到2013年1月15日,腾讯宣布微信注册用户已超过3亿。有外媒2012年底发表评论大胆预测,微信的注册用户将会在3年内达到4亿。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和最新的网络信息传播形态,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网络新媒介。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能在30秒内通过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实时推送新闻,快速全面的资讯传递“刚出炉”的新闻,有效实现资讯的快速、大范围的辐射,这将网络信息传播的又一次革命。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全球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竞争也永不会停息。目前,美国拥有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最大的门户网站Yahoo、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最大的微信平台Twitter和最大的社交空间Facebook,美国的英特尔垄断着全球电脑芯片,IBM推行着“智慧地球”,微软掌控着电脑操作系统,ICANN掌控着全球域名地址,苹果主导着平板电脑。可以说,美国的网络空间霸权遍布互联网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角落,至少拥有互联网技术霸权、资源霸权、信息霸权和法理霸权四方面的绝对优势。

很显然,21世纪,是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伟大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

【注释】

[1]于咏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论》,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2]王艺刚:《关于化解新时期社会矛盾的思考》,河南平安网,2010年11月30日。

[3]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4]柳传志,在美国政治顾问、Ashcroft集团联合创始人茱莉安娜·格洛弗为访问美国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举行的宴会上的发言,2011年11月13日。

[5]彭鹏:《敏感话题弥漫网际如何调控网络情绪型舆论》,《军事记者》,2004年10月。

[6]卢展工:《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人民日报》,2011年2月14日。

[7]于咏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论》,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8]郑剑:《矛盾期心态》,《人民日报》,2012年10月22日。

[9]任晓:《我国经济社会关系的变革与参政党建设》,2010年9月25日,http://www.zjsy.org.cn/news_detail.aspx?id=4289&classid=189。

[10]谢文:《中国公民社会的孕育和发展》,载周雪光:《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桂冠图书股分有限公司,1992年版。

[11]黄卫平、汪永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II》,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性变迁》(英译本),(英国)政体出版社,1989年版。

[13]蔡永飞:《公众“老不信”的心态分析》,《人民论坛》,2012年第17期。

[14]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在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网络媒体趋成熟全球传播成新格局”,2008年11月22日。

[15]侯召讯:《一位中国“博客”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上的发言》,《人民日报》,2010年9月28日。

[16]周宏仁:《信息化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左广兵:《“微政治”蔓延挑战中国治理生态》,人民网,2012年6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