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资本在二战后的形成与发展

产业资本在二战后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集团还投资发展种植业,并收购了印尼国际银行大部分股份股权,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多元化集团。该集团近年来还在雅加达、泗水、达茂投资地产业,兴建了一批住宅、写字楼出售。从1967年至1980年前后,这是华商企业集团开始逐步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其中,以三林集团经营的中亚细亚银行居于首位。

产业资本在二战后的形成与发展

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告独立,苏加诺时期采取封闭式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点是只片面强调自力更生,拒绝西方国家的外国投资和外国贷款,企图通过接管外资企业,全部依靠本国的资金和技术,并排斥华侨的资本,以实现本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其排华政策使华侨经济受到了历史上最惨重的打击,黄仲涵家族以“建源”命名的一系列企业公司,遭到袭击,不得不停业,以致倒闭。一些由福建华侨经营的运输、百货、餐馆、理发、食品加工甚至牙科诊所、服务性行业也遭难。1965年“九 · 三〇事件”后,雅加达华人商店被迫停业,一时生产停滞,市面萧条;万隆近郊马查拉亚镇由闽籍华侨华人陆续兴办起来的200来家中、小纺织印染厂先后停业、倒闭,甚至连雅加达市内华侨经营的450多家饮料商店,也只剩下了59家。[9]

苏哈托上台稳定政局后,迅速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华侨华人资本及经济的政策也随之改变,鼓励华侨华人工商业经营活动。1968年7月,印尼政府颁布了《国内资本投资法令》,规定外侨(主要是华商商业可经营至1977年12月31日,这以后需转营工业,鼓励由商转工,工业可经营至1997年12月31日。其他方面的经济活动则由10年至20年不等。[10] 闽商及时把握发展契机,将商业资本逐步转向工业领域,其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众多华人企业集团开始涌现。如祖籍福清的华人企业家林绍良、林文镜和当地资本合营的、集工贸于一体的三林集团,主要以经营面粉水泥金融业为主,其子公司属下有300多家大型企业,发展成为多元化跨国集团。祖籍南安的黄奕聪家族经营的金光财团,以经营椰子种植加工业为主。其属下的比莫利公司在雅加达、泗水、望加锡等椰子产地建有十多座椰油厂,所产椰油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金光集团70年代初创办的集伟化工纸厂、1986年收购的永吉纸业公司等下属纸厂的产品已占领印尼纸品市场的70%强。该集团还投资发展种植业,并收购了印尼国际银行大部分股份股权,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多元化集团。祖籍晋江的吴家熊和祖籍漳州的庄南华等经营的印尼大马集团以生产合成饲料为主,还在楠榜、巴厘、万顺置有大面积木薯基地,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洲。该集团近年来还在雅加达、泗水、达茂投资地产业,兴建了一批住宅、写字楼出售。祖籍福清的蔡云辉、蔡道行家族经营的盐仓集团属下有10多家公司,共有200多个配件生产厂家和销售机构为其服务,所生产的盐仓牌丁香烟是当地人民最喜爱的中档名牌香烟。自80年代生产过程全部自动化后,年产量相当印尼卷烟产量的2/3。[11]

这个阶段闽商产业资本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以传统的商业起步并逐步转向工业领域

许多华商企业由早期经营商业贸易转向创办工业企业,从事进口替代消费品工业生产并逐步占领国内市场;通过与外资合资兴办面向出口的企业,从事加工、组装工业产品或从事中间产品生产并将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从1967年至1980年前后,这是华商企业集团开始逐步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当时华商一般尚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兴办大工厂企业,也缺乏这方面的经营管理人才。于是,多数先在印尼政府限定的1968—1977年时间内恢复商业并积累资本,接着逐步进入农、林、机械汽车运输、纺织服装、房地产及建材等产业,形成了一些企业集团。到70年代,一部分华商企业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集团,如林绍良的三林集团、谢建隆的阿斯特拉集团、徐清华的耶雅集团等。[12] 其中的典型是林绍良三林集团创办的“保加沙利面粉厂”(P.T.Bogasari Flour Mills)“印尼东加 · 帕尔加沙水泥厂有限公司”(P.T.Indo Cemenl Tunggal Perkasa),几乎垄断了印尼的市场供应。不少华商也效法三林集团,纷纷投入兴建与经营工厂企业。

(二)企业尚处在单一或少数产业产品生产经营阶段

大多数华商企业集团的发展是以单一或少数产业产品生产经营为基础的,在此后成长为行业的龙头。在这个时期起步并发展为印尼各行业龙头的闽商企业主要有[13]

1. 丁香烟业:蔡云辉、蔡道行家族的“盐仓集团”(Gudang Caram),黄惠祥兄弟的“针集团”(Djarum),林生地、林天宝家族的“叁布纳集团”(Sampoerna)等,都是印尼最大的丁香烟企业集团之一。(www.xing528.com)

2. 汽车工业:谢建隆的“阿斯特拉集团”(Astra)、林绍良集团的“印多汽车集团”(Indo Mobil Group)、陈子兴的“希望集团”(Harapan)等都是印尼最著名的汽车、摩托车等生产装配的企业集团。

3. 纺织及成衣业:郑年锦的“大马德斯集团”(Dharmatex)、陈大江家族的“大江纺织集团”(Great River Group)等。

4. 木材三合板工业:郑建盛的“波普哈山集团”(Bob Hasan)、黄双安的“材源帝集团”(Djajanti)及李尚大家族的“沙迪亚耶雅拉雅集团”(Satya Djaja Raja Group)等。

5. 房地产业:徐清华的“雅雅建筑集团”(Yaya Pembangunan Group)、“大都会集团”(Metropolitan Group)和李文正的“力宝集团”(Lippo Group)等。

6. 农产品加工业:吴家熊的“大马集团”(Dharmala Group)、黄奕聪的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是印尼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集团。

(三)通过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促进企业集团初步发展

在传统的实业资本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金融事业,适时地将“标会”、“钱庄”、“银号”等“未组织化金融”向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组织化金融”过渡。充分发挥金融业在社会财富集聚中的加速器作用,实现财富的快速扩张和集中。

据《福建省志 ·华侨志》记载,这一时期的印尼华资金融业在私人银行中已占有较大比重,华人在当地开设了大小72家银行;10家经营外汇的民营银行中,华资银行占了5家。其中,以三林集团经营的中亚细亚银行居于首位。据印尼《罗盘报》披露,至1987年底,该行在国内外已开设了44家分支行,总资产已逾15 000亿盾。其次为祖籍莆田的李文光、李文明兄弟为主经营的泛印银行。该行是1971年以闽籍华人资本为主的,联合工商、繁荣及泗水工商繁荣等三家银行合并而成立的,当时注册资本为7.5亿盾。1972年,该行获准经营外汇业务,成为印尼最早参加国际金融市场的华资银行。至1977年已在国内增设了11家分行,3家支行。至1984年,总资产已增至3 397亿盾。[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