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特殊儿童学校卫生学:全面体质测查与分析

特殊儿童学校卫生学:全面体质测查与分析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体质测查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反映体质水平的指标进行测量与调查。其中就应包括儿童体质方面的测查。图3-2-3身高体重测量仪图3-2-4儿童测量身高的方法测量过程中应注意:①水平板与受测者头顶接触时,松紧要适度。

特殊儿童学校卫生学:全面体质测查与分析

第三章 特殊儿童的体质测查

学习目标:

1.了解特殊儿童体质测查的目的与意义。

2.熟悉特殊儿童体质测查的主要内容。

3.掌握特殊儿童的身高、体重、坐高、躯体围度等的测查方法。

4.熟悉特殊儿童的视觉、听觉、感觉运动等生理功能的检查方法。

5.了解特殊儿童其他体质指标的测查方法。

第一节 体质测查的概述

一、体质测查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身体的质量,即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的相对稳定的综合特征。体质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运动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水平。

影响体质强弱的因素: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遗传对体质的状况和发展提供可能性或前提条件,体质的强弱还有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卫生和身体锻炼等因素。

体质测查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反映体质水平的指标进行测量与调查。

二、体质测查的内容

儿童体质测查的内容和指标与儿童生长发育的评量指标具有一致性,主要如下所述。

① 形态结构指标: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坐高及皮下脂肪厚度、身高体重比等。反映一个人的体型、姿势、身体组成比例和营养状况等。

②生理生化指标: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等心肺功能指标及生化检验指标等。反映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和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③ 身体素质指标:跑、跳、攀爬等运动能力指标及反映爆发力、柔韧性、灵巧性、协调性、平衡性或耐力等的运动指标等。

④心理状况指标:反映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及社会适应性方面的指标。

三、特殊儿童体质测查的目的和意义

① 确定特殊儿童的类别及程度,大范围测查可了解特殊儿童的数目及分布情况,为特殊儿童的预防提供科学线索和依据。

②了解特殊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为教育、训练及康复治疗等提供科学依据,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和采取措施,同时还可评价教育、训练或康复治疗的效果。《特殊学校暂行规定》第9条指出:学校应对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的残疾类别、原因、程度和身心发展状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测评。其中就应包括儿童体质方面的测查。

③积累特殊儿童体质的数据和资料,为我国残疾人或特殊儿童的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科学的研究,相关服务机构的工作开展等提供科学依据。这对加强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我国的全民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身体形态结构的测查方法

一、人体的测量

人体的测量包括身高、体重、坐高、躯体围度、肢体长度和皮下脂肪厚度测量等。卫生要求新生儿每周1次,婴儿每1个月1次,幼儿前期每3个月1次,3岁以上幼儿(学龄前儿童)每半年1次,学龄儿童及少年每年1次进行人体测量。

(一)身高

身高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是头、脊柱及下肢的总和,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婴儿不能在直立位测量身高,只能在卧位量其身长(如图3-2-2所示)。

1.测量工具

身高计、身高体重测量仪(图3-2-3)、固定墙上的立尺、软尺,婴儿用的量床(图3-2-1)、量板、婴儿身高体重测量仪等。

图3-2-1 婴儿量床

图3-2-2 婴儿测量身长的方法

2.测量方法

被测者脱去鞋帽,立正姿势站立,头为正中位,两臂自然下垂,双眼平视,足跟、骶部和两肩胛骨中间部位与身长计的立柱紧贴,两脚跟靠拢,足尖分开成60 度,测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长度(如图3-2-4所示),误差不得超过0.2 cm。人的身高一般在清晨较高,傍晚较低,早晚相差1~2cm。

图3-2-3 身高体重测量仪

图3-2-4 儿童测量身高的方法

测量过程中应注意:

①水平板与受测者头顶接触时,松紧要适度。

②读数时两眼要与压板等高。

③身高测量应在相同时间、相同条件下,用统一的方法进行则量,以减少误差。

④对有肢体障碍的儿童,如坐轮椅的儿童、痉挛性脑瘫儿童等,可采用“分段测量身长法”,如先测头颈(头顶到颈椎),再测躯干(颈椎到坐骨结节长),测下肢(可再分段测坐骨结节到腘窝,腘窝到足跟),最后各段长度相加则为总身长或身高的长度。

⑤对触觉敏感的儿童,要尽量减少刺激,或采用特殊的处理,如先用布包裹住该儿童的裸露部位,减少碰触的敏感性。

3.标准身高计算方法

新生儿平均身高为50 cm,0~6个月每个月平均增长2.5 cm,共计增长15 cm。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 cm,共计增长10 cm。2岁约为85 cm。

2~10岁小儿的身高可用下列公式来估算:

身高(cm)=年龄×5+80

如5岁应该是5×5+80=105(cm)。

近年来调查资料表明,以上公式计算出的身高值较实际值偏低,故推荐以下公式计算,即2~12岁小儿身高:

身高(cm)=年龄×6+77

青春期以后,身高的增长明显加快,每年平均增长8 cm左右。青春期终末(女17~19岁,男18~20岁)停止生长,最终男孩高于女孩,比同年龄的女孩高10~13 cm。

(二)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总的净重量。体重能反映机体生长发育的综合情况,所以是判断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临床工作中计算药物剂量、输液量和热卡供应等的主要依据。

1.测量工具

杠杆秤、体重计(如图3-2-5所示)、体重脂肪测量仪、身高体重测量仪、儿童秤(如图3-2-7所示)、婴儿秤(如图3-2-6所示)、婴儿身长体重测量仪等。

2.测量方法

体重计放在平坦地上,调整零点,受测者早晨起床空腹状态或餐前1小时左右时,排空大小便后,只穿内衣内裤,自然站立在秤台中央并静止不动,刻度尺平衡后读数并记录。每100 kg误差小于0.1 kg。

图3-2-5 电子体重计

图3-2-6 婴儿秤

图3-2-7 儿童秤

3.儿童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1~6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

1~12岁:标准体重(kg)=年龄×2+8

13~18岁:男生: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0.90

女生:标准体重(kg)= [身高(cm)-100]×0.92

一般实测体重在标准体重10%以内为正常,10%~2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为肥胖,20%~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三)坐高

坐高指人体坐姿时头顶至座位平面(坐骨结节)的垂直距离。测量坐高可了解脊柱高度(常以坐高来代替躯干长,虽然躯干长是从胸骨上端至耻骨联合点的距离)、评价体型及营养状况。坐高身高指数是坐高占身高的比例,指数越大,说明躯干相对校长,指数越小,躯干相对较短。一般3岁以上小儿测坐高,出生时坐高占身长的66%,以后下肢增长比躯干快,4岁时坐高占身长的60%,6~7岁后坐高小于身长的60%。成年人(男26~60岁,女31~55)一般指数在52%~54%间为均衡躯干型,大于54%为长躯干型,小于52%为短躯干型。

坐高的测量方法是,被测量儿童坐在身高坐高计(如图3-2-8所示)的坐板上,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坐高计(如图3-2-9所示)的立柱上。坐时头正直,眼平视,躯干挺直,两腿并拢,大小腿间保持90度的夹角,两脚踏在地面或身高计的垫板上,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测量者的站位与操作同身高的测量方法,误差不得超过0.2 cm。

图3-2-8 身高坐高计

图3-2-9 儿童测量坐高的方法

(四)躯体围度

图3-2-10 儿童头围测量

1.头围

头围测量法:用软尺尽量贴紧头皮测量前平眉弓上缘(注:眉弓就是眉毛的最高点),后平枕骨粗隆处的小儿头部一周的长度(如图3-2-10所示)。记录到0.1 cm,误差不得超过0.2 cm。它的增长代表头颅的发育,年龄越小头围增长越快,出生时头围约34 cm,前半年增长约9 cm,后半年增长约3 cm,1岁头围约46㎝,2岁头围约 48㎝,5岁头围约50㎝,10岁头围约为52 cm,15~16岁达54~58 cm,头围接近成人。头围过小及过大均为病理现象,头围过小,多见于大脑发育障碍、小头畸形等。头围过大多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大头畸形等。部分脑积水儿童要测经枕骨粗隆处到颅骨最膨隆处的周长,才可真实反映该类儿童的头围及脑积水增长的速度。

2.胸围

胸围的测量法:平静呼吸,用软尺测前平乳头上缘(已发育的女孩为第四肋处)处后平肩胛骨下角下缘的全胸围周长,吸气末读数(如图3-2-11所示)。记录到0.1 cm,误差不得超过1 cm。新生儿胸围比头围约小1.5 cm,1~2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图3-2-11 胸围测量法

3.上臂围

上臂围是骨骼、肌肉和皮肤,皮下组织的综合指标,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及营养状况。主要用于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儿童。上臂围的测量法:使被测者上肢放松下垂,在肱二头肌最突出处进行测量,测量时软尺只需紧挨皮肤即可,勿压迫皮下组织。记录到0.1 cm,误差不得超过0.2 cm。

(五)皮下脂肪厚度

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即皮脂厚度,也叫皮褶厚度,不仅可以推测全身脂肪的含量,而且也是判断是否发生肥胖或营养不良的一种简便方法。

1.测量工具

皮脂厚度测量仪(或皮脂计,如图3-2-12所示。)、皮肤皱折卡钳、替代工具(如卡尺,如图3-2-13所示)等。

图3-2-12 皮脂厚度测量仪

图3-2-13 卡尺

2.测量部位

腹部脐下或脐旁1 cm处(或锁骨中线与脐平线交界点,一般取右侧),是最常用的测量部位。此外,有时还要测量颈部、背部肩胛骨下端处、上臂肱三头肌下端、胸部、大腿前后侧和小腿腓肠肌等部位。

3.测量方法

左手拇指和食指(或其余四指),左右分开约3 cm,将测量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轻轻捏起呈皱折状,右手持卡尺或皮肤厚度测定仪测量皮肤皱根部上下缘的厚度(是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双倍的和)。然后将捏起的皮折放松后再次捏起测量,连续测三次,取其平均值。测量时施加在皮肤上的压力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读数的单位用mm(毫米),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数。请参看图3-2-14和图3-2-15。现在可以用X线软组织摄片法或超声波断层法测定脂肪更加准确。

图3-2-14 脐部皮下脂肪测量

图3-2-15 肩胛下角皮下脂肪测量

正常小儿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多在8 mm以上,如果低于8 mm则说明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4~8 mm为轻度营养不良,4 mm以下为中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消失,只能捏起皮肤为重度营养不良。

(六)肢体长度

1.上肢长度测量

在测量上肢长度时,被测对象应采取坐位或站立位,上肢自然垂于身体一侧。上肢长度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整体长度:相对长度为第七颈椎至中指尖长度,绝对长度为肩峰至中指尖的长度。

②上臂长度:相对长度为肩峰到尺骨鹰嘴距离,绝对长度为肩峰到肱骨外上髁距离。

③前臂长度:相对长度为肱骨内上髁到尺骨茎突的距离,绝对长度为尺骨鹰嘴到尺骨茎突或桡骨小头到桡骨茎突的距离。

2.下肢长度测量

在测量下肢长度时,应让患者仰卧,骨盆摆正,如一侧畸形,则健侧下肢应放在与患侧下肢相同的位置上。下肢长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整体长度:相对长度为脐至内踝尖的距离,绝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内踝尖的距离。正常两测误差不到1 cm。

②股骨长度:相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股骨外侧髁的长度,绝对长度是股骨大转子顶点到膝关节外侧平面的距离。

③胫骨长度:为胫骨平台内侧上缘到内踝尖的距离。

④腓骨长度:为腓骨小头到外踝尖的距离。

二、姿势的评定

姿势评定是通过观察或测量被评定对象,了解有无姿势异常。评定方法决定是否需要工具,如观察法不需要设备;测量法需要相应测量工具;放射学评定需要X光片。

(一)观察法

观察法指被测者自然站立,检查者从侧面、后面观察。

①侧面观察:注意头位置是否屈曲或倾斜,胸的位置是否有压低或升高,腹壁是否有凸出,脊柱的胸、腰弯曲是否过大,骨盆是否有前、后倾斜或旋转,膝是否过伸或屈曲等,是否有内翻足、外翻足或扁平足等。

②后面观察:注意下列身体标志结构是否在同一平面:双侧耳垂、双侧肩部、双侧肩胛骨下缘、双侧髂后上嵴、双侧臀纹、双侧内外踝。

(二)测量法

1.铅垂线测量脊柱侧弯曲度

铅垂线测量法可了解有无脊柱侧凸。测量方法是患者站立,用一个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则表示有脊柱侧凸。如图3-2-16所示。脊柱侧弯可见于脑瘫、脊髓空洞、小儿麻痹、神经纤维瘤病、胚胎发育异常等疾病。

图3-2-16 铅垂线测量脊柱侧弯曲度

2.测量腿的形状

①正常直形腿:站立时两膝和两足能并拢或稍有间隙,但不超过1.5 cm。

②“O”形腿:站立时两脚能并拢,但两膝间的间隙超过1.5 cm。如图3-2-17所示。

③“X”形腿:站立时两膝能并拢,但两足间的间隙超过1.5 cm。如图3-2-17所示。

图3-2-17 “O”形腿与“X”形腿的测量

3.测量足的形状

(1)跟轴线测量

被检查者站立位,若小腿正中线与足跟纵轴一致为正常,若足跟轴线向小腿正中线外侧或内侧偏斜,表明有足内翻或外翻畸形。

(2)足指数测定

足平放桌上,自足最高处到桌面的距离为足弓高度;自足跟到第2趾尖的长度为足长度。正常足指数=足弓高度×100/足长度≈29~31,扁平足指数小于29,严重者指数在25以下,高弓足指数大于3l。

(3)常见的足踝部畸形

①马蹄足:前足着地负重,踝关节跖屈位,足跟悬起。如图3-2-18所示。

②仰趾足:足跟着地负重,踝关节背伸位,前足仰起。如图3-2-19所示。

③内翻足:足底向内翻转,行走时足背外侧缘着地。如图3-2-20所示。

④外翻足:足底向外翻转,行走时足内侧缘着地。如图3-2-21所示。

⑤扁平足:足纵弓塌陷变平,足跟外翻,前足外展。如图3-2-22所示。

⑥高弓足:足纵弓异常升高,行走时足跟和跖骨着地。如图3-2-23所示。

图3-2-18 马蹄足

图3-2-19 先天性仰趾外翻足

图3-2-20 内翻足

图3-2-21 外翻足

图3-2-22 扁平足

图3-2-23 高弓足

4.放射学评定

对怀疑有脊柱侧凸的患者,应建议做放射学X光检查。拍摄直立位从第一胸椎到第一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检查方法

一、感觉功能的检查

感觉可分为特殊感觉、一般感觉及内脏感觉。特殊感觉是由特殊感觉器官(眼、耳、鼻、舌)产生的视觉、听觉、味觉等。一般感觉可分为浅感觉(如痛觉、温度觉和触觉)和深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等)。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感觉,具有感觉部位不准确,感觉性质不确定的特点。

由于内脏感觉多不能产生准确的主观判断,就需要特殊的仪器及检测技术来测定,如RⅢ反射反向抑制技术、黏膜电刺激方法和温度刺激方法等都是胃肠感觉的检测技术,已被应用于胃肠疾病发病机制的分析诊断中,一般要到医院去做。本节陈述主要的特殊感觉与一般感觉的检查。

通过对感觉的检查,判断引起感觉变化的原因,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功能活动及使用辅具的影响,以及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可防止患者由于感觉上的变化而再受伤害。

(一)视觉功能的检查

1.视力的检查(主要为远视力检查)

(1)视力表检查

3~5岁的学龄前儿童可以用儿童形象视力表(如图3-3-1所示)检查。5岁以上儿童可采用E字国际标准视力表或标准对数视力表(如图3-3-2所示)。

图3-3-1 儿童用形象视力表

图3-3-2 标准对数视力表

①常规视力表检查以自然光线下,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 m的地方,国际标准视力表的高度以表上1.0视力(标准对数视力表上5.0)的标记与被检查者的眼等高为准。双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从上而下辨认视力表中字母开口的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其前一行就是被检查者的视力,检查时倘若对某行标记部分认出,部分认不出,如“0.8”行有三个字不能辨认,则记录“0.8-3”,如该行只能认出三个字,则记录为“0.7+3”,依此类推。注意:要在光线均匀的地方挂视力表,室内最好在白色的墙上,距离窗户1 m以上,或挂在专业的视力表灯箱上;如果房间比较小,可在距视力表2.5 m处放一面镜,被检者坐在视力表下面,看反映在镜子里面的字母。对于配戴眼镜的人还应该记录裸眼视力(不戴眼镜的视力),矫正视力(戴眼镜时的视力)。

②走近视力表检查是指当被检查者的视力低于0.1时,可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其视力,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离视力表的距离。当视力低于0.01时,即在0.5 m处不能辨别0.1时,改为指数距离检查。一般正常人的视力为1.0(对数视力表为5.0)。

(2)指数(finger count FC)/距离检查

也称数指(CF)/距离检查,让儿童背光数医生手指,记录能看清手指数的最远距离,例如在30 cm处能看清手指数,则记录为“FC/30 cm”或“CF/30 cm”。若5 cm还不能辨认指数则改为手动距离检查。

(3)手动(hand move HM)/距离检查

可让儿童辨认是否有手在眼前晃动,记录其能看清手动的最远距离,如在10 cm处可以看到,即记录为“HM/10 cm”。如对手动亦无感觉,可检查有无光感。

(4)光感检查

光感的检查是在5 m长的暗室内进行,先用手巾或手指遮盖一眼,不得透光。检查者持一烛光或手电在被检者的眼前方,时亮时灭,让其辨认是否有光。如5 m处不能辨认时,将光移近,记录能够辨认光感的最远距离。无光感者说明视力消失,临床上记录为“无光感”。如有光感,要作光定位检查。

有光感者,为进一步了解视网膜机能,尚须检查光定位,方法是嘱被检查者注视正前方,在眼前1m远处,分别将烛光置于正前上、中、下,颞侧上、中、下,鼻侧上、中、下共9个方向,嘱被检查者指出烛光的方向,并记录之,能辨明者记“+”,不能辩出者记“-”。

其记录法如:++- 并注明眼、鼻、颞侧。

视力5分记录法:用0~5分表示视力的等级。0分表示无光感;1分表示有光感;2分表示手动;3分表示数指;3.0~3.9可用走近法测出;4.0~5.3为视力表置5米处可测得视力范围;5.0为正常视力。

表3-3-1 标准对数视力表和国际标准视力表数值换算表

新生儿及生后一个月的婴儿视力为光感~眼前手动,2个月的视力为眼前手动~0.01,3个月视力0.01~0.02,4个月视力为0.02~0.05,6个月视力为0.06~0.08,8个月为0.1,1岁为0.2~0.3,2岁为0.5~0.6,3岁时可能达到1.0左右。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视觉发育是有差异的,有人早些,有人晚些,但多数学者认为6岁以后(甚至10岁)才可发育成正常成人视觉。

2.视野的检查

视野也叫周边视力,它表示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以外的视觉细胞功能。视野的检查方法有对比法和视野计检查等。

(1)对比法(或面对面法)

视野检查最简单的方法是对比法,检查者可根据自己的视野(必须是正常的)对比检查出被检查者的视野。

实施对比检查法时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相距1m,面对面坐着,被检查者的左眼看检查者的右眼或右眼看左眼,彼此注视,双方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将被检查者的一眼遮盖,然后检查者伸出不断摆动的食、中二指,在被检查者与检查者的中间同等距离处,分别在上、下、内、外、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八个方向,由周边向中心缓慢移动,如果两人同时见到手指,说明被检查者的视野是正常的。如果被检查者比检查者晚发现手指,则说明被检查者视野小于正常。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准确性较差。

(2)视野计检查

用视野计(或视野仪,如图3-3-3所示)检查视野比较精确,是医院常用的检查视野的方法,可分动态视野检查法和静态视野检查法。

动态视野检查法是用一定刺激强度视标从某一不可见区,如视野周边部或暗点中心向可见区移动来探查不可见区与可见区交界点的方法,动态视野检查法主要用于测绘等视线和暗点范围,目前临床常用的平面视野计、弧形视野计均属此种。

图3-3-3 视野仪

静态视野检查法是视标不动,通过逐渐增加视标刺激强度来测量视野中某一点的光敏度或光阈值的方法,目前计算机自动视野计如国外的Humphreye及国内的北京眼科研究所的HQDS -Ⅰ型全自动电脑视野仪均属此种检查法。

3.色觉的检查

正常人能辨别各种颜色,凡不能准确辨别各种颜色者为色觉障碍。按色觉障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色盲与色弱,色盲中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蓝色盲及全色盲较少见。色弱者主要表现辨色能力迟钝或易于疲劳,是一种轻度色觉障碍。

色觉检查方法较多,现多采用假同色表(色觉检查图,或色盲本)检查。检查时,将色觉检查图置于明亮的自然光线下(阳光不得直接照射在色盲本上),距离被检查者70 cm,让被检查者迅速读出色觉检查图上的数字或图形,每图不得超过10秒钟。按色觉检查图所附的说明,判定是否正确,是哪一种色盲或色弱。请参看图3-3-4和图3-3-5。

图3-3-4 色盲本

图3-3-5 色觉检查图

(二)听觉功能的检查

听觉功能或听力检查目的是了解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检查方法甚多,主要有两类:主观测听法和客观测听法。(www.xing528.com)

1.主观测听法

主观测听法有秒表检查、语音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仪检查等。

(1)秒表检查

一般以不大于1 m距离能听到的秒表声为佳,预先测定好正常耳刚能听到此表声的平均距离,即为该表标准听距。被检查者坐位、闭目,用耳塞塞紧非检查侧耳道口,检查者立于被检者身后,先使患者熟悉检查的表声后,将秒表于外耳道平面线上,由远而近反复测验其刚能听到表声离耳的距离。记录方法以受检耳听距(cm)/该表标准听距(cm)表示,如100 / 100 cm、50 / 100 cm。

此方法简单易行,可粗测听力程度,如正常耳刚能听到此表声的平均距离为1 m,可将1 m三等分,远的1/3段听到表声为轻度听力减退,较近的第二、三段听到表声分别为中度或重度听力减退。

(2)语音检查

在长于6 m以上的安静环境中,地面划出距离标志,被检者立于距检查者6 m处,但身体不能距墙壁太近,以免产生声音干扰。受检耳朝向检查者,另一耳用耳塞堵塞并闭眼,以免看到检查者的口唇动作影响检查的准确性,检查者利用气道内残留空气先发出1~2个音节的词汇,嘱患者重复说出听得词汇,应注意每次发音力量应一致,词汇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并用,发音准确、清晰。正常者耳语可在6 m距离处听到,如缩短至4 m,表示轻度耳聋,1 m为中度耳聋,短于1 m者则为严重的以至完全性耳聋。记录时以6 m为分母,测得结果为分子,如记录为6/6、4/6、1/6等。此方法也简易实用,可测试一般听力情况,但不能鉴别耳聋性质,适用于集体检查。

(3)音叉检查

音叉检查是鉴别耳聋性质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调倍频五支一组的音叉(如图3-3-6所示),其振动频率分别为128、256、512、1024和2048 Hz。检查时注意:①用叩诊锤击动音叉臂的上1/3处;②叩诊锤敲击音叉臂的力量应一致,不可用力过猛或敲击台桌等硬物,以免产生泛音;③检查气导时应把振动的音叉上1/3的双臂平面与外耳道纵轴一致,并同外耳道口同高,距外耳道口1 cm左右;④检查骨导时则把柄底置于颅面;⑤振动的音叉不可触及周围任何物体。常用检查方法有林纳试验和韦伯试验等方法。

图3-3-6 音叉图

①林纳试验(Rinne test,RT)又称气骨导对比试验或任内氏试验,是比较同侧气导和骨导的一种检查方法。取C256的音叉,振动后置于乳突鼓窦区测其骨导听力,待听不到声音时记录其时间,立即将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侧1 cm外,测其气导听力。如图3-3-7所示。若仍能听到声音,则表示气导比骨导时间长(AC>BC),称林纳试验阳性(RT“+”)。反之骨导比气导时间长(BC>AC),则称林纳试验阴性(RT“-”)。

图3-3-7 林纳试验示意图

正常听力:AC>BC,RT“+”。气导比骨导时间长1~2倍,为林纳试验阳性。

传导性聋:AC=BC,RT“+”或BC>AC,RT“-”。因气导障碍,则骨导比气导时间长,为林纳试验阴性;气导与骨导时间相等者亦属传导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气导及骨导时间均较正常短,且听到声音亦弱故为短阳性(RT短“+”)。

一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气导和骨导的声音皆不能听到或假阴性(患者的气导基本消失,但振动的声波可通过颅骨传导至对侧健耳感音,以致骨导较气导时间为长)。

②韦伯试验(Weber test,WT)又称骨导偏向试验或韦伯尔试验,是比较两耳骨导听力的强弱。取C256或C512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额或头顶正中,让患者比较哪一侧耳听到的声音较响,若两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损害性质、程度相同,则感觉到声音在正中,是为骨导无偏向;由于气导有抵消骨导作用,当传导性聋时患耳气导有障碍,不能抵消骨导,以至患耳骨导要比健耳强,而出现声音偏向患耳,感音神经性聋时则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变,故健耳听到的声音较强,而出现声音偏向健耳。请参看图3-3-8所示。

图3-3-8 韦伯试验示意图

记录时可用“偏健耳或较轻耳”或“偏患耳或较重耳”表示偏向侧,用“正中”或“=”表示无偏向。

(4)纯音测听仪检查

纯音测听仪是利用电声学原理,通过电子振荡装置和放大线路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经过耳机传输给受检者,以分别测试各频率的听阈强度,可为耳聋的定性、定量和定位诊断提供依据。测听仪以正常人的平均听阈为标准零级,即正常青年人的听阈在听力计上为0 dB。用纯音测听仪测出的纯音听阈均值为听力级(Hearing Level,HL)。听力减退时需增加声音强度方能听到声音,所增加的强度即为听力损失的程度,声强以分贝(decibel,dB)表示,检查的记录曲线(听力曲线)称听力图。听力图分析如下所述。

传导性聋:骨导曲线正常或接近正常,气导曲线听力损失在30~60 dB之间,一般低频听力损失较重。如图3-3-9所示。

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渐降型或陡降型,高频听力损失较重,骨导曲线与气导曲线接近或互相吻合。如图3-3-10所示。

混合性聋:骨导曲线下降,气导曲线又低于骨导曲线。

人的语音范围在500~2000 Hz之间,听力损失程度一般以500、1000及2000 Hz的平均听阈来估计。

图3-3-9 传导性聋听力图

图3-3-10 感音性聋听力图

2.客观测听法

不需根据受检者主观判断,不受年龄、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检查结果比较精确可靠,特别是对婴幼儿测听及鉴别器质性和非器质性聋更有实用价值。

(1)非条件反射测听法

通过观察声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如心律、呼吸节律的改变或瞬目、转头、肢体活动等来了解听力。例如用摇铃、击掌等声音刺激粗测小儿的听力。

摇铃测听法:检查者在被测儿童耳后10~15 cm的上方摇一铜铃(或能发声的其他铃替代也可,注意不能让被测儿童看见你在摇铃),观察该儿童是否有反应,如眨眼、转头等。

击掌测听法:检查者在离被测儿童约1 m处用力击掌(注意不能让被测儿童看见你在击掌),观察该儿童是否有反应,如抬头看、对检查者用微笑或说话回应、向检查者走过来等。

(2)条件反射测听法

通过建立声刺激和某种生理反应之间的条件反射,然后观察这种生理反应的改变,来判断听觉状态。例如配景测听法是利用幼儿对图片或玩具的兴趣,先建立声刺激和按电钮亮灯而看到景物之间的条件反射,嘱被测儿童听到声音刺激就按电钮,即能看到景物,然后检查者逐渐降低声刺激的强度以测试儿童的听阈。此方法还可将声音刺激与儿童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建立条件反射,如嘱儿童听到击鼓声就向前跳一步,然后检查者逐渐降低击鼓的声音强度来测试儿童的听力状况。

(3)声阻抗测听法

利用生物物理学方法检查听力;声阻抗测听法是利用中耳对声波的阻抗现象来测试中耳的听觉传导功能,中耳的阻抗越大,反射回声的声音越大,从而了解中耳对声音传导的障碍程度。

(4)电反应测听法

利用神经生物学方法检查听力(如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利用耳蜗、脑干或脑皮层等生物电现象测试听力。如听力诱发电位检测,将电极放在幼儿的耳朵里或头皮上(一般在熟睡或全麻状态下进行),记录耳蜗、听觉神经或脑干等部位对每个声音刺激的生物电反应。

(三)浅感觉的检查

浅感觉是指皮肤、黏膜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如果传导刺激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病损会出现障碍,即消失、减退或过敏。

1.痛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暴露检查部位,检查者在其两侧对称部位用大头针或其他锐器(如注射针头的针尖、诊锤的针尖)力量均匀地轻刺被检查者的皮肤,问有无痛感及痛感程度,如痛觉有障碍时,再上、下对比,查出痛觉障碍的范围。对痛觉减退的患者,应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应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

2.温度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检查者用分别盛有冷水(5~10 ℃)和热水(40~45 ℃)的两个玻璃杯或试管轮流接触患者皮肤(2~3秒),问其能否辨别冷热。如不能辨别即为温度觉障碍。正常人能辨别出相差10 ℃的温度。

3.触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检查者用少许棉花絮纤维、羽毛或软毛笔,在皮肤上轻轻擦过,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问病人是否有感觉,如病人没有感觉即为触觉消失,否则触觉正常。

注意:检查时务必使被检者闭上双眼或把头转开,看不到检查者的动作。

(四)深感觉的检查

1.运动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检查者轻微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活动被检查者的指或趾(移动5度左右),请其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回答不正确则为运动觉障碍。

2.位置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检查者将被检查者的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回答不正确则为位置觉障碍。

3.震动觉检查

检查者将震动的音叉(频率为128 Hz或256 Hz)置于骨突出部位(如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请其回答有无震动感觉,有震动感说明震动觉正常,无震动感觉则属震动觉障碍。

4.深压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检查者用大拇指使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被检查者说出感觉。对瘫痪儿童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部位。

5.前庭功能检查

根据前庭系统病变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或以某些方法刺激前庭系统,观察其诱发的眼震、倾倒、眩晕和植物神经系统反应,以查明病变的性质或程度。

(1)自发性眼球震颤

在无诱发因素的情况下眼球出现的一种持续的、不随意的、节律性的往返运动,称自发性眼球震颤,简称眼震。眼震是前庭功能紊乱的主要体征之一,一般属病理性,可出现于前庭系统周围性病变、中枢性病变以及某些眼病。前庭性眼震由慢相和快相组成。慢相为前庭受刺激引起的转向一侧的较慢的眼球运动。快相为继慢相之后发生的中枢矫正性眼球运动,使眼球迅速返回其原始位置。由于快相便于观察,故以其快相作为眼震方向。

检查时被检查者固定头部,两眼注视眼前60 cm处检查者的手指,并随之向前(正中)、上、下、左、右五个方向注视,但以距中线条45°~50°为限,超过此限度时,正常人也可出现短时的终末性眼震而影响检查结果,出现眼震时应注意眼震的类型、方向、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各种眼震具有不同的特点,区别如下所述。

①迷路性自发性眼震,常为水平性或水平旋转性,振幅小,频率中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方向一般不变,呈单同性,具有快、慢相,同时常伴有眩晕、听力减退、耳鸣及恶心呕吐等反应,其程度又与眼震相一致,持续时间短,数分钟、数日或数周。倾倒或错指都偏向于眼震的慢相方向。

②中枢性自发性眼震,方向不一,常为水平性、旋转性、垂直性或斜性,振幅或细小或粗大,持续时间较长,数周、数月或更长。多无耳蜗症状,如有眩晕常与眼震强度不一致,常伴有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一般以后颅窝病变引起者居多。

③眼性眼震大多为水平摆动性,无快、慢相,持续时间长,亦可为永久性。不伴眩晕,闭眼或停止凝视后眼震消失或减轻。

(2)闭目直立试验

被检查者直立,两脚并拢,双上肢下垂,闭目直立,维持30秒,亦可两手于胸前互扣,并向两侧牵拉,检查者嘱观察其有无站立不稳或倾倒。前庭周围性病变时,躯干倾倒方向朝向前庭破坏的一侧,与眼震慢相方向一致;中枢性病变时,躯干倾倒方向与眼震慢相不一致。

(3)过指试验

被检查者与检查者相对而坐,两人上肢向前平伸,食指相互接触。被检查者抬高伸直的上肢,然后再恢复水平位,以食指再接触检查者的食指,上下臂均应在肩关节矢状面上运动,避免内收和外展,连续3次偏斜为异常。正常人无过指现象。前庭周围性病变过指的特点是双手同时偏向前庭功能较低侧,方向与倾倒一致,与自发性眼震的方向相反。小脑病变过指的特点是患侧单手向患侧偏斜。

(4)旋转试验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坐于旋转椅上,头固定于前倾30°,使外半规管呈水平位置,以每2秒一圈的速度作向右(顺时针)或向左(逆时针)方向旋转10圈后突然停止,嘱被检查者两眼向前凝视,观察眼震。在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发生向左的眼震,而逆时针旋转后则为向右的眼震,两次检查至少间隔5分钟。正常者眼震持续时间平均为30秒(15~45秒),两侧相差不超过5秒。

(五)复合感觉的检查

复合感觉是指大脑皮质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又称为皮层感觉。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1.定位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签轻触一处皮肤,请被检查者说出或指出受触的部位,然后测量并记录与刺激部位的距离。正常误差手部小于3.5 mm,躯干部小于1 cm。

2.两点辨别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检查者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刺激被检查者皮肤,用力相等。被检查者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测出两点间最小距离。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两点辨别距离不同:口唇为2~3 mm;指尖为3~6 mm;手掌、足底为15~20 mm;手背、足背为30 mm;胫骨前缘为40 mm;前胸为40 mm;背部为40~50 mm;上臂及大腿为75 mm。

3.图形辨别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检查者用铅笔或火柴棒在被检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询问被检查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4.实体觉检查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闭目,然后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品放于被检查者手中(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手表等)。让被检查者辨认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两手比较。

5.重量识别觉检查

检查者给被检查者有一定重量差别的数种物品,让其用单手掂量后,比较、判断各物品的轻重。

6.质地识别觉检查

检查者分别将棉、毛、丝、橡皮等不同质地的物质放入被检者手中,让被检查者分辨。

二、神经运动功能的检查

(一)神经反射的检查

反射是指皮肤、黏膜、肌腱和内脏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至脊髓或脑相应的神经中枢,再经过传出神经到达身体的效应器官或组织,出现相应的反射活动。当神经反射弧的任何部位发生病变或受损时,正常反射即遭破坏而出现异常的反应。因此通过反射的检查可帮助判断神经系统损害的部位,一般要在医院由医生进行系统检查。

(二)运动功能的检查

1.肌肉的检查

检查肌肉一般会检查肌肉体积、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等方面。

(1)肌肉体积

检查者观察被检查者有无肌肉的萎缩或肥大,触摸肌肉的坚硬度,如肌肉体积缩小,触其又松软无力则为肌肉萎缩。用带尺测量肢体的周径与正常比较可知其萎缩的程度。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多在四肢近端,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肌萎缩多在四肢远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出现肌肉肥大,但肌力减退,称假性肌肥大。

(2)肌力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尽最大可能活动肢体,以确定肌力情况,临床上将肌力分为6级。

●0级:完全瘫痪,没有任何运动动作。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肢体不能活动。

●2级:肢体只能在床上做水平位移,不能离开床面,即不能克服地心引力。

●3级:能克服地心引力而离开床面,但无力,不能做抵抗阻力的活动。

●4级:比正常肌力稍差,能对抗一般性阻力。

●5级:正常肌力。

正常肌力的力量测试可用专业肌力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如握力计测查握力,拉力计测查拉力,捏力计测查手指的捏力等。

(3)肌张力

被检查者安静放松,检查者对其肌肉松弛的肢体作被动运动时,可感到有一定的阻力,就是肌张力,用手触摸肌肉有一定的紧张度。肌张力增高时则肌肉变硬,作肢体的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加。肌张力减低时,肌肉弛缓,被动运动时阻力减轻或消失,关节因松弛活动范围扩大。

锥体外系病变为强直性肌张力增强,呈齿轮状或铅管样肌张力增强,表现为屈肌和伸肌都收缩对任何被动运动都有阻力,如弯曲的铅管,有时在均匀阻力基础上伴有震颤,出现规律而连续的停顿如齿轮转动。锥体束受损为痉挛性肌张力增强,呈折刀样增强,即开始有阻力后有一种变松的感觉,先牵张反射增强引起阻力增加,后由伸长反应而肌肉松弛。

(4)不自主运动

不自主运动为随意肌的某一部分、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收缩。患儿意识清楚却不能自行控制骨骼肌的动作。常见有以下不自主运动。

①抽搐:肌肉快速、重复性的,阵挛性的或强直性的无意收缩。

②痉挛:肌肉或肌群的断续的或持续的不随意收缩。

③震颤: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引起的关节不自主的、快速节律性运动。

④肌阵挛:肌肉或肌群突发的,短促的闪电样不自主收缩。

⑤舞蹈样动作:一种无目的,没有预兆的无规律、不对称、幅度不等的不自主运动。

⑥手足徐动:以肌强直和手足缓缓的强直性伸屈性运动为特点,可发生于上肢、下肢、面部和头颈部等。如患者的手指常出现不规则的“蠕动样”徐动性运动,掌指关节过度伸展,诸指扭转,可呈“佛手”样的特殊姿势。参与徐动性动作的肌肉张力增高;下肢受累时,行走发生困难,诸趾扭转,拇趾自发性背屈。患者呈现各种奇形怪状的不自主动作;舌头时而伸出,时而缩回。头部向左右两侧扭来扭去,有时咽肌受累而发生吞咽和构音困难等。这些不自主动作一般在安静时减轻,睡眠时完全停止,当精神紧张或做随意动作时则加重。

⑦扭转痉挛:又名变形肌张力障碍、扭转性肌张力障碍,是躯干的徐动症。一般以肌张力障碍、四肢近端或躯干顺躯体纵轴畸形扭曲为特征,肌张力在扭转时增高,扭转停止时正常。

大脑皮质运动区及其下行纤维、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周围神经以及肌肉各部的病变均可引起不自主运动。如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动痉挛由新纹状体病损引起;节律性与局限性肌阵挛与下橄榄核、齿状核及红橄榄束的损害有关;舞动运动为对侧脑基底核的病变所致;震颤可由纹状体、小脑及小脑有关的结构或额叶病变引起;肌束颤动见于运动神经元病变等。不自主运动可因生理或精神因素引起,但大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主要见于感染、中毒、变性、遗传和家族性发育异常等疾患,也可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肿瘤等。

(5)共济运动

共济失调是指运动协调功能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其机理是传入神经整合过程发生障碍,它由锥体外系,小脑、视觉前庭器官、深感觉共同完成。

共济运动一般可从日常生活观察中发现,如穿衣、进食、系扣、写字、取物等动作的协调性差,表现速度过快或过慢,动作幅度过大或过小,动作偏离目标不准确等。也可能是身体的平衡障碍如站立困难不稳、走路摇摆不稳易摔倒等。另可结合检查进一步确诊。

①指鼻试验:被检者一上肢平举,伸直食指,用其指尖反复多次点触自己的鼻尖,以不同方向、速度、睁闭眼反复进行。共济失调的表现为动作笨拙、摆动、动作过度、不准不稳等。

②快速轮替动作试验:被检者用手掌面作快速重复的交替拍击手背,或前臂做快速交替性旋前、旋后动作,重复数次,观察其动作是否流畅、规则、有节律。共济失调时出现动作快慢不一、动作笨拙、缓慢不稳等。

③跟膝胫试验:被检者仰卧,依次作:一侧下肢伸直举起,将足跟置于对侧下肢的膝盖上,其后沿胫骨前缘下滑至足背。共济失调时表现动作缓慢摇摆,足跟放不到膝盖上,并不能沿胫骨直线下滑。

④反跳试验: 小儿两上肢向前平伸、闭目,检查者用手分别或同时向下推动其前臂。有小脑病变时,患侧上肢的上下摆动幅度过大。

⑤闭目难立征:是平衡性共济失调的检查。小儿双足并拢站立,两手向前平伸,闭眼后倾斜欲倒为异常。小脑性共济失调睁眼闭眼都站不稳,闭眼稍明显。感觉性共济失调只当闭眼时站立不稳。

2.关节活动度检查

关节活动度检查是评价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并作为制订康复计划及评价康复效果的依据之一。关节活动度正常范围值(以肢体中立位为0°计算)如下所述。

①肩关节:前屈 0°~180°;后伸 0°~50°;外展 0°~180°;内收 0°;外旋 0°~90°;内旋 0°~90°;水平屈曲 0°~135°;水平伸展 0°~30°。

②肘关节:屈曲 0°~145°;伸展 0°~5°。

③腕关节:背屈 0°~70°;掌屈 0°~90°;桡屈 0°~25°;尺屈 0°~55°。

④髋关节:前曲 0°~90°;0°~125°(屈膝时);后伸 0°~15°;外展 0°~45°;内收 0°~20°;外旋 0°~45°;内旋 0°~45°。

⑤膝关节:屈曲 0°~130°;伸展 0°。

⑥踝关节:背屈0°~20°;跖屈0°~45°。

⑦颈部:前屈 0°~60°;后屈 0°~50°;旋转 左 0°~70°,右 0°~70°;侧屈 左 0°~50°, 右 0°~50°。

⑧胸腰部:前屈 0°~45°;后伸 0°~30°;旋转 左 0°~40°,右 0°~40°;侧屈 左 0°~50°,右 0°~50°。

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有普通量角器法和方盘量角器测量法等,详细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1)普通量角器法

普通量角器用两根直尺连接一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量角器测量。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参照一定的骨性标志),两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体长轴相平行。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上读出关节活动度。如图3-3-11所示。

(2)方盘量角器测量法

这种方盘量角器呈正方形,每边长12 cm,上有圆形刻度盘,加一指针及把手构成。在木盘刻度面处于垂直位时,方盘中心的指针由于重心在下而自动指向正上方。使用时采取适当姿位使关节两端肢体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使一端肢体处于水平位或垂直位,以方盘的一边紧贴另一肢体,使其刻度面与肢体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即可读得关节所处的角度。如图3-3-12所示。

图3-3-11 普通关节量角器

图3-3-12 方盘量角器

3.步态分析

对患有神经系统或运动系统疾病,又可能影响其正常行走的患儿,需要进行步态分析,以评估其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障碍的评定,以及制定具体康复治疗计划等提供依据。

检查方法主要有目测法与步态分析仪检测法。目测法简单易行,最常用,但有时颇具主观性与经验性,主要为定性观察;步态分析仪检测是利用专门的步态分析仪设备获得患者实际步态行走的量化指标,如步长、步幅、步宽、足角、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步行轨迹、足着地面积、膝关节角、踝关节角等客观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力学分析及评估等的方法,是近年来应用到医学临床的一种可量化评估的、精确的步态分析方法,但由于必须购买设备、提供场地和光线以及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等因素的影响等,其应用受到限制。

使用目测法,检查者嘱被检查者以自然的姿态及速度来回步行数次,观察全身姿势是否协调,肢体各关节姿势及活动幅度是否正常,速度是否匀称,骨盆运动、重心的转移是否协调,有时还要嘱其作快速及减慢速度的行走,作立停、拐弯、转身、上下坡或上下梯、绕过障碍物、缓慢的踏步或单足站立等动作等可使轻度的异常步态表现得更明显。

步态分析仪检测法要求系统地进行各肌群的肌力及肌张力检查,关节活动度检查,测量下肢长度、检查脊柱及骨盆状态,对说明步态异常的性质、原因、类型及确定矫治方法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的异常步态有以下几种。

(1)短腿步态

如一腿缩短超过3.5 cm,患腿支撑时可见同侧骨盆及肩下沉,故又称斜肩步;摆动时则有代偿性足下垂。

(2)关节强直步态

下肢各关节挛缩强直时步态随之改变,关节挛缩于畸形姿位时改变显著。如髋关节屈曲挛缩时引起代偿性骨盆前倾,腰椎过伸,步幅缩短。膝伸直挛缩时,摆动时可见下肢外展或同侧骨盆上提,防足趾拖地。踝跖屈挛缩时足跟不能着地,摆动时以增加髋及膝屈曲度来代偿,状如跨槛,故称跨槛步。

(3)关节不稳步态

如先天性髋脱位时步行进左右摇晃如鸭步。

(4)疼痛步态

当各种原因引起患肢负重时疼痛,患者尽量缩短患肢的支撑期,使对侧摆动腿呈跳跃式快速前进,步幅缩短,又称短促步。

(5)肌肉软弱步态

①胫前肌步态:胫前肌无力时足下垂,摆动期用增加髋及膝屈曲度以防足趾拖地,形成跨槛步。

②小腿三头肌步态:软弱时支撑后期患侧髋下垂,身体向前推进减慢。

③肌四头肌步态:在患腿支撑期不能主动维持稳定的伸膝,故患者使身体前倾,让重力线在膝前方通过,从而使膝被动伸直,此时髋微屈可加强臀肌及股后肌群的张力,使股骨下端后摆,帮助被动伸膝。

④臀大肌步态:伸髋肌软弱时,患者常使躯干用力后仰,使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运动,形成仰胸凸肚的姿态。

⑤臀中肌步态:髋外展肌软弱时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故患者在支撑期使上体向患侧侧弯,使重力线在髋关节外侧通过,以便依靠内收肌来稳定,同时防止对侧髋部下沉并带动对侧下肢提起及摆动。两侧髋外展肌损害时,步行时上体左右摇摆,状如鸭子,又称鸭步。

(6)肌痉挛步态

①偏瘫步态:常见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放松屈曲,为了避免足部拖地,摆动时常使患肢沿弧线经外侧回旋向前,故又称回旋步。上臂常呈屈曲内收。摆动停止。临床所见的偏瘫步态可有较多的变异。

②剪刀步:又称交叉步,多见于脑瘫或高位截瘫患者。因内收肌痉挛,步行时两髋内收,两膝互相摩擦,步态雀跃不稳。内收肌严重痉挛使两腿交叉难分,步行成为不可能。

(7)其他中枢神经损害的步态

①小脑性共济失调时,步态摇晃不稳,状如醉汉,故称酩酊步态。

②帕金森氏病或其他基底节病变时,步态短而快,有阵发性加速。不能随意立停或转向,手臂摆动缩小或停止,称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8)奇异步态

不能用已知步态解释者应考虑是否癔病性步态,其特点是动作表现不一贯,有时用更慢更费力的方式完成动作,与肌力检查结果不一致,肌张力检查时可有齿轮样反应等。

思考题:

1.什么是体质测查?特殊儿童体质测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对身体有畸形的脑瘫儿童进行身长的测量。

3.如果想知道一名儿童是否肥胖?用什么方法测量?判断是否肥胖的依据是什么?

4.在特殊儿童中常见脚踝部的畸形有哪些类型?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5.简述视觉功能检查的主要内容及常用方法。

6.儿童听觉功能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7.有的特殊儿童伴有感觉障碍,如何对痛觉、温度觉及触觉功能进行简单的检测?

8.“舞蹈样动作”与“手足徐动”都属于不自主运动,两者的表现有什么差别?

9.用什么方法可以检测一名脑瘫儿童是否存在有共济失调的症状表现?

10.实践题:操作练习儿童常用形态指标及感觉功能的测查方法,达到熟练掌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