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特殊儿童学校卫生学:疾病预防与急救措施

特殊儿童学校卫生学:疾病预防与急救措施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学校的疾病预防与急救学习目标:1.了解疾病的常识与预防意义;2.掌握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常识;3.熟悉常见儿童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常识;4.了解学校常见外伤的特点,并掌握其急救方法与技能。②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要保证学生的健康与正常的生长发育,就要积极进行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

特殊儿童学校卫生学:疾病预防与急救措施

第七章 学校的疾病预防与急救

学习目标:

1.了解疾病的常识与预防意义;

2.掌握传染病的基础知识及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常识;

3.熟悉常见儿童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常识;

4.了解学校常见外伤的特点,并掌握其急救方法与技能。

第一节 疾病与预防疾病的意义

一、什么是疾病

疾病没有明确的定义,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因稳态破坏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这里多指生理性疾病。简而言之,就是人体的正常形态或功能发生了变化,长期偏离了正常范围,导致人体出现结构与功能损害的一种状态。疾病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严重者还会导致长期的损害并危及生命。

二、学校进行疾病预防的意义

①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不成熟,容易患多种疾病,应重点预防。

②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要保证学生的健康与正常的生长发育,就要积极进行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

③预防学校学生疾病的发生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是国家未来高素质人才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殊性对学校疾病的预防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保证特殊儿童接受教育及进行相关康复治疗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23条中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职医务(保健)人员或者兼职卫生保健教师,购置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保障对学生常见病的治疗,并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设立卫生(保健)室。”《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定》第49条也明确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做好预防传染病、常见病的工作。

第二节 急性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在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疾病,而这种疾病能在人群中传播,使其他人引起同样的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所述。

①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定的某种病原体引起的,如病毒、细菌、原虫等。

②传染性。传染病可以从原来感染者,以一定方式到达或传播给新的感染者。

③流行性。传染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播,产生一定的地方流行性,或季节流行性。

④免疫性。人体在患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具有一定的不感受性,即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患此病。

传染病不同于流行病,流行病是指某种疾病在一定时期内的发病率高于平时。它既可以是传染病,也可以是非传染病,如龋齿肿瘤近视眼等。

(二)传染病发生的条件

传染病发生需要三个条件:病原体、环境、人体。即病原体的致病力、环境的条件允许、人机体的反应性。

1.病原体的致病力

病原体的致病力,与病原体的毒力(即对机体的侵袭能力和毒害能力)、病原体的数量(数量越多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大)、病原体的定位与扩散形式(传入途径、入侵门户、定居部位)以及病原体的变异性(长期进化过程中,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其结构形态,生理特性等发生了改变)等有关。病原体的致病力越强,发生传染病的机会越大。

2.环境的允许条件

传染病的发生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足够致病力的病原体侵入人的机体。如果病原体没有侵入人的机体,如没有机会接触到病原体,是不会发生传染病的。

3.人机体的反应性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会出现一种保护性反应即免疫反应,通过识别和排除病原体和抗原性异物,达到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它决定了人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即免疫力。如果病原体的致病力过强,或者人体的免疫反应过弱,机体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

人体的免疫反应

人体的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两种。

(1)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也称先天免疫,是不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反应。有种类的差异,具有稳定性和遗传性。主要表现三方面的功能:

①免疫屏障。包括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机械阻挡病原体的入侵外,还可通过分泌的汗腺液,乳酸脂肪酸以及不同部位黏膜分泌的溶菌酶,粘多糖、胃酸、蛋白酶等对病原体发挥杀灭作用。

②吞噬作用。在肝脏、脾脏、骨髓、淋巴结、肺泡及血管内皮有固定的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在血液中游动的单核细胞,以及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均具有强大的吞噬病原体或异物的作用。

③体液作用。血液、各种分泌液与组织液含有补体(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在抗体存在下,参与灭活病毒,杀灭与溶解细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与消化病原体)、溶菌酶(低分子量不耐热的蛋白质,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起溶菌作用)、备解素(一种糖蛋白,能激活C3,在镁离子的参与下,杀灭各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并可中和某些病毒)、干扰素(对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腺病毒均有抑制其复制作用)、白细胞介素-2(是小分子蛋白,通过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LAK细胞、N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从而杀伤病毒和肿瘤细胞以及细菌等,并能促进和诱导γ-干扰素产生的作用)等杀伤物质。

(2)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非遗传性,有抵抗同一种微生物的重复感染。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类:

①细胞免疫。T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受到抗原(侵入人体能使人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刺激后,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并表现出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只能通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故称细胞免疫。免疫过程通过感应、反应、效应三个阶段,在反应阶段致敏淋巴细胞再次与抗原接触时,便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转移因子、移动抑制因子,激活因子,皮肤反应因子,淋巴毒,干扰素等),与巨噬细胞、杀伤性T细胞协同发挥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抗感染、免疫监视、移植排斥、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起作用。其次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还参与体液免疫的调节。

②体液免疫。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致敏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与靶抗原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即为抗体。IgG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特性,对毒性产物起中和、沉淀、补体结合作用,临床上所用丙种球蛋白即为IgG。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个体发育中最先合成的抗体,因为它是一种巨球蛋白,故不能通过胎盘。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的标志,揭示新近感染或持续感染,具有调理、杀菌、凝集作用。IgA有两型即分泌型与血清型,分泌型IgA存在于鼻、支气管分泌物、唾液、胃肠液及初乳中,其作用是将病原体黏附于黏膜表面,阻止扩散;血清型IgA,免疫功能尚不完全清楚。IgE是出现最晚的免疫球蛋白,可致敏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释放组织胺。寄生虫感染,血清IgE含量增高。IgD其免疫功能不清。

(3)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是指抗原抗体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中,转变为对人体不利的表现,出现异常免疫反应,即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分为四型:

①第Ⅰ型变态反应(速发型)。如血清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时的过敏反应。

②第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溶解型)。如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③第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如出血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④第Ⅳ型变态反应(迟发型)。细胞内寄生的细菌性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某些真菌感染等。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会形成流行。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病流行的根源。

①病人。包括潜伏期和发病期的病人,不同病的病人的传染性强弱不同。

②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和健康带菌者,常不被发现,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③动物传染源。即传播疾病的动物,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给其他人所经过的路线或途径称传播途径。

①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疾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②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疾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③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等。

④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的性接触传染,乙型肝炎的注射传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的接触疫水传染等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为间接接触传播。

3.易感人群

某些人群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病原体而发病,表现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性。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新兵入伍等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等均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减少或终止传染病流行。

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主要预防措施如下所述。

(一)控制传染源

(1)无疫情时控制外来传染源的进入

新进学生、老师、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体格检查;学校已有学生、老师、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建立合理的儿童接送制度,尽量避免与有病人接触,接触后要检疫观察;在疫情流行期及时采取消毒防范措施。

(2)疫情出现时控制传染源的扩散

①学校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早发现,普及卫生常识、了解疾病特点是早期发现病人的关键。早诊断,流行期间加强检查(针对性检查),可疑病人到医院进一步确诊。 早隔离,对病人和可疑病人要及早隔离观察,及时治疗和控制传染源。早治疗,早确诊、早治疗病人使之早日康复,也同时早消灭传染源病原体。早报告,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病人时,有责任根据不同种类的传染病及相应疫情报告制度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控制病情蔓延。

表7-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需要报告的传染病种类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发传染病、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于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传染病漏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现场监测时发现漏报的应该及时或随时补报,按初次报告进行报告和录入。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②病原携带者要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带菌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

③传染病接触者必须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如接触了病毒性肝炎的孩子,可以注射丙种球蛋白;接触了流行性脑膜炎或猩红热的孩子,可以服用些磺胺药。

④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无疫情时搞好卫生管理,切断传播途径

①做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工作;

②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③对儿童及家长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④预防性消毒。

2.疫情出现时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情蔓延

(1)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

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虫媒传染病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2)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消毒(Disinfection)是用物理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并非要求杀灭一切微生物(灭菌,Sterilization)。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

预防性消毒。对传染途径上可能携带或存在病原体的媒介物进行消毒,如前述的饮水消毒、空气消毒、食物消毒等。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疫源地消毒。指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疫源地进行消毒,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及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指在现有传染源的疫源地进行消毒,以迅速杀灭病原体;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的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主要疾病为: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呼吸道传染病:肺鼠疫、肺结核、白喉、猩红热等;动物传染病:炭疽、鼠疫等。

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肠胃道传染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消毒效果较好;呼吸道传染病,污染范围不确切,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虫媒传染病则采取杀虫灭鼠等方法。

常用消毒方法

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体,作用缓慢,而且灭菌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应用物理及化学方法。

1.物理消毒法

①机械消毒。如肥皂刷洗和流水冲洗手上细菌,多层口罩防止病原体出入呼吸道等。

②热力消毒。火烧(金属器械和尸体)、煮沸(加1%烧碱或用肥皂水等碱性剂溶解脂肪增强杀菌力,用于一般金属器械和棉织物,被消毒物不可超过容积3/4,应浸于

水面下,一般l~2分钟,芽胞需30分钟~6小时不等)、高压蒸气消毒(15~20分钟杀灭芽胞)等可使病原体蛋白质凝固变性。

③辐射消毒。有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种。前者包括丙种射线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由于设备昂贵,对物品及人体有一定伤害,故使用较少;后者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目前应用最多为紫外线,可引起细胞成分、如核酸、原浆蛋白发生变化致微生物死亡。因使用方便,对药品无损伤,广泛用于空气及一般物品表面消毒。照射人体能发生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和臭氧中毒等。故使用时人应避开或用相应的保护措施。日光曝晒亦依靠其中的紫外线,由于大气层中的散射和吸收使用,仅39%紫外线可到达地面,仅适用于耐力低的微生物,且需较长时间曝晒。

2.化学消毒法

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①凝固蛋白消毒剂,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酚类主要有酚、来苏、六氯酚等。具有特殊气味,杀菌力有限。可使纺织品变色,橡胶类物品变脆,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故除来苏外应用者较少。

酚(石炭酸)(Carbolic Acid)无色结晶,有特殊臭味,受潮呈粉红色,但消毒力不减。1∶80~1∶110溶液,20~30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型,但不能杀灭芽胞和抵抗力强的病毒。加肥皂可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质,加强消毒效应,对皮肤有刺激性,不能用于皮肤消毒,可用于擦拭器械、家具地板、墙壁、门窗的消毒等。

来苏尔(煤酚皂液)(Lysol)以47.5%甲酚和钾皂配成。红褐色,易溶于水,有去污作用,杀菌力较石炭酸强2~5倍。常用为2%~5%的水溶液,可用于喷洒、擦拭、浸泡容器及洗手等。细菌繁殖型10~15分钟可杀灭,对芽胞效果较差。

酸类对细菌繁殖体及芽胞均有杀灭作用。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不用于居室消毒。5%盐酸可消毒洗涤食具、水果,加15%食盐于2.5%溶液可消毒皮毛及皮革,10 L/kg加热30 ℃浸泡40小时。乳酸常用于空气消毒,100 m3空间用10 g乳酸熏蒸30分钟,即可杀死葡萄球菌及流感病毒。

醇类乙醇(酒精)(Ethyl Alcohol)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繁殖型,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用不肯定,对真菌孢子有一定杀灭作用,对芽胞无作用。用于皮肤消毒和体温计浸泡消毒。

②溶解蛋白消毒剂,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

氢氧化钠(Caustic Soda)  强杀菌力,2%~4%溶液能杀灭病毒及细菌繁殖型,10%溶液能杀灭结核杆菌,30%溶液能于10分钟杀灭芽胞。因腐蚀性强,故极少使用,仅用于消灭炭疽菌芽胞。

生石灰(Calcined Lime) 遇水可产生高温并溶解蛋白质,杀灭病原体。常用10%~20%石灰乳消毒排泄物,用量须2倍于排泄物,搅拌后作用4~5小时。因其性质不稳定,应用时应现配。

③氧化蛋白类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因消毒力强,故目前在医疗防疫工作中应用最广。

漂白粉(Bleaching Powder) 应用最广,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性质不稳定,可被光、热、潮湿和CO2所分解。故应密闭保存于阴暗干燥处,时间不超过1年。有效成分次氯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团,破坏胞浆代谢。酸性环境中杀菌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粉剂常用于粪、痰、脓液等的消毒。每升加干粉

200 g,搅拌均匀,放置1~2小时,尿每升加干粉5 g,放置10分钟即可,10%~20%乳剂除消毒排泄物和分泌物外,可用以喷洒厕所,污染的车辆等。

过氧乙酸(Peroxyacetic Acid)亦名过氧醋酸,是一种速效消毒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酸味,易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具有漂白的腐蚀作用,性质不稳定,遇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强碱等易分解。0.01%~0.5%过氧乙酸0.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型,1%过氧乙酸5分钟可杀灭芽胞,常用浓度为0.5%~2%,可通过浸泡、喷洒、擦抹等方法进消毒,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气雾(5%浓度,2.5 mL/m3)和熏蒸(0.75%浓度,1.0 g/m3)消毒。

高锰酸钾(Kalium Hypermanganicum)1%~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能杀死细菌繁殖体,常用于食具、瓜果消毒。

④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tionic Surfactants)主要有季铵盐类,高浓度凝固蛋白,低浓度抑制细菌代谢。有低浓度、毒性和刺激性小、无漂白及腐蚀作用,无臭、稳定、水溶性好等优点。但杀菌力不强,尤其对芽胞效果不佳,国内生产有新洁尔灭、消毒宁和消毒净,以消毒宁杀菌力较强,常用浓度0.5‰~1.0‰,可用于皮肤,金属器械,餐具等消毒。不宜作排泄物及分泌物消毒用。

⑤烷基化消毒剂。

福尔马林(Formalin) 为34%~40%甲醛溶液,有较强大杀菌作用。1%~3%溶液可杀死细菌繁殖型,5%溶液90分钟可杀死芽胞,室内熏蒸消毒一般用20 mL/m3加等量水,持续10小时,消除芽胞污染,则需80 mL/m3 24小时,适用于皮毛、人造纤维、丝织品等不耐热物品,因其穿透力差,故消毒物品应摊开,房屋须密闭。

戊二醛(Glutaraldehyde) 作用似甲醛。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但杀菌效果差,通常2%戊醛内加0.3%碳酸氢钠(杀菌效果增强,可保持稳定性18个月)。无腐蚀性,有广谱、速效、高热、低毒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杀细菌,芽胞和病毒消毒。不宜用作皮肤、黏膜消毒。

环氧乙烷(Epoxyethane)低温时为无色液体,沸点10.8 ℃,故常温下为气体灭菌剂。其作用为通过烷基化,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代谢。一般应用是在15 ℃时0.4~0.7 kg/ m3,持续12~48小时。温度升高10 ℃,杀菌力可增强1倍以上,相对湿度30%灭菌效果最佳。具有活性高,穿透力强,不损伤物品,不留残毒等优点,可用于纸张、书籍、布、皮毛、塑料、人造纤维、金属品消毒。因穿透力强,故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消毒。须避开明火以防爆,消毒后通风防止吸入。

⑥其他消毒剂。

碘(Iodine)通过卤化作用,干扰蛋白质代谢。作用迅速而持久,无毒性,受有机物影响小。常有碘酒、碘伏(碘与表面活性剂为不定型结合物),常用于皮肤粘膜消毒,医疗器械应急处理。

洗必泰(Hibitane)为双胍类化合物,对细菌有较强的消毒作用。可用于手、皮肤、医疗器械、衣物等消毒,常用浓度为0.2‰~1‰。

(三)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首先要合理膳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格,提高免疫力。其次需认真执行计划免疫,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学生特异免疫力。

计划免疫是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预防接种分为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①人工自动免疫指以免疫原物质(抗原)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是有计划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1~4周内出现免疫力,持续数月至数年。

②人工被动免疫是指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即紧急需要时,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等使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2月即失去作用。

我国常年计划免疫接种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①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计划免疫类疫苗”(国家支付费用的免费疫苗,也称一类疫苗)的接种,实现“五苗七病”的预防。即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和以后适时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乙肝的免疫。②计划免疫接种采用自愿原则,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外疫苗”(需要个人支付费用的自费疫苗,也称二类疫苗)的接种,实现其他类传染病的预防。如流感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表7-2-2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第三节 学校常见的儿童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流感大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主要呈局部小流行或散在发生。

(一)流行病学特点

①流行特征: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流行过程短,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多发。一般每10~15年可发生一次世界性大流行,每2~3年可有一次小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如1918年的那次流感在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中间开始传播,后来出现世界性大流行,使全世界2100万人丧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人数的两倍。

②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日内均可有病毒从鼻涕、口水、痰液等分泌物排出,传染期约1周,以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

③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鼻等分泌物中,随咳嗽、喷嚏、说话等所致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间接传播,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物品传播。

④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20岁。感染后对同一型病毒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但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二)临床特点

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症状,虽有轻重不同,但基本表现一致。

单纯型流感:症状轻者,类似其他病毒(如鼻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1~2日即可痊愈,很容易被忽视。典型的流感症状为:畏寒、发热起病(多于1~2日内达高峰,可达39~40 ℃高热),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如明显头痛、全身酸痛(腰、四肢等)、疲乏无力、咽部发干及食欲减退等,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发热2~3天后,呼吸道症状可加重,有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干咳等(常误认为一般的伤风感冒),幼儿可伴有腹泻、呕吐、高热惊厥等。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本病属自限性疾病,一般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l~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

并发症的出现:如体温持续不退,要注意并发症的可能,尤其体弱儿童常并发肺炎,高热、烦躁、剧咳(重的有血性痰)、呼吸急促(重的呼吸困难、紫绀并有心衰),痰易分离出流感病毒。较轻的病人病程1~2周后进入恢复期,预后较好。重的会持续高热,病情日益加重,多于5~10日内死于呼吸与循环衰竭。另外可引发细菌性感染(如急性鼻旁窦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等)、胃肠炎(呕吐、腹泻)、心肌炎(心律紊乱或循环衰竭)、脑炎(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肾炎、中毒性休克等。

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发热,全身症状较重,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自限痊愈,重则出现并发症。

(三)治疗与预防

1.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养护,无特效药物治疗,酌情选用抗病毒药。

(1)对症治疗

对发热超过38 ℃(38 ℃以下可不做处理)的病儿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首选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9 ℃可配合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如减少穿衣盖被(但有怕冷、寒战,应保暖),用30 ~39 ℃的温水擦浴,冷毛巾冷敷(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冷毛巾)或25%~50%酒精擦拭头部前额、腋下、大腿根部等身体大血管处;退热药:如小儿退热栓、口服柴胡、美林等。注意退热剂量不宜太大,也不要短时间内反复使用,每次间隔至少4小时,其间可多喝温开水或0.9 %的淡盐水补充发热散失的水分。如热不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一般护理

进行呼吸道隔离至热退后2天解除。卧床休息,多饮水(出汗多给淡盐水),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宜清淡少油腻,少量多餐,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保持鼻咽口腔清洁卫生。

(3)抗病毒治疗

①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对各型流感均有疗效,用药治疗24小时多数患者体温会恢复正常,副作用少。以0.5%溶液滴鼻,同时口含2 mg片剂,每2小时1次,退热后减至每日4次,连续2日。

②金刚烷胺和甲基金刚烷胺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其机制是抑制病毒增殖,早期用药疗效好。金刚烷胺1~9岁小儿每天4~5 mg/kg,分2次口服,最高量每天不超过0.15 g;9岁以上同成人剂量即0.1 g/次,每天2次,共服3~5日。有口干、头晕、嗜睡、失眠和共济失调等副作用。甲基金刚烷胺较金刚烷胺疗效高,半衰期长,副作用小,治疗量为0.1 g/次,每日2次,口服。

③中草药对流感的治疗方法较多,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或灭活作用的中草药有板蓝根、紫草、桉叶、贯众、鹅不食草、茵陈蒿、金银花、黄连、黄芩、连翘等数十种,可酌情选用。风热型症状表现为喉咙发炎,兼有头痛、鼻塞、流黄涕、咳嗽,脉象偏浮数,舌苔略黄。可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竹叶、牛蒡子等散风热的中药。风寒型症状表现为怕冷、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喉痒为主要症状。可用荆芥、防风、羌活、前胡、枳壳、甘草等散风寒的中药为主。暑湿型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心、食欲不振、拉肚子、有高烧不退的情形。常见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可以用香薷、扁豆、厚朴、连翘、淡竹叶等芳香化湿的中药。也可以选择适宜儿童服用的中成药,如小儿感冒退热冲剂、双黄连口服液、速效伤风胶囊、板蓝根冲剂等。注意一定要针对不同型的流感科学选药。

(4)抗生素治疗

要选用抗生素来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下列情况时可考虑应用磺胺与抗生素:继发细菌感染者;有风湿病史者;抗抵力差的幼儿,尤其是有心、肺疾病的患者。

2.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隔离消毒:健康人与病人隔离;病人所在场地和用具消毒(0.2%漂白粉喷洒、拭擦或煮沸或阳光暴晒等)。

(2)切断传播途径

①减少或停止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

②避免到病人家和公共场所,或戴口罩;

③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禁止随地吐痰(尤其公共场所)。也可用醋(每立方米用4~5 mL加水在火炉上慢慢蒸发)或过氧乙酸熏蒸。

(3)保护易感人群

①加强休息、锻炼和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橘子、西瓜及牛奶、鸡蛋等预防感冒的发生。

②药物预防。对易感者可服用金刚烷胺或甲基金刚烷胺0.1 g,每日1次(儿童及肾功不全者减量),连服10~14日;或病毒唑滴鼻,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此外,亦可采用中草药预防如口服野菊花、贯众、板蓝根等,也可预防流感。

③预防接种。常用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在疫苗株与病毒株型一致的情况下,有肯定的预防效果。但常因病毒发生变异而难以对流行株做有效预防。减毒活疫苗采用鼻腔接种,使之引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从而产生免疫力;每人每次0.5 mL,在流行季节前1~3月(一般每年的9~11月)喷施双侧鼻腔。灭活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副作用小,但大量制备较难,仅用于减毒活疫苗禁忌者;每次学龄前儿童0.2 mL,学龄儿童0.5 mL,大儿童及成人0.5~1 mL。

(四)普通感冒、上感与流感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般感冒是指普通感冒,流感就是流行性感冒。它们是两种病。

①病因。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其中最常见为甲型流感病毒。

②流行特点。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间接传播。但普通感冒病例分布是散发性的,不引起流行。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

③临床特点。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急性呼吸道感染,但流感的起病比普通感冒急得多。普通感置的主要症状是呼吸道卡他症状,即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部不适、乏力等,但不发热。流感的突出症状是急性起病的寒颤、高热,浑身肌肉酸痛,头疼症状也很突出,但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比较轻。流感合并咽喉、扁桃体、副鼻窦、支气管、肺的细菌感染发生率比起普通感冒要高得多,甚至可导致少数病人死亡。

④“上感”指在临床上主要指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咽喉炎等。感冒的病变部位主要在鼻黏膜;而“上感”病变部位主要在上呼吸道鼻、咽、喉。感冒的全身症状明显,其次是流涕、不同程度的鼻塞及头痛;而“上感”则以鼻、咽、喉局部症状为主,常有明显的咽痛。感冒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减轻症状的常用药物是抗病毒药,并发细菌感染时要用抗生素;而“上感”主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感冒与“上感”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感冒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常会继发上呼吸道感染即“上感”,“上感”发生后也会使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起病毒性感冒。

二、细菌性痢疾

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按病原体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两种,学校中以细菌性痢疾为主。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

(一)流行病学特点

①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性痢疾多发于夏秋两季,此时气温条件适合痢疾杆菌生长繁殖,苍蝇多,传播媒介多;天热吃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机会多;学校卫生条件及设施差时易致流行。

②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

③传播途径:主为粪—口途径。痢疾杆菌随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④易感人群: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与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不同菌群间及不同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可多次发病。

(二)临床特点

痢疾杆菌进入胃,易被胃酸杀灭,未被杀灭的细菌到达肠道,对肠道形成炎症性破坏,刺激肠壁神经使肠蠕动增加,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

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坠痛,有排便感又排不出)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因各型痢菌毒力不同,临床表现轻重各异。潜伏期一般为l~3天(数小时至7天)。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

①急性典型菌痢表现为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38~39 ℃以上,伴头昏、头痛、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稀水样,量多,继而呈黏液或黏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明显。急性菌痢一般预后良好,发病后1周出现免疫力,2周左右可痊愈。

②急性非典型菌痢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腹泻,每日便次超过3次或腹泻连续2日以上,仅有稀水样或稀黏液便者,应注意:病前一周内有菌痢接触史;伴有“里急后重”感;左下腹明显压痛;粪便镜检白细胞总数增高;粪便培养检出痢疾杆菌。具有上述前3项中之一和后2项中之一者即可诊断。

③急性中毒型菌痢病情进展迅猛、高热、惊厥,于起病数小时内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或烦躁甚至昏迷)或伴循环(休克表现)、呼吸系统衰竭(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等中枢性呼吸衰竭或外周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先后或同时出现。

④注意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

表7-3-1 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的鉴别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①高热、腹泻、呕吐严重者要卧床休息。隔离至症状消失,便检正常,至少没有脓血便一周才能解除隔离。要多饮水,及时补充由于腹泻、呕吐等丢失的水份,如果吐泻频繁或伴高热,最好在温开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配成淡盐水饮用,也可饮用适量果汁饮料,但不宜饮用牛奶与汽水,以免增加腹胀。饮食以易消化、忌油腻的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稀粥、面条等。

②腹痛剧烈时可适当用解痉药,体温过高可用退热药,可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③腹泻频繁者,可口服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两餐间服);微生态制剂,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肠道正常菌群,提高肠道免疫力)治疗。或用中药治疗,如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消积导滞:保和丸等;化湿健脾:藿香正气散等。

2.抗菌治疗

应根据医生指导正规治疗,最好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治疗,否则易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转为不好治疗的慢性腹泻。常用抗生素药有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黄连素、痢特灵等。勿将成人药随便用于儿童,如庆大霉素、氟哌酸、吡哌酸等,非用不可,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儿童用药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给药,疗程一般5~7天。阿米巴痢疾采用灭滴灵口服。

3.紧急治疗

急性菌痢重症或合并脱水者要到医院进行治疗,一旦中毒型痢疾,及时抢救治疗。

(四)预防

①控制传染源。对病人和带菌者隔离治疗,对其排泄物进行消毒,

②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管理,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卫生、水源卫生和个人卫生。如垃圾处理、粪便管理、消灭苍蝇,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卫生制度,个人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

③保护易感人群。流行期间预防用药,服黄连素、呋喃唑酮,磺胺药等。饮食多吃大蒜也可起预防作用。

三、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乙型,尤以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病例可呈现重型肝炎的临床过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均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一)流行病学特点

1.流行特征

病毒性肝炎遍及全世界,我国属于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青壮年和儿童感染率较高。甲型肝炎全年均可发病,秋冬季多发,常散在发生,发病年龄多在14岁以下,在托幼机构,学校及部队的发病率较高,且可发生流行;我国人群乙型肝炎HBsAg携带率约10%,农村高于城市,发病无季节性,一般散在发生,但常见家庭集聚现象,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在低发区主要为成人,高发区主要为儿童;丙型肝炎主要为散发,多见于成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易转为慢性肝炎;丁型肝炎在我国各省市亦均存在;戊型肝炎的发病与饮水习惯及粪便管理有关,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泛滥之后。

2.传染源

甲、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潜伏末期和发病初期约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具有传染性。乙、丙、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汗液、唾液、泪液、乳汁、羊水、阴道分泌物、精液等)中,乙型肝炎急性患者自发病前2~3个月即开始具有传染性,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中凡伴有HBeAg(+),或抗-HbcIgM(+),或DNA聚合酶活性升高或血清中HBVDNA(+)者均具有传染性。

3.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乙、丙、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血液(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②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吸入羊水,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③性接触传播;④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此外,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

4.易感人群

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甲型肝炎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发病者以儿童居多。乙型肝炎在高发病地区,新感染者及急性发病者主要为儿童,成人患者则多为慢性迁延型及慢性活动型肝炎;在低发病地区,如果易感者较多,也可发生流行或暴发。丙型肝炎的发病以成人多见,常与输血、血制品、药瘾注射、血液透析等有关。丁型肝炎的易感者为HBsAg阳性的急、慢性肝炎及或无症状携带者。戊型肝炎各年龄普遍易感,感染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可重叠感染或先后感染。

(二)临床表现特点

各型肝炎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主要是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厌油、右上腹不适或疼痛、低热和黄疸(白眼球及皮肤发黄、尿液发黄,有的人无低热或黄疸出现),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等。疗程长,易反复,有的肝炎可转为慢性或重症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各型肝炎潜伏期长短不一,甲型肝炎为2~6周(平均一个月);乙型肝炎为6周~6个月(一般约3个月);丙型肝炎为5~12周(平均7.8周)。

1.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疸型肝炎多以发低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上腹部不适、甚腹胀、便秘或腹泻等,一般持续5(3~7)天后出现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进入黄疸期,多于数日至2周内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儿童患者黄疸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本期持续2~6周。黄疸消退,精神及食欲好转,肿大的肝脏逐渐回缩,触痛及叩击痛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持续1~2个月。

②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多缓,症状较轻,仅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肝区痛和腹胀,溏便等症状,多无发热,亦不出现黄疸。不少病例并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时被发现。多于3个月内逐渐恢复。部分乙型及丙型肝炎病例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2.慢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型肝炎指急性肝炎病程达半年以上,仍有轻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症状,病情延迁不愈或反复波动可达1年至数年,但病情一般较轻。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指既往有肝炎史,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倦怠无力、食欲差、腹胀、溏便、肝区痛等面色常晦暗,可出现黄疸、蜘蛛痣、肝掌及明显痤疮。肝肿大质较硬,伴有触痛及叩击痛,脾多肿大。肝功能长期明显异常,

3.重型肝炎

①急性重型肝炎亦称暴发型肝炎,特点是:起病急,病情迅猛,病程短(一般不超过10天)。患者常有高热,消化道症状严重(厌食、恶心、频繁呕吐,鼓肠等)、极度乏力。在起病数日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行为反常、嗜睡、烦躁不安等)等,可急骤发展为肝昏迷。出血倾向明显(鼻衄、瘀斑、呕血、便血等)。肝脏迅速缩小。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起病初期类似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进行性加重,常有肝臭,顽固性腹胀及腹水(易并发腹膜炎),出血倾向明显。常有神经、精神症状,晚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死前多发生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并发症。肝脏缩小或无明显缩小。病程可达数周至数月,经救治存活者大多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肝功能严重损害。

③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程中病情恶化出现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预后极差。

(三)预后

急性肝炎预后大多良好。甲型及戊型肝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一般不转为慢性,但戊型肝炎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大多数甲型及戊型肝炎患者能在3个月内恢复健康;乙型肝炎10%~15%发展为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乙型肝炎为轻,但发展为慢性肝炎的比例高,40%~50%。乙型与丙型的慢性感染都与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DV重叠感染于乙型肝炎者使病情加重,且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性肝癌。

慢性肝炎中慢性迁延型肝炎的预后较好,但其中少数可能发展为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慢性活动型肝炎的预后较差,可发展为肝硬化或重型肝炎。重型肝炎预后差,病死率高。存活者常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无症状HBsAg携带者预后一般良好。

(四)治疗

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满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同时避免饮酒、使用肝毒性药物(如降糖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避孕药、激素类药、磺胺等抗生素类药等)及其他对肝脏不利的因素(如吸烟、吸毒,经常睡眠不足、抑郁、便秘,感染、缺氧,经常食用加工食品、高脂高蛋白饮食等)。

急性肝炎多为自限性疾病。若能在早期得到及时休息,合理营养及一般支持疗法,大多数病例能在3~6个月内临床治愈。慢性肝炎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①休息。急性发病早期和慢性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明显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及肝功能波动为度。在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后,再经1~3个月的休息观察,可逐步恢复工作。但仍应定期复查1~2年。

②营养。发病早期宜给易消化,适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饮食,但应注意含有适量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并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若患者食欲不振,进食过少,可由静脉补充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食欲好转后,应能给含有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适量脂肪的饮食,不强调高糖低脂饮食,以免影响营养或导致糖尿病,不宜摄食过多。

③中药治疗。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兰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湿偏重者可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淤胆型肝炎多与湿热淤胆、肝胆失泄有关,在清热解毒利湿的基础上,重用消淤利胆法,如赤芍、黛矾、硝矾散等。

④抗病毒药物治疗如α-干扰素、阿糖腺苷、无环鸟苷、三氮唑核苷等。

⑤免疫调节疗法如转移因子、胸腺肽等调节免疫系统的细胞免疫能力。

⑥保护肝功能药物有维生素类:适量补充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E有抗氧化、抗肝坏死作用,肝功障碍应予补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及黄疸患者应予维生素K。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等。提高血清白蛋白、改善氨基酸代谢的药物:复方支链氨基酸注射液静脉滴注。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药物:胰高糖素(1 mg)及普通胰岛素(10 U)加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其他如肝泰乐、维丙胺、肝必复等可酌情选用。

(五)预防

病毒性肝炎虽然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但只要做好预防工作,每一个人都树立卫生观念,养成卫生习惯,是完全可以降低发病率的。预防工作主要抓住以下三方面:

1.控制传染源

①隔离急性期病人应住院或在家隔离,甲肝的隔离期最少在30天,乙肝应到血中表面抗原转阴,患者的饮食用具、漱洗用具应专用。对病愈者严格体检符合情况后才可返校。学校学生、教职工、后勤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身体,发现可疑病人尽早隔离或调离工作。

②病人用具、粪便、尿等排泄物应消毒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①加强饮食管理。管理好食堂饮食卫生,保证饮水卫生,严格执行食堂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餐具消毒工作;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个人卫生习惯,漱洗用品及食具专用;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等。

②加强医疗器械消毒处理。注射实行一人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强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做好血制品的HBsAg检测工作,阳性者不得使用,非必要时不输血或血液制品。

3.保护易感人群

①药物预防。流行期间,学校可用中药预防,如每人以茵陈30 g、山栀9 g、甘草3 g,每天一次,连服3天。

②预防接种。乙肝的预防主要采用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甲肝的预防可采用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使人体自身产生保护性抗体,避免发病。

③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对甲肝有较好预防效果,可以早期应用。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亦可用于乙肝的被动免疫(免疫性只能维持2~3周)。

四、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自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有效抗结核药的出现,使该病的流行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近年来此病的发生率有所回升,发病率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1995年确定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06年,WHO提出的全球遏制结核病策略的核心,是以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为基础,将结核病防治服务覆盖到最边缘、最贫困和最脆弱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等。

(一)流行病学特点

①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的病人传染性强。

②传播途径: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结核病患者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喷出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如果被抵抗力差的人吸入呼吸道可能引发肺结核;其次与结核病人共用餐具或毛巾等也可能会导致传染;患病母亲也可将结核杆菌通过脐带血传染给胎儿等。

③易感人群:主要是身体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如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老人、营养不良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由于工作生活繁忙导致抵抗力低下的成人等。小儿第一次感染结核病容易形成血行播散和结核性脑膜炎,对健康的威胁很大,所以应当重点防治小儿原发性结核病,如原发性肺结核。

(二)临床表现特点

人体多个器官都可患结核病,如肺、肾、肝、胃、脑、肠、膀胱、皮肤、睾丸、骨等,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起初症状不明显,一般要到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或者感染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大时才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低热(一般为37.5~38 ℃,多发生于午后和傍晚)、盗汗(病人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注意:体质虚弱的正常人也会有此症状)、咳嗽(是最多见的症状,一般随病情进展由单咳→无痰干咳→呛咳,呈现咳嗽加重的趋势)、咳痰(初期此症状不明显,或有少量白色黏痰,病灶增大时痰量增加)、胸痛(当病变波及胸膜时会有此症状,多见隐痛或刺痛)、咳血(当病变伤及肺部血管时会出现咳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注意:咳血的多少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关系)等,常伴有精神萎靡、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等其他症状。

一般到医院做胸部X光透视检查发现肺部有异常阴影,再结合痰细菌检查呈结核杆菌阳性者多可诊断为肺结核。

(三)治疗

对于结核病,最好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与早治疗。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①早期是指结核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有利于及早控制病情、消灭病菌、促进病灶的消散与修复,另外还可避免周围人群的感染与患病。

② 联合是指一般医生会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的抗结核药物组成化疗方案,进行联合治疗。常用的、最有效的抗结核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氨丁醇、吡嗪酰胺等。

③适量是指必须遵照医生的规定,按合适的剂量(过小或过大的剂量都不可以)完成疗程,才能有效确保治疗效果。

④规律是指要保证规律的治疗,即在规定疗程内按规定用药剂量及次数规律用药,要尽量避免漏服或私自中断服药。

⑤全程是指一定要按医生要求完成规定的治疗疗程,如果疗程未满停药,容易导致治疗失败或疾病复发。当然,也没必要无限期用药,以免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一般一个疗程为3个月,全疗程为一年或一年半。短期疗程一般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四)结核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对于学校儿童要加强平时的定期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结核病人;对于诊断为结核病的患儿,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要尽早进行隔离与治疗,否则会对周围儿童造成传染;教师或家长要教育儿童对结核病的认识,及时避开与结核病患者的亲密接触。

2.切断传播途径

平时要禁止随地吐痰,做好室内外的卫生清洁,并常保持室内通风。教育结核病患儿不要正对着周围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最好戴上口罩,每天要将口罩煮沸后清洗。对痰菌阳性的患儿的痰、日用品及周围的东西都要加以消毒和处理:将痰吐在纸上烧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时后倒掉;患儿用过的食具或衣物要煮沸消毒10~15分钟,衣物或被褥可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

3.保护易感人群

除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儿童的抗结核病的抵抗能力之外,按时按需为儿童接种结核病的预防疫苗,即卡介苗,是预防儿童患结核病的有效方法。卡介苗是一种去除毒力,对人无致病性活菌苗,经皮内注射或皮上划痕的方法接种于人体后,会使被接种者产生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免疫成分,保护其不受感染。这种方法对易感人群的保护率可达80%左右,并可维持5~10年。经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儿童按计划接种卡介苗后,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五) 结核病患儿的日常护理

①要保证让结核病患儿有独立的卧室,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吃饭餐具及洗漱用品要专用。

②要对结核病患儿的痰、日用品及周围的东西进行消毒和处理(如上述)。

③要保证合理的饮食与营养,最好给予高蛋白和高热能饮食,量宜高于正常人。最好选用优质蛋白来源,如牛奶、蛋、鱼虾、瘦肉、豆制品等;以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热能来源为好,不宜多食动物油脂类食品;注意新鲜蔬菜、水果及杂粮的供给,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④监管患儿每天按时按医生规定服药,不得漏服、少服、多服或乱服药物,并按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或用药的调整。

⑤教育该类儿童认识结核病的特点及日常注意事项,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感染肠道病毒如肠道病毒71型(EV 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等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的一类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成人也可以患病。

(一)流行病学特点

手足口病的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此病的传染源为手足口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经口摄入被病人粪便污染的水、食物或水果等)和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咽部的病毒经咳嗽、打喷嚏时形成的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儿童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尤其是3岁之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二)临床表现特点

手足口病一般起病急,发热(初始低热,病情加重可出现高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米粒大小的疱疹,疼痛明显,手、足出现斑丘疹和疱疹,部分患儿在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表现。少数病重或病情进展快的患儿会于1~5天后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炎、心肌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可致死亡。

(三)治疗及预防

该病如果无并发症出现,一般预后良好,多于一周内痊愈。治疗以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丙氧鸟苷、干扰素等)、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对于发热、呕吐、腹泻者可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对于口腔疱疹或溃疡者,有专家建议可用适量思密达用温开水搅成糊状于晚饭后及睡前涂于口腔溃疡局部,可促使疱疹或溃疡的愈合,同时还可减轻病毒对肠道黏膜的损害程度。

手足口病的预防至今还无特异性的预防方法,主要以加强监测、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工作为主要手段,如教育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等的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尽量少到拥挤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对幼儿的玩具及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要妥善处理好污物与粪便,加强儿童的营养与体育锻炼,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增强其抗病能力等;家庭和托幼机构要做好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衣被勤晒勤洗、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等;托幼机构还要做好晨间检查(有无发热伴手、足、口腔皮疹),及时发现病例及时处理(及时送诊或居家休息等),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肠道病毒的消毒方法

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餐桌、课桌椅、门把手、睡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要做重点性消毒。消毒方法如下所述。

①粪便: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粪便充分搅拌均匀,作用4~5小时。

②餐具:用含有效氯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③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④患儿衣被: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⑤排泄物容器: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⑥饮用水:用含有效氯1~3 mg/L的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⑦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⑧生活污水:用含有效氯50 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⑨垃圾:用含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⑩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200 mL/m2,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来源:《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

六、沙眼

沙眼(Trachoma)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眼病,是由沙眼衣原体(一种由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生物)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结膜炎症。因其在眼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在新中国成立前是致盲的第一位疾病,现在在全世界是继白内障疾病之后的第二位致盲眼病。沙眼已被列为2020年消灭可避免致盲疾病的眼病之一。

(一)流行病学特点

农村高于城市,任何年龄都可感染,儿童沙眼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有资料调查表明,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高达82.5%。传染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染,因病人的眼泪和眼分泌物中含有沙眼衣原体,故接触病人被沙眼衣原体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文具、玩具、工具及其他物品(也可通过苍蝇传播),均可能使健康人得病。此病的患病及病变的严重程度都与病人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密切相关,卫生条件越差的地区患病率越高,病人的病变程度也相对越重。

(二)临床特点

沙眼发病缓慢,潜伏期5~10天,一般双眼发病,病程可持续数年或数十年,常因并发症使视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初期可无异常感觉,有时有轻微的发痒及异物感,早晨有少量眼屎、轻微的怕光、流泪等症状,眼睑结膜面上开始出现灰黄色、大小不一的、半透明的小滤泡或小白点;伴继发感染时症状加重,眼睑结膜面毛细血管充血严重,可见红色小点,乳头状上皮增生,炎症性增厚——如果经过反复感染可形成疤痕);晚期可发生并发症,如内翻倒睫(当疤痕引起眼睑内层增厚和眼睑形态改变时,它向下牵拉睫毛指向眼球),倒睫会加重病人的流泪、眼摩擦感、疼痛等症状,还会刺激角膜发生炎症、溃疡及血管翳(周围毛细血管生长进入角膜)的形成,使透明的角膜变浑浊,产生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甚至造成失明。

图7-3-1 沙眼

(三)治疗

沙眼的治疗可用0.1%利福平滴眼液、0.3%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每日滴4~6次,每次1~2滴,晚间临睡前可涂金霉素或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眼药膏,以2~4周为一个疗程。对于重症沙眼患者应增加口服抗生素治疗,如口服螺旋霉素、强力霉素等可起到好的效果。对沙眼并发症和后遗症应施行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需注意的是,儿童,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最好不用四环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在流行地区应采取群体治疗和家庭治疗,坚持用药,注意眼的卫生,沙眼是可以治愈的。但治愈后要注意预防再感染,因沙眼治愈后可复发。

(四)预防

及早发现病人,早治疗,定期进行沙眼检查;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了解沙眼进行预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沙眼关键在于做好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保持面部和眼睛的清洁,不用脏手、衣服或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毛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毛巾和脸盆应专人专用、不混用。

积极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理发室、浴室等的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合理处理垃圾、消灭苍蝇等。

(五)沙眼与红眼病的区分

俗称的“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红眼病也是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自觉眼睛摩擦痛,像进入沙子般地疼痛,紧接着眼皮红肿、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黏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

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多处,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常用环丙沙星、金毒素眼药膏,10%~2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

红眼病的预防同沙眼。

七、视力不良

视力是指眼分辩物体的形态、大小及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也叫视敏度。视力不良是指眼睛经过科学验光检查,发现视力低于1.0(对数视力表为5.0)者,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和斜视等。视力不良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会给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与烦恼,如视力低于0.3者会出现读写困难,视力低于0.1者许多劳动都不能参加,视力低于0.05者就会被界定为盲(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

国家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05年,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大学生为82.68%。2005年与2000年相比,每个阶段的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的增加升高的趋势越大,其中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另外,在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率中,以近视眼所占的比例最高。

(一)近视眼

2010年,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一项防治儿童近视调查显示,我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生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我国儿童的近视人数已达6000多万人,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小学近视率达28%、中学60%、高中则达85%。据调查,我国盲人群中,由高度近视致盲仅次于白内障和青光眼,位居第三位。

近视眼是眼的眼轴过长或屈光力量过强(调节肌紧张甚至痉挛)导致眼睛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1.近视眼的病因

近视眼的病因至今也还不太清楚,但人们一致认为,近视眼的发生是后天环境因素、先天遗传因素及儿童的营养、发育、健康状况等综合导致的结果。

(1)后天因素

① 读写时间过长和姿势不正确。近年来,我国通过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学生近视眼发生率随学习的年限的升高而增加,高年级的发生率高于低年级的发生率。这与长期近距离读书、写字,加上读写姿势的不正确,使眼睛长期处于近距看事物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眼轴过长或视远物的屈光调节能力下降,出现近视眼。

② 学习环境不良。学校的教室、宿舍及家庭房屋的采光照明不符合用眼卫生,课桌椅不适合学生的身材需求等。学生户外活动空间的相对小,各种高大建筑物分布的密度大等影响了儿童的视野和入眼光线不足等都与近视眼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③ 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儿童少年在读书写字时不注意用眼卫生,如在走路、乘车或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或电脑时间过长,在光线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中看书等。

④ 发育及营养因素。有研究发现,儿童身高与眼轴发育及近视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性别年龄组身材较高的儿童,其眼轴也较长,越易发生近视。近视眼与营养也有一定的关系,如长期嗜甜食(消耗体内维生素B1增加)、偏食或过精细饮食、营养不良、维生素A和维生素B1的缺乏、钙的缺乏、铬的含量不足等均易发生或加重近视。

⑤ 健康状况。近视眼的发生与体质虚弱或一些疾病等也有关系,如有眼科专家认为,儿童患某些发热伴咳嗽的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麻疹、肺炎、百日咳等,病后容易得近视眼。可能原因是发烧加上频繁的咳嗽,会使眼压升高,促进形成轴性近视眼。

(2)先天因素

近视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患高度近视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也往往(不是“一定”)患有高度近视。多数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表现特点

多数近视眼患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远视力减退,通常有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要将物体或书本移近眼前看,不戴眼镜看远物时会眯眼或皱眉头观看。但近视力良好;有的近视眼患者会有眼球胀痛,头痛、恶心,视物眼感困乏、干涩等视疲劳现象;中度以上的近视眼可有眼球突出的外观表现。

轻度近视眼并发症很少;高度近视者,可并发视网膜脉络病变(视乳头周围的脉胳膜被牵拉、大片脉胳膜萎缩等)、玻璃体液化或混浊、视网膜萎缩或脱离、黄斑部萎缩或出血、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等。

3.近视眼分类

(1)按屈光度分类

① 轻度近视眼:近视度< -3.00D(300度),需配屈光度为3的凹透镜,一般无眼底病理性改变。

② 中度近视眼:-3.00D(300度)<近视度<-6.00D(600度),可有轻度眼底病理性改变。

③ 高度近视眼:近视度>-6.00D(600度),常引起玻璃体和眼底的退行性病变,其中>-10.00D(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变严重的也称恶性近视眼,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2)按性质分类

① 假性近视(屈光性近视):眼的屈光力增加,但没有眼轴的增长形成的近视。

② 真性近视(轴性近视):眼的屈光力正常,但眼轴比正常人增长形成的近视。

图7-3-2 正常眼

图7-3-3 近视眼

图7-3-4 近视眼的矫正

4.近视眼的治疗

目前,还没有彻底能长期改变真性近视眼屈光状态的治疗方法,配眼镜仍是治疗近视眼最好最常用的方法。手术治疗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另外,也可适当配合药物和仪器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气功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①配眼镜。实际是用凹透镜来矫正视力。只是对症治疗,而不是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戴眼镜后,仍不注意用眼卫生,近视的度数将会继续加深。

②药物治疗。治疗近视的仪器和药品,通过药物的调节或中医的经络刺激来达到放松或改善眼的调节功能,从而提高眼的视力,一般起到暂时性改善视力或防止视力加深的作用。

③手术治疗。有RK、PRK、LASIK和LASEK手术等,一定要选择设备条件好,技术经验好的医生来进行手术。

RK即“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是最早开展的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它是医生用钻石刀在病人角膜作放射状切口,使角膜中央平坦,角膜屈光率降低,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但因此手术术前预测性不准,术后眼球抵抗力下降等原因而趋于淘汰,逐渐被准分子激光手术取代。

准分子激光手术可分PRK手术(即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LASIK手术(即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和LASEK(即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等,都要是通过激光对角膜进行相应组织的切削或磨合,使角膜变平,降低眼的屈光力。相对RK手术,切割的精确度高、副作用少,手术比较简单、相对安全有效。但是也不能保证术后近视眼就不会复发,而且不适宜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手术的合适年龄是至少20岁以上),另外,有眼病和其他疾病的患者,如一只眼已失明、圆锥形角膜、角膜疤痕、弱视、视野缺陷、视网膜疾病、Ⅰ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或结缔组织病患者等都不适合做此类手术(注:怀孕及哺乳期的妈妈也不适合)。

5.近视眼的预防

(1)做好用眼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如何预防近视眼?如何防止近视眼的加深?相关的预防常识应该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操作,一起来做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近视眼的发生与用眼时间及眼看物体的距离密切相关,平时的用眼卫生要做到“三个一”“二要”“二不要”。

① 养成良好的读写坐姿,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寸、一拳”,眼与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尺,握笔时食指离笔尖一寸,胸部距离桌子一拳。

② “二要”是指:连续看书、写字1小时左右,眼睛要休息一会(不少于10分钟)或向远处眺望一会;连续打电脑、看荧光屏0.5小时左右,眼睛要休息一会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③ “二不要”是指:不要在光线昏暗、强光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晃动的车船上或走路时看书。

(2)已有近视眼的患者设法阻止近视度数加深

① 到正规医院检查,佩戴合适的眼镜,并定期复查。一般每6个月应复查一次,及时更换不合适的眼镜,及时诊断与治疗高度近视眼的并发症。

② 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眼保健操的功能是通过自我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使眼睛内血液循环畅通,达到活血通络、解除眼肌及睫状肌的肌紧张与痉挛的目的,对保护视力有肯定的作用。最好每天定时做1~2次。

③ 改善学习环境,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每学期开学前要检查教室的采光、照明情况,教室墙壁要定期粉刷,黑板要定期刷黑;课桌椅要配套,要适合学生身体比例的需要;学生平时学习要自觉做到用眼卫生。

④ 生活要规律,重视饮食防治。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高度近视眼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并发视网膜剥离。据研究,钙、蛋白质、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缺乏也可成为近视的诱发因素,例如糖类物质摄入过多可降低体内钙的含量,钙的减少可造成巩膜弹性的下降而形成近视。所以,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除了良好的用眼卫生外,还要教育儿童不偏食、不挑食,多吃优质蛋白、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

(二)远视眼

远视眼是眼的眼轴过短(晶状体距离视网膜过近)或屈光力量过弱(如晶状体的凸度小于正常眼晶状体的凸度)导致眼睛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因为眼睛的眼轴过短或屈光力量减弱都会使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不能有效会聚在视网膜上,而是会聚到视网膜之后,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出现视物不清,尤其是视近物时需要眼的折光更强一些,所以眼睛看越近的物体越不清楚。为了矫正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

(三)散光

散光是指眼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的弯曲度不一致,即不同方位的曲率不等,折光面不呈正球面,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聚焦成焦点,造成视物不清、重影或物像变形等。出现散光, 尤其是伴有视力减退、视疲劳症状时应尽早矫治,一般用圆柱状镜矫正,不规则散光可用角膜接触镜(直接戴在角膜上的或矫治散光的一种隐形镜)矫治。

(四)弱视

弱视是眼部经过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低于0.9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弱视是儿童视力发育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童眼病,多是由于先天或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出生至3岁),眼睛未能接受到适宜的光线刺激(如进入眼的光刺激不足,双眼视觉输入不等),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在我国,弱视的患病率为2%~4%,我国已有1500多万儿童患弱视。专家提示:弱视的危害大于近视,因为弱视患儿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如立体视觉模糊、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方位与远近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一般认为6~8岁是最佳治疗阶段,超过12岁效果甚微),可能会导致患儿终身的视力缺陷。

八、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一种很常见的牙齿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当今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我国40%~60%的人有龋齿病,儿童患病率更高,达70%以上,必须重视龋齿病的防治。

(一)龋齿的概念

龋齿是牙齿在机体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硬组织软化和有机溶解,使牙齿组织遭到破坏、缺损的疾病,是人类口腔常见病之一。

(二)病因

龋齿一般是由于进食黏滞性食物(尤其是含蔗糖的食物),此类食物进入口腔易黏滞在牙面或牙缝里形成牙菌斑,经牙菌斑内致龋菌的作用,发酵产酸,这些酸(主要是乳酸)会侵蚀牙齿表面结构使之脱钙缺损,腐蚀牙齿形成龋斑或龋洞。

(三)临床特点

龋齿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根据龋齿损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三个阶段:

①浅层龋:破坏牙齿表面的釉质层,牙釉质表面变软呈灰白色或有色素沉着。患儿没任何感觉,不易引起重视。

②中层龋:破坏到达牙齿的牙本质浅层,出现浅的龋洞,探针可插入洞内。患儿病牙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或产生轻微不适。

③深层龋:龋洞深达牙本质深层,接近或通至牙髓腔。患儿病牙对冷、热、酸等刺激更加敏锐,并产生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停止。当炎症继续发展到牙根会引起持续性疼痛,牙齿不能咬合,甚引起全身性疾病。

图7-3-5 龋齿的形成过程

(四)龋齿的预防

1.保持口腔清洁(www.xing528.com)

从幼儿(3岁)起就要养成早晚刷牙(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饭后漱口和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积和附着,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增强牙齿的抗病能力。注意:要选用正确的刷牙方法——竖刷法(将牙刷头平行于牙面,并与牙面成45°角,然后顺着牙的长轴刷,即顺着牙缝刷,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咀嚼面前后刷,里里外外都刷到),不要拉锯式的横刷法;最好做到进食后及时(一般饭后10分钟为好)刷牙,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换新牙刷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个月。

2.注意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儿童膳食中应保证供应适量的维生素、磷、钙等,以促进牙齿的健康发育。例如牛奶、黄豆和豆类制品、肉、骨头汤、海带、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适量吃些粗粮或含纤维素多的食品对牙齿也有保健作用,因为粗粮等的纤维素的充分咀嚼可促进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既利于儿童的消化吸收,也起到摩擦、洗刷牙齿,促进去除牙齿残渣及牙垢的作用。

糖尤其是蔗糖,是导致龋齿的“祸根”,要预防龋齿,就必须控制甜食。儿童不宜过多食用甜的食品,尤其是含蔗糖多的食品,更不要在睡前吃糖果或糕点,尤其是黏滞性大的甜食如奶糖、蛋糕等。

3.药物预防龋齿发生

氟化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防龋药物,它对牙齿有三大功能:①可通过增加牙齿组织中的含氟量来增加牙齿的硬度,提高抗酸腐蚀的抵抗力;②氟化物可修补早期侵蚀的牙釉质;③可抑制致龋细菌,如乳酸杆菌的生长及活性,降低其产酸量。口服自来水加氟、含氟牙膏刷牙、牙齿局部涂氟等都是可用的防护措施。注意:3岁之前幼儿不宜使用氟化牙膏(防止自行吞下过多的氟,引起氟中毒),高氟地区的儿童不易用氟防龋。另外,也常在牙膏或漱口液中加入抑止致龋细菌生长的酶或药物来预防龋齿的发生。

4.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正常应每半年至一年请口腔医生检查一次,以尽早发现龋齿,及进治疗。平时要注意查看儿童的口腔,发现龋齿及时就医。

(五)龋齿的治疗

①牙釉质龋:可药物处理,常用氟化钠甘油糊剂或硝酸银涂牙齿,防止龋齿加重。

②牙本质浅龋:可用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填充龋洞来进行填补治疗。

③牙本质深龋:先用羧酸酯粘固粉或磷酸锌粘固粉或氧化锌粘固粉作洞基,再用银汞合金或复合树脂填充龋洞的填补治疗。

九、脊柱变形

当脊柱的生理弯曲改变时,就叫脊柱变形。脊柱变形有两类,一类是病理性的脊柱变形,是由于脊柱结核、佝偻病或外伤等疾病引起;另一类是儿童姿势性的脊柱变形,常由于长期姿势不正确所致。这里主要说的是儿童姿势性的脊柱变形,最常见的是驼背和脊柱侧弯。

(一)脊柱变形的多发原因

儿童姿势性的脊柱变形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①长期坐、立、行姿势不正确。儿童读书、写字、站立或行走时,长期姿势不正确,如歪着头、弯着腰、扭着身子写字,斜着身子站立,弓着背走路等。由于儿童的脊柱正在发育,骨化尚未完成,尤其是年龄越小,骨越软,受压极易变形,长期的姿势不良会使变形的脊柱固定导致成年后的畸形。

②肩部长期受力不均匀。如经常单肩背书包或单手提东西,导致肩部长期受力不均匀,两肩高低不平,长期下去导致脊柱侧弯。

③腰背肌肉缺少锻炼。腰背肌是支持脊柱处于正常位置的重要肌群。有研究者曾测试9~17岁各年龄组的脊柱正常和脊柱变形儿童的背肌力,发现在每个年龄组中都是脊柱变形组的背肌力小于脊柱正常组。可见腰背肌缺少锻炼导致力量减弱也是脊柱容易出现变形弯曲的重要因素。

(二)脊柱变形的防治

①培养良好的坐、站、行走的姿势。培养良好的姿势,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和睡如弓。站立时两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走路时抬头挺胸;睡眠时,不宜睡软床,仰卧、侧卧都可以,侧卧时双腿可稍弯曲,但不要蜷缩身体;看书、写字的坐姿尤其重要,坐时身体要端正,两肩平摆,身子不要趴在桌上,写字时两手臂要等长度地放在桌面,一长一短就会使身子歪斜,胸部与桌沿保持一拳的距离。

②关注儿童的双肩负荷与受力。儿童背的书包不宜过重,书包的重量不宜超过儿童本身体重的1/10~1/8。儿童最好背双肩书包,如果没有双肩书包,可左、右肩轮换背书包,保持双肩经常性的受力均匀。

③加强体育锻炼,科学进行矫正运动。处于发育期的儿童要重视体育锻炼,尤其应该加强躯干肌的锻炼。已经有轻度脊柱变形的儿童,还应根据弯曲异常的方向进行锻炼,如脊柱侧弯,可经常做向同侧弯曲的活动(凸向左侧,做向左侧弯的活动,凸向右侧,做向右侧弯的活动),加强同侧肌肉的张力,同时消除对侧肌肉的挛缩或扭转。驼背可多做扩胸、伸直脊柱的运动。这样长期的锻炼可促进轻度的脊柱变形得到矫正。

十、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贮备不足,不能满足正常人体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生成的需要,导致出现红细胞体积变小,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它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也是儿童多发的一种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①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越快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青春期少年对铁的需求量也越大,如果饮食中铁的摄入不能相应增加,就会导致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铁量不足。

②铁的吸收障碍。一切影响铁在胃肠道吸收的因素都可导致铁的吸收障碍。如植物性食物中的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等能与铁结合成聚合物,干扰铁的吸收;胃中胃酸分泌减少导致食物中三价铁不能被还原成二价铁,不能被肠黏膜吸收;长期腹泻、慢性肠炎等导致不能正常吸收铁等。

③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儿童体内铁丢失过多最常见原因是青春期少女月经量过多。另外,有一些病也会导致铁的丢失过多,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如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肠道寄生虫感染等)、长期咳血(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等。

(二)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当血红蛋白下降到80 g/L以下时,可表现皮肤、黏膜苍白,眼结膜处明显;食欲减退、精神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年长儿经常口诉乏力、头晕、头疼;呼吸、心率加快,活动后更明显;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一般贫血越重,表现症状就越重,如果缺铁性贫血长期不被纠正会影响到儿童智力的发育。

身体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6个月~6岁儿童110 g/L,7~14岁儿童120 g/L。)

(三)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根治病因与补铁治疗。

病因治疗是针对导致儿童体内铁不足的原因进行调整或治疗,如增加饮食中含铁丰富的食品,治疗导致慢性出血的疾病等。

补铁治疗可以从以下方面治疗:①从饮食中补。如增加动物全血、肝脏、瘦肉、海带、黑芝麻、黑木耳、菠菜、芝麻酱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铁的吸收,也可吃一些铁强化的食品等。②口服铁剂药物。如口服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同时服用维生素C提高铁的吸收率。注意:不能与牛奶、茶、咖啡同时服用,会影响铁的吸收。 一般持续到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6~8周。③注射含铁针剂。如果不能口服或口服效果不好,可改用注射含铁针剂治疗,如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山梨醇枸橼酸铁等。

(四)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①改善饮食习惯,摄入足量的多样化食物,尤其对生长发育快的儿童更要注意含铁食物的适当增加。

②定期进行儿保检查,即时、早期发现缺铁性贫血,并及时进行干预。尤其对有症状表现怀疑是贫血的儿童更要赶快到医院就医检查。

③及时治疗儿童发生的各种疾病,以免耽误病情控制,造成疾病导致的缺铁性贫血。

④加强儿童缺铁性贫血特点及预防知识的宣传。引起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尽早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及预防。

十一、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分泌功能障碍,导致体内糖、蛋白质、脂肪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出现长期反复存在的高血糖、高尿糖异常体征,进而损伤多种器官或组织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有: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如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胰腺外伤、手术或肿瘤等引起的糖尿病等)等多种类型。其中Ⅰ型糖尿病与Ⅱ型糖尿病属于原发性糖尿病,是糖尿病的多发类型。

(一)糖尿病的病因

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少数成人也有发生),尤其有Ⅰ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儿童,多由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损伤,直接破坏胰岛素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或停止分泌胰岛素;Ⅱ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人(约占总糖尿病人数的90%,少数儿童也可发生),尤其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40岁以后的肥胖个体更容易发病,多是由于胰岛素量相对不足或产生组织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细胞不再同胰岛素结合)引起,另外,热能营养素摄入过多、膳食纤维摄入少、体育活动少、吸烟、心理压力过大等也成为该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有儿童出现Ⅱ型糖尿病人数增多的趋势,尤其是肥胖儿童易发生。

(二)糖尿病的表现症状及诊断

糖尿病典型的临床表现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体乏无力、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症状。其中儿童患Ⅰ型糖尿病多起病较急,症状较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是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病情进展较快时,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极度烦渴、尿多,明显脱水、极度乏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精神萎靡或烦躁、嗜睡、昏迷,危及生命)。Ⅱ型糖尿病多数发病缓慢,症状较轻(很少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无任何症状,血糖增高不明显,多因出现并发症、伴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或在健康体检时发现。

糖尿病的诊断具备以下三项之一即可诊断。

①非同日两次空腹(禁食8小时以上)血糖值大于或等于7.0 mmol/L (126 mg/dl)。

②葡萄糖糖耐力测试两小时后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 mmol/L (200 mg/dl)。

③具有糖尿病表现症状,并且随机查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 mmol/L (199.8 mg/dl)。

(三)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尤其是原发性的Ⅰ型与Ⅱ型糖尿病还没有可以彻底根治的治疗办法。Ⅰ型糖尿病主要通过终身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来控制疾病或维持健康,发育期儿童饮食控制要适当(要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运动要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酮症酸中毒时不宜运动;Ⅱ型糖尿病主要通过使用降糖药(少数也用胰岛素),配合饮食控制与运动治疗等综合调理的办法来治疗。

(四)糖尿病儿童的日常护理

糖尿病儿童的日常护理除了要每天督促或监管其按时按量注射胰岛素(如三餐前注射或一日两次注射,或用胰岛泵注射的时间及注射剂量等)之外,还要重视饮食的合理控制、预防感染及心理辅导、运动锻炼等。

① 控制饮食。 主要控制糖及总热量的摄入,但又要保证生长发育及健康所需的营养供给。饮食建议:每天所需热卡=1000+(年龄×80~100),热卡分配:碳水化合物占50%,蛋白质占20%,脂肪占30%;3餐热量分配:1/5、2/5、2/5,每餐留少量食物作为餐间点心。注意事项:详细记录进食情况,根据每天的活动量及血糖值做出规律的调整;保证儿童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饼干,以防低血糖发生时及时进食;平时要严格制止儿童乱吃零食,尤其是甜品、含碳水化合物或热量高的食品。

②预防感染。糖尿病血糖高时,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另外,感染也易引起血糖增高或加重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所以,平时要预防糖尿病儿童发生感染。注意事项:要勤洗脸、洗头、洗澡、洗内衣等,保持皮肤的清洁;要勤剪指甲,避免皮肤抓伤;要保证平时活动及娱乐时的安全,防止刺伤、摔伤、碰伤及其他损伤等;做好会阴部护理(尤其是女孩要每天清洗),防泌尿道感染;如果已经发生感染,要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

③心理辅导。糖尿病儿童由于长期用药、血糖的波动、症状的困扰,容易出现负性心理表现,如烦躁、易怒、冲动、情绪低落、自卑、抑郁等,需要给予长期的心理辅导与支持。

④运动锻炼。糖尿病儿童也要重视体育的锻炼与运动治疗,最好在医生与运动治疗师或体育老师的配合下,为其安排每天规律合理的锻炼或运动方案,以免出现运动中的低血糖。另外,如果该儿童已出现酮症酸中毒,要禁止运动,以防加重危险。

十二、蛔虫病

儿童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是蛔虫病。此病会影响到小儿的食欲及胃肠道功能,虫体寄生肠道,夺取营养,还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儿童的生成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出现系列并发症,有时也会危及生命。我国各省区均可流行此病,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以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感染率最髙。

蛔虫病多是由于从口吞入含有蛔虫卵的食物,蛔虫卵在人小肠孵化到幼虫,幼虫可在人体内移行和发育。幼虫经血流进入肝脏,之后进入肺,穿过微血管经肺泡、支气管、气管到达咽部,再被吞入胃肠道,在小肠发育成成虫。整个周期为1~2年。

(一)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①幼虫移行期。如果短期内生吃了含大量蛔虫卵的食物,肠道吸收虫体异性蛋白可出现低热、乏力、荨麻疹、气喘、肠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也可引起蛔虫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②成虫期。大多数病例无任何症状。儿童常有反复发作的、突然发生的脐周阵发性疼痛表现,按无压痛。常有食欲减退、恶心、时而腹泻或便秘,大便中有时会排出蛔虫,蛔虫过多也可能会引起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等并发症。有时儿童也可有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等异常表现。

(二)蛔虫病的治疗

主要采用驱虫疗法,使用如肠虫清、驱蛔灵或甲苯咪唑等药物,按说明剂量使用。

(三)蛔虫病的预防

①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干净的蔬菜水果、不吃没煮熟的饭菜等。

②加强儿童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尤其是生活垃圾、呕吐物、粪便等的及时处理和清洁等。

③加强有关蛔虫病的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儿童、家长、教师等获得对蛔虫病防治知识的认识。

第四节 常见的特殊儿童急救护理常识

一、癫痫患儿的护理常识

癫痫俗称羊角疯,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与脑发育异常、颅脑外伤、各种脑炎、脑血管病、脑瘤以及中毒性脑病等因素有关。癫痫临床发作的典型特点是伴或不伴意识障碍的抽搐(俗称抽风):一般是忽然意识丧失,发出尖叫声,跌倒在地,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节律性的抽动,一般持续1~5分钟后全身松弛或进入昏睡。也有患儿呈不典型发作,如失神小发作(几秒钟意识障碍的双眼愣神或眨眼)、精神运动性发作(发作时伴有幻觉、错觉、喜怒失常等精神病状,或不自主的运动或动作等)、植物神经性发作(有头痛、腹痛、肢痛或晕厥等表现)等。癫痫的发作具有突发性、反复性、短暂性的特点。半数发作前有先兆表现,如头昏、精神错乱、上腹部不适、视听或嗅觉障碍等。

(一)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①尽量平卧。让患儿平卧床上,或就近躺在平整安全的地方,或顺势扶他(她)倒下。防止患儿自己突然倒地摔伤头部或身体。

②保护舌头。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患儿上、下磨牙之间,压住舌头。防止发作时咬破舌头或嘴唇,或舌头后坠堵塞呼吸道。发作前或发作时病人张口时放,痉挛期不宜放。可自制长约20 cm,宽1.5~2 cm,厚0.3~0.5 cm小竹板代替压舌板。紧急未准备时,也可顺势将手帕、软布或衣角等来代替压舌板。

③通畅呼吸道。将患儿头侧向一方,使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防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或引起吸入性肺炎。最好解开颈部衣扣,有假牙时也应及时取掉。

④强直期保护。一手稍用力托住患儿枕部,另一手托下颌。防颈过后仰造成颈椎压缩性骨折,下颌过张造成下颌脱臼。

⑤痉挛期保护。适当用力按压四肢大关节处(如肩、肘、髋、膝等)。限制其抽动幅度和收缩力度,防止造成关节脱臼或损伤。切忌强行按压,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肌肉关节人为的损伤或骨折。

⑥发作后休息。发作后安静休息,必要时(伴有破坏、攻击行为时)给镇静剂。确保患儿体能恢复及朦胧状态时的安全。

⑦莫掐“人中”。掐“人中”中止癫痫发作是护理误区。癫痫发作是由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直到“放电”结束才能恢复正常。

(二)日常生活的护理

1.定期复查

癫痫患儿一般需要长期用药治疗,故应遵照医生嘱咐,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根据实际病情调整用药量。同时,也要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2.心理干预

让患儿了解自己的疾病,坚持按时服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儿多与同龄人、社会接触,促进其身心舒畅,精神愉悦。不要过分溺爱或迁就该类患儿,要鼓励其自立、自强与自信。

3.照料饮食起居

①要合理膳食,保证患儿营养均衡,切忌过饥过饱或暴饮暴食,少饮用兴奋性饮料,忌烟酒。因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诱发患儿癫痫发作的诱因。

②如果患儿无智力低下,应与正常儿童一样上学接受教育,但学习不要太累,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因睡眠不足可使大脑兴奋性增高,易诱发或加重癫痫的发作;过度的脑力劳动也会使脑局部乳酸增加,血液偏酸性,影响脑细胞的正常活动,容易诱发癫痫发作。

③患儿可以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运动,最好不要游泳、爬山、荡秋千、跳水、赛车等,防止突然发作摔伤或出现意外事故。洗澡时不要盆浴;外出时要与人相伴,或者随身携带“癫痫治疗卡”,以方便急救或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

④尽量避免其他一切诱发因素。除了饮食不当、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容易诱发癫痫的发作外,另外高热、吐泻、强的感觉刺激(如恐怖电影、强烈的视觉画面或声响等)、精神刺激、长时玩电子游戏等也易诱发癫痫的发作,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

二、常见外伤的急救常识

(一)擦伤

擦伤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外伤,多发生在走路、奔跑或干活时跌倒,身体的一部分(多见于肘部、手掌及膝关节等处)皮肤表层被粗糙物摩擦而引起。皮肤擦伤后,伤处出现肿胀、疼痛,创面有擦痕,小出血点及组织液渗出(可见渗水或流水)。

创面小、浅、较干净只需在创面搽1%龙胆紫(紫药水)或红药水,使创面结痂,一般5~6天后就会长好。如创面有少量泥土或污物,或关节附近的擦伤,可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冲洗干净,涂1%龙胆紫,擦伤创面外应敷纱布包扎。

创面较大、较深、较脏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来处理,注意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常规伤口的消毒处理法

①清创可用双氧水、蒸馏水、灭菌生理盐水冲洗,无条件可用自制生理盐水(1000 mL冷开水中加9 g盐)、凉开水或清水。伤口应用棉球蘸灭菌生理盐水轻轻擦洗。

②消毒一般可用医用75%酒精、碘酒(先碘酒后酒精,由内向外擦伤口周围,因两者刺激性强,不宜直接涂在伤口上)或碘伏(1%的可直接涂伤口,刺激性小,不用酒精脱碘)等溶液来消毒伤口,或用龙胆紫擦涂。面部擦伤,可涂点红汞,最好不用龙胆紫液。注意:碘酒不能与红汞药水同用;新鲜较深伤口不用龙胆紫液。

③上药。如伤口有轻度感染(如少许脓液),应该每天清洗创面,然后涂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照此方法坚持几天,擦伤创面就会痊愈。

④包扎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块(如可用熨斗熨几下)盖好伤口,再用纱布或三角巾等包扎。很小的伤口也可不包扎。注意:结痂前尽量不着水。

2.常用包扎法

(1)绷带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最常用,包括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包扎法、手指包扎法等。

① 环形包扎法:用消毒绷带的纱布反复环绕肢体伤口数圈(一般3~4圈),第一圈可略斜点,第二圈将第一圈斜出的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固些,下圈也可压住上圈约3/4,最后将纱布末端中间剪开成两细条纱布,反向环绕打结(注意:最好避开伤口、肢体内侧、受压或摩擦的部位打结),如图7-4-1所示。此法多用于额部、颈部、四肢、手腕手指、脚趾等粗细均匀部位的包扎,小伤口的包扎一般都用此法包扎。

图7-4-1 环形包扎法

② 螺旋包扎法:从肢体较细端开始,先环绕三圈固定起始端,再斜向上环绕,后圈压前圈约1/2,最后再绕三圈固定终末端打结,如图7-4-2所示。此法多用于前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包扎。

图7-4-2 螺旋包扎法

图7-4-3 螺旋反折包扎法

③ 螺旋反折包扎法:方法同螺旋包扎法相似,只是在向上环绕每圈时要反折(用一拇指压住绷带纱布的上缘,将其上缘向下反折)一次,并压住前一圈的1/2~2/3,每圈的折线应互相平行,如图7-4-3所示。此法多用于四肢、手足粗细不等的部位处较大伤口的包扎。

④“8”字形包扎法:先环绕关节远端肢体三圈固定起始端,然后胯关节一上一下相交呈“8”字缠绕,后圈压前圈1/2~2/3,最后在关节近端肢体环绕三圈固定终末端打结,如图7-4-4所示。此法多用于肩部、膝部、脚踝、髂关节等关节处包扎。手掌或足掌的“8”字形包扎法也称人字形包扎法。

图7-4-4 “8”字形包扎法

⑤指(趾)尖包扎法:先用绷带纱布折成双层盖于指(趾)尖部,然后从指(趾)跟处按螺旋包扎法将盖有纱布的指(趾)体包扎,最后在近手指跟处打结。如图7-4-5所示。

图7-4-5 指尖包扎法

(2)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由一平方米方块对折剪二条,顶角缝合长系带。也可将三角巾折成不同形状的布巾来使用,如图7-4-6所示。

图7-4-6 三角巾的多种折法

全身各部位的三角巾包扎法如下所述。

①头部包扎:将三角巾底边向上翻折两指宽,盖住头部,在眉上、耳上,把两底角和顶角在枕后交叉,回额中央打结,如图7-4-7所示。如果仅额部小伤口,可用简单的额部包扎法,如图7-4-8所示。

图7-4-7 头部包扎法

图7-4-8 额部包扎法

②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的带形,以上1/3盖住伤眼,2/3从耳下端反折绕向脑至健侧,在健侧眼上方前额处反折至健侧耳下再反折,转向伤侧耳上打结固定,如图7-4-9所示。

图7-4-9 单眼包扎法

图7-4-10 双眼包扎法

③双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带形,从枕后部拉向双眼在鼻梁上交叉,绕向枕下部打结固定,如图7-4-10所示。

④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带开,留出系带一端从颈后包住下颌部,与另一端颊侧面交叉反折,转回颌下,从耳后伸向头顶部打结固定,如图7-4-11所示。  ⑤ 双肩包扎法:把三角巾底边放两肩上,两侧底角向前下方绕腋下至背部打结,顶角系带翻向胸前,在两侧肩前假扣扎紧固定,如图7-4-12所示。

图7-4-11 下颌包扎法


图7-4-12 双肩包扎法

⑥ 单肩包扎法:把三角巾一底角斜放在胸前对侧腋下,将三角巾顶角盖住后肩部,用顶角系带在上臂三角肌处固定,再把另一个底角上翻后拉,在腋下两角打结,如图7-4-13所示 。

图7-4-13 单肩包扎法

另外,还有胸部或背部包扎法、托臂包扎法、肘部包扎法、膝部包扎法、手掌或足部包扎法、臀部包扎法等。具体手法请分别如图7-4-14至图7-4-19所示。

图7-4-14 胸部包扎法

图7-4-15 托臂包扎法

图7-4-16 肘部包扎法

图7-4-17 膝部包扎法

图7-4-18 足部包扎法

图7-4-19 臀部包扎法

(二)刺伤及皮肤割伤

1.刺伤

刺伤多见于儿童赤脚行走或用手玩木质玩具时,脚底或手指被竹签、木刺或钉子等坚锐物体扎到或刺入。刺伤的伤口虽小但有时会比较深,出现明显的疼痛。

①刺入物较浅、较干净、易拔,将刺入物拔出后,用力挤出血液,然后涂上3%碘酊,并用消毒纱布包扎。

②刺入物较深、较干净、易拔,不宜立即拔除,应先用75%酒精棉球局部皮肤消毒,再用缝衣针(应用前需用酒精消毒)轻轻挑破表皮,然后将小刺挑出或拔除,再涂3%碘酊,用消毒纱布包扎,几天内创面不沾水,创口会自然愈合。

③刺入物很深或大、可能带菌。带儿童去医院处理,同时别忘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2.割裂伤

有时儿童可能被小刀、玻璃或其他锋利的物品(如罐头的开口、破碗口等)造成割裂伤,伤口小而浅,创面规则整齐。

如果伤口小,局部出血少,可用手指压迫止血,血液凝固后再涂3%碘酊或红药水,局部包扎、不沾水,1~2天即会痊愈。如果伤口大而深.出血不止,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压住,或直接用手压住(不要用棉花或卫生纸),赶紧送医院,必要时需要扩创缝合,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三)挫伤和扭伤

1.挫伤

钝体剧烈冲击引起的肌体局部组织肌肉断裂,或使组织血管和神经挫伤,有少量出血,表面皮肤可能无损伤,肿胀较轻,但皮下出血不止,皮肤乌青块会不断扩大。

①紧急处理,即多次冷敷→绷带扎紧→抬高患肢,绝对不能用热敷。冰袋敷于患处或用冷毛巾湿敷,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多次冷敷后还可用绷带扎紧扭伤处的近体端(每10~20分钟放松一次),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利于静脉血回流,减轻肿胀与疼痛。

②24小时后,完全止住出血后改为热敷,多次进行,每次15~20分钟。热敷是为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消肿及加快组织修复。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活动,一般1周左右皮下瘀血会吸收消散。

2.扭伤

扭伤常发生于活动较多的关节,如踝关节、腕关节以及腰部,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

①要固定,限制活动,防止再损伤。要立即停止行走、运动或劳动等活动,使扭伤部位固定于功能位不动,防止活动加重损伤。

②24小时以内要冷敷,减少出血和渗出。要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扭伤部位,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与渗出,也可减轻疼痛与肿胀。

③必要时到医院拍片,确定是否骨折并进行治疗。如果怀疑或已经发生骨折,应对扭伤部位固定后到医院拍X光片,以便确定是否骨折或骨折程度,并尽早进行治疗。

注意:不要立即进行扭伤处按摩、热敷或贴止痛膏,否则可能会加重出血,按摩还可能使骨折移位,骨折端刺伤深部的血管与神经等。可在24小时后,肿胀与疼痛过后,未发现有骨折时,用热敷、贴止痛膏等来促进消肿、消炎及扭伤的康复。

(四)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多是在运动中,肌肉过度牵拉或剧烈收缩导致肌肉损伤、部分撕裂或全部断裂。拉伤部位出现疼痛、肿胀、肌肉紧张或痉挛,用手摸紧张的肌肉呈条索状硬块,有明显的触痛,甚至伴有皮下瘀血。

出现肌肉拉伤应立即停止运动,抬高伤肢,防止再损伤。立即冷敷,可止血、镇痛与防止肿胀。如果有皮下瘀血,可在冷敷后加压包扎(24~48小时后解除),并抬高伤肢,以便减轻出血、渗出与肿胀。伤后3天内要避免重复做致伤动作,三天后可进行功能训练,同时可进行热敷。一般轻的肌肉拉伤1周后可逐渐恢复锻炼,但以不引起伤处疼痛为度。如果肌肉拉伤严重,要到医院进行手术缝合治疗。

(五)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实际上是小腿的“腓肠肌痉挛”,一般是在突然进行剧烈运动、长时间走跑、腿部受冷等的情况下,由于肌肉供血不足引起。有时也与肌体高热、缺钙、缺钠等有关。游泳前睡眠不足、未进餐、未做热身运动等也常成为游泳中多发“小腿抽筋”的诱因。

①游泳发作时,不要慌张,先深吸一口气,把头潜入水中,像海蜇一样,使背部浮在水面,两手抓住脚尖,用力向膝盖上方拉,一次不行,可反复多次,肌肉就会慢慢松弛恢复正常。

②平时发作时,立即休息,将儿童抽筋的腿部伸直(膝盖也要伸直),将脚板向儿童身体方向压。也可儿童自己抓脚尖,用力向膝盖上方拉。或者自己将双手撑住墙壁,脚不离地将抽筋的小腿拉直坚持几分钟即可。可同时用热毛巾热敷或用手按摩抽筋部位,效果会更好。

③也可直接使用使肌肉松弛的运动喷剂或药膏。

(六)出血

意外伤害或疾病引起出血比较常见,小的出血经处理可自行愈合,大的严重出血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按出血部位分为:外出血(血液从血管流出并排到身体之外)、内出血(血液从血管流出滞留在身体之内)、皮下出血(血液从皮肤下血管渗出,呈现皮肤表面瘀点、瘀斑等的“乌青块”)。

按血管的种类分为:动脉出血(颜色鲜红,出血速度快,甚至呈喷射状)、静脉出血(颜色暗红,可涌流而出,但不如动脉出血快)、毛细血管出血(颜色鲜红,多呈点状或片状渗出,常可自行凝固止血)。

1.表浅的少量渗血或缓慢出血(如划伤或擦伤导致的出血)

指压止血加消毒包扎:直接用手指压迫伤口出血处,止血后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贴上创可贴或绷带包扎。对缓慢出血的,也可外撒止血药(云南白药、桃花散等)。

2.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

加压包扎法: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块牢牢地压住伤口,用纱布、棉垫、绷带等做成衬垫放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块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如图7-4-20所示。此法最常用。压迫3~4分钟后,检查血是否止住,如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轻轻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重新包扎;如血没止住,应继续压住伤口,5分钟后仍未止血,赶快找医生,同时仍要继续压住伤口。

图7-4-20 加压包扎止血法

注意:①如有碎玻璃块、金属等物体嵌在伤口上时,不用此法。

   ②如果腿上或手上出血,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

   ③如果血渗透了绷带,不要去除绷带,而是在上面再加一块绷带。

3.如果大出血或出血不止

(1)止血带止血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应急用,一般是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用,不可长时间用)。选弹性好的止血带(橡皮止血带最好),确定绑带的位置:上肢上臂上1/3处,下肢大腿中上1/3处,抬高出血肢体,加衬垫,绑带(一般绕两周后拉紧打结,打结法如图7-4-21所示)。

图7-4-21 止血带止血法

①止血带下要加衬垫(衣服、毛巾、软布等)。

②如果没有橡皮止血带,可用绷带、布条、毛巾等替代,但不可用电线、绳索或铁丝等。要打活结,可用笔杆、筷子或小木棒等插进结内将绷带、布条或毛巾绞紧,固定。

③原则上每小时放松3~5分钟,止血带止血原则上不超过l~1.5小时,最长不超过5个小时。

④止血带止血以达到能止血为度,不要过紧,也不要过松。

⑤有止血带患儿优先送医院,要告医生在何时、何处扎上止血带。

(2)指压动脉止血法

适于头部或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应急用,不可长时间用)。

用手指或手掌将搏动的出血血管的上端压在局部的骨骼上,如图7-4-22所示。

图7-4-22 指压动脉止血法

①头顶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在同侧耳前,压迫下颌关节上方的颞浅动脉。

②头颈部出血:用拇指在颈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压迫颈总动脉。

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易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一侧时间也不能太长。

③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角稍前的骨凹处,压迫面动脉。

④前臂出血:压迫上臂中、上三分之一处的肱二头肌内侧沟,以压迫肱动脉。

⑤手掌、手背出血:压迫腕部的桡动脉。

⑥大腿出血:在大腿腹股沟中点搏动处,用两拇指用力压迫搏动的股动脉。

⑦小腿出血:压迫腘窝(膝关节凹处)的动脉,并尽量屈曲膝关节。

⑧足部出血:用拇指压迫足背动脉搏动处。

4.鼻出血

儿童鼻出血的部位多见于鼻腔前部,多由跌倒鼻外伤,天气干燥或感冒导致鼻黏膜干燥、微血管破裂而出血,也见于经常用手挖鼻孔导致鼻黏膜血管受损出血,以及血友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等引起的鼻出血。小量的鼻出血为鼻涕带血或点状滴血,多可自行停止,大量的鼻出血常呈流水状,如不及时处理,也会导致失血性休克。 紧急处理鼻出血的方法如下。

①让该儿童坐下或半躺在床上,头稍微前倾,不要后仰,以防血液流至后鼻道及呼吸道,引起呼吸道阻塞。

②拇、食指紧捏两侧鼻翼稍微向内向上用力,压迫鼻中隔前下方10~15分钟,同时用嘴呼吸。

③用冷水袋或湿毛巾冷敷出血儿童的前额、鼻根及颈部两侧,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④用消毒药棉或软纱布(卷结实)填塞鼻腔,药棉或纱布要露出少许,以便取出。注意:不能用没有吸水作用的东西填塞鼻腔,以防血液后流至后鼻道及呼吸道。

⑤如以上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止血,赶快送医院,会用沾有止血药的纱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

三、意外事故伤害的急救常识

(一)烧烫伤

烧烫伤属于“意外事故伤害”,可分为两类:突发事故伤和生活意外伤。突发事故伤多来自室外,如火灾、建筑物爆炸或锅炉爆炸等导致的烧烫伤;生活意外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如沸水、热汤、热油、蒸汽、高压锅等导致的烧烫伤。儿童皮肤较成人薄嫩,同等热力的烫伤造成的伤害会较成人严重。

1.烧烫伤的分类

皮肤从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与皮下组织三层。伤烫伤伤及皮肤的层次不同,轻重表现也不同,烧烫伤根据损伤皮肤的深度及轻重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度烧伤:

Ⅰ度烧伤(红斑型):主要伤及皮肤的表皮,皮肤发红并有火辣辣的灼痛,但无水泡,经3~5天后自愈,不留疤痕。

Ⅱ度烧伤(水泡型):表皮全层坏死,一般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剧痛、起水泡,一般需要2~4周愈合。浅Ⅱ度(伤及真皮浅层)短期内有色素沉着不留疤痕,深Ⅱ度(伤及真皮深层)常遗留疤痕。

Ⅲ度烧伤(焦痂型):皮肤全层破坏,坏死结痂,烧伤深度可深达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此时疼痛消失,不起水泡,局部焦黄炭化、或皮革样改变,愈合后常遗留疤痕或畸形。

2.烧烫伤现场急救方法

(1)首先脱离致热源

首先使儿童尽快离开导致烧伤的热源。如果是火焰烧及儿童,应迅速将儿童抱离火场,扑灭其身上的火焰,立即脱掉燃烧的衣服,或嘱其就地打滚,或用棉被、毛毯等盖在儿童身上隔离空气而灭火。对热液导致的烧伤,可立即脱掉浸满热液的衣服,动作要尽可能轻柔,必要时将衣物剪开,将未粘身的衣物剪去,不可用力或强行撕掉已粘贴身体上的衣物,以免将受伤的表皮蹭掉。

(2)立即冷水降温(冷疗)

冷疗可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①将烫伤部位(尤其是手足部的烫伤,并且烫伤部位完整)置于冷水中降温。持续时间以脱离冷水后疼痛显著减轻为好。

②持续用凉水冲淋烫伤的部位(烫伤的部位完整)。冲洗时间越早越好,冲洗时间可持续至半小时以上,以脱离冲淋后疼痛显著减轻为好。

③用冷毛巾、冰冷物冷敷烫伤部位。此法既可减轻致热因素对皮肤的损害,还可减轻伤口的疼痛。

注意:冷水或冰冷物等的温度越低越好,但不能低于-6 ℃;若皮肤被破坏,可先用干净冷湿的纱布盖住伤口后冷敷,不要直接冷敷或冲淋,防止感染;对于酸、碱造成的化学性烧伤,早期也应以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而不要过早应用中和剂,否则会因为酸碱中和产热而加重局部组织的损伤。

(3)清洁、包扎或涂药

对于烧伤面积小于5%(烧伤本人五指并拢时手掌的面积为1%)的Ⅰ度烧伤,可自行处理。先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冷疗处理以后,可外涂一点烫伤药膏,用洁净的纱布简单包扎。头、面、颈部的轻度烫伤,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不必包扎,可使创面保持干燥,能加快创面恢复。

烧烫伤处皮肤发生水泡时,尽量不要弄破水泡,大的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将水泡刺破,赶尽其内液体,不要撕掉表皮,可外涂一点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扎即可。

注意:不要用酱油、牙膏、碱面或紫药水等涂烧烫伤处,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或不利于就医时医生对烧烫伤处的观察。

(4)医院就诊

对于较严重的各种烫伤,尤其是Ⅰ、Ⅱ度大面积烧烫伤或Ⅲ度烧烫伤者,一定要到医院就诊,便于采取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

(二)中暑

中暑是多发生在夏季的一种意外伤害,是外热侵袭人体,导致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如在高温环境中学习或玩耍,如闷热的教室、房间、公共场所等容易发生;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日光直接曝晒也可发生;另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水不足、出汗过多、饥饿、体质弱,以及温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等都可成为中暑的常见诱因。

1.中暑的表现

①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胸闷、眼花、耳鸣、口渴、多汗、乏力、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皮肤发红或灼热,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等。如及时被转移到阴凉、通风、干爽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②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多在38 ℃以上,除头晕、头痛、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全身发热的表现,或随后出现无汗、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③重症中暑症状:体温可急剧升高(可升高至40 ℃以上),先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晕厥、昏迷或肢体抽搐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如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需要赶快送医院抢救。

2.中暑的急救处理

①迅速将中暑儿童转移到凉爽、通风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空调房等。解开儿童的衣扣及腰带,松开衣服,使其平卧休息。如果衣服被汗水湿透,要换干衣服,同时可用扇子扇风,帮助散热。

②如果有发热,可用冷毛巾敷或用25%~50%酒精擦拭头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处,也可洗个温水澡来降温。注意:如果没有发热,不要做此处理,以免加重循环衰竭。

③意识清醒者可喝一些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等。出汗多者可喝一些淡盐水或糖盐水。

④可在中暑儿童的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给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⑤重症中暑者要立即送医院。昏迷者可针刺或用指甲掐人中穴,使其清醒,并赶快送医院。

3.中暑的预防

①盛夏做好防暑降温。如教室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穿单薄、吸汗、透气、宽松的衣服;外出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或涂抹防晒霜等。

②高温环境不要久待。不宜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学习或玩耍,也不宜在炎热、强烈的日光下过多活动等。

③多喝清凉解暑饮料。在夏季或炎热出汗时,要适当多饮消暑饮料,如凉开水、西瓜汁、绿豆汤等。

④勿劳注意休息睡眠。不要出现过度疲劳的状态,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保证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⑤必要时备好防暑药。在炎热的夏季,最好在身边备好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以防应急之用。

(三)骨折

骨折是指人体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出现裂缝或断开,并伴随有骨折部位局部的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或骨擦音等表现的一类意外伤害。多发生于直接或间接的打压(如暴力击打、重物挤压、跌滑摔倒、车祸中的碰撞等)、劳损(如长距离行走或长时间的劳作等)、病理性骨折(如骨髓炎、骨肿瘤、骨质疏松等骨病易导致的骨折)等。

1.骨折的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是否有外观可见的创伤口分为开放性骨折(有创伤口)与闭合性骨折(无创伤口)两大类。

2.骨折的主要表现

①骨折部位疼痛。骨折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移动时常会疼痛加重。

②骨折部位畸形。如果骨折面断开错位会出现明显的畸形,如肢体短缩、成角或扭曲等。

③骨折肢体功能障碍。骨折的肢体不能再进行正常生理功能或出现障碍,如不能在正常的范围内进行弯曲、伸展等活动,不能持重等。

④骨折处有骨磨擦音。当骨折断端接触及互相摩擦时,可听到骨的磨擦音或摸到骨摩擦感。(注意此表现是在医生检查时去发现,不能故意触动骨折处,以免加重损伤)

⑤其他表现。有时骨折处会出现肿胀、出血或瘀斑,严重或多发性骨折也可伴发全身症状,如发热、出血性休克、昏迷等表现。

3.骨折的急救处理

骨折的处理原则:先抢救生命,再处理骨折。

(1)生命抢救处理

如果有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呼吸道阻塞、昏迷、休克等表现时,一定要先进行止血、通畅呼吸道等抗休克处理,必要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抢救。

①止血。对于开放性骨折出现的大出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加压止血包扎、止血带止血、指压动脉止血等方法来止血(注意不可在骨折部位加压,以免加重骨折的损伤)。

②通畅呼吸道。将患儿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的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③人工心肺复苏。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停止或心脏骤停,要立即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抢救(参见本章“人工心肺复苏”部分所述)。

如果上述处理不能或不会进行,要立即送到医院抢救。

(2)骨折的处理

当患儿没有生命危险或脱离生命危险后,要进行骨折的处理。

①固定。处理儿童骨折最主要的是固定。其目的是限制骨折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和减少疼痛。夹板固定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即选用夹板(夹板最好是加有内垫的,以超过上下两关节的长度为宜)放在断骨肢体的内外两侧,用绷带、三角巾或布条、带子等绑好固定。紧急无备用的夹板时,也可就地取材,选用小木板条(2~3 cm厚为宜)、木棒、竹片、手杖、硬纸板等来代替夹板。

注意:有伤口和出血时,应先进行止血包扎伤口,然后再进行固定;上夹板固定之前,要用棉花、软物(如毛巾、软布等)当衬垫垫好;绑扎时应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都要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防止骨折端移动,如前臂骨折应固定肘关节和腕关节,下肢胫骨骨折应固定膝关节和踝关节;在没有任何固定用具的情况下,可将受伤的肢体与健侧肢体或躯干绑扎在一起,将健侧肢体与躯干作为固定物;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以皮肤温度适中、颜色红润为好,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立即松开,重新调整固定的松紧度。

举例:前臂骨折的固定。夹板放在前臂内外两侧,绷带固定,然后用三角巾或带子悬吊伤肢于颈部,使上肢呈肘关节屈曲90°的屈肘位,如图7-4-23所示。

上臂骨折、大腿骨折、小腿骨折、脊柱骨折的固定法请分别参看图7-4-24至图7-4-27。

图7-4-23 前臂骨折固定法

图7-4-24 上臂骨折固定法

图7-4-25 大腿骨折固定法

图7-4-26 小腿骨折固定法

图7-4-27 脊柱骨折固定法

②搬运。对于头颈部骨折、脊柱骨折、大腿骨折等患儿,需采用“硬板担架搬运法”进行搬运。

一定要选用硬担架作为搬运工具,如果没有硬担架,也可用平整的硬木板或门板等作为硬担架的替代品,并且其长度与宽度要超过被搬运人身体的长、宽尺度。

三名搬运者同时站在伤者的一侧,分别将手臂伸入到伤者的肩背部、腰臀部、双下肢的下面,同时用力托起相应身体部位,始终使伤者的身体保持水平伸直的状态,慢慢地、轻轻地将伤者放置或平移到硬担架上,如图7-4-28所示。

图7-4-28 硬板担架搬运法

使伤者仰面平躺在硬担架上,双下肢伸直,双上肢伸直放于身体两侧,然后将其身体与担架一起用三角巾或布条、布带等绑好固定。如果是颈椎骨折或损伤者,头颈两侧要放置沙袋、枕头、衣物等填充固定,防止头颈的移动或活动,固定法如图7-4-6所示。如果是大腿骨折,要将伤者先用夹板固定后再搬运。

注意:搬运时,千万不能使伤者的躯干扭曲或来回移动,更不能一人抬头一人抬足来进行搬运,否则可能会加重骨折的损伤。

(四)溺水

儿童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夏季,常因游泳或水中戏水的儿童缺乏安全的防范意识或遇到水中意外不能应对而导致发生在河流、湖泊或海洋中,有时也可以发生在游泳池、浴池或泡温泉的池水中。溺水时,大量水、泥沙、杂草等可随着人的呼吸运动进入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呼吸道及肺内,堵塞呼吸道。同时,呼吸道受到刺激也会出现反射性痉挛,加重窒息,严重至呼吸停止,缺氧而死亡。现场抢救措施如下所述。

1.使溺水儿童快速脱离溺水水源

①会游泳者,尽快下水,从溺水儿童的腋下伸手抓住其对侧的手,或托住其头部,使其头部露出水面,采用仰泳的姿势,将溺水儿童拖离水源。

②不会游泳者,可将长竹竿、绳索或木棍等物抛向溺水儿童,使其抓住,然后迅速将其拖离水源。

2.使呼吸道通畅

如果孩子尚有心跳、呼吸,应及时撬开口腔,迅速清除其中的泥沙、烂草等污物,并松解溺水儿童的衣领、裤带,并将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畅通。

3.尽快倒出呼吸道内的积水

儿童离水上岸后,如果判断还有呼吸及意识清楚,就应迅速清除他口鼻中的泥沙与污物,立即将其抱起俯卧在抢救者的肩上,使其腰背向上,手足下垂。抢救者扛着孩子快步奔跑,并不时颠颤,借体位及重力作用使其呼吸道内积水倒出。也可将溺水儿童俯卧于大石头、小木凳或成人屈曲的大腿上(单腿跪地,使另一腿膝关节屈曲踏在地上如板凳状),头低脚高,同时按压其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及肺中的积水尽快排除。

注意:如果溺水儿童呼吸、心跳停止,此步骤可省略,直接进行下面第4步操作,否则会延误对生命的抢救时机。

4.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孩子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千万不可只顾倒水而延误呼吸心跳的抢救,更不能放弃抢救。

心跳、呼吸复苏后,应及时送往医院继续抢救。在路途中要注意保暖,密切注意观察溺水儿童,必要时仍应继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

(五)电击伤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发生触电,即电击伤的意外事故。如用手触摸电源插孔、漏电的电器或手碰触到电线的断端;在靠近电线的地方放风筝,电线缠绕在电线上;在野外遭雷击或高压线的电击等。

1.电击伤的主要表现

①轻症表现。电击后由于强烈的电流通过人体,使人感觉到肢体麻木或震颤,头晕、心慌、四肢无力,由于惊吓会出现面色苍白、惊慌呆滞,甚至晕厥。

②重症表现。电流强度重的电击可将人击倒在地,或由于触电后肌肉的强烈收缩,被弹离电源,跌落在地,引起外伤、骨折、脑部及内脏的损伤,严重者会出现意识不清、休克、心跳呼吸骤停,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③触电部位的烧伤。电击引起的电烧伤一般伤口较小、部位清晰,较正常部位发白或发黑,电击重者有2个或2个以上伤口(一个入口伤,一个或多个出口伤),一般多属于Ⅲ度烧伤。

2.现场急救措施

(1)立即脱离电源

应以最快的速度使触电的儿童脱离电源。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关闭电源,或用干燥的竹竿、木棍、绳索、布带、塑料棒、胶棒等非导电物将电线从触电儿童的身上挑开、分离出去。注意:绝对不能用湿布或用手直接接触触电儿童,以免大人自身触电。切忌用双手同时拖拉触电的儿童。

(2)必要时心肺复苏

触电儿童脱离电源后,应立即观察孩子是否意识清楚,是否有心跳、呼吸。如果意识清楚,呼吸心跳自主,应使其在干燥、安全的地方休息1~2小时,如已停止应立即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切勿轻易放弃。

(3)赶快送往医院

在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同时,应同时拨打120,尽快将触电儿童送医院治疗。

(六)喉、气管异物

喉、气管异物多由于孩子误将食物(如豆子、花生、果仁、果冻等固体食物)或其他细小物品,如硬币、纽扣等吸入气管引发,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主要急救原则是:尽快清除孩子咽喉内和气管内的阻塞物,并施行人工呼吸。

首先要查看该儿童的口腔及咽喉部,如在可视范围内发现有异物阻塞气管,可试将手指伸到该处将阻塞物取出,如果此处理失败,则可试用拍背法或推腹法进行急救。

①拍背法。大人坐位,将该儿童放在大人的腿上方,孩子胸部紧贴大人的膝部(小的婴幼儿,大人可用一只手掌及前臂支撑其头、颈及胸部,放在膝上),头部略低,大人以适当力量迅速用掌根拍击孩子两肩胛骨之间的脊椎部位4~5次,异物有时可被咳出。另一种方法,也可一手抱其双腿头朝下,身体胸部贴在大人胸前,另一手掌拍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部位,也可能会使异物被咳出(注意:千万不要一手提儿童双脚,使儿童身体在空中进行拍打)。对于大一些的儿童,令其俯伏在床上,头向下垂,在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用力拍击,促使异物被吐出,或掉至咽喉部,方便被取出。

②推腹法。将该儿童仰卧放在适当高度的桌子或床上,大人站在该儿童左侧,左手放在儿童脐部腹壁上,右手置于左手的上方加压,两手向胸腹上后方向冲击性推压,促进气管异物被向上冲击的气流排出。如此推动数次,有时也可使异物咳出。

以上两种方法如有异物排出,大人要注意迅速从口腔内清除阻塞物,以防再度阻塞气管,影响正常呼吸。如经上法无效,要立即快速送儿童到医院救治。

(七)药物中毒

儿童常因为好奇或贪玩,有时会把带有彩色糖衣的药物当成糖果吃,或者把有芳香气味的液体药物当成饮料喝,或者有时生病时吃错药等,当摄入的药物超过安全剂量时就会导致药物中毒意外事故的发生。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或老师应当妥善保存所有药品,最好放在高处或加锁保管。

1.药物中毒的常见表现

药物中毒的表现多种多样,常因摄入的药物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是维生素类药,一般问题不大,可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如果是镇静药,如安眠药,会使儿童出现嗜睡、反应迟钝、言语不清,严重者出现昏睡、昏迷、心跳剧烈加快(或减慢),甚至导致休克,造成生命危险;如果是镇痛类药物,如阿托品、颠茄片等,会出现口干、灼热、心率加快、视物模糊、多语、烦躁、哭笑无常,甚至意识障碍、幻觉、抽搐、休克、呼吸停止等;如果是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局部或全身肌肉震颤、抽搐,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骤停、昏迷。

2.药物中毒的急救措施

①要早期发现儿童吃错药的反常行为与表现,并且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该儿童动过,尽快弄清该儿童误服了什么药物,服药时间大约有多久和误服的剂量有多少,以便初步判断药物中毒的严重程度。

②确实了解儿童吃错了药,要尽快促使药物排出或减少吸收。如毒副作用很小的普通中成药、维生素、止咳糖浆等,可让该儿童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 。如果吃下的药物剂量大且有毒性,或副作用大,可用手指、筷子或汤匙等刺激儿童舌根部位的咽后壁,引发呕吐,使药物被呕吐出来,然后再抓紧时间送医院进行观察抢救。注意:如果是强酸、强碱类药物,禁忌催吐,以防胃肠穿孔。

③如果误服的是腐蚀性较强药物,在将儿童送往医院的这段时间内,可由医生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如服强碱药物,可立即服用适量的食醋、柠檬汁、橘汁等来适当中和强碱对胃肠的腐蚀,然后服用约60 mL调水的生蛋清或牛奶、豆浆200 mL来保护胃肠黏膜;如服强酸药物,可口服10%氢氧化铝凝胶、2.5%氧化镁溶液或7.5%氢氧化镁混悬液60 mL,然后服用调水生蛋清、牛奶或豆浆;如误服了碘酒,可使儿童喝米汤、面汤等含淀粉多的液体;如误喝了止癣药水、止痒药水或驱蚊药水,可使儿童多喝浓茶水,借茶叶中的鞣酸来沉淀或缓解其毒性。注意:没有医疗常识的人最好不要用此法,以免所用剂量不合适产生副作用。

④如果中毒儿童已意识不清、呼吸停止,应立即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⑤在送往医院急救时,应将错吃的药物或药瓶带上,让医生了解情况,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八)食物中毒

儿童如果吃了微生物、农药或化学物质等污染的食物,或者本身有毒的食物,如毒蘑菇、苦杏仁等,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症状一般在食用食物后1~6小时发作,突然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发热、嗜睡、昏迷、呼吸停止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食物中毒的急救措施如下所述。

①立即停止食用导致中毒的食物,并留取样品保存,以便提供给医生化验分析食物中毒的原因,同时报告给校医院或疾病控制中心及卫生检疫部门。

②如果食物中毒发生在进食后2~4小时内,可用手指、筷子或汤匙等刺激儿童舌根部位的咽后壁来催吐,使其尽量排出胃内残留的食物,减少毒素进一步吸收。注:如果已经发生呕吐就不需要再催吐了。

③如果食物中毒发生在进食后4小时以上,催吐已无意义,此时可使儿童口服温开水,对吐泻多的儿童,可饮淡盐水或糖盐水。对于确定是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也可使儿童口服抗生素。

④对于出现腹泻的中毒儿童,不要立即服用止泻药,因腹泻可排除一定数量的毒素,对减轻中毒症状有一定的好处。

⑤对于中毒症状严重的儿童,以及进行简单急救处理后的中毒儿童,都要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四、儿童心肺复苏的急救技术

无论是儿童疾病还是外伤的急救中,始终将维持生命作为第一重要步骤。维持生命的重要身体指征是心跳与呼吸的自主平稳。一般呼吸停止5~10分钟,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心脏停止跳动3~4分钟,脑细胞就会因血液供应障碍导致损伤,6分钟以上就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10分钟以后脑细胞就会因缺氧而导致坏死,出现脑死亡,就会有生命死亡的危险。所以在急救医生到达之前应该尽量防止呼吸与心跳的停止,保证脑细胞的血液供应,延缓脑死亡的发生。心肺复苏术就是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技术, 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也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最重要的现场急救技术。同时别忘记呼叫120急救车。

8岁以上的儿童可采用与成人相同的心肺复苏术,但8岁以下的儿童要用适合小儿使用的小儿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与方法如下所述。

1.检查判断

①判断患儿有无意识。对于小于1岁的小儿,可用手拍击其足跟,看是否有反应,如图7-4-29所示;对于1~8岁及8岁以上儿童,可摇动其肩部并呼叫其名字,看是否有反应,如图7-4-30所示。若多次均无反应可判定患儿意识消失。

图7-4-29 拍足法

图7-4-30 摇动法

②判断患儿有无呼吸。将患儿平卧,观察其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或者用脸颊、手指部感觉患儿口鼻内有无呼吸气流的存在,如图7-4-31与图7-4-32所示。若以上三种情况均无存在,可判定该患儿呼吸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图7-4-31 脸颊感觉气流与胸部观察法

图7-4-32 手指感觉气流法

③判断患儿有无脉搏。脉搏是动脉管壁随着心脏的跳动呈现有节奏的、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由于脉搏与心跳的强弱、次数相一致,所以可以通过判断患儿有无脉搏来判定心脏是否跳动。1岁以下小儿,可用大人手的食、中两指的指腹或食、中、示三指的指腹触摸上臂的肱动脉或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腹股沟中点稍下方),感觉是否有脉搏的存在,如图7-4-33所示。1~8岁及8岁以上儿童可触摸颈两侧的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感觉是否有脉搏的存在,如图7-4-34所示。如果脉搏消失,可判定心脏停止跳动,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

图7-4-33 婴儿脉搏检查法

图7-4-34 颈动脉脉搏检查法

注意:以上三个步骤要快速完成,争取在10~30秒内完成,千万不要将过多时间花在寻找脉搏上,如果紧急,可以在判断无意识、无呼吸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施行心肺复苏抢救。

2.人工呼吸

①打开气道。气道就是呼吸道,即口、咽、喉、气管等。抢救者立即将患儿平卧在平整的、坚硬的地面、木板、桌面等平面上,然后抢救者采用“仰头抬颏法”来打开气道,即抢救者跪在患儿身体一侧,一手按压患儿前额,一手托起其下巴,使患儿头呈后仰位,保持气道的开放,如图7-4-35所示。

图7-4-35 仰头抬颏法

注意:对怀疑有颈部或脊柱损伤的患儿,要禁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

②“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都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患者儿平卧,打开气道后,抢救者一只手托住患儿下巴,另一只手拇、食指捏住患儿的鼻孔以防吹气时漏气。然后,抢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患儿的口唇,对准患儿口腔平稳用力吹气,如图7-4-36所示。同时用双眼观察患儿胸部是否膨起,如果有膨起则为有效吹气。吹气后,抢救者的口离开患儿的口,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患儿被动“呼”气,此时抢救者可侧转头深吸第二口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与“呼”气,如此反复循环进行多次吹气与“呼”气。每次吹气时间1~1.5秒,吹气量为500~600 mL,每分钟吹16~20次。

注意:越小的患儿需要吹气的力度与气量越小,越应该缓慢均匀吹气,不可用力过大,防肺泡破裂,也不可吹气过快,防气体进入胃内,造成胃膨胀,膈肌上升减小肺的容积,反而影响人工呼吸的效果。所以吹气时,应该以患儿胸部膨起,胃不膨起为度。

③“口对口鼻”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可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抢救者的口唇将婴儿的口与鼻一起盖严,同时向婴儿的口鼻吹气,使其胸部膨起的有效吹气与“呼”气即为“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如图7-4-37所示。如果抢救者口小不容易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就进行“口对鼻”人工呼吸,即抢救者一手抬起下颌使婴儿的口闭合,然后,直接用口对婴儿的鼻孔吹气,使其胸部膨起的有效吹气与“呼”气。

图7-4-36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图7-4-37 “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注意:对怀疑有颈部或脊柱损伤的患儿,要禁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人工吹气时,如果打开气道用力吹气后不能使患儿胸部膨起,应检查气道是否有异物阻塞,应先排除异物(如泥沙、呕吐物、痰液、血液、假牙等)。

3.胸外按压

①婴儿胸外按压。有双指胸外按压法与双手环抱胸外按压法两种方法。

双指胸外按压法:抢救者用一只手的中、食两指的指腹垂直向下按压婴儿胸骨中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另一只手可固定患儿头部,或者也可从婴儿背部托住患儿头颈部,同时用前臂支持婴儿的躯干),使胸骨下陷1.5~2.5 cm,每分钟按压120次左右,如图7-4-38所示。

双手环抱胸外按压法:抢救者双手环绕患儿胸部,双手拇指并列或重叠,用指腹按压婴儿胸骨中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使胸骨下陷1.5~2.5 cm,每分钟120次左右,如图7-4-39所示。

注意:一般双指按压法多适用于一人行心肺复苏施救者,双手环抱按压法多适用于两人心肺复苏施救者。相比较,双手环抱按压法比双指按压法更能产生有效的动脉血液灌注。

图7-4-38 双指胸外按压法

图7-4-39 双手环抱胸外按压法

②1~8岁小儿胸外按压。多用单掌胸外按压法。

单掌胸外按压法: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1/2处(不要压迫剑突),手心及手指向上翘起不接触患儿胸部,手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2.5~3.5 cm,每分钟按压100次左右,如图7-4-40所示。

图7-4-40 单掌胸外按压法

③8岁以上儿童胸外按压。方法同成人胸外按压法,即双掌胸外按压法。

双掌胸外按压法:抢救者双手掌根部上下重叠,十指相扣,手心翘起,手指离开胸部,双臂伸直(肘关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肩、肘、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胸骨剑突下两横指处,使患儿胸部下陷4~5 cm,然后放松,使胸部回到正常位置。抢救者可以以自身髌关节为支点,借上半身的体重及臂部肌肉的力量平稳、节律均匀地反复多次进行按压,每分钟按压100次左右,如图7-4-41所示。

图7-4-41 双掌胸外按压法

注意: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必须保持协调规律、按固定比率交替进行,无论是一人施救还是两人施救,心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以5:1为宜(适合生理需要)。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的手法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功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指征是患儿神志清楚、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面色转红润、四肢温暖等,在抢救过程中应该隔几分钟就注意观察一下。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传染病  流行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消毒  计划免疫

免疫接种  加压止血法  指压动脉止血法  心肺复苏术 “口对口”人工呼吸

2.请问传染病发生流行的基本环节是什么?学校应如何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

3.学校怎样预防儿童出现细菌性痢疾病的流行?

4.学校怎样预防儿童出现乙肝传染病的流行?

5.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

6.什么是近视眼?你能说出一些预防近视的保健常识吗?

7.龋齿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龋齿的发生?

8.试述老师在儿童癫痫发作时,以及癫痫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

9.简述对伤口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及包扎的步骤与方法。

10.儿童意外发生挫伤或扭伤后,老师应做如何的紧急处理?

11.简述儿童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12.简述一般烧烫伤的急救方法。

13.简述对儿童进行人工呼吸的抢救方法。

14.简述对儿童进行胸外按压的抢救方法。

15.实践题:请在实验室实践练习:癫痫发作时的护理方法、常规清创消毒方法、包扎方法、紧急止血法、烧烫伤急救法、中暑急救法、骨折固定法、心肺复苏技术等急救处理方法,达到能够熟练、标准的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