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预防腐败60招:第45招淡泊名利

预防腐败60招:第45招淡泊名利

时间:2024-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45招淡泊名利淡泊名利是人生的一种崇高境界,也是人生应有的态度。这种说法的名利,与诸葛亮所说的淡泊名利是有质的不同。真正淡泊名利的人又有几何?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心中装着人民,心中装着党的事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想正确,才能在思想上淡泊名利,高尚纯洁,行动上一身正气,堂堂正正。经验证明,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

预防腐败60招:第45招淡泊名利

第45招 淡泊名利

淡泊名利是人生的一种崇高境界,也是人生应有的态度。作为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把个人的得失放在党的事业中来思考,自觉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做一名廉政勤政的人民公仆

所谓淡泊,就是顺乎自然,不追名,不逐利。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缘自心灵的宁静,是一股爽人的山涧泉水;没有伟岸的像山一样沉静的心灵,决不会拥有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果能保持一颗淡泊而又平静的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役,以清白、正直、无私的进取精神追求高远的志向,便会少了些许的沉重和悲哀,增添无限的欢乐和轻松!

可有人说:你若真是那么淡泊名利,又哪来今天的成名呢?你的功成名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落在你头上的?你若不成名,谁又会邀请你到这嘉宾的宝座上呢?这种说法的名利,与诸葛亮所说的淡泊名利是有质的不同。一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坑害他人的利益去追逐名利,甚至于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一种是以清白、正直、无私的进取精神追求高远的志向,以公平、公正、公道获取名利,这种精神应该值得提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将过分追求名利单纯的急功近利只会陷于名利的陷阱中,而平常心的看待名利向着心中的志向奋斗,才会宁静以致远,名利只是身外物来了欣然接受,不该有的勿强求如是而已。

功名利禄、穷奢极欲,宁静淡泊、志行高洁。淡泊决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因为淡泊往往是一个人经过冬之寒冷、春之招摇、夏之热烈之后,拥有的一种秋的沉静。古人云:“不妄没于势力,不诱惑于事态,只要心有长城,能挡狂澜万丈。”多少人固守清俭,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留得清气满乾坤;多少人在宁静淡泊中展开理想的翅膀,如大雁飞过长空,经历顺境和逆境,不留任何痕迹于蓝天。

真正淡泊名利的人又有几何?财富多了又多,还不大厌其多,权利大了又大,还可能厌其小,芸芸众生,丑态百出皆因名利而生,礼义廉耻皆因名利所失而尽,为了得到名与利,什么阴谋诡计都可以使用,甚至于杀人放火都可以,人性的败坏,道德的沦丧,心灵的玷污,皆因名利而起,吾劝世人放下名利,找回人生的天伦之乐,让爱情亲情、友情重新回到你的身边,让爱充满人间,让真、善、美伴随你一生,让心灵得到安慰,不留下身后的遗憾,淡泊名利,投身于大自然,垂钓与江河,行乐于农田,又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呢?

古人说:“世人熙熙,都为名来;世人攘攘,都为利往。”“淡泊名利”,是一种人生境界。当我们认识到名利不过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就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名与利。我们应大大方方地面对名利,真真实实地付出努力去赢得名利。一旦得不到,也无需寻死觅活,抹脖子跳楼。因为我们心里知道,名利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人生还有比名利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爱情、家庭和健康,这些同样会带给我们无比的幸福与快乐。

要真正守住一份淡泊,必须修得一种乐观豁达、世事洞明而又怡然自得的心境,少一些患得患失,少一些心浮气躁,多一些精力去奉献,多一些时间来学习,在悠长的岁月中,走好自己平稳而又充实的人生之路,在实现自己高远志向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心中装着人民,心中装着党的事业,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努力培养并身体力行这种精神,不仅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而且对于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激励亿万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革命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像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式的先进人物,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党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负责。实践证明,我们的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但在改革开放的复杂环境下,确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动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种现象的发生,说到底是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地位等问题。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是掌握一定的权力,有的同志为什么能够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清正廉洁,兢兢业业,为人民群众所称道,而有的人却骄奢淫逸,贪赃枉法,腐败堕落,被党和人民所唾弃?江泽民同志多次要求领导干部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这是党员干部应该经常自省的问题。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想正确,才能在思想上淡泊名利,高尚纯洁,行动上一身正气,堂堂正正。

名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就要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不同的人对名利有不同的看法。对共产党人来说,名和利是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人物,默默地为党和人民奉献,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从不向党和人民要名誉要地位要待遇,但他们的英名却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受到人民的崇敬和爱戴。而有的人追名逐利,甚至发展到骗取荣誉、唯利是图的地步,为名利所累所害,直至走向毁灭。经验证明,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

正确对待名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一个人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都应该清醒地看到,没有党的培养,没有同志们的帮助,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有限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有这样的宽阔胸怀,有这样的精神境界,就可以淡泊自守,任劳任怨,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

高尚的精神境界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知书才能达礼,好学才有品格。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很有好处。掌握的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多了,政治水平和精神境界高了,讲政治,讲正气,才讲得起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也有利于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有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高远的志向。个人的名利得失比之于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微不足道的。古代先贤尚且可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共产党人更应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在前进的征途上,一切坚定、忠实、积极的共产党员,都应当时时牢记宗旨,处处以身作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参见2001年2月21日《人民日报》)

中外名人中,淡泊名利的颇多,且举几例以明之。(www.xing528.com)

居里夫人一生两次获得过诺贝尔奖,得过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名誉头衔117个。当她获得第一次诺贝尔奖之后,毅然将100多个荣誉称号统统辞掉,专心研究,终于又荣获第二次诺贝尔奖。有一天,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其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的一枚金质奖章,大惊道:“居里夫人,现在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对待荣誉的态度,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对名利采取谦让、淡然态度的学者、教授、科学家、作家、技术专家在中国也不乏其人。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著有《谈艺录》《管锥编》《围城》《宋诗选注》等皇皇巨著,有“博学鸿儒”“文化昆仑”之美誉。一位美籍华人新闻记者要采访他,被拒之门外。他把《写在人生边上》重印的稿费全部捐献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电视剧《围城》的稿费全捐给了国家;国外有许多地方重金聘他,皆被婉言拒绝。他对一位年轻人说:“名利地位都不要去追逐,年轻人需要的是充实思想,要多层次、多方位去思维。”钱锺书惜时如金、甘于寂寞、淡泊自守、不求闻达,视名利如浮云,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和品格。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诗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也同样很有名。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来一名官员来视察,这位官员是一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只得马上动身。不料他的秘书拦住陶渊明说:“参见这位官员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

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差劲的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做过官。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人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不劳作就没有收获,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晚年的陶渊明生活贫困,特别是一场大火把他的全部家当毁于一旦之后,全家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六十三岁时,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陶渊明的最大成就,在于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平凡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写大自然的亲切,常常能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除诗之外,他还给后人留下不少精美的散文,其中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诗并记》等。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在那里没有动乱,没有朝代变更,没有国家君臣,没有徭役赋税,百姓过着丰足、与世无争的美好生活。作者以优美的语言,使这篇作品产生了永久的魅力,以至后世人们一直把这种空想的社会称做“桃花源”。

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直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也常常说“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情操可嘉,周恩来更是给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

周恩来的一生,是坦荡无私,淡泊名利,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首先,一心为公,淡泊名利。周恩来到中央苏区时,尽管大家由于折服其才能而推荐他做红一方面军的总政委,但他执意不肯,而强调毛泽东的经验、长处,坚持重新任命毛泽东为总政委。在遵义会议上,他作为“三人团”成员之一,在全力支持毛泽东的同时,主动承担责任,自我批评,避免会议可能出现的僵局,确保会议成功。会后,他作为“党内委托在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自觉地退居于助手的地位,让毛泽东全权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确保毛泽东在党内军队领导地位的逐步确立。

其次,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周恩来认为“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在中国革命的复杂环境中,处在党内斗争漩涡之中的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他总是忍辱负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党内斗争中对自己的各种误解,甚至是恶意中伤,他报以忍受和缄默,竭力维系党的团结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他组织实施反冒进受到错误批评时,尽管心情很沉闷,但仍然努力忘却所受的屈辱,带领周围同志团结奋斗,勤奋工作,以尽量减少思想路线的失误带来的损失。三年困难时期上下交困,怨言颇多,为顾全大局,即使有些问题不是他的责任,他也毫无怨言地主动承担起来,以求大家向前看。“文革”中,尽管他自己处境十分艰难,仍然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博大胸怀。他一方面以血肉之躯挺身抗击,力挽狂澜;另一方面又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苦苦周旋,苦撑危局,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曾说过:“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为人民服务而死”,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评价。为了民族的解放,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临危不惧,处险从容。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几十年如一日,日理万机,三更未眠五更起,紧张、不知疲倦地工作。1972年,身患癌症的他仍抱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古稀之年,承担了超负荷的工作,常常连续工作几个昼夜,累了只能扶着椅子歇歇,生怕“一坐下就会睡着”!1976年,弥留之际的他从昏迷中醒来,便对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呢?快去照顾其他同志,他们那里更需要你们。他投身革命的大半个世纪里,倾心血于人民,尽赤胆于祖国,唯独没有自己。他真正地成为世人钦羡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总之,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