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报告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7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竞争力具体排名。宁波是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和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报告

1.201 7 年长三角各城市竞争力指数排名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博士牵头,数十家国内著名高校、地方院校、权威统计部门、企业研发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参与而形成的系列成果,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其2018年最新出版的报告[35]将城市竞争力分为综合经济竞争力、宜居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三部分,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中国(除台湾省外)289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衡量。其中,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经济效率、企业本体、当地要素、当地需求、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全球联系。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标包括:优质的教育环境、健康医疗环境、安全的社会环境、绿色的生态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基础设施、活跃的经济环境。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标包括: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多元一体的文化城市、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开放便捷的信息城市。表2-7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竞争力具体排名。

表2-7 长三角城市竞争力排名

(续表)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内容整理

2.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城(长三角城市群部分)

本次遴选的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36]同时满足以下4个标准:一是以城市统计年鉴的289个地级市(不含港澳台)为基础,选出过去40年人口密度增量排名前80名;二是地均GDP增量排名前80名;三是考虑到资源型城市的不确定性,按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资源型城市名单,去掉其中的资源型城市;四是去掉人口净流出的城市。选出的40个城市中长三角城市有9个:上海、苏州、常州、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芜湖

(1)上海:依托中国腹地、汇聚全球资源、成就卓越城市。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商贸流通业、金融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成套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约占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1992年批准设立的浦东新区,迅速成长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极,是中国重要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内地经济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苏州:与时俱进的苏州模式成果辉煌。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首。根据联合国报告,苏州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之一,其人口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增长,在全球5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居于首位。“苏州模式”远近闻名,以政府吸引外来资本在本市投资建成苏州工业园,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取得经济快速发展。1994年批准并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经济的增长极,逐步发展成为其商业、金融中心与未来的城市中心。(www.xing528.com)

(3)常州:借力中心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以“一核八园”建设“国家创新科技园区”:以“科教城”为核心,配之以创意太阳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风电、半导体照明、智慧装备和机器人、功能新材料八大新兴产业专题园区。其石墨烯、碳纤维、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加快。

(4)南京: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潜力逐步显现。南京是江苏省省会,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和内河港航重要城市。“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两句诗词充分突出了南京在中国古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南京科研院所众多,科技成果丰硕;工业经济及技术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和现代化交通体系完善,通过市场化改革整合优势资源,利用上海都市圈的外部性发展自己,同时辐射苏皖,联动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整体发展,实现自身快速发展。

(5)无锡:外向型经济创造苏南模式奇迹。无锡是苏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得益于能力较强而有为的政府,无锡与时俱进,促进政产学研一体和“530引才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使无锡在探索以科技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为全国做出了榜样。

(6)杭州:中小企业商都服务全球。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长三角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并且是G20峰会的举办城市。随着杭州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子商务模式为民营企业走向世界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低成本、快速和高效,杭州成了中国的“中小企业商都”,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和服务中小企业的典型。杭州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超前的电子商务发展理念,涌现出了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等B-to-B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同时也培育出了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样的跻身于全国网络广告领军行业的第三方服务型电子商务企业。

(7)宁波:港通天下添制造业虎翼。宁波是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和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港货物吞吐量在中国排名第一,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四的天然港口,特别是2008年5月1日杭州湾大桥的正式通车,使得宁波经济的发展如虎添翼,也进一步凸显了宁波独特的交通腹地优势,成为推进宁波与长三角经济圈经济联系和跨越发展的永恒翅膀。同时,宁波制造业久负盛名,以产业价值链高端、制造工艺精和技术水平尖的“高精尖”著称于海外。

(8)合肥:科技创新驱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合肥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节点城市。21世纪初,其经济开始起飞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合肥作为皖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低廉的要素成本、较好的配套设施、承东启西的基础设施、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成为沿海向内地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承接地。同时,合肥利用高校和人才优势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打造办事效率高和服务意识强的有为政府,为合肥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9)芜湖:呼应浦东承接产业转移。芜湖是安徽合肥都市圈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与中国经济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增大。20世纪90年代初安徽省政府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和重点培育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和电子电器三个产业,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由政府参与统筹外部资源和提供贴心服务,使得芜湖经济快速发展,并入选2018年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支持新一批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