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概述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概述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是面向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它识别并计划企业全部资源的需求,如采购、制造、发货和客户订单。最后,在管理系统层面上,ERP被认为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MRPⅡ经过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概述

(一)企业资源计划的概念

企业资源计划简称ERP,是面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它识别并计划企业全部资源的需求,如采购、制造、发货和客户订单。它是一种为制造商、分销商、服务商在采购、制造、发货和客户订单等业务资源需求方面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的方法。

前面介绍的几种供应链管理方法都只是着眼于某个行业或某个企业就其物流方面的供应链的整合管理,实质上供应链管理应该跳出物流的圈子,把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各种资源都进行综合化、集成化管理。ERP正是这种集成化管理的代表技术,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它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反映了信息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可以进一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

首先,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伽特尔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其次,在软件产品层面上,ERP被认为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网络通信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的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最后,在管理系统层面上,ERP被认为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思想和技术的引入将企业管理由生产管理扩展到经营管理,由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企业外部管理,由物流、资金、信息流管理扩展到客户流、知识流的有效配置、控制和管理。伽特尔集团提出的新型的ERP具备的功能标准应包括四个方面:

1.超越制造资源计划范围的集成功能

包括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

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按照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国际范围内的应用。

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

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

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

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面向对象技术;使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对关系数据库查询;内部集成的工程系统、商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

总之,ERP是对制造资源计划的超越,从本质上看,ERP仍然是以制造资源计划为核心,但在功能和技术上却超越了传统的制造资源计划,它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无效的劳动和资源,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机集成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平台,集客户、市场、销售、采购、计划、生产、财务、质量、服务、信息集成和业务流程重组(BPR)等功能为体,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

(二)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进程

ERP的管理思想与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革,从物料需求计划(MRP)到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再进一步发展到企业资源计划(ERP),逐渐成熟。ERP技术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MRP是基于物料库存计划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MRP系统的目标是:围绕所要生产的产品,应当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通过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订货与生产日期,以避免造成库存积压。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MRP经过发展形成了闭环的MRP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MRP的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问题。MRP以物料为中心的组织生产模式体现了为顾客服务、按需定产的宗旨,计划统一且可行,并且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对生产的闭环控制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物料需求计划经过发展和扩充逐步形成了制造资源计划的生产管理方式。在MRPⅡ中,包括人工、物料、设备、能源、市场、资金、技术、空间时间等制造资源都被考虑进来。MRPⅡ的基本思想是: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制订生产计划,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按时进行生产。MRP主要环节涉及:经营规划、销售与运作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与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管理、物料管理、产品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从一定意义上讲,MRPⅡ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集成。由于MRPⅡ系统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一个完整而详尽的计划,因此可使企业内务部门的活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整体,它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MRPⅡ经过进一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与MRPⅡ相比,ERP除了包括和加强了MRPⅡ各种功能之外,更加面向全球市场,功能更为强大,所管理的企业资源更多,支持混合式生产方式,管理覆盖面更宽,并涉及了企业供应链管理,从企业全局角度进行经营与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综合的集成经营系统。ERP所采用的计算机技术也更加先进,形成了集成化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三)企业资源计划的思想及功能

1.企业资源计划的管理思想

ERP的出现将企业资源的范围扩展到了企业以外的视野,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有效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和竞争优势。但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各类知识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复杂多变,竞争格局更加严峻,只有知识与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企业前进的长久动力,因此ERP虽然从企业内部资源的集成跨越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自身依旧存在不足。企业只有利用ERP构筑知识平台,实现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才能培养企业竞争力,获得长远发展。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整合供应链资源的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自己的管理范畴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而言之,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ERP系统要实现整个企业内部供应链与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相连接,以适应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的思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它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的思想。当市场上出现新的机会,而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时,企业组织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除此之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结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www.xing528.com)

总之,借助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2.企业资源计划的功能模块

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易而言之,它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模块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Ⅱ的模块。它不仅可以应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中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规划和管理。这里将仍然以典型的生产企业为例子来介绍ERP的功能模块。

(1)生产计划管理模块

生产计划管理模块是ERP系统的核心,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各个分散的生产流程自动连接起来,使生产流程能够前后连贯进行,不会出现生产脱节或耽误交货时间,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生产控制管理是一种以计划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其主要的功能集中在计划和制造控制方面。

1)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生产活动的总安排。根据生产计划、预测和客户订单的输入,安排未来各周期中应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按产品计划平衡物料和生产能力,提出包含精确的时间、数量的详细进度计划。

2)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整个部门严格依照执行的计划,指在主生产计划决策后,针对最终产品的生产数量,根据物料清单转变为所需要生产的零部件的数量,并对照现有的库存量来对加工量和采购量等做出的计划。

3)能力需求。计划能力要求计划是当前实际应用的短期计划,是初步的物料需求计划提出后,将总工作负荷与工作能力平衡之后产生的详细工作计划,以确定生成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否可通过企业生产能力实现。

4)控制和制造标准。控制和制造标准是具体工作时的动态作业计划,是作业任务分配到具体各个车间时进行的作业排序、作业管理、作业监控工作。同时是对工作中的制造标准,包括零件、产品结构、工序等进行统一的管理。

(2)物流管理模块

物流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分销、库存、采购三个方面的管理功能,具体如下。

1)分销管理。分销的管理是从产品的销售计划开始,对其销售产品、销售地区、销售客户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统计,并可对销售数量、金额、利润、绩效、客户服务做出全面的分析。

2)库存控制。这是指控制存储物料的数量,以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正常的生产,但又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本。它是一种相关的、动态的及真实的库存控制系统。它能够结合、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随时间变化动态地调整库存,精确地反映库存现状。这一系统的功能又涉及为所有的物料建立库存,决定何时订货采购,同时作为采购部门采购生产部门做生产计划的依据。收到订购物料,经过质量检验入库,生产的产品也同样要经过检验入库。

3)采购管理。该模块应具有如下功能:确定合理的订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备;能够随时提供订购、验收的信息,跟踪和催促外购或委托加工的物料,保证货物及时到达;建立供应商的档案,用最新的成本信息来调整库存的成本。

(3)辅助管理模块

1)财会管理模块。财会管理模块是一个与ERP系统其他模块集中整合的功能模块,主要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方面的功能。①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工作。它由总账、应收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等子管理模块构成。②财务管理。主要功能是在会计核算提供的数据基础上加以分析、预测、管理和控制的财务活动,因此更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能力。

2)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现代ERP系统不仅以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为中心工作,管理与制造资源有关的企业资源,而且要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因此也成为ERP系统的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其主要功能有人力资源规划、辅助决策、人员工资核算、考勤管理等。

(四)应用ERP系统的风险与预防

企业的条件无论多优越,所做的准备无论多充分,实施的风险仍然存在。在ERP系统的实施周期中,各种影响因素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是保证ERP系统实施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归纳起来,ERP项目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

ERP系统是一种高级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企业绝不能只把它当作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来看待,而必须上升至战略高度。由于ERP系统不仅仅是管理软件,更是一种集成了供应链管理等多种先进的管理思想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企业时,必然会引发企业管理系统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管理水平跨越式的发展。经验教训表明,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将ERP系统的应用与企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考虑,深刻理解ERP系统和企业固有的优势/劣势,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应用ERP系统的成功率。

2.需求估计错误

造成ERP系统低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合理地定义自己对ERP系统的需求,使系统的实施过程运行在一个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期望之下。需求目标是ERP实施中的指南针,是评价ERP性能的标准。如果需求是非理性的,就可能会误导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工作。分析那些没有从ERP系统中获得理想回报的企业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起步阶段忽略了全方位的需求论证工作,特别是忽视了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进行可行性论证,使系统实施过程运行在一套不科学的需求目标指导之下,从而使系统功能与企业实际需要背道而驰。因此,在决定实施ERP之前,一定要先设定合理的量化的需求目标,需求目标量化分解得越细,就越有利于系统的实施工作。

3.项目预准备不充分、硬件选型及ERP软件选择错误

ERP系统是具有一定通用性的非同质类产品。虽然不同品牌的ERP系统产品在技术原理和管理思想上是基本同质的,但是在功能特性等方面却各有侧重点。企业在选择ERP系统软件时,如果简单地认为ERP系统是一种通用型产品,就难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功效,无法取得理想的成果。一般说来,在各个功能模块中,财务管理模块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通用性最高。生产管理模块则相对复杂一些,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组织方式以及生产类型等进行具体的分析。销售和服务管理模块则是各行业有各行业的办法,各个企业有各个企业的特色。因此,企业必须正确理解ERP软件通用性的含义,从而最大限度地为自己“量身定做”适合自身需求的ERP系统。

4.系统安全设计不完善

实施ERP系统时,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系统安全的现象,存在系统被非法入侵的隐患。系统安全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授权、网络设备权限、应用系统功能权限、数据访问权限、病毒的预防、非法入侵的监督、数据更改的追踪、数据的安全备份与存档、主机房的安全管理规章、系统管理员的监督等等。缺乏安全意识的直接后果是系统在安全设计上存在着漏洞和缺陷。近年来,不断有报章披露银行或企业计算机系统被非法入侵的消息,这给企业敲响了警钟。

5.再开发模式的风险

ERP系统软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企业的实际情况却各有不同,所以,还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再开发工作,使ERP系统能够满足企业具体需求。一般说来,有三种再开发模式:客户化、二次开发和自行开发。三种再开发方式各有各的优劣,企业在选择再开发方式时对此应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再开发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实现不同分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的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只能各自为政,独立使用,从而引发集成风险。集成风险的危害不仅无法实现效率的最优化,而且还会给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工程带来负担,企业必须付出更多的成本。

6.意外事故或灾难

灾难防范措施不当或不完整,容易造成系统崩溃水灾火灾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会给ERP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企业正式启用ERP系统后,这种破坏将直接造成业务交易的中断,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未雨绸缪的策略和应对措施是降低这一风险的良方。如建立远程备份和恢复机制,在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恢复手工处理业务的步骤和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