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上舟:战略型科学家的不凡人生

江上舟:战略型科学家的不凡人生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壮志未酬之际,江上舟在中芯国际董事长任上,因肺癌复发于2011年6月27日辞世。国家经委撤并后,江上舟留在海南,参与了从县级市升格的三亚市筹建工作。大约两年后,江上舟带领全体高管,对外宣布了新的五年战略规划,开始寻求新的战略投资。然而,战略型科学家江上舟的生命在64岁戛然而止。

江上舟:战略型科学家的不凡人生

在中芯国际聘请世大半导体的老员工、台积电的工程师后,台积电于2003年在美国加州起诉中芯国际不当地使用了台积电的商业秘密,要求中芯国际赔偿10亿美元。2005年,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达成和解协议,赔偿1.75亿美元。这一年,中芯国际销售收入超越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在全球的晶圆代工行业排名第三。然而,2006年台积电再次于美国加州起诉中芯国际,指责其在最新的0.13微米工艺使用了台积电的技术。对此,中芯国际在北京高院反诉台积电。

2009年,北京高院驳回了中芯国际的诉讼请求,而台积电则在后来开庭的美国加州法院审理中获胜,之后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达成和解,和解协议包括支付台积电2亿美元和10%中芯国际股份。3天后,张汝京辞职,离开了凝聚其无数心血和智慧的中芯国际。然而,张汝京和中芯国际的“中国芯”梦想并未就此停止。

离开中芯国际后,张汝京继续追求芯片梦想,先是进入发光二级管的研发、制造和应用领域,后来又于2014年在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300毫米晶圆片(即12英寸硅片)研发及量产的新征程。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总投资68亿元,一期投资23亿元,公司的目标是致力于在我国研究、开发适用于40/28纳米节点的300毫米硅单晶生长、硅片加工、外延片制备、硅片分析检测等硅片产业化成套量产工艺;建设300毫米半导体晶圆的生产基地,实现300毫米半导体晶圆的国产化。2017年,张汝京决定不再担任新昇总经理职务,但继续担任新昇董事。张汝京的艰苦奋斗,给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晶圆产业带来了希望。新昇在致全体员工的信中写道:“张汝京博士为新昇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领导新昇团队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在极短的周期内拉出了第一根晶棒(硅晶锭),目前已经把论证样品送至我们的潜在客户,并取得了阶段性认证成果。我们坚信,这些成就标志着张汝京博士在国际半导体行业中辉煌职业生涯达到的顶峰。”此后,70多岁的张汝京又开始了协同式垂直一体化模式的探索,2018年5月18日,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芯恩(青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动。

张汝京从中芯国际辞职后,2009年6月江上舟临危受命出任中芯国际董事长。2010年,中芯国际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然而,壮志未酬之际,江上舟在中芯国际董事长任上,因肺癌复发于2011年6月27日辞世。2002年,江上舟曾罹患肺癌,尽管当时已经治愈,但是操劳过度的江上舟还是在2010年再次肺癌复发。

江上舟是上海芯片产业的奠基人、国家大飞机项目的启动者之一,他与电子信息领域的接触从1965年就已经开始。这一年,江上舟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但是不到一年便到工厂学工,到农村学农。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已结为夫妻的江上舟和吴启迪双双考回母校。后来,江上舟夫妇又前往瑞士留学,并在20世纪80年代回到祖国。1987年,留学8年的江上舟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国家经委的外资企业管理局任职。此时,正值海南建省,江上舟参加了海南的考察、调研与规划。国家经委撤并后,江上舟留在海南,参与了从县级市升格的三亚市筹建工作。1991年,江上舟高票当选海南省三亚市副市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土地交易中心,实行土地公开拍卖,激活了土地市场,为三亚争取了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此后,江上舟于1993年出任海南省洋浦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洋浦开发区管理局首任局长,1997年调往上海工作并先后担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市工业党委副书记等职,2001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上海化学工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03年成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兼重大专项组组长。

1997年转任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后,江上舟便开始了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项目发展的调研,并且认定21世纪上海必须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信息产业。江上舟判断,国内集成电路需求旺盛、供给薄弱、设备的进口依赖明显,要增强集成电路供给能力、突破半导体生产和试验关键设备瓶颈、占领技术和市场高地。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以及国际资料的精读后,江上舟认定华人有能力在全球的半导体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集成电路是中国必须发展的工业。1998年底,江上舟向上海市领导建议,在浦东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3倍于新竹工业园区的张江微电子开发区,“十五”期间引资100亿美元建设10条技术水平等于或高于华虹NEC“909工程”8~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2000年,张汝京和王文洋分别在上海创办中芯国际和宏力半导体有限公司,江上舟力推的集成电路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这一年,中芯国际一厂主厂房上梁时,张汝京花了20元人民币放了1 000响鞭炮贺喜,前去祝贺的江上舟认定张汝京能将事业做成。再到后来,上海浦东张江、松江和漕河泾“两江一河”产业带得到发展。由此,江上舟对上海有能力发展集成电路的判断得到了验证。(www.xing528.com)

2006年3月,江上舟出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与同事一起运筹了“爱心永恒”行动与“启明”行动。同年,他被委任为中芯国际的独立非执行董事。2009年,江上舟接替王阳元出任中芯国际董事长。担任董事长职位不足4个月时,中芯国际在与台积电的诉讼中失败,张汝京离职。临危受命后,江上舟相继邀请王宁国、杨士宁等业内人士加盟,剥离了非核心业务,于2010年带领中芯国际扭亏为盈。在江上舟的任上,中芯国际的托管公司曾经面临被对手接连并购的困局,其中包括台积电试图并购武汉新芯的12英寸工厂。江上舟带领团队协同努力,化解了困局,向武汉市政府承诺注资新芯,将其变为子公司

大约两年后,江上舟带领全体高管,对外宣布了新的五年战略规划,开始寻求新的战略投资。张汝京也曾表示,江上舟为中芯国际开创了新局面。然而,战略型科学家江上舟的生命在64岁戛然而止。

几经调整后,中芯国际树立了继续坚持江上舟提出的独立化、国际化的方针,稳定了公司内部,也稳定了客户。同时,中芯国际快速提升了产能利用率,为客户做得更细心、更精准、更快速,中芯国际开始扭亏为盈。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接替张文义出任董事长,此时中芯国际已经实现了11个季度的持续盈利,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28纳米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现在的中芯国际总部位于上海,在上海建有一座300毫米晶圆厂和一座200毫米超大规模晶圆厂,在北京建有两座300毫米超大规模晶圆厂,在天津深圳各建有一座200毫米晶圆厂。2016年,中芯国际销售总额达到29亿美元,收入同比上升 30.3%,几乎3倍于代工行业平均成长率;经营利润达到新高,为 3.392亿美元,经营利润率约为 12%;净利润率和中芯国际应占利润均创新高,分别为11%和 3.766亿美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首次超过10亿美元,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从前一年的 7.6% 上升至 9.6%。这一年,中芯国际成功收购了LFoundry,向汽车芯片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北京合资厂和深圳厂营运,维持了整体上的高产能利用率。

2018年初,中芯国际发布公告,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合资成立的中芯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02.4亿美元,在中芯国际上海厂区保留地块上,建设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芯片的集成电路生产线,生产技术水平以12英寸和14纳米为主,产品主要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和智能终端。

由此可见,找准集成电路的发展目标,落实集成电路的发展战略,部署集成电路的发展措施,必然要求将诸多方面整体思考,把互联互通的各行业引擎全速、全面、全力发动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