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浪潮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浪潮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影响了世界的历史发展。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浪潮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

1765年,哈格里夫斯成功制造能够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车,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并为其取名为“珍妮机”。后来更多工作机被发明出来,完成了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一次巨大飞跃。1783年,瓦特蒸汽机改进之后与工作机连接起来,使工作机获得强大而持续、稳定的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其后以瓦特蒸汽机为代表的可带动一切工作的、万能的“原动机”出现,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发明蒸汽机车,于1825年研制火车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火车时代”。

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最早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的代表性国家是法国,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并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除此之外,美国、德意志、俄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家也开始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既是一次技术革命,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阵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影响了世界的历史发展。

(二)维也纳体系和1848年欧洲革命

1.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

1814年至1815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派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决定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维也纳会议召开后,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失去王位的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封建君主纷纷复辟;德意志三十多个邦国和自由市组成一个邦联;意大利依然四分五裂,大部分地区处于奥地利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之下;比利时并入荷兰,成立由荷兰国王统治的尼德兰王国;确定瑞士为永久中立国;波兰被再次瓜分,俄国得到波兰的大部分和芬兰等地,普鲁士的领土进一步扩大;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使其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得到巩固。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与此同时,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欧洲各国之间战争的频繁程度,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2.1848年欧洲革命

1848年1月,意大利首先爆发人民驱逐外国统治者的革命,揭开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序幕。

1848年2月,法国巴黎群众与军警发生冲突,并演变为武装起义,起义者基本上控制了巴黎,国王逃往英国,七月王朝被推翻后,法国再次建立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国二月革命把1848年欧洲革命推向高潮。在匈牙利、捷克和罗马尼亚,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纷纷发动起义,欧洲各国的广大工人、学生和市民成为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此次革命中沙皇俄国派军队到各地帮助镇压革命和民族起义,具有代表性的是与奥地利联合镇压了匈牙利革命。

1848年欧洲革命范围广泛,遍及除俄国以外的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在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暴露出各种弊端。资本主义制度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工人运动逐渐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次工人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历史的舞台。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中,揭露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更高、更理想的社会。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2.第一国际的成立

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85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1864年,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史称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此,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www.xing528.com)

3.巴黎公社

1870年,普鲁士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法国全面失败,处于危机之中。同年9月4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巴黎无产阶级重新组建了国民自卫军,不久后,政权落在资产阶级政客手中并成立临时政府。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并于3月28日成立自己的政府——巴黎公社。其后临时政府重新集结力量,向巴黎公社发动进攻,同年5月底,巴黎公社因寡不敌众,以失败告终。

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

(四)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俄国1861年改革

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俄国统治者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来赎买。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2.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后,许多美国人到西部去谋生,美国政府积极地向西部扩张领土,这使得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迅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史称“西进运动”。西进运动使得美国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洲。

独立后的美国存在着两种主要经济形式,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19世纪上半期,废奴运动高涨,美国南北方矛盾日益尖锐,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1860年,美国选举林肯总统。1861年,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在里士满另建一个政府,公开分裂国家,并向北方发动军事进攻,林肯政府被迫迎战,美国内战由此爆发,史称“南北战争”。1862年,林肯政府陆续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法令。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结束。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奴隶制度,使得美国南方与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维护了国际和民族的统一,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发展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3.德意志的统一

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萨多瓦战役(也称克尼格雷茨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败,从此奥地利被逐出德意志。1870年,普法战争开始,普军在色当战役中打败法军,俘虏了拿破仑三世,不久,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皇帝,德国统一。

4.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日本仍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被迫与一些欧洲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1867年,倒幕派从明治天皇手中得到密旨,准备讨伐幕府,并组织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即明治政府。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力图实现“变法图强”和“富国强兵”的目的,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政治上,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在经济上,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军事上,实行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在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五)亚洲革命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经有许多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印度等,其他如奥斯曼帝国、伊朗和中国等国的领土和主权也遭到不断侵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展开激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主要表现为五大起义,即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其中后三次起义更是把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高潮。亚洲民族起义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现了亚洲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