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贸易的利益:增长与福利

国际贸易的利益:增长与福利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贸易利益是指一国通过贸易所获得的较之自给自足经济增加了的福利,最终体现在贸易参加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两国消费者的实际福利增加。图1-4B国的贸易利益总之,A、B两国消费者得到的商品都超出了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增加的部分就是来自贸易的静态利益。如果不在国家之间按各国优势组织与调整生产过程,就失去了国际贸易利益产生的基础。国际贸易利益的获得必须以国际交换为条件。

国际贸易的利益:增长与福利

国际贸易利益是指一国通过贸易所获得的较之自给自足经济增加了的福利,最终体现在贸易参加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从发展的角度考察,国际贸易利益可以分为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看,国际贸易利益主要有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之分。本节主要从发展的角度,也就是从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

1.一般均衡下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的简单模型

假定世界上只有A国和B国两个国家,两国都只生产衣服和粮食两种商品,再假定两国可以利用的生产资源总量一定,生产的技术条件不变。

如图1-1所示,直线CF表示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它表示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当A国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能够生产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可以看出,在A国现有生产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可以得到100单位的粮食或者60单位的衣服。或者如点E所示,在既生产粮食又生产衣服的情况下,则可以得到50单位粮食和30单位衣服的商品组合。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直线CF同时也是A国消费者的消费可能性曲线,即消费者可以消费图中CF线上任一点或CF线以下的所有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

图1-1 A国的生产(消费)可能性曲线

同样,图1-2中直线C′F′是B国的生产(消费)可能性曲线,B国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可以生产80单位的粮食或者100单位的衣服。图中的E′点(50单位的衣服和40单位的粮食)既是生产组合又是消费组合。

在封闭条件下,两国市场上商品的相对价格即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是不同的。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A、B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存在差别,就存在互利的贸易基础,就可能发生贸易关系。在A国市场上1单位的粮食只能交换到0.6单位的衣服,而在B国市场上1单位的粮食却可交换到1.25单位的衣服,A国粮食的相对价格比较低,A国如果以生产出来的粮食去同B国交换衣服,比自己生产衣服合算。同理,如果B国输出衣服去同A国交换粮食,显然要比自己生产粮食合算。于是,在实行自由贸易的情况下,A国将放弃生产衣服而将其生产资源投入粮食的生产,然后通过与B国的商品贸易交换到比自己生产时更多的衣服;B国将放弃生产粮食而将其生产资源投入衣服的生产,然后通过与A国的商品贸易交换到比自己生产时更多的粮食。两国消费者的实际福利增加。

图1-2 B国的生产(消费)可能性曲线

那么,在两国开展贸易时双方均可以接受的价格又是多少,即A国和B国应该选择怎样的商品交换比率开展贸易呢?分别对两国进行分析。在A国国内,1单位的粮食可以交换到0.6单位的衣服,如果要在贸易中获益,则在与B国的商品交换中,同样1单位粮食必须能够换取多于0.6单位的衣服,即A国粮食和B国衣服的交换比率应该大于1∶0.6。同样,在B国国内,1单位的衣服可以交换到0.8单位的粮食,如果要在贸易中获益,则在与A国的商品交换中,1单位衣服必须能够换取多于0.8单位的粮食,即A国粮食和B国衣服的交换比率应该大于0.8∶1。综上所述,A、B两国参与贸易的前提条件是粮食和衣服的交换比率为0.8~1.67。

现在假定A国和B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于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产品,A国专业化生产粮食,得到100单位的粮食,B国专业化生产衣服,得到100单位的衣服。不妨假定国际市场上粮食和衣服的交换比率是1∶1,于是A国向B国出口粮食、从B国进口衣服,B国向A国出口衣服、从A国进口粮食。如图1-3所示,贸易后A国消费者可以消费的最大商品组合从贸易前的CF移动到C0F,可以看出直线C0F在CF线的上方,即贸易的结果是使A国消费者可以消费较之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获得贸易利益。比如A国现在只消费原来50单位的粮食,则可以通过贸易同时得到50单位的衣服,比自己生产两种商品时多得20单位的衣服。

图1-3 A国的贸易利益

同理,如图1-4所示,贸易后B国消费者可以消费的商品组合从贸易前的C′F′移动到C′F0′,可以看出直线C′F0′在C′F′线的上方,即贸易的结果是使B国消费者可以消费较之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获得贸易利益。B国如果仍只消费50单位的衣服,现在则可通过贸易同时得到50单位的粮食,比自己生产两种商品时多了10单位的粮食。

图1-4 B国的贸易利益

总之,A、B两国消费者得到的商品都超出了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增加的部分就是来自贸易的静态利益。

上述对两国两种商品贸易的简单模型的分析表明:国际贸易能使参与国获得贸易的静态利益。

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的简单模型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多个国家多种商品的贸易情况,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的基本结论仍然有效。

2.国际贸易利益的源泉

前面已从商品使用价值的角度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即贸易参与国国内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商品总量)增加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什么能够增加和国际贸易的利益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1)国际贸易的利益主要来源与生产。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国家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从而在生产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使社会物质财富总量达到最大化,进而提高消费者的实际福利。在上述简单模型中,A、B两国都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生产,即A国专门生产粮食,B国专门生产衣服,虽然两国都没有超出自己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由于两国均选择生产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从而提高了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于是在分工的状态下两国总的产量较之各国孤立生产时的简单总和要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国际分工促进了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如果不在国家之间按各国优势组织与调整生产过程,就失去了国际贸易利益产生的基础。

(2)国际贸易利益的获得必须以国际交换为条件。

分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国家之间的分工不可能像在一个国家内部那样有效地进行。而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缺陷,使国家之间广泛地进行分工协作成为可能。例如,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上述简单模型中A、B两国的消费者就无法消费到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贸易发生后新的消费可能性曲线之间的区域(图1-3、图1-4中阴影)所代表的商品组合。国际贸易不仅是联系国际分工的纽带,同时也对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起到引导作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国把生产资源从效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效率较高的部门。

国际贸易使贸易参与国分享到贸易利益。在不存在垄断力量的条件下,以商品的国际价值为基础来进行国际交换,客观上有益于各贸易参与方。即使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按照国际价值同先进国家进行交换时,虽然所付出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大大超过所得到的商品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但通过国际交换,放弃本国需要而自己生产又处于劣势的商品的生产,仍然可以获得利益。

(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1.开展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增加产品需求,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并通过部门之间的联系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扩大使产品的需求增加,产业规模相应扩大,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单位成本不断下降,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利益,促进产业发展。

国民经济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某一产业发展进出口,可以促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提高本产业的规模,加快产业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扩大和发展,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所谓前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所谓后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

2.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际分工不断深入,结构优化成为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www.xing528.com)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三大产业之间的相关比例协调发展、各产业内部的结构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结构,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渐缩小,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提升。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开展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可以保证国内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一致。当国内某些资源需求大于产出的时候,可以根据国外市场需求进行调控,组织生产,扩大有效需求;当国内资源产出跟不上需求的时候,可以采取适当进口的方式使国内市场需求得到满足。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就必然要进行创新,对于在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大力发展,而那些不合理的产业将逐渐被淘汰出局,最终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既能不断地调整进出口结构,又会使本国企业的技术获得不断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3.开展国际贸易可以增加资金积累,促进就业

首先,通过出口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外汇收入,也就提高了资金积累率。其次,出口的不断扩大能够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对于缺乏资本的国家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外资的流入不仅可以使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得以解决,而且会传播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增加出口,获得外汇收入,同时为吸收外商间接投资提供必要的条件。因为一个国家的出口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偿债能力,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为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可能。对一国来说,出口的高速增长直接扩大了出口部门的就业,间接扩大了国内相关配套行业的就业。如出口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家或地区,出口的扩大、产量的增长无疑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需求。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物流、运输、金融等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劳动力向新兴产业部门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就业压力

4.开展国际贸易可以刺激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国一旦参与国际贸易,就会使本国企业置身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这种竞争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出口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与国外相同或相似甚至是替代产品展开的竞争;二是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与进口产品的竞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将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就促进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于一些幼稚产业、新兴工业,各国政府视情况给予适度保护是合理的,这种保护是为了促进民族产业的成长。因此,保护的期限不宜太长,保护的措施应当恰当,要促使企业在竞争中成长与发展。依靠过度保护的产业或企业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只会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遭到淘汰。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是企业和行业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5.开展国际贸易必然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中产品的竞争可归纳为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而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是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产品价格的关键。企业通过参加国际贸易,产生了加强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动力。与此同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节约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奠定了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

(三)国际贸易利益实现的限制条件

国际贸易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但一国并不可以无条件地获得或分享。在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利益能否实现、实现多少,往往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个国家而言,国际贸易利益的实现主要受到以下条件的限制。

1.市场经济发展条件

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基本条件。从市场发育状况看,如果在一国境内生产要素不能充分自由地发生流动,那么由进出口所引起的资源优化配置就无从谈起。对出口而言,出口部门与国内经济其他部门在生产、技术和市场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决定了它对经济发展是否产生推动作用以及作用的大小。只有市场体系比较成熟之后,出口的增长才能通过市场这一中介传递给各个部门,通过出口的扩大而引发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增长。如果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各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程度较弱,如要素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之间,即使出口形成了潜在的动力,也会因为各经济部门传递的渠道不畅,或者其他经济部门无力或无法做出积极的反应,而无法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终出口也会因无法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而衰竭。

2.经济主体参与国际贸易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参加国际竞争与国际贸易,努力提高自身效率,不断创新,才能在国际交换中获取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如果企业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是很难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

3.产业结构优化的代价和时间

促进一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并非轻而易举,往往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并付出较大的代价。而产业结构优化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贸易利益的实现程度。

产业结构的优化会面临较高的劳动力转移成本。这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然伴随生产要素的转移。当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出口贸易时,生产要素必然向出口部门转移,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将从原有的工作岗位转向新的工作岗位。这些转岗的工作者原有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无法适用于新的工作岗位,他们需要重新学习或培训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并且难以得到与先前同样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报酬,这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产业结构优化使企业付出较大的代价。企业为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而改变经营方向,调整产品结构,需要重新进行投资,原有的一部分投资变成沉淀成本无法改作新的用途。因此,专业化程度越高,转产的代价越大。

4.国际贸易导致国内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开展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国内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以致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实现造成影响。从短期来看,出口贸易的扩大可能引发出口行业的产品价格上升,导致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收益增加;同时,进口竞争行业的产品价格下降,因而这个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收益受损。从长期来看,开展贸易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引起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收益,制约着国际贸易利益的实现。

一旦贸易引起分配格局变化剧烈,且不合理或不公正,就会波及社会的安定,影响经济的平稳增长。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税收、补贴等适当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和措施,来避免某些阶层收入水平的绝对下降。

5.各国外贸政策的影响

从理论上分析,自由贸易可以促使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导生产要素朝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从而导致世界总产量增加,使贸易参与国获得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国家利益的存在,国际贸易普遍受到各国外贸政策的影响。

有些国家的政府往往出于政治、军事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对某些产业实行较为严格的保护政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贸易利益的实现。例如:①实行对进口商品的管制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些限制因素对企业在被保护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起重要的促进作用。②税收(赋税)。如果母国税法允许国外投资利润递延缴纳,将有利于企业在国外的对外直接投资。例如,子公司的利润实际汇回到母公司时才向母公司所属国缴纳所得税。③政府其他管制。例如,价格管制、利润管制、反托拉斯法等。(东道国不管制)这些管制促进国内企业纷纷到世界各地开办企业。

此外,国际贸易利益的实现还受到一国文化传统和价值标准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实行开放的国家,其生产力极大提高,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逐步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