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脱贫攻坚总揽商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是实现商州追赶超越的基本要求。脱贫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区追赶超越的效果,一切工作都要向脱贫攻坚发力。脱贫攻坚是最大、最重、最严的政治任务。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我区在落实“六个精准”与“五个一批”的基础上,同时对照脱贫退出“577”标准,依据我区实际,认真研判脱贫攻坚工作新形势,出台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十项重点工作 实现商州追赶超越的决定》,从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两房建设、各类扶贫政策兑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扶志扶智、乡风文明建设、农村“三变”改革、基层组织建设等十个方面全面部署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小康目标。
《决定》在充分征求各级各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于2018年1月23日经区委十八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2018年1月29日以区委文件正式印发。
《决定》出台后,全区上下目标明确、围绕十项工作开展脱贫攻坚。2018年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发展和一定成绩,产业发展种类、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日渐显现。新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7个、光伏电站22处、菊芋种植4万亩,贫困群众就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2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主体封顶,其余近40个搬迁点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危改工作镇村两级干部有力推进;2018年退出贫困村卫生室达标,2019年退出村卫生室提前规划建设;63个拟退出贫困村安全饮水基本达标,路、电、信等基础设施项目有条不紊按计划实施;扶志扶智活动深入开展;实施苏陕扶贫协作项目16个,落实到位省级部门支持事项27个;建立“八办三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成立区脱贫攻坚督查团,攻坚合力持续增强,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链接:商州发〔2018〕3号
(2018年1月29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和市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追赶超越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的决定》精神,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财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商州追赶超越新篇章,做出如下决定。
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1.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使之成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全面贯彻“八个明确”的内涵指向,自觉践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到推动商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之中。
2.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把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原则,坚定不移地认同核心、信赖核心、维护核心、拥戴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掀起学习热潮。各级党委(党组)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这一重要思想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化为行动。要以集中轮训为抓手,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要深入开展宣传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4.用新时代主要矛盾研判形势任务,明晰发展思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商州来说,主要矛盾体现在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仍不平衡。还存在全区经济总量偏小、支柱产业偏弱、市场主体偏少、产业链条偏短、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对外开放不够等不充分问题。当前,就是要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紧贴区情实际,科学谋划商州发展蓝图,切实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中解决主要矛盾,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盯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认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持续打好“五大攻坚战”,突出项目增投资,扩大产业上水平,统筹兼顾兴城乡,改善民生促和谐,深化改革优环境,抓实党建强保障,努力开创“四个商州”建设新局面。
5.用新时代战略部署明确发展目标,推动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安排,从现在起到2020年,以决战的姿态和必胜的信念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我区如期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盯追赶超越,更加注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五个扎实”,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促进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坚持全面依法治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用先进文化凝神聚魄、汇聚力量;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巩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良好生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聚力为“四个商州”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二、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十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追赶超越新突破
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盯“追赶超越”总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认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切实把抓好脱贫攻坚“十项重点工作”作为推进追赶超越的新路径、新载体、新举措,持续巩固2017年5个贫困村退出、1.26万人脱贫的工作成效,力争2018年实现63个贫困村退出,4.1万人脱贫;2019年实现56个贫困村退出,1.9万人脱贫。确保全区124个贫困村、6.2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19年贫困县按期摘帽,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区脱贫攻坚年度考核排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以脱贫攻坚新成效推动商州追赶超越争先进位。
1.强力推进脱贫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加快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进度,持续扩大规模,力争2018年年底全区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83兆瓦。健全光伏产业与贫困户增收连接长效机制,鼓励贫困户贷款或自筹资金入股,确保光伏产业收益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
不断壮大食用菌扶贫产业。坚持“设施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思路,持续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2018年高标准建设腰市、大荆、牧护关、麻街、夜村、杨斜等6个年均生产500万袋左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全区新发展食用菌3500万袋。2019年依托各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不少于3000万袋,确保到2019年底全区规模达到1亿袋。多措并举招引市场主体,高标准建设食用菌基地及营销网络,支持在南京、西安设立食用菌销售网点。加大研发力度,培育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巩固壮大传统产业。继续巩固全区现有的“果、畜、菜、药”四大主导产业,每年种植菊芋、朝天椒等经济作物不少于2万亩,进一步提升核桃、板栗等经济林科学管理水平,继续实施到户产业补助政策。支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和京东特产馆网络销售平台,加大对我区绿色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产权改革激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共建型、能人创业引领型、返乡人士帮带型、园区工厂吸纳型、贫困户自主创业型等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每年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00个。完善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的贫困户嵌入产业链中,实现多环节、多渠道、多形式增收,确保稳定脱贫。
2.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快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总体目标,不断提高供水水质和水源保证率,确保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安全饮水达到规定标准。2018年完成水利设施项目63处,投资2100万元;2019年完成水利设施项目56处,投资1500万元,2020年继续做好水利设施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质检测,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加快农村道路项目建设。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道路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逐年确定村级道路建设任务,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到2020年实施通村、通组公路硬化工程1405公里,完成投资8.4亿元。其中,2018年实施65个贫困村202个组406公里建设任务;2019年实施46个贫困村159个组376公里建设任务;2020年实施135个非贫困村408个组623公里建设任务,彻底改变群众出行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养护机制,落实各级养护责任,建立健全村组道路养护队伍,实现农村道路100%纳入管养。
加快电、视、信项目建设。继续巩固提升电力扶贫成果,在保证农村居民照明用电达到100%、动力用电通村的基础上,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供电服务均等化,实现动力电通组全覆盖。进一步加大网络覆盖建设投入力度,确保80%以上贫困村有信息服务站,2019年实现贫困村光纤全覆盖。
3.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切实加快医疗服务项目建设。强力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建设,确保年度退出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全面实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推动贫困家庭与镇村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切实加快教育服务项目建设。优先支持建设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让贫困家庭子女就近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2018年完成贫困村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所,2019年完成贫困村幼儿园建设任务11所,彻底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近入学入园问题。
切实加快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8年完成63个村用户分配网线路建设任务,为贫困户安装有线电视7897户,新建贫困村便民文化广场10个;2019年完成所有村的贫困户分配网线路建设任务,实现有安装意愿贫困户有线电视全覆盖。坚持每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少于200场次。
4.全面完成两房建设任务
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工作。按照“分类处理、集中推进、应改尽改、注重质量”的思路,在2018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区4239户危旧房改造任务,达到入住条件。完善危旧房改造实施《细则》,优化工作流程,简化报账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牢牢守住安全住房底线。
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严守易地搬迁政策标准,全面加快集中安置点建设进度,到2018年12月底,全面完成全区5601户2040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善安置点大小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旧宅基地腾退工作,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5.严格兑现各类扶贫政策
严格兑现教育扶贫政策。以“控辍保学”为目标,着力构建贫困学生帮扶机制,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农村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大力实施校地“双百工程”,促进帮扶项目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力度,鼓励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优先落实各类助学政策,优先推荐就业。不断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就业能力,努力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确保贫困学生都能上得起学。
严格兑现健康扶贫政策。全面开展健康扶贫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从源头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将因病致贫人口全部纳入疾病救助范围,对贫困人口区内就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实现“一站式”结算。全面落实大病、慢性病门诊医疗等各类健康扶贫政策,进一步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确保贫困群众住院费用报销按政策规定达到90%以上。
严格兑现就业扶贫政策。按规定兑付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补贴、培训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落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国有企业在贫困村布局项目,优先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倡导民营企业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严格兑现兜底保障扶贫政策。按照“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程序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或临时救助范围,确保兜底保障对象比例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管理。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残疾补贴资金。
严格兑现生态扶贫政策。认真落实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及时兑付补偿、补助资金,切实增加贫困群众转移性收入。积极争取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指标,及时足额发放生态护林员工资。充分发挥林业行业优势,将扶贫工作与深化林业改革、加快生态建设、培育富民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促使贫困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中增收致富。
用足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建立完善扶贫担保储备金和风险补偿金机制,落实主办银行开户政策,足额拨付贴息资金,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督促指导主办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金融扶贫“5321”政策,继续夯实镇村户包联责任,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确保贫困户“应贷尽贷”。全面加强风险管控,打击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确保贷款逾期率控制在全市较低水平。
6.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加大设施配备力度,确保每个镇办至少3辆垃圾清运车,每个村民小组至少1辆人力三轮车和2~3个垃圾箱。科学规划建设村庄排水设施、镇村垃圾填埋场,统筹推进移民搬迁点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切实增加环境整治工作力量。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在每个村民小组选配1名保洁人员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各镇办、各村通过多种形式选聘保洁人员,切实增加保洁力量。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区、镇(办)、村、组四级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建立保洁人员管理长效机制,细化督查考核办法,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定期开展综合评比,实行优胜劣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城乡清洁工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实行镇办、村(社区)、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区级领导包镇办,镇办班子成员包片,镇办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组包户,保洁员包段责任制,夯实各级包抓责任。
7.加大扶志扶智工作力度
深入开展扶志扶智宣传教育。开展系列“扶志扶智”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脱贫光荣户”等脱贫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培养自强、自立品质,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导向。依托网络、电视媒体等平台,深入挖掘、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扎实开展技能培训。统筹各部门培训资源,加强对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年均受益群众不少于1.5万人。组织引导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上门开办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8.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深入挖掘村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树立一批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好人好事典型,加强事迹宣传和激励关爱。发挥“道德讲堂”以德育人作用,积极开展“道德讲堂”进场院、进家庭活动,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大力推进“一约四会”建设。按照区委《关于深化“一约四会”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全面建立村级“四会”组织,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和群众自我管理。以“一约四会”为抓手,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婚丧嫁娶文明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在贫困村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争当“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公婆、好媳妇”。推广农村“文化墙”,拓展乡俗文化有效载体,扶持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农村民间民俗艺术活动、艺术项目。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镇村民间文化资源,组织文艺宣传队伍,创编脱贫攻坚优秀剧目到农村巡回演出,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9.加快农村“三变”改革工作
(2018年1月29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和市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追赶超越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的决定》精神,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财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商州追赶超越新篇章,做出如下决定。
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1.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使之成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全面贯彻“八个明确”的内涵指向,自觉践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到推动商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之中。
2.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把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原则,坚定不移地认同核心、信赖核心、维护核心、拥戴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掀起学习热潮。各级党委(党组)要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这一重要思想融入血脉、铸入灵魂、化为行动。要以集中轮训为抓手,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要深入开展宣传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
4.用新时代主要矛盾研判形势任务,明晰发展思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商州来说,主要矛盾体现在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仍不平衡。还存在全区经济总量偏小、支柱产业偏弱、市场主体偏少、产业链条偏短、科技创新能力偏低、对外开放不够等不充分问题。当前,就是要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紧贴区情实际,科学谋划商州发展蓝图,切实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中解决主要矛盾,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盯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认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持续打好“五大攻坚战”,突出项目增投资,扩大产业上水平,统筹兼顾兴城乡,改善民生促和谐,深化改革优环境,抓实党建强保障,努力开创“四个商州”建设新局面。
5.用新时代战略部署明确发展目标,推动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安排,从现在起到2020年,以决战的姿态和必胜的信念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我区如期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盯追赶超越,更加注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五个扎实”,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促进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坚持全面依法治区,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用先进文化凝神聚魄、汇聚力量;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巩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良好生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聚力为“四个商州”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二、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十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追赶超越新突破
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盯“追赶超越”总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认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切实把抓好脱贫攻坚“十项重点工作”作为推进追赶超越的新路径、新载体、新举措,持续巩固2017年5个贫困村退出、1.26万人脱贫的工作成效,力争2018年实现63个贫困村退出,4.1万人脱贫;2019年实现56个贫困村退出,1.9万人脱贫。确保全区124个贫困村、6.2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2019年贫困县按期摘帽,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区脱贫攻坚年度考核排名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以脱贫攻坚新成效推动商州追赶超越争先进位。
1.强力推进脱贫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加快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进度,持续扩大规模,力争2018年年底全区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83兆瓦。健全光伏产业与贫困户增收连接长效机制,鼓励贫困户贷款或自筹资金入股,确保光伏产业收益覆盖所有贫困村、贫困户。(www.xing528.com)
不断壮大食用菌扶贫产业。坚持“设施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思路,持续扩大食用菌产业规模。2018年高标准建设腰市、大荆、牧护关、麻街、夜村、杨斜等6个年均生产500万袋左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全区新发展食用菌3500万袋。2019年依托各食用菌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不少于3000万袋,确保到2019年底全区规模达到1亿袋。多措并举招引市场主体,高标准建设食用菌基地及营销网络,支持在南京、西安设立食用菌销售网点。加大研发力度,培育特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巩固壮大传统产业。继续巩固全区现有的“果、畜、菜、药”四大主导产业,每年种植菊芋、朝天椒等经济作物不少于2万亩,进一步提升核桃、板栗等经济林科学管理水平,继续实施到户产业补助政策。支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和京东特产馆网络销售平台,加大对我区绿色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产权改革激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共建型、能人创业引领型、返乡人士帮带型、园区工厂吸纳型、贫困户自主创业型等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每年新增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00个。完善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的贫困户嵌入产业链中,实现多环节、多渠道、多形式增收,确保稳定脱贫。
2.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快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总体目标,不断提高供水水质和水源保证率,确保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安全饮水达到规定标准。2018年完成水利设施项目63处,投资2100万元;2019年完成水利设施项目56处,投资1500万元,2020年继续做好水利设施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加强水源保护,严格水质检测,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加快农村道路项目建设。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道路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逐年确定村级道路建设任务,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到2020年实施通村、通组公路硬化工程1405公里,完成投资8.4亿元。其中,2018年实施65个贫困村202个组406公里建设任务;2019年实施46个贫困村159个组376公里建设任务;2020年实施135个非贫困村408个组623公里建设任务,彻底改变群众出行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养护机制,落实各级养护责任,建立健全村组道路养护队伍,实现农村道路100%纳入管养。
加快电、视、信项目建设。继续巩固提升电力扶贫成果,在保证农村居民照明用电达到100%、动力用电通村的基础上,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供电服务均等化,实现动力电通组全覆盖。进一步加大网络覆盖建设投入力度,确保80%以上贫困村有信息服务站,2019年实现贫困村光纤全覆盖。
3.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切实加快医疗服务项目建设。强力推进贫困村卫生室建设,确保年度退出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全面实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推动贫困家庭与镇村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切实加快教育服务项目建设。优先支持建设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让贫困家庭子女就近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2018年完成贫困村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所,2019年完成贫困村幼儿园建设任务11所,彻底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近入学入园问题。
切实加快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8年完成63个村用户分配网线路建设任务,为贫困户安装有线电视7897户,新建贫困村便民文化广场10个;2019年完成所有村的贫困户分配网线路建设任务,实现有安装意愿贫困户有线电视全覆盖。坚持每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少于200场次。
4.全面完成两房建设任务
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工作。按照“分类处理、集中推进、应改尽改、注重质量”的思路,在2018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区4239户危旧房改造任务,达到入住条件。完善危旧房改造实施《细则》,优化工作流程,简化报账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牢牢守住安全住房底线。
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严守易地搬迁政策标准,全面加快集中安置点建设进度,到2018年12月底,全面完成全区5601户2040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善安置点大小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旧宅基地腾退工作,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5.严格兑现各类扶贫政策
严格兑现教育扶贫政策。以“控辍保学”为目标,着力构建贫困学生帮扶机制,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农村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大力实施校地“双百工程”,促进帮扶项目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力度,鼓励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优先落实各类助学政策,优先推荐就业。不断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就业能力,努力实现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确保贫困学生都能上得起学。
严格兑现健康扶贫政策。全面开展健康扶贫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从源头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将因病致贫人口全部纳入疾病救助范围,对贫困人口区内就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实现“一站式”结算。全面落实大病、慢性病门诊医疗等各类健康扶贫政策,进一步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确保贫困群众住院费用报销按政策规定达到90%以上。
严格兑现就业扶贫政策。按规定兑付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补贴、培训生活费和交通费补贴,落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国有企业在贫困村布局项目,优先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倡导民营企业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严格兑现兜底保障扶贫政策。按照“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程序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或临时救助范围,确保兜底保障对象比例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管理。严格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残疾补贴资金。
严格兑现生态扶贫政策。认真落实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及时兑付补偿、补助资金,切实增加贫困群众转移性收入。积极争取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指标,及时足额发放生态护林员工资。充分发挥林业行业优势,将扶贫工作与深化林业改革、加快生态建设、培育富民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起来,促使贫困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中增收致富。
用足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建立完善扶贫担保储备金和风险补偿金机制,落实主办银行开户政策,足额拨付贴息资金,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督促指导主办金融机构全面落实金融扶贫“5321”政策,继续夯实镇村户包联责任,加大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确保贫困户“应贷尽贷”。全面加强风险管控,打击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确保贷款逾期率控制在全市较低水平。
6.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加大设施配备力度,确保每个镇办至少3辆垃圾清运车,每个村民小组至少1辆人力三轮车和2~3个垃圾箱。科学规划建设村庄排水设施、镇村垃圾填埋场,统筹推进移民搬迁点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切实增加环境整治工作力量。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在每个村民小组选配1名保洁人员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各镇办、各村通过多种形式选聘保洁人员,切实增加保洁力量。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区、镇(办)、村、组四级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建立健全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建立保洁人员管理长效机制,细化督查考核办法,加大检查督查力度,定期开展综合评比,实行优胜劣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城乡清洁工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实行镇办、村(社区)、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区级领导包镇办,镇办班子成员包片,镇办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组包户,保洁员包段责任制,夯实各级包抓责任。
7.加大扶志扶智工作力度
深入开展扶志扶智宣传教育。开展系列“扶志扶智”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脱贫光荣户”等脱贫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培养自强、自立品质,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价值导向。依托网络、电视媒体等平台,深入挖掘、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扎实开展技能培训。统筹各部门培训资源,加强对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年均受益群众不少于1.5万人。组织引导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上门开办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班,力争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8.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深入挖掘村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树立一批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好人好事典型,加强事迹宣传和激励关爱。发挥“道德讲堂”以德育人作用,积极开展“道德讲堂”进场院、进家庭活动,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大力推进“一约四会”建设。按照区委《关于深化“一约四会”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全面建立村级“四会”组织,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和群众自我管理。以“一约四会”为抓手,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婚丧嫁娶文明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在贫困村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争当“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和“好儿女、好公婆、好媳妇”。推广农村“文化墙”,拓展乡俗文化有效载体,扶持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农村民间民俗艺术活动、艺术项目。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镇村民间文化资源,组织文艺宣传队伍,创编脱贫攻坚优秀剧目到农村巡回演出,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9.加快农村“三变”改革工作
抓好“三变”改革示范点建设。坚持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总揽,按照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三变”改革示范点建设。在2017年试点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压茬推进,2018年全区“三变”改革工作实现退出贫困村全覆盖,2019年所有贫困村基本完成“三变”改革工作。积极探索“三变”乡村旅游、“三变”特色产业、“三变”精准扶贫改革路径,逐步形成“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的“三变”改革发展格局。
出台“三变”改革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助推“三变”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税支持政策,搭建金融机构注资集体经济的投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三变”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环境。
抓好“三变”改革产业主体培育。通过政策引导、规范运营,资金保障、人才支持等措施,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协会、农业产业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突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三变”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改革,分享收益。
10.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选优“带头人”队伍,配强村“两委”班子,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全面加强群团组织机构设置,以党建带群建。以标准化创建不断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实施党员干部培训和能力提升工程,切实打造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
有效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深入贯彻《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配强工作队员、优化“四支队伍”结构,管好用好第一书记,推动优秀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增强“四支队伍”攻坚合力。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优先提拔重用,对不胜任的,要及时调整召回。
抓好“三变”改革示范点建设。坚持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总揽,按照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三变”改革示范点建设。在2017年试点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压茬推进,2018年全区“三变”改革工作实现退出贫困村全覆盖,2019年所有贫困村基本完成“三变”改革工作。积极探索“三变”乡村旅游、“三变”特色产业、“三变”精准扶贫改革路径,逐步形成“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的“三变”改革发展格局。
出台“三变”改革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整合,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助推“三变”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税支持政策,搭建金融机构注资集体经济的投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三变”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环境。
抓好“三变”改革产业主体培育。通过政策引导、规范运营,资金保障、人才支持等措施,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协会、农业产业园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突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三变”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改革,分享收益。
10.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选优“带头人”队伍,配强村“两委”班子,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全面加强群团组织机构设置,以党建带群建。以标准化创建不断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实施党员干部培训和能力提升工程,切实打造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
有效整合“四支队伍”力量。深入贯彻《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配强工作队员、优化“四支队伍”结构,管好用好第一书记,推动优秀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增强“四支队伍”攻坚合力。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优先提拔重用,对不胜任的,要及时调整召回。
充分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党员“1X”帮扶机制,实施党员“双培双带”工程,统筹和鼓励全区范围内能人党员跨行业、跨地域结对帮扶,全面提高“培”的层次和质量,增强“带”的规模和效益。鼓励和支持优秀党员发展一批脱贫示范产业,进一步创新方法,提升帮扶成效,用实实在在的经济增收赢得群众称赞。
三、强化保障,奋力开创脱贫攻坚追赶超越新局面
1.夯实主体责任。各部门、各镇办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追赶超越为主线,以脱贫攻坚总揽工作全局,不断夯实三级书记的政治责任和第一责任,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压实各部门、各镇办工作责任,切实建强堡垒、传导压力、落实任务。
2.增加资金投入。落实财政扶贫资金年度增长机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确保每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低于区级财政总收入的2%,年均增长幅度不低于20%,年均投入不少于1亿元,各类扶贫资金要重点向深度贫困村、贫困村倾斜,同时兼顾非贫困村资金投入和财政政策支持。
3.加强督查考核。不断完善追赶超越、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实施《细则》以及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实行追赶超越、脱贫攻坚半年考核交账制,推行常态化暗访机制。加强各级各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督促落实资金安排、项目实施,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从严执纪问责。持续开展追赶超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落实“三个助力”要求,强化直查直处、快查重处,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工作,聚焦追赶超越、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实行“一案三查、一责三问”,顶格问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为落实追赶超越目标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5.用好“三项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树立在追赶超越工作一线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培养选育干部的良好导向,继续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岗位培养锻炼,优先提拔一批肯吃苦、出成绩的一线干部,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保护一批敢作为、勇担当的一线干部。加大“下”的力度,对不适应新时代、新常态、政策执行不到位、工作责任落不实“混日子”的一些干部,严格惩戒,及时调整。
6.形成攻坚合力。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判工作形势,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困难问题。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确保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项工作步调一致、统筹推进。建立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广泛动员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切实形成合力攻坚之势。
充分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实践活动。建立党员“1X”帮扶机制,实施党员“双培双带”工程,统筹和鼓励全区范围内能人党员跨行业、跨地域结对帮扶,全面提高“培”的层次和质量,增强“带”的规模和效益。鼓励和支持优秀党员发展一批脱贫示范产业,进一步创新方法,提升帮扶成效,用实实在在的经济增收赢得群众称赞。
三、强化保障,奋力开创脱贫攻坚追赶超越新局面
1.夯实主体责任。各部门、各镇办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追赶超越为主线,以脱贫攻坚总揽工作全局,不断夯实三级书记的政治责任和第一责任,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压实各部门、各镇办工作责任,切实建强堡垒、传导压力、落实任务。
2.增加资金投入。落实财政扶贫资金年度增长机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确保每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低于区级财政总收入的2%,年均增长幅度不低于20%,年均投入不少于1亿元,各类扶贫资金要重点向深度贫困村、贫困村倾斜,同时兼顾非贫困村资金投入和财政政策支持。
3.加强督查考核。不断完善追赶超越、脱贫攻坚考核《办法》、实施《细则》以及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实行追赶超越、脱贫攻坚半年考核交账制,推行常态化暗访机制。加强各级各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督促落实资金安排、项目实施,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从严执纪问责。持续开展追赶超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落实“三个助力”要求,强化直查直处、快查重处,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工作,聚焦追赶超越、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实行“一案三查、一责三问”,顶格问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为落实追赶超越目标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5.用好“三项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树立在追赶超越工作一线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培养选育干部的良好导向,继续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岗位培养锻炼,优先提拔一批肯吃苦、出成绩的一线干部,运用容错纠错机制,保护一批敢作为、勇担当的一线干部。加大“下”的力度,对不适应新时代、新常态、政策执行不到位、工作责任落不实“混日子”的一些干部,严格惩戒,及时调整。
6.形成攻坚合力。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研判工作形势,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困难问题。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确保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项工作步调一致、统筹推进。建立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广泛动员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切实形成合力攻坚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