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写作的三重含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写作的三重含义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经专业写作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劳动“过程”,即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范围内,人们通过认识、感受客观事物,用语言符号将思维结果有选择地做记录、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创造性精神劳动。其二是指“方法”,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范围内特定文体的写作方法。其三是指“一类文体”,即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中以及涉农部门各种岗位的工作过程中用来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的文体。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写作的三重含义

所谓写作,是人们在感受、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用语言符号把思维结果有选择地记录、表达出来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农经专业写作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劳动“过程”,即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范围内,人们通过认识、感受客观事物,用语言符号将思维结果有选择地做记录、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创造性精神劳动。其二是指“方法”,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范围内特定文体的写作方法。其三是指“一类文体”,即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社会实践中以及涉农部门各种岗位的工作过程中用来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的文体。

[案例1-1]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能站在这个神圣的讲台上倾吐心声,我感到很荣幸,心情也非常激动。从8年前走进人民银行的大门起,我就与信息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领导和同志们的鼓励、支持和鞭策下,我先后在《金融参考》《金融会计》《金融时报》《武汉金融》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调研材料、信息稿件400多篇,其中中央级60多篇、省级100多篇。2000年以来,我每年都在总行内刊上有所收获,有10多篇文章在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或被上级行推介,3次获得市级以上优秀信息员称号。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兴趣——成功的源泉

一个人重要的不是他的职业和身份,更重要的是能否在人生旅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多年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信息写作是我进步的阶梯,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途径。我从事信息写作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二、学会思考,寻找快乐;三、履行职责,传播知识;四、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由于目的明确,我对信息写作产生了直接而又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常常给自己制定规划,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任务;既有高要求,又切合实际。在品尝八年“爬格子”的酸甜苦辣后,也让我品尝到那种灵感被挖掘的快乐。做一个优秀的信息工作者,成为我永恒的追求。

勤奋——成功的阶梯

常言道: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多年来,我努力做到“四勤,四积累”。

一、勤于学习,积累知识。博闻强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背后则是艰辛与汗水。我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写作培训班,自费订阅《新闻与成才》《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杂志,利用内网和互联网广泛搜罗资料,养成摘录、剪贴的习惯,从中吸取养分,博采众长。

二、勤于思考,积累经验。“留心处处皆学问”。要写成好的信息调研文章,必须对事物全面观察,详细了解,多向思维,把握热点、难点分析,才能从不同方面发现问题,提炼精髓。加入WTO应统一按国际惯例办事,为此我在《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信用建设初探》中,敏锐地提出“企业亟待加强信用建设”,文章被《武汉金融会计通讯》采用。《加强对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配套管理的思考》《农信社盘活不良贷款的思考》等文章,我也用心进行了探讨。

三、勤于调查,积累素材。无论工作有多忙,学习有多累,任务有多重,我都要挤时间,经常走访金融机构、厂矿企业和农村开展调研,写成的调查、信息、建议和总结更能站在一线的角度,从客观的层面洞析事物,为上级决策提供原始资料,而绝非脱离实际的浮烟涨墨。为写《对基层农信社代办业务的调查》,我深入农村走村串户,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果然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文章在《武汉金融调研》发表。《硬币缘何投放难》《农村反假币:让人欢喜让人忧》《凭证式国债在农村为何“热”不起来》等文章从采编到发表,也让我受益匪浅。

四、勤于动笔,积累实力。我所有的文章并非全部成为墨香的铅字,特别在写作之初,由于文章平淡乏味,“货”不对“路”,发出的稿件如泥牛入海,为此,工作之余下足功夫,多写多磨,多看多改,提炼成精品。俗话说,“熟能生巧”,可见,“手勤”有助于练好“笔杆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印象较深的有《“签字了”不等于“廉政了”》,从最初的调研材料几易其稿,到标题也反复推敲,最后被《武汉金融纪检监察》全文刊发。

技巧——成功的秘诀(www.xing528.com)

老实说,在信息写作方面,我并无“独门秘诀”,只不过通过多年的实践,找到了一些小窍门而已。

一、高屋建瓴,反馈信息。金融信息写作的立足点,应该提供决策依据,指导业务实践,促进工作发展。2001年,我撰写了《对基层银行业税费负担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先后在《金融参考》《武汉金融会计通讯》发表,还被封面重点推介,为银行营业税下调提供了参考价值。2003年,结合创建“青年文明号”实践,采写《放飞年轻的心 吹响青年的号角》,介绍了我支行创建“青年文明号”、实施“三项工程”、实现“三个标准”的做法。稿件发出后,很快被长沙中支推介,对推动全省创“号”进程发挥了良好的借鉴作用。《谈谈基层央行岗位轮换》在《武汉金融调研》发表,对提高央行工作效率,促进行风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2004年初,撰写《基层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中存在五大“瓶颈”》,得到上级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金融参考》刊发,也被封面重点推介。

二、立足岗位,以新出奇。从工作中寻觅素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力求题材新、角度新、手法新,写下的文章才有新意。2000年11月电子联行业务到县,对这一变革,许多同志提出想法,见诸各类报刊,我重点从科技方面进行探讨,撰写《电子联行业务到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在《武汉金融》发表。2002年我从事现金管理,检查中发现,传统的现金使用方式成为当前犯罪分子洗钱、偷税漏税的重要渠道,于是采写了《对加强基层现金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被《金融会计》和《武汉金融调研》刊发。国库方面的文章往往侧重于国库监督和资金分析,我从内部管理入手撰写《浅析国库支库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及对策》,从工资统发入手拟写《基层国库统发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别在《武汉金融会计通讯》《武汉金融调研》发表。《银行账户管理亟待加强》《县级人行工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问题及改进建议》《浅析基层金融行政执法的难点及对策》,这些文章都取材于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结合自己各个阶段的岗位经验,先后被《武汉金融调研》刊发,或在分行论文评选中获奖。

三、独辟蹊径,寻找突破。对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找到别人不曾涉足的领域,选准突破点,也有冷门迭出,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基层农村信用社代理乡、镇金库的调查》《目前乡、镇金库存在的问题》就是顺势而写的。乡、镇金库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乡镇财税体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1年以来,我多次对衡山县开展调查,全方位、多角度探讨。两篇材料先后在《金融参考》刊发,前者也被封面重点推介。

四、抓住线索,抢挖新闻。在材料堆里“抓线索”,利用各种会议“挖新闻”,也是我的一个做法。《人行衡山支行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人行衡山支行再监管“三步走”成效大》《人行衡山支行规范金融行政执法》《衡山管理支农再贷款严把“三关”》等文章就是从纪检监察、金融监管等工作报告中提炼而来,先后被《金融时报》《金融经济》采用。《“板蓝根事件”和“存款挤兑风波”:谁之过?》把存款挤兑风波与2003年“非典疫情进行了对比,有点创意,相继被《中华合作时报》和《湖南经济报》看中。

五、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正确估价自己的写作水平,用熟练的形式,写熟悉的人和事,这样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为报道身边的全国劳模杨新坤,我以《老杨同志》为题,描述三件平凡小事,反映了他立足本职、情系金库的高尚情操,在“共和国·人行与我”征文中获二等奖。由于内刊和外刊、杂志和报纸各有不同,发稿则要针对其特点有所调整。譬如报纸版面有限,投稿不能太长,一般300~800字左右,短小精悍的新闻、开门见山的言论、一针见血的建议,都易于刊登。《人行衡山支行“三学三比”加强党建》《人行衡山支行新年会计练兵忙》《借据不规范不可轻视》就得到了《金融时报》的青睐。

压力——成功的动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八年信息写作中,我常常处在压力之下。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单位、领导和同行,更多来自我自身。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进步。八年信息写作,不但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业余生活,还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工作水平。八年中,在我的履历表上记载着一行行喜人的成绩:人总行优秀共青团员、“WTO与金融监管”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人行衡山支行第一届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第一名……在享受这些成功的乐趣的同时,我更加感受到无形的压力。我愿意跟大家分享这份喜悦,更希望和大家一道变压力为动力,写出更美的文章,写出更靓丽的人生。

谢谢大家!

(来源:《应用写作》2004年第9期,邓辉,《我用心血写人生——信息调研工作的几点体会》)

简要评析: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文体是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常用的文体,本案例内容非常简洁、精炼,直接把调研工作取得成功的原因总结出来,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笔者的做法,达到交流心得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