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蚕桑基础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蚕桑基础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姜白名教授,中国著名蚕病学家,从事蚕病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的老前辈。夏振铎教授,蚕遗传学家,蚕体解剖学家,是日本著名遗传学家田中义麿的研究生,知识渊博,人称活字典。他们大多是留日的,当时蚕桑系可以说是教授最多的系。回来之后,我开始利用放射性元素在桑树和蚕上进行试验研究,先是研究了桑苗的根外施肥和根部吸收情况的比较试验。再是研究蚕体壁的透过性。

蚕桑基础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徐俊良

徐俊良

徐俊良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俊良,1958年毕业于浙江农学院蚕桑系,后留校任教。曾任蚕学系主任,浙江省重点蚕丝学科负责人,浙江农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动物生产学科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蚕业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发展趋势及我国蚕业科学远期发展战略初步研究”获浙江省教委199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养蚕学》(常务编委和第二篇主编)获农业部1997年度科学技步进步奖一等奖,《蚕体解剖生理学》(主要参编者)获农业部1998年度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农业大词典》(任编委和分科主编)获国家1999年度辞书奖一等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通过生物技术用家蚕培育冬虫夏草及其医药品开发的研究”(主要参研者)获浙江省200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浙江农业大学1994—1995年度优秀教学成果奖。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199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荣誉证书。1991年,《关于提高家蚕叶丝转化率的研究》被中国蚕学会评为“七五”期间优秀论文;另有2篇在1993年被中国科协列入《高水平论文题录》。1995年入编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国际名人传记辞典》。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蚕桑系当时在全国是最有名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比较多的名教授

我出生于1933年8月,老家在江苏宜兴。我祖父是塾师;父亲中医,同时也是塾师。我10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我父亲在的时候,我在家里读私塾,父亲病故后,我就进小学了,大概是二年级插班进的宜兴城南小学,不久抗日战争胜利了。1947年小学毕业后,我在宜兴县立中学读初中。1949年宜兴解放,我们贫困学生读书有了助学金,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1950年初中毕业后,我考入江苏省立宜兴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蚕桑科,学杂费用,包括伙食,全部由国家负担,而读普通高中是要学费的。1952年1—2月,组织上调我去中共宜兴县委办的党校,即党训班,学习了两个月。1952年3月,我们学校蚕桑科并到了位于苏州浒墅关的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当时叫江苏苏南蚕丝专科学校,整个蚕桑科师生加上仪器设备都并到浒墅关的蚕桑专科学校。我是1953年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毕业的,毕业之后学校又保送我进大学,但要参加全国统考。过去中专毕业是不可以直接考大学的,但从我们这一届开始选拔一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组织保送考大学。学校要我考蚕桑,希望我毕业之后回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当教师,所以我就考了浙江农学院蚕桑系继续学蚕桑。1958年毕业之后就留在浙江农学院蚕桑系当教师,担任蚕体解剖学和蚕体生理学助教,没有再回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55年,学校党委抽调我到党委办公室工作了一年,然后再复学。所以,本来应该1957年毕业的,结果延迟一年到1958年毕业了。

浙江农学院是由浙江大学农学院在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时候分出来独立建院的,后来发展成浙江农业大学。当时浙江大学有几个学院,文理学院分出来后发展成了杭州大学,医学院分出来成立浙江医学院后发展成浙江医科大学。独立出来的学院都不差,后来都发展成大学了。

蚕桑系当时在全国是最有名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比较多的名教授,如:陆星垣教授,著名的蚕遗传育种家,他是美国回来的博士,1949年一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就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蚕桑系任教,是国家二级教授。姜白名教授,中国著名蚕病学家,从事蚕病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的老前辈。吴载德教授,中国著名蚕体解剖生理学家,蚕体解剖生理学的主要奠基人,懂英日俄法四国文字。夏振铎教授,蚕遗传学家,蚕体解剖学家,是日本著名遗传学家田中义麿的研究生,知识渊博,人称活字典。王福山教授,中国著名桑树栽培学家。俞懋襄教授,著名养蚕学家。戚隆乾教授,著名茧丝学家。郑蘅教授,著名野蚕学家。他们大多是留日的,当时蚕桑系可以说是教授最多的系。这几个教授都是某方面的权威,他们都给我上过课。

我留校后就跟吴载德教授当助教,搞蚕体解剖生理。吴载德教授是1934年从浙江大学蚕桑系毕业的,教授蚕生理学,在全国蚕体解剖生理方面是权威。我是蚕桑系青年教师中最早上讲台讲课的,当时因为学校要培养一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本来要把我送到日本去留学的,后来听说孙梅英在日本遇刺等原因,没有去成功。学校决定把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一面工作,一面进修培养,并指定吴载德教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

“灭蚕蝇”体表喷布防治蝇蛆病在生产上一直应用

1959年,学校把我送到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进修,主攻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回来之后,我开始利用放射性元素在桑树和蚕上进行试验研究,先是研究了桑苗的根外施肥和根部吸收情况的比较试验。这个方法是把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分别定量涂布在桑叶表面和用指形管埋入土中让桑苗根吸收,经过一定时间后,对桑苗做自显影进行分布情况的观察;还有在桑叶上定量涂布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给蚕食下,相隔一定时间解剖蚕体各组织,测量各组织器官放射性物质含量,从而了解放射性化合物被吸收、转运的情况,以及不同时间的分布情况等。

再是研究蚕体壁的透过性。我曾用32磷、35硫、45钙、15氮、14碳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过试验,跟踪检测这些标记化合物通过食下和体壁进入蚕体后的转运、分布和它们的代谢情况:吸收多少,代谢多少,各个组织器官最后残留多少,等等。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蚕体表面涂布,看它能不能进入蚕体,结果发现它能够进去。后来我又定量,自己用玻璃管拉毛细管,拉好之后就定量在毛细管上做刻度,就是0.5毫升还是0.2毫升。确定量后,吸一定量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再供试蚕体表面涂布,涂了之后经一定时间解剖蚕体各组织器官进行放射性测量,如经过1小时、2小时、……、5小时到了什么地方。解剖一般都是五条蚕为一组,五条五条这样解剖,再是经过10小时到什么地方,经过15小时、20小时、24小时到什么地方,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直至结茧,这样一组一组解剖测试下去,就可以知道不同时间进入蚕体的放射性化合物,被吸收后到达各组织器官的速度、数量,运转、分布和代谢情况,最后有多少留存在蚕体和丝物质里面。

通过研究,我发现蚕的皮肤能够透过化学物质内吸药物。当时有一种多化性寄生蝇对养蚕生产危害很大,它在蚕体皮肤上产卵,孵化出来的蝇蛆能钻入蚕体寄生,这种蚕成熟后结茧,蝇蛆咬破茧层从茧中钻出即成蛆孔茧。这个茧子上面有一个洞,茧丝被蛆咬断了就不能缫丝了,这是一个大问题。当时根据丝厂调查,特别在夏秋蚕中大概有5%到15%的茧子是蛆孔茧,这个损失很大。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研究出了“灭蚕蝇”,把它喷在桑叶上给蚕吃,可以杀死蚕体内的寄生蝇蛆。但有个缺点,喷在桑叶上给蚕吃的话,浓度大了蚕拒食,还会轻度中毒,结出来的蚕茧丝量少;浓度小了,又杀不死蝇蛆。于是,我就考虑能不能把“灭蚕蝇”喷布在蚕体上,通过体壁吸收进入蚕体。试验发现,在蚕体表面喷布2小时后“灭蚕蝇”就开始渗入到蚕体内,6小时后就大量在蚕体积累,同样可杀死蚕体内的蝇蛆,而且蚕不会拒食,不会中毒,蚕吃得很好,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1963年夏秋蚕时,我又用陈子元院士合成的32磷标记“灭蚕蝇”进一步做机理研究,发现蚕的体壁能内吸药物,脂溶性的“灭蚕蝇”比水溶性的化合物更易透过蚕的体壁,“灭蚕蝇”进入蚕体后很快转运到蚕的脂肪体并在其中积累,而寄生蝇蛆是专门摄食蚕的脂肪体的,当蛆体内达到致死剂量,蛆即死亡。这个方法既简单,又安全,能解决问题。这项研究是1963年成功的,1964年春在杭州华侨饭店召开的中国蚕学会学术年会上我宣读了研究论文,受到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从此“灭蚕蝇”体表喷布防治蝇蛆病在生产上一直应用。一直到1983年,该成果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科研成果奖四等奖。这可以说是我得的第一个奖。

怎样使桑叶吃到蚕体里之后,能够更多地合成蚕丝,提高桑叶转化成丝的效率

我做的研究大多数是基础性的工作。我利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对提高家蚕叶丝转化率做了研究,即怎样使桑叶吃到蚕体里之后,能够更多地合成蚕丝,提高桑叶转化成丝的效率。我的研究以不同的蚕品种、不同的桑品种、营养添加剂、外源激素、蚕室内不同气象环境等各种因素,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经过多次研究,发现蚕品种不同,叶丝转化率不同。有的蚕品种对桑叶转化成丝的效率高,有的蚕品种转化率低,这是主要因素。从桑叶来说,同一个蚕品种,不同质量的桑叶转化效率不同。如嫩叶与老叶相比,嫩叶的叶丝转化率高,老叶的叶丝转化率低,即桑叶蛋白质含量高的叶丝转化率高。

我还发现用维生素B6添食对促进丝蛋白合成,提高叶丝转化率有一定作用。保幼激素能延长龄期,增加桑叶食下量,增加茧量,同时增大了蚕蛹,对提高叶丝转化率影响不大。我发现环境因素中,叶质是第一位的,温度是第二位的,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则叶丝转化率高。光线、湿度都是次要的,湿度仅同桑叶保鲜有关系。

关于提高叶丝转化率的研究,我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其中有几篇获得了国家、省级的优秀论文奖。

辐射研究,主要是利用不同剂量的放射线,照射蚕卵观察其孵化情况和是否有个体变异,照射雌蛹看它产出来的卵,观察蚕卵的孵化情况、幼虫个体变异情况,是否有有利的个体变异,看剂量大小同变异的关系等。结果发现:高剂量才能诱发变异,而且这个变异概率很小,且大多是不利变异。后来由于工作量太大,就没有再继续做下去。我们搞解剖、生理的实验,科研经费比较费。陈子元院士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他同我关系很好。他是中国核农学的奠基人,他跟我说:“徐俊良,你有什么问题到我这里(学校同位素研究室)来做。”他对我的支持帮助很大,我上面讲的这些同位素,还有核辐射,这些条件都是陈子元先生提供的,所以这是我的一个很好的条件,有一个好老师。

1987年,我到日本去进修。起因是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的向山文雄教授到浙江来参观访问时,我参加了接待。向山教授是搞生理的,知道我也是搞生理的之后,邀请我到他那里去,进行合作研究。我到东京农工大学后就进了他的实验室,在向他学习人工饲料的配方的同时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方向就是我的课题“提高蚕的叶丝转化率的研究”和“‘蚕的人工饲料’能不能提高饲料转化成丝的效率”。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向山文雄在日本联名发表了,回国后在国家一级刊物也联名发表了,并获得了中国蚕学会“七五”期间优秀论文奖。

“八五”攻关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就是“人工饲料和适应性蚕品种选拔”(www.xing528.com)

我还和蚕完全人工饲料发明者伊藤智夫教授(原日本国立蚕丝试验场生理部部长、日本蚕丝学会的副会长)、东京农工大学的浜野国胜教授一起合作,联名在《日本蚕丝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科研成果。还有低成本人工饲料方面的研究等,发表在《蚕业科学》和《蚕桑通报》上。

适当提高人工饲料中桑叶粉的含量,可以减少一些化学药品,从而降低人工饲料的成本。人工饲料是我回国之后省里的一个课题,是“八五”攻关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就是“人工饲料和适应性蚕品种选拔”。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了两个稚蚕低成本人工饲料的配方、两个大蚕低成本人工饲料的配方,再就是选拔出了两对适应人工饲料的蚕品种,通过了省里专家组的验收。

我的一位博士生崔为正(山东农业大学蚕桑系原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人工饲料研究做得很好。他在山东农村进行了大规模试验,效果很好,有好多个地方都用了,这是在我们这里打的基础。人工饲料,不光是我们自己用了,中国科学院钦俊德院士的研究生做博士论文,也来我们这里讨人工饲料,当时我已不做这方面的工作,就叫崔为正寄给钦俊德院士。这个课题后来获得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

另外一个博士研究生时连根教授,他主持的一个课题,我是主要参加者,他利用蚕作为生物反应器,培育冬虫夏草。这个研究很有意义,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经省里组织专家鉴定,有效成分与药用冬虫夏草一样。这项研究于2003年获得了浙江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这个课题应该可以在临床上应用的。但是有个问题,搞药品投资很大,没有一个单位能投资,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进行临床试验,虽然通过鉴定并得奖了。

我曾任《蚕业科学》《蚕桑通报》,还有《昆虫学报》《科学通报》等杂志的副主编、主编或者编委;中国蚕学会的常务理事,蚕生理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时是中国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蚕业科学》的主编是中国著名蚕学家吕鸿声教授,他是1950年从浙江大学蚕桑系毕业的,是我的学长,留苏博士。之前我是蚕学会聘请的副主编,选为常务理事后仍兼任《蚕业科学》副主编。《蚕业科学》挂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所址在江苏镇江市。吕鸿声教授担任蚕业研究所所长时一直在镇江,后来他调回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每期稿件要专人送北京去定稿很不方便,吕鸿声教授便同编辑部讲,稿子直接送杭州,叫我看一看,没什么问题就发稿,有问题再同他联系。所以到后来基本上由《蚕业科学》编辑部主任、副主编高治成先生,带着稿子来杭州找我商量并定稿。我大概当了三届副主编吧,后来就当《蚕业科学》和《中国蚕业》的顾问了。

(右一)与来杭讲学的日本蚕丝学会会长吉武成美(左二)合影,1985年,杭州

在蚕桑方面,《蚕业科学》在国内是最权威的学术刊物,它是国家一级刊物、核心刊物。我是中国昆虫学会会员,浙江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在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我担任蚕的生理、生态和饲养会场的主持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著名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钦俊德教授,昆虫学家钟鼎臣教授等在开会时我都碰到过,大概是他们推举的,叫我担任这个编委。凡是有关蚕方面的稿件他们都叫我审,我大概当了两届编委吧。再一个就是《科技通报》。《科技通报》是浙江省科协主办的一个综合性期刊,有关蚕桑方面的稿子由我审。我也是日本蚕丝学会会员,应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日本蚕丝学会会长吉武成美的邀请,曾在日本名古屋参加过一次日本蚕丝学会大会和关东地区学术年会。

合影,右起徐俊良、朱新予、吉武成美,1985年,杭州

1991年任博士生副导师,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担任博士生导师

1994年9月4日至14日,我们应印度纺织部中央蚕丝局邀请,由他们资助到印度去考察。同时他们希望派人到我们学校蚕桑系来进修。我同系副主任楼程富,还有一位教师吴小锋,三个人到印度,访问考察了迈索尔中央蚕业研究所和培训中心、中央蚕丝技术研究所、蚕种生产和管理中心、蚕丝生物技术研究室、原种制造场、卡纳塔克邦蚕业研究所、印度最大的蚕茧交易市场、印度农村养蚕、家庭缫丝和小业主缫丝作坊等。印度迈索尔中央蚕业研究所和培训中心,相当于我们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有650多名科研、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其中高、中级研究人员就有250多人,规模比我们在镇江的蚕业研究所还大。他们研究所和中心的主任全程陪同考察。经过我们考察之后,他们希望派人员到我们这里来学习,他们派遣的不是一般的留学生,都是拿到硕士、博士学位的,要到我们这里来进一步深造。他们问我们有没有可能,我们说可以的,是友好国家嘛,我们都应该互相支持。当时我们同意他们分几批来,每批人数、进修什么由他们研究所定,结果科研院培训中心、各个邦(相当于我们省)的研究所都派人来进修了,一共办了14期,一直到1996年7月。

印度想追赶我们,我们也晓得他们追赶不上的。主要的问题是他们的蚕品种不行,气候条件不好,高温闷热,基础设施跟我们差距也很大。他们养蚕,搭一个草棚,地面开一条沟,把蚕放进去,在自然温度下养蚕。他们的桑树都是根刈即齐根剪伐,枝条细短,叶小而薄,结出来的茧子小,茧层薄,茧丝短,基本无防蝇蛆设施,蛆孔茧很多。他们不烘茧,蚕茧连簇直接在烈日下晒干,所以他们的蚕丝品质跟我们相差很大。我们建议他们首先要改良蚕品种,桑品种也要改良,并提了几点建议。同时我们接受他们的留学生,有蚕桑的几个邦都来人了,一批一批地来,先后办了14期,每期2~4个月,共85名;另外接受博士后2名,共87名。我们还接受了孟加拉国4名、朝鲜2名、乌干达2名进修人员,他们回国后都成了业务骨干。

印度考察结束之后,应孟加拉农村发展委员会的邀请,我和浙江省丝绸公司的副总经理王象礼(我的学生)一起到孟加拉国去访问。我任团长,王象礼任副团长,考察了孟加拉国农村的蚕桑生产情况和蚕业研究所,考察之后他们希望我们提些建议,帮助规划怎样发展蚕桑丝绸生产。他们几乎没有成片的桑树,只有一个研究所有一点成片的桑树,其他都是分散的路边桑,蚕种是私人企业生产的,多化性与多化性杂交的一代杂种,质量较差,5%是从印度进口的多化性与二化性杂交的一代杂种,比较落后。根据他们的要求,我们考察之后,给他们提了一个书面的蚕桑生产发展规划,他们表示很感谢,根据这个规划他们有可能向联合国粮农组织申请到一些经费,就可以把蚕业生产发展起来了。

我有很多学生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我前面提到的几位如时连根、崔为正、吴小锋在教学、科研方面都很有成就。另外,像徐世清很聪明,他在家蚕卵滞育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酯酶A4对蚕卵滞育的关键性作用,提出了半活性胚理论,对盐酸处理解除滞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徐世清是陆星垣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在我这里读的博士。他的博士论文评价很高的,特别是吕鸿声教授,还有陈子元院士,胡萃、朱江等好几位教授,对他的博士论文评价都很高。他回苏州大学后工作很出色,有很多成果得了奖。我1987年任硕士生导师,1991年任博士生副导师,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担任博士生导师,共带了10名硕士生,5名博士生,3名博士后。有一个博士生孟智启,是浙江省农科院的副院长,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是陆星垣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我的博士研究生。他很勤奋,很聪明,很有创新精神,工作踏实,责任心很强,主持过国家和省里不少重大课题,获得过许多科研成果奖。他虽然担任行政领导工作,但始终坚持搞科研,还培养了许多研究生,现在也是博士生导师了。

(后排右一)指导学生进行蚕体生理、生化研究,1999年,杭州

蚕、桑、茧、丝在综合利用方面可能会有较大发展

我是1999年12月31日退休的。退休之后,学校聘请我担任动物科学学院的教育质量督导,主要是负责研究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我们几个退休教授,一起商量商量,听听课,对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讲课中有哪些问题和要改进的地方,提一些参考意见。除了做这个督导之外,上海辞书出版社聘请我担任《大辞海》农业科学卷分科主编,负责组织编写和审定蚕桑方面的有关词条。应石元春院士邀请参编《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农业科学卷》并担任蚕桑学科主编;参编蒋猷龙先生主编的《浙江省蚕桑志》并任编委;参编夏征农主编的《辞海》。我还给《蚕业科学》《蚕桑通报》《昆虫学报》等审稿,是《蚕业科学》《中国蚕业》《蚕桑通报》的顾问,还被山东农业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干了一辈子的蚕桑教育和研究工作。

对蚕桑的发展前景,从情感上来讲,我总希望蚕桑丝绸能够有发展,希望它越来越好。但是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我觉得蚕桑要大发展已不可能,规模只会缩小,因为很多别的更易创造财富的产业上来了。蚕丝产业的环节太多、技术复杂、要求高,我国的蚕业水平已很高了,不容易再上去,它不像茶叶、水果、蔬菜等只是种植业。即使是茶叶环节多一些,但可以自己种茶、采茶,自己制茶,自己卖茶叶。蚕业就不行,要栽桑、繁育良种、养蚕、烘蚕茧、缫丝、织绸、印染。外贸出口,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商业、工业和外贸等,需要经过很多部门,这个就很难,劳动强度大,生产链长,技术复杂,费工费时,且风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等措施的实施,农村劳动力缺乏,因此蚕桑业规模只会缩小,顶多在一些偏远的山区还能略有发展的可能。湖州、嘉兴这些技术水平高的老蚕区,可能还会保留一点,其他地方可能不会再发展。农民和地方政府一样,经济收入一定要考虑的,但是也是不可能消失的,因为中国是蚕丝业的发源地,它历史悠久,且蚕丝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质,富裕以后的中国人民需要它。另外,国际上还是需要的。

我觉得,根据现在的情况必须寻求新的生长点。一个是向医药方面发展,蚕桑自古就用来制作药物,如白僵蚕、蚕沙、雄蚕蛾、桑螵蛸、冬桑叶、桑白皮、桑芽茶等,中药店都有卖,现在以蚕作为生物反应器,利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可制造各种医用蛋白等。时连根教授以蚕为生物反应器通过基因转移培育出“蚕虫草”,成分与冬虫夏草一样,某些有效成分还高于冬虫夏草;吴小峰教授,以蚕为生物反应器,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生产各种药用的蛋白;闵思佳博士是搞丝的,我的硕士生,后来到东京农工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她研究利用丝蛋白制作人工皮肤、保鲜膜等;朱祥瑞博士是研究蚕丝化学的,他成功地把家蚕丝素制成了多种固定化酶,这些酶在人体内能很好地保持活性;另外一个我的博士后叫徐豫松,也在以蚕为生物反应器搞医学方面的研究。

蚕、桑、茧、丝在综合利用方面可能会有较大发展。我1997年应韩国蚕丝学会邀请参加在汉城大学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发现日本、韩国都很重视蚕、丝的新用途开发,如开发智能蚕丝、丝素食品、桑叶食品、药用5龄蚕粉等。回国时,我带回了韩国的医学成果5龄蚕粉,是用5龄蚕在零下80度冷冻干燥制成的全蚕粉,配以少量其他药物制成的,它能降糖、降脂、降压,三降,在韩国市场上已有供应了。我把这个配方带回来,本来想做的,因无零下80度的冷冻粉碎设备,结果没有做。日本将丝素用于食品、医学方面也方兴未艾。美国虽然没有蚕桑,但加利福尼亚大学分子昆虫学研究室等,正利用BmNPV等进行基因工程生产生物药品,这是一个方向。

再一个就是蚕丝,向高质量高品位方向发展,制作高档丝绸。还有记忆丝、智能丝、香味丝等特种丝,供应欧洲市场需要,将来国内也需要,短丝、比较差的丝,印度需要用来制作“纱丽”及饰物,如挂毯、地毯、窗帘等。近年来,我系陈玉银教授育出了结彩色茧的蚕品种,能缫制出彩色丝,通过生化调控生产适合特种用途的粗纤度和超细纤度丝。应用基因转移重组、细胞核移植、细胞融合等技术,将天蚕丝素基因、蜘蛛丝素基因引入家蚕,以家蚕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超长、高强度蚕丝,既可民用,也可供国防、航天等特殊用途,所以在这些方向将来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采访时间:2014年10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