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DNA2国际元素与乡土元素的完美融合:翠域与法国山居

DNA2国际元素与乡土元素的完美融合:翠域与法国山居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莫干山乡村民宿毕竟不是迪士尼乐园,它是有许多原有的乡土元素及风格在里面的,所以国际元素要与乡土元素相结合,共同建成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民宿作品。这个融合了加拿大籍、新加坡籍、中国上海籍的管理团队,找来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及中国等多国设计师,共同创造出这个将异国风情和莫干山乡土元素完美融合的精品乡村民宿群。

DNA2国际元素与乡土元素的完美融合:翠域与法国山居

从游客的体验来说,国际元素是非常好的营销卖点,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过来体验,这也是为什么上海迪士尼乐园那么火爆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某些乡村民宿的主人或投资人本身是外国人,比如裸心谷的高天成是南非人,法国山居的主人是法国人等,这就自然形成了具有国际元素的建筑在莫干山的建成,这也是“洋家乐”被大众广泛传播,大家都想一睹为快的原因。但是,莫干山乡村民宿毕竟不是迪士尼乐园,它是有许多原有的乡土元素及风格在里面的,所以国际元素要与乡土元素相结合,共同建成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民宿作品。

翠域和法国山居在建筑外观上都是遵循中国乡土村落风貌来改建或重建的,在建筑的室内设计上则出现一些细微的区别。法国山居更多地把法国宫廷的仪式感、巴洛克风情与中国乡村情调相交融。而翠域则风格更加多元、多变,建筑形式更加偏现代简约,室内风格有美式乡村风格、工业元素度假风格及现代中式风格等。总之,这种乡村民宿体现出民宿主人的个性与价值观是比较开放与国际化的,是很有代表性的乡村民宿类型。

2014年上海某民宿开发团队在莫干山木竹坞的美丽村庄开始打造一个号称“万国洋家乐群”的乡村民宿项目,他们把这个项目起名为“翠域·木竹坞(Emerald Hills)”。这个融合了加拿大籍、新加坡籍、中国上海籍的管理团队,找来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及中国等多国设计师,共同创造出这个将异国风情和莫干山乡土元素完美融合的精品乡村民宿群。正是这种管理层和设计师所拥有的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该项目成为莫干山包容度最大的一个民宿。这个项目非常典型,它代表了部分金融界人士通过资本来做民宿的类型。当然,他们首先都是热爱乡村并有乡村情怀的一批人,也是希望在当下的民宿风口上抓住时机。另外,这个项目从外国建筑师的角度来做中国的乡村建筑,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

翠域·木竹坞(以下简称翠域)位于莫干山的西麓伐头乡,处于进山道路的尽头。民宿楼周边被青山翠竹所环绕,溪水潺潺,境地幽深静谧,当地农家淳朴热情。可以看出,这里是莫干山尚未被大量开发的民宿优质地块。该项目拥有不同的建筑及室内风格,如自然舒适的中国新乡村风格、简约隽永的新中式风格、热情洋溢的西班牙风格,甚至还有意大利地中海式风格。这是比较符合江浙一带小资人群的需求的,相信不同年龄层次和审美标准的度假人群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所要居住的乡村民宿类型。当然,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美丽而自然的莫干山风景,能在这里有个美好的旅居体验。

该乡村民宿一共有四栋房子,大约投入了1600万元的建设成本,一栋房子约400万元。应该来说是成本不菲的。为此,翠域还从金融角度推出了“众筹股东”的活动,比如每个人投入5万元钱,就可以成为翠域的二三级股东。这一方面通过众筹可以筹集一些资金,另一方面就是这些众筹的股东会带来自己的朋友。因此,翠域众筹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吸引客户,是营销宣传的手段。应该说,一个投了5万元钱的股东一定会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朋友圈里的民宿爱好者都带到翠域来的。这种众筹模式,一方面是投资人投入资金,另一方面是通过众筹又带来了很多的客流。应该说,这是金融人士结合营销所想出的创新模式。

在《DESIGN宿》第一期《Genco Berk:DESIGN IS ABOUT NEXT设计不是苹果树》一文中有关于在本项目中5号楼和7号楼的建筑师奥地利人Genco Berk的专访。他在德国长大,先后在土耳其和美国学习建筑设计,之后回到奥地利在其父亲的建筑工作室及其他公司工作了约12年。然后,他来到亚洲,在中国和日本从事高端住宅和酒店的建筑设计。他对乡村民宿的理解是新民宿建筑的再造要与周边环境相统一。每栋民宿虽然自成风格,但是要与周边山村的人和建筑共生共存。他说:“设计不是简单地画画图,而是告诉别人,为什么这样好,为什么那样不好?所以,设计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并不是种一棵苹果树那么简单,摇一摇就有苹果掉下来。设计永远关于下一步(DESIGN IS ABOUT NEXT)。”

他提到了他在莫干山一年多的生活之中,他发现这里的乡村老屋有一套自己的建筑哲学。它们通常有两三层,但是只有一层的外墙面粉刷石膏,而二楼以上的外立面都是暴露的砖墙。这在中国其他地方比较少见,因此他判断有以下两个原因:一个可能是与山中的潮湿气候有关,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约成本。但是,它们二楼以上的部分虽然是砖墙,但是也涂过一层涂料,一方面和一楼的颜色统一,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雨水的渗入,这种墙面不统一的处理手法在城市建筑之中很难找到。所以,游客在翠域的建筑外立面和室内会发现,在干净平滑的涂料墙面上突然出现一条随意的红砖墙或夯土墙,两者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这就是建筑师对莫干山建筑文脉的延续和继承。

他在翠域的建筑设计上,最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对当地地域性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融合运用,这也是一种环保的理念。在城市中谈环保,主要是从保温、隔热的角度出发,比如门窗用好的材料,减少暖气、冷气的浪费。但是在乡村民宿中的环保,就应该在老建筑改造过程中把旧材料在新的需求中更加合理地利用起来,与新材料对比使用,让游客看到当地的历史文脉和地域性是什么样的,因此这是很有意义的设计工作。另外举个例子,莫干山盛产竹子,他发现这里的村民喜欢把竹子扎成一捆一捆的,便于储存。这些竹捆从侧面看起来很像花朵的图案。所以他在翠域5号楼的一层大厅入口处,在壁炉的周围也巧妙地使用了这些竹捆符号。由此他也提到,在中国和外国做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材料。中国市场上的材料种类非常多,莫干山这里的材料则更有趣,大多是非标准化的,而且总有许多新材料出现,并且价格都不太贵。而在西方国家与这里差别比较大,通常材料种类很有限,如果你要买很多,价格还会抬高。如果有新材料出现,也会很贵,所以很难有机会尝试新材料。

另外,他还提到了他作为一个西方的建筑师,如何权衡东西方不同的审美和设计理念。他在翠域的建筑设计中,从最开始就把本土的地域性元素纳入到设计的整体规划之中,让它变得丰满起来,成为醒目的内容。而不是把中国的设计元素看成是一种点缀符号(add-on,就是在完全按照西方的美学打造的空间中加入一点点中国风的点缀),这缺乏清晰明确的中国灵魂和地域性特征在里面,是不负责的设计。

他眼中的完美乡村应该是要有非常古老的建筑,在村民手中一代代地传下来,并且有居民在里面生活,而不是乡村成为旅游业的一部分,居住者都是工作人员化妆表演的。在莫干山,他很反对直接盲目地把都市建筑风格搬到乡村中来,就以上面说过的外立面上下不同材料的做法来举例,这就是当地的“在地性”条件下所形成的做法。所以,建筑师要先考察当地的生活方式,才能做出与众不同又合情合理的设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游客来到莫干山也不希望住在一栋没有本土地域性风格的城市建筑物里。但是,这里的村民赚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就喜欢模仿城市中的建筑改建自己的房子。因此,乡村的行政部门应该去指导本地的村民,在满足现代生活的条件之下以更符合传统生活习惯的方式来改造乡村的房子,而不是以牺牲传统历史文脉和地域性为代价的。

最后,他也提到要发展中国的乡村,肯定要完善酒店、民宿这样的旅居设施,让城市里的人可以在乡村停留下来。他相信翠域以及其他的莫干山民宿都给这里的村民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接触到有趣的建筑,他们也会借鉴一些经验在他们自己的房屋设计施工之中。另外,有一些以前在这些民宿中打工的当地人已经开始学习着这些民宿的设计,重新打造了自己的居所,甚至自己也开起了民宿。这就是当前中国乡村民宿业的价值,民宿对乡村复兴做出的潜移默化的贡献。

木竹坞的山村美景远眺

木竹坞的民宅原貌,隐于莫干山山林之间

木竹坞的村民经常上山砍竹子,并做成各种手工编织物件

翠域·5号楼

一、建筑设计分析

5号楼是把原有的老房子推倒重建的,在建筑立面上用白墙结合玻璃,并点缀木格栅,整体建筑形式非常现代。该建筑的造型、层高都与木竹坞里的老房子极为不同,但是它屹立在那里,却仿佛天生就在那里一样,自然而然地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三层小楼,每一层有着不同的立面效果

该建筑的立面造型及夜景灯光效果

二、室内设计分析

五号楼的室内公共空间布局是以鲜艳的色彩、木质材料及粗犷的工业感为主基调,如大量使用未经粉刷的红砖作为墙面给人很纯朴的感觉;大量管线外露,并结合木头饰面与红砖,在色彩上也对比强烈。

整体室内空间在使用上相对偏紧凑,一层是以公共空间为主,如前台休息接待空间、三个餐桌组成的餐饮空间以及两个男女通用的卫生间。一层与庭院相交之处是玻璃门窗加外廊,可以很方便地打开并布置休息座椅,这样整体室内空间与花园融为一体,感觉空间变大了,游人在此处休息更加舒适了。在主楼的边缘有一个一层的小建筑,其功能是咖啡屋,可以坐在这里发呆、看书、聊天,其窗户正对着一棵上百年的参天大树,这是借景手法的妙用。

一层、二层、三层平面图

二到三层以客房为主。为了在设计中增加客房的数量,其标间的客房空间相对比较逼仄局促,但其套房不仅舒适度很好,而且景观视野极佳。整体来说,每间客房的大门采用了废弃的集装箱铁皮,并漆成蓝色,与红色的走廊墙面形成鲜明对比。客房内部的地面采用老旧的木板拼成,墙面和床品都是白色,在大床的背侧墙面做一块巨大的布艺图案,成为客房内部的主景,感觉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卫浴设施也做了精心设计,给人很不错的体验。该民宿的客房内没有设置电话和电视,这样中老年人在房间里会比较无聊。还有它的阳台是用玻璃做的,玻璃顶部没有用不锈钢等材料进行收边,这存在造成跌落的安全隐患。总之,该乡村民宿客房的室内设计偏近于商务酒店,度假感不是特别强。

一层大堂用旧木板来装饰部分墙体与屋顶,体量很大,并布置灯具照亮餐桌(拍摄者:俞昌斌)

餐厅以中式圆桌为主,周边墙面为粗犷的红砖饰面(拍摄者:俞昌斌)

入口大厅正面摆放一个壁炉,红砖饰面,两侧结合竹编做成书简形状的工艺品(拍摄者:俞昌斌)

楼梯处故意设计的粗犷红砖与红色涂料墙体装饰(拍摄者:俞昌斌)

公共的咖啡吧台区域,工业风格强烈

咖啡吧的私密聊天区域,窗外对着一棵参天大树

走廊的红色墙面与大门的蓝色钢板面层

客房地面铺设旧木地板,局部墙面用旧木板装饰

在周边白墙的衬托下,床背侧的墙体用鲜艳的布艺展示出设计感

客房卫生间可通过落地玻璃门走出阳台,观赏山村美景

三、景观设计分析

该院子的景观空间很小,基本都铺上白砂石,人通过嵌入白砂池的石板汀步行走。院子内侧的咖啡馆外有一块面积约10平方米的木平台区域,客人可以在此喝咖啡、聊天。

整体来看,周边山乡老宅的历史风貌可以作为时代背景与景观借景,而它本身展现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设计逻辑,非常明确地表明它是生长在该村庄之中的与众不同的新建筑。

一层建筑立面的落地玻璃门窗可以全部打开,与室外花园融为一体

白天与傍晚从三层客房看一层花园,白砂池、汀步与木平台干净简洁,夜间室内灯光在白砂池上形成光影效果(拍摄者:俞昌斌)

翠域·6号楼

远眺6号楼,中国茅草屋+欧洲乡村情调

一、建筑设计分析

该6号楼的建筑外观应该是老房子保留下来再重新改建的。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外观,建筑结构原木结合砖混结构。其屋顶进行了维护处理,并铺设茅草屋面,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淳朴的乡村感及原生态的温情。另外,墙面也进行了重新粉刷,墙面上保持着浙北黄泥土墙的淳朴,兼容法国南部的乡村自然气息。在建筑立面设计上,一层涂料墙面局部外露粗犷的夯土墙体,与5号楼有异曲同工之妙;二层蓝色墙面的处理方式与普通农村的传统民宅做法迥异。总之,如果你不注意它,或许你会认为它就是乡村中某处普通的民居;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它和走进它的内部,就会发现它有许多不一样的细节,给你带来无比的震撼感。

除了上述“在地性”的建筑设计理念,6号楼很着重强调的是“有机环保”的理念。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均来自老材料市场,做旧的概念贯彻始终。每一处装饰,包括建筑的木结构框架,都是出自当地木匠的传统手工。应该说,这些老旧材料从离开故土再回到故土,从废旧到重焕生命,材料的意义得到新的诠释,新旧材料的融合给人惊艳无比的美感。

该建筑与周边民宅似像非像的立面,前景是一片农田,游人强烈地体验到“在地性”

二、室内设计分析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6号楼的室内设计基本上采用了开放式的厨房、餐厅、酒吧及客厅布局。其装修的风格给人感觉很舒适,用原木、沙发、布艺、灯饰艺术品等多种元素来装饰整个空间,使之有种乡村和都市相互融合的效果。该室内因为6号楼的周边三面都是农舍,因此窗格故意缩小处理,在保持基本采光的前提下,营造出一种幽深的宁静感。一层客厅中设有用当地的黄泥做成的壁炉,浑然有致,比较有特色。而它的客房区域也很有特色,如客房外围用石头砌出了一个SPA温泉泡池。总之,6号楼从外表上看是一个很中国乡村的茅草屋,但到了室内以后就发现完全是欧洲乡村的情调,给游客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一层从入口进来看到的一层入口处的对景夯土墙及特色小品客厅与餐厅

一层餐厅的就餐区,后面是酒吧吧台、座椅及简餐厨房

背景墙体为乡村夯土墙结合砖块形成的线条,墙上悬挂着猎枪作为艺术品。前景是北欧风格的矮柜和高椅,矮柜上摆放陶罐花艺。整体调性是土洋混搭,也颇有意蕴

以上三幅图片都展示了异域风情饰物(如台灯、沙发)与山乡传统摆件(搪瓷杯、小方桌、六边形椅子)的混搭,给人感觉很小资、时尚与创意

客房内部的大床非常舒适,四周有蚊帐围合,顶部卫生间体量很大,干湿分离可以看木质屋顶

客房外围用石头砌出了一个SPA温泉泡池

客房外围的原木廊道,上方覆盖玻璃顶防雨防雪

客房内部的大床是整个空间的核心,舒适度及艺术性在此集中展示(拍摄者:俞昌斌)

三、景观设计分析

它周边的景观环境很好,正面就对着一片农田。游人走过农田的田埂,上几步台阶进入这个院子,站在院子里可以回望整个农田,乡村的美景全部收入眼帘。而且,从院门的小小细节就可以看出设计师的良苦用心,他把当地乡村的刀、铲子、耙子等农业工具都钉在门上,极富创意。庭院地面的青砖也是用当地的黄泥打出的,润泽清雅,使6号楼十分接地气。而庭院的围墙是用当地小溪底部的鹅卵石筑就而成的,亲和力极强。当前,这种原始石料已经越来越少了,保护当地的乡土资源迫在眉睫。

内院的座椅、秋千以及摆放的盆花,很温馨舒适

院子保留了原有农家小院的格局,硬质铺装,摆两把小凳子,堆一些壁炉烧火的木材(拍摄者:俞昌斌)

把当地乡村的刀、铲子、耙子等农业工具都钉在院门上,作为装饰(拍摄者:俞昌斌)

翠域·7号楼

幽静的山谷之中,建筑沿着坡道而上,周边竹林随风摇曳,展示现代性与艺术性

一、建筑设计分析

7号楼的建筑设计师与5号楼一致,同为Genco Berk。该建筑是砖混结构,风格是折衷主义欧式混搭风格。该楼是建在山坡上的四层建筑物,由于周边没有植物遮挡,所以感觉该楼类似城市里的公寓楼,鹤立鸡群,有点突兀。该建筑的立面是用米黄色涂料,局部结合木格栅,并在每个房间的阳台用玻璃作为围挡栏杆,增加了现代感,但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底部的一层是建在坡道边缘,墙面是采用灰色的毛石砌筑,局部为玻璃门窗,这也造成了整体建筑立面有些上下脱节。但是,该建筑底层运用和斜坡相同的天然石材,使这个建在斜坡上的三层楼房从视觉上看变得稍稍矮一些,从而使人沿斜坡走向房屋时更有亲近感。

立面图

二、室内设计分析

7号楼的室内很有特色,基本上与5号楼是一脉相承的,它的室内布局尊重建筑结构,使用法式落地窗,增加窗的面积,使屋内更加明亮透光。而双层玻璃达到保温节能的效果。地面采用当地的旧木料,充满岁月肌理的老木头既为室内增添了温暖感,又减少了运输上的能耗。特别是它室内软装的感觉,如墙纸的效果和空间感觉都比较统一。它里面有一些特色的小房间,如儿童活动室等,让人感觉有一些欧洲乡村的调子,特别有意思。还有它度假的空间感觉比5号楼更加全面。它的厨房与会客空间等,给客人更多的设计感,相对比较西式现代。

以下是公共空间的图片:

餐厅的壁纸装饰很有现代感,其抽油烟机具有时尚感和艺术性

餐厅空间简洁、现代、干净,具有极简主义的美感。两边黑色的落地玻璃门窗、侧面红砖墙体、地面的旧木地板与顶部红色涂料墙面,共同构成特色的空间效果

休息室用黑色边框的落地玻璃窗分隔空间,家具颇有欧洲产品的工业感

两侧用黑色边框的落地玻璃窗围合的廊道,随时可以把玻璃窗打开,成为共享空间

建筑室内通过白色墙体、老旧木地板、黑色边框的落地玻璃窗、黑色皮质沙发及木质楼梯踏步等共同塑造出与众不同的乡村民宿空间

楼梯的设计十分特别:侧面裸露红砖墙体,顶部为木隔板作为扶手,与周边光滑干净的白色粉刷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

用白墙、红砖墙、橙色的屋顶及老旧木板铺设的地面,共同形成简洁大气的餐厅空间,家具现代、舒适

以下是客房空间的图片:

客房的细节如床头柜、阅读灯、台灯、镜子、柜子、座椅、沙发、圆桌等,给游客带来特别的体验

大床背后的特色图案(拍摄者:俞昌斌)

客房很舒适的公共空间

客房中的大卫生间,白色的洁具搭配黄色图案的壁纸感觉很时尚,而大落地窗外的竹林景观则成为躺在浴缸中欣赏的风景

三、景观设计分析(www.xing528.com)

本楼与8号楼共同使用一个入口小院,小院采用白砂铺地结合汀步石,布局十分简洁清爽。由于本楼前部是毛石砌筑的坡道,所以楼前没有景观空间。本楼后面就是一大片竹林山坡,所以从客房内可以观赏竹林风景,这也是巧妙的借景设计。

翠域·8号楼

一、建筑设计分析

8号楼原来的老房子年代久远,土墙坍塌岌岌可危,于是整体老房子推倒重建,采用更坚固、更节能降耗的钢混框架结构(屋面为木结构),使之重获新生。该楼的建筑设计团队为余味设计工作室,建筑框架设计团队为张敏琪团队。

该楼有三层高,在莫干山的乡村民宅中是属于体量比较大的了,但是由于它躲在7号楼的内侧,又被掩映于一大片竹林之中,故而给人精致小巧的感觉。该建筑设计最有特色之处是各层巨大的露台,这些大露台都是木板铺设而成的,并放置阳伞,成为各客房的游客相互交流的场所,以及观赏周边风景的绝佳场地。建筑师希望将室内和室外衔接得更有层次与乐趣,游客可以更近距离地亲近自然。

二、室内设计分析

8号楼的复式客房很大气,客房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共享空间,二层是厨房、餐桌、客厅及影音娱乐空间,一层则是住宿的客房,整体空间很舒服,公共交通动线也并不会对客房的私密性产生干扰。一般来说,一层公共的起居空间、二层私密的客房空间是常规思路。本楼反其道而行之,将此两大功能对调。由于本楼的地理位置深藏在竹林山脉之中,二层无论是采光通风还是户外环境视觉效果都远优于一层。所以,设计师的意图是希望把最好的风景留给大家共享欢乐的大厅,而不是各自待在客房的床上。

本项目的室内设计,无处不体现中式风格的含蓄和优雅。黑白灰与原木材质的碰撞,又不失现代风格的清新与舒适。住在里面你会觉得像住在现代奢华的大都市一样,但是你走出建筑之后所看到的环境却是中国乡村的环境。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或许就是民宿主人与设计师希望游客来体验的吧。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客房入口处,体现现代中式风格

大气的公共空间,沙发区及厨房就餐区分区明确,格调温馨,而顶部黑色灯具极富现代感

客房床品及装饰品十分高雅,白色与木色搭配,很有现代中国风

客房的洗浴设施,配置高雅奢华

特色摆件展现当代中式风格

三、景观设计分析

从周围的竹林之中远眺8号楼的白色建筑

8号楼的景观营造,实际上就是不自己创造景观,而是用周边的自然环境来借景。它的周边被一整片竹林所围绕,所以设计师在室内的走廊、楼梯间巧妙地设计了许多不同手法的玻璃窗,有方形的具有工业感的,也有圆形的中式花窗,从不同的玻璃窗中看到竹林飘逸摇曳的效果,让人回味人与自然融合的意境、中式园林源远流长的精神。比较有趣的是,其二层靠山林的位置设计了一个露天泡池,这在三面被森林环抱的环境更私密,让客人在户外充分享受裸泡乐趣的同时,也保证了私密性。另外,它二层、三层都有大的木质露台,大家可以一起坐在露台上看下方潺潺流淌的溪流,听哗啦啦的水声,游人的心情会慢慢地沉静下来,这种景观空间的体验才是城市客人所追求的乡村民宿的感觉。

在大露台上布置阳伞和座椅,坐在室外,一抬手就能摸到竹林的树枝,这是游人最向往的山乡体验

透过建筑物的圆形花窗,可以看到窗外的竹枝随风摇曳

翠域价值点分析

(续)

(续)

与民宿主理人邓雁升的问与答

1.你做这个民宿的目标和愿景是什么?你为什么做民宿?你的情怀是什么?

答:做这个民宿是想打造一个有翠域特色,能让翠域成为不仅在莫干山知名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的民宿品牌。一开始想做民宿是因为遇到了莫干山这个风景和气候非常宜人的地方,想民宿建成之后能在这边休养。情怀是让都市人在翠域找到乡村里的家。

2.请用一句话来说明,你的民宿主题是什么?再各自用一句话来说明,你的民宿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三个方面各有什么亮点?

答:主题是打造一个在莫干山的小万国建筑别墅群。建筑设计上大部分是旧房改造,很好地保留了老房子原有的形态和当地元素;室内设计部分大胆开放,引用更多的现代元素,有巨大的落地玻璃窗,通透开放的空间,让人感觉处于室内也融于自然;景观设计方面我们牺牲了建筑面积,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做了一个巨大的观景露台,并设置了温泉泡池、BBQ区域等,让来翠域木竹坞的人能够在这里舒服地栖息。

3.如何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推广你的民宿?

答:依托莫干山享负盛名的地位以及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民宿态势,借势走向世界,力争像我国台湾地区的、日本的民宿一样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4.你的民宿如何来盈利?如果现在不盈利,你预计多久会盈利?如果一直都无法盈利,你有新的计划吗?

答:目前是盈利状态。

5.你如何经营你的民宿?在经营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并如何去克服?比如说有哪些个性化的问题?

答:我们采用亲情管理,员工之间没有明显的阶级化,大家和睦共处,一同完成客户服务;遇到的问题太多,无法一一详述。

基本信息: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筏头乡木竹坞村

网站:www.muzhuwu.cn

法国山居是一个法国人投资的,他在上海长期从事旅游业方面的工作,所以他原本希望在莫干山修建一个自己度假生活及邀请朋友聚会的场所。后来法国山居的名气越来越大,其经营策略基本定位在吸引上海及江浙一带金字塔塔尖的、有留洋背景的、资金雄厚又喜欢乡村的一批人。该乡村民宿的经营模式有点类似LV、Hermes等法国奢侈品品牌。

法国山居的口碑、品牌、美誉度高,吸引上海、江浙小资人群前来消费度假,并通过口口相传,形成口碑爆发式传播,达到了极好的营销效果。但是,由于该乡村民宿的价格过于昂贵,也很少做营销宣传,其收入及盈利的真实数据并不透明,所以难于判断其经营状况。

法国山居十年前(约2006年)租借该山谷竹林地约为300元/亩,当前为1000元/亩,盖一栋楼的成本大概40万~50万元。客房早期以接待法国主人的朋友、外企的外国员工为主,现在主要接待中国各地的高端游客。法国山居的价格是莫干山最贵的,甚至高于裸心谷。

法国山居的建筑非常大气,地段也不错,山中茶园之内深藏着几栋小楼,共40间客房,每间售价是人均3000多元,春节价格是人均4000多(含早晚两餐)。比如说,情侣2人住一间,就是8000多元。要是一家三口(带一个小孩),小孩可以加床,但也要加1000多元。这个价格远超城市级的五星级酒店,是非常昂贵的高端消费。这40间客房大概有70多名管理人员(包括打扫房间的阿姨,多为本村村民)。

春节期间游人爆满,特别是 下雪的季节,客房一间难求

一、建筑设计分析

法国山居整体的建筑格局是精心设计过的,空间布置得疏密有致,非常精彩。该建筑的形体看似由老院落修复而成,而实际上这些建筑全部是重新建造的。它的建筑表面进行做旧处理,室外景观通过挖水池、种植大树,同时借景周边山谷的茶园和竹林,使得整体环境幽静、高雅。

山顶新修建一栋小楼,计划装修成几间客房及活动室,外面有小型的游泳池。从山顶俯瞰山下的茶园,茶园旁边则为一大片竹林,竹叶随风摇曳,风景非常秀美。

法国山居的建筑融于山谷景观,特别是在白色的雪景中,建筑物几乎看不见,与自然融为一个整体

沿着两侧的茶田所夹住的一条小路往上走,同时仰望山顶新建的小楼

山顶小楼的外侧有一圈木平台,周边被茶园所包围

木平台中设置了嵌入式的小型戏水池

从木平台走下山要注意安全,可手扶浅灰色的铁艺栏杆

法国山居的一栋客房楼的外围有一个大水池,水池中养殖锦鲤。水池正对着那栋小楼,小楼的立面倒影于水中。该楼看似老建筑改造,实际上是新建筑做旧处理。这一排每一间客房的阳台都可以观赏水池的风景,阳台之间用竹篱笆分隔,可以互相打开,很方便沟通,这一排可以是4家一起来玩的朋友住宿。

看似老建筑改造而成的客房楼,非常优雅舒适

安静而干净的景观水池中养殖锦鲤

阳台用竹篱笆分隔,方便打开使不同客房的朋友沟通交流

二、室内设计分析

该乡村民宿的室内装修奢华大气,一看就不是普通民宿的格调,更像精品度假酒店或私人会所。外观看是普通乡村小屋,但是走进去就如同欧式宫殿般奢华,并用一些东方的小物件与西方的物件混搭,可见设计师功力深厚,开发者财力雄厚,两者相结合展现出莫干山乡村民宿的价值与品位。总之,法国山居与裸心谷可并称为“莫干山洋家乐”的两大奢侈品牌。

法国山居的餐厅面积较大,可以容纳许多人吃饭。餐厅外正对着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池边有桌椅和廊亭休息区。旁边还有两个小房子,内部为私洽区及交流活动区。

客房内部的室内设计典雅简洁,从其床品、卫浴、窗帘等细节就可以看出来。

公共餐厅的面积较大,家具的色调以白色桌角搭配木色台面,屋面和门窗是白色的,柱子上部是浅咖啡色、下部是深褐色的,与木色台面相呼应。墙面摆设一些绘画作品,顶部的吊灯十分法式

会客厅一角的意境十分有趣:四个皮质沙发椅围合一个经典欧式又略显乡村风格的茶几,背景墙上摆放一幅中西合璧的莫干山居图篆书书法及用欧式绘画手法所绘制的莫干山地形图

大堂入口处的经典欧式黑色茶几上摆放中式花瓶,侧面则是红酒酒柜,整体气氛和谐,体现了法国文化与中国乡村文化的融合

墙面悬挂的莫干山老照片与欧式台灯及花器,典雅简朴

中式黑色陶罐与欧式门窗及壁柜的融合,让空间的色彩有轻重分明的层次

在其大堂中有个销售莫干山工艺品的房间,里面大多数工艺品都是竹编或藤编的收纳小物件,风格非常乡土而精致

卫生间干湿分离,有两个洗手盆,两套洗浴设施,配置的洗发水、沐浴露等属于高端品牌

卫生间配置豪华浴缸,但是大多数中国人更常用淋浴设备。卫生间地面材料为防滑砖,但是色彩比较花哨。墙面比较简洁,以挂毛巾为主

床为两张单人床拼起来的双人床,被子较为舒适,房间内还摆放一张单人床,供儿童睡觉使用,平时作为沙发使用

房间中摆放电视、特色木质橱柜、茶几、皮质座椅、暖气片及画框,复古造型的白色百叶窗是比较有特色的

三、景观设计分析

法国山居的周边环境优雅,有茶园、山谷、起伏的山脉、树林(特别是一大片竹林)等用来借景。而且,他们开挖了一处水塘,并在餐厅附近新建了室外恒温游泳池,使得度假氛围更加舒适奢华。

法国山居占据了一整座山谷。山谷的外侧是一大片茶田,周边的山脉种满竹林,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山庄,山峦起伏,心旷神怡。现在在周边山坡地上种玫瑰等花卉,还有其他药材及食材,形成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观。冬季雪景也非常美丽,特别是春节期间满山飘雪,这时候住在法国山居来欣赏莫干山雪景的游客特别多。

室外恒温泳池在餐厅外侧,与之互相借景与对景,其格调干净、简洁。泳池周边布置休息躺椅及阳伞,

泳池的一侧为一个坡顶的小建筑物,内部布置为小型会议、休息、交流的场所。建筑颇为中式,但是室内顶部的吊灯十分法式

泳池和建筑物之间有个外廊,游人可以坐在此处的小桌或沙发处喝咖啡,晒太阳,并与泳池的朋友互动交流

春夏季节的周边山谷、茶田与竹林,背景是起伏的远山

冬季莫干山下雪,银装素裹,一幅白色的山乡森林美景

法国山居价值点分析

(续)

(续)

基本信息: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紫岭村,德清县莫干山里茶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www.lepassagemoganshan.com.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