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鲁迅之见,中国温和的尼采

鲁迅之见,中国温和的尼采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尼采与中国思想传统在西方现代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中,尼采是对中国有特别影响的一位,在20世纪先后引发四次“尼采热”。看来有一定的内在原因,这些原因多少可以从中、西思想哲学传统的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当然尼采思想与儒家的区别也相当大。上述尼采与中国哲学思想这些共通的地方,也许并非人人都能同意接受,但他们的风格和哲学思辨方式相似的地方,也的确多得令人诧异。

鲁迅之见,中国温和的尼采

第一节 尼采与中国思想传统

在西方现代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中,尼采是对中国有特别影响的一位,在20世纪先后引发四次“尼采热”。为什么他对中国有那么大的影响呢?或者说,为什么他相对容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呢?看来有一定的内在原因,这些原因多少可以从中、西思想哲学传统的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

欧洲跟中国哲学思想传统表面上差异很大,不过大概因为哲学是人和世界最根本而一般的学问,所以也有西方汉学家和中国学者把中国的思想命题纳入西方的哲学范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1918)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1931—1934)都可以视作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大卫·狄尔维斯(David Dilworth)也做过专门而比较全面的比较,得出尼采跟中国哲学许多共同之处。(1)戴凯利甚至认为,尼采跟中国古典哲学的差异没有表面上那么大,尼采实际上是个“非常中国式的思想家”:

要之,尼采把哲学当做文化批判,毫不犹豫地把概念问题变成道德问题,所以他比起那些专业的、学院哲学家,就更容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尼采设法同时在诗的领域和理性论述的领域进行思考论辩。他著作的风格总的来说,跟中国古典哲学的哲学思维是很协调的……(2)

尼采跟佛教道家的契合,就是戴凯利上述观点的有力例证。(3)大概是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尼采有几次比较了佛教和基督教(4)法兰尼·米斯齐(Freny Mistry)认为尼采的“永远重现”(ewige Wiederkunft或Wiederkehre)很可能是来自佛教的轮回思想——但笔者并不同意这个观点,甚至说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用的是“佛陀的调子”。(5)尼采跟道家的比较更是个热门话题,一直可以上溯到1902年亚历山大·乌拉尔(Alexandre Ular)论尼采与老子的文章。乌拉尔觉得他们非常相似,并对尼采没有读过老子一事而感到奇怪,(6)虽然事实并非如此。尼采其实在《反基督》评论基督教用语“反现实”(即不能直接按字面去理解)时,顺带提到老子。(7)这正是很多学者认为尼采与《道德经》相通的地方。此后,尼采与道家的“平行”比较研究出了不少,尤以比较庄子的做得更多。(8)除了佛教和道家,尼采哲学跟儒家也有可比之处。例如,尼采将问题道德化,也正是儒家论述问题的特色。尼采的道德自然主义和对语言威力的认识,跟荀子的“性恶论”和“正名”论也有相似的地方。当然尼采思想与儒家的区别也相当大。

上述尼采与中国哲学思想这些共通的地方,也许并非人人都能同意接受,但他们的风格和哲学思辨方式相似的地方,也的确多得令人诧异。尼采虽然属于西方哲学传统,但他在这个传统中的地位却有点特殊。尼采的学说和风格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跟英语世界的读者格格不入,他哲学思辨的方式是如此独特,以至单图根本不把他当一个“专业”的哲学家;也逼得理察德·夏持不得不专门在他专著的导言并用上整整第一章来为尼采辩护。(9)更值得深思的是,那些对尼采的批评,跟西方“专业”哲学界对中国古典哲学的批评非常相似,例如,尼采和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虽然都有各自的“有机的整体”,但都因为缺乏一个“形式”系统而受到抨击。(10)

尼采大量使用格言与象征性和隐喻式的语言,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风格使尼采在一些教授眼中失去“专业”哲学家的资格,但对中国读者来说,这种风格却并不陌生。(11)像《论语》和《道德经》等古典哲学著作,若按照上述现代西方哲学的标准来看,也只是一堆“拼凑而非建构”起来的松散格言,就像尼采的著作一样,“可以从任何一点切入”(12)。事实上,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哲学概念,在中国哲学著作中是很常见的。(13)尼采经常在他的格言中插入简短的对话、寓言和诗句来阐明他的论点,也是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所常用的手法。(14)即使是尼采那些为人诟病、表面上自相矛盾的语言,有时也不比《公孙龙子》和《墨子》的语言更矛盾。(15)必须指出,尼采著作不限于格言体,也有结构严谨的论说文,诸如《不合潮流的观察》和《论道德系谱》等,这些论说文跟荀子和韩非子的文章也有可比之处。(www.xing528.com)

另一种尼采典型的论述方法,即所谓系谱的方法,在西方并不多见。大卫·海(David Hoy)虽认为尼采与休谟在方法论上有相似之处,但系谱学在西方要到后结构主义才广为人知。大卫·海从尼采的系谱方法归纳出两个显著的特点:历史诠释性和现实批判性,(16)而这两个特性正好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常用方法。中国先秦哲学家的立论,经常是通过对过去社会制度的历史诠释和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批判性对比而做出的,如孔子周礼,墨子对夏代,老子对更原始的社会。即使是荀子、韩非子商鞅等相对来说不太重视过去的哲学家,也经常通过对社会制度的词源诠释,来支持他们的理论和政策。(17)

这许多相通相似的地方,是否纯属偶然呢?中国哲学在启蒙时代的欧洲流行过,而尼采提过老子和孔子,这些相通相似,是否影响的结果呢?笔者和夏瑞春教授(Adrian Hsia)曾探讨过尼采接受中国文化的问题。(18)据现存购书和装订收据,尼采于1875年2月买了德译《道德经》和《大学》。(19)现在保存尼采藏书的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图书馆——该馆接收了原尼采档案馆的书籍——虽然没有此书,但档案馆的尼采藏书本来就不全,所以也不能证明原来就没有。我们有理由认为,尼采读过这两本书的可能性非常高。尼采在《反基督》中评论过老子的语言“反现实”,也就是说,他知道《道德经》用了很多比喻和象征。另外,我们还从尼采遗稿中发现一句似乎出自《道德经》的话,不过已证明出自别处。(20)托马斯·布罗布杰尔不同意我们的推断,认为没有证据证明尼采读过《大学》与《道德经》,而尼采买了《大学》之后,可能很快就在三月把书送给朋友。而且尼采是在后期才提到孔子和老子。(21)布罗布杰尔还补充介绍了另外十本尼采读过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书,不过这跟中国古典哲学没有太大关系。总之,尼采求学期间没有接触中国文化,后来在巴塞尔由于叔本华的哲学而引起对佛教和印度文化的兴趣,连带对中国思想也开始注意,但到19世纪80年代后期才认真看书,不过主要还是二手德语材料,所知仍然非常有限。所以,他认为中国古典哲学对尼采的直接影响,恐怕是不存在的。

但是布罗布杰尔关于尼采后期才提老子的理由,并不能完全否定尼采读过《道德经》的可能性,因为布罗布杰尔所举尼采阅读亚洲文化书籍的例子中,就有一本《文化从其自然产生到当代的历史》(Geschichte in ihrer natürlichen Entstehung bis zur Gegenwart,Augsburg,1874),读于早期的1875年而用于后期的1883年。而且,如果尼采没有读过《道德经》,他又怎么知道《道德经》的语言“反现实”呢?(22)布罗布杰尔对此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或解释。所以,我们似乎也不能排除尼采后来读《道德经》的可能性。对于尼采直接接触中国古典哲学的问题,目前还是不要遽下结论。

即使尼采读了《大学》及《道德经》,前面列举尼采与中国或含义广一点的东方思想传统的相通地方,也并非要把问题套进中西文化对立的框架,证明尼采是个中国式的思想家,以满足某种文化沙文主义情绪。这些相通的地方所表明的,实际上是如何阅读和理解尼采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只要我们研究一下西方所谓“专业”哲学的本源,就会明白造成那些相通地方的根本原因,恰恰正是因为尼采没有跟随“专业”或西方现代哲学发展起来的柏拉图传统。柏拉图传统认为概念语言优于隐喻语言,就像成人优于小孩一样;另一方面,“系统”的应用也是成熟的标志。(23)而尼采摒弃系统,不玩弄抽象概念,有意识地追随“毫无哲学或学院的专业性”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24)正因为如此,尼采在专业的哲学传统中“丧失资格”也就并不奇怪了(25);也正因为如此,尼采跟从来没有柏拉图或“现代”传统的中国古典哲学表现得那么接近,也就更不值得奇怪了。尼采正是由于他的“非摩登”而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必须指出,尼采虽然读过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书,但从他对中国文化的批评态度看,他跟中国思想传统的某些契合,并非是影响或启发等的结果。

尼采跟中国思想传统的契合,可算是鲁迅跟他契合的背景之一。鲁迅通过章太炎认识佛教,并在“五四”运动前的好几年沉迷佛经(26)鲁迅也承认自己受过庄子和韩非的“毒”。(27)鲁迅、尼采与庄子的关系,已有陈顺妍为文探讨过。(28)陈的文章只着重他们共通的思想,但他们其实在风格和语言上也不乏相似的地方。不过,尼采与鲁迅的契合,比尼采与庄子,或者鲁迅与庄子的契合要深得多。庄子的消极无为跟尼采的现世观(thisworldliness)和“权力意志”说,(29)实在没有多少共通点。而庄子与尼采的相异之处,实际上也就是庄子与鲁迅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的地方显然使鲁迅更接近尼采。(30)另一方面,儒家也代表一种跟老庄相反的积极人生态度,例如《论语》中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便得到鲁迅的肯定。(31)虽然鲁迅说过孔孟之书对他没有什么影响,而鲁迅又以批孔闻名,(32)儒家对鲁迅的影响还是有迹可寻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鲁迅甚至比一些自称儒家之徒更接近儒家,详后述。(33)

然而,这些相通的地方,只是影响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必然条件。尼采在明治日本风行之际,中国留日学生人数不少,但他们大多学政军事。除了王国维偶有涉猎,写了两篇文章,当时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人为尼采所吸引,所以尼采还需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候、合适的人物,才能真正实现他对中国的影响。而这个人就是鲁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