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推进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福建省今后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任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央确定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是福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也赋予了福建重大的历史责任。为此福建要牢记使命,发挥优势,全面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推进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自古以来,八闽文化就跃动着海洋文化开放包容、敢于探索、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十大港口中,厦门港排名第七,2016年全球100大集装箱港口排行榜中,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均榜上有名。按2016年人均GDP计,福建与广东、内蒙古同属“ 7万元梯队”。[19]此外,福建还是知名的侨务大省,除了广大台湾同胞,东盟国家2 000多万华侨华人中近一半均祖籍福建。这些特质、优势,都为福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开放力度,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建设海丝核心区增长极展现了新契机。

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是福建省今后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任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央确定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是福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也赋予了福建重大的历史责任。为此福建要牢记使命,发挥优势,全面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福建要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打造海上合作支点,努力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

围绕“海丝”核心区建设,福建将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一个枢纽、一个平台,一个纽带”等工作。[20]“一个枢纽”即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福建要加强海上通道建设,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港航合作,争取开通福建—台湾—香港—东盟邮轮航线;强化航空枢纽和空中通道建设,积极拓展境外航线;完善陆海联运通道,推动以港口集疏运体系为重点的陆路通道建设;推动信息通道建设,打造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的信息走廊。而“一个平台”是指构筑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福建要拓展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积极开拓印度洋沿岸地区新兴市场;推进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商品市场和商贸园区建设。并且,要办好“海丝”博览会和“福建品牌海丝行”等相关展博会,拓展沿线国家市场。要以更为宽广博大的视野,更为务实开放的理念,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并展现鲜明的福建特色、福建精神。福建要把握机遇,融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任务,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福建精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亮出福建名片合力建设海丝核心区蓝色海洋经济增长极。

(一)加快设施互联互通

未来几年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将进一步以提升“五通”水平为主轴,以设施联通为优先领域,以贸易畅通为重点内容,以资金融通为重要支撑,以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基,积极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核心区先行、引领、示范作用,让“带”连得更顺、“路”走得更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加快海陆空立体化基础建设步伐,扩大互联互通。福建虽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但跨海遥望台湾,陆路连接粤、浙、赣。显然,福建可以通过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让台湾同胞分享“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也可以通过陆路成为内地省份的出海通道,通过中欧班列、国际空港、海上国际联运通道,建设成为海陆空立体化的互联互通贸易与物流平台。这其中,开辟新线路,建设福州、厦门枢纽机场,打造厦门、福州、泉州三大国际集装箱干线港,打造一批国际物流产业基地,设立福州空港综合保税区,将助力福建海丝核心区互联互通、对外开放步伐。因此,福建将紧紧围绕“设施联通”,着眼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通道和综合枢纽,加快构建以福建港口城市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与相关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安全高效便捷的海陆空运输通道网络。

着力提升港口运营能力,推进重点港区码头泊位建设,完善进港航道、集疏运通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沿海港口与“海丝”沿线港口缔结友好港口,鼓励港口、航运企业合作建设,运营港口、航线和物流园区,加快构筑海上国际运输大通道。推进航空枢纽建设,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新开和增开福建始发的国际航线。加快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构筑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通达东盟、亚欧大陆的陆路国际运输大通道。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支持以厦门、平潭、福州等港口为始发点或中转点的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运营发展。(www.xing528.com)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福建将发挥优势、积极作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与相关国家与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合作,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和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深化经贸产业合作

加快落实省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签订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协议,持续开辟国际产能合作平台,重点拓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南亚、西亚、非洲、南美等市场。争取与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签署国际产能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企业“走出去”。研究制定支持福建省船舶工程机械等优势行业企业“走出去”的“一业一策”方案,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业合作,扩大境外投资,加快园区化发展。拓展双向贸易,支持发展跨境电商、国外设备租赁、全球维修等新型贸易业态,鼓励企业到“海丝”沿线国家投资设立展销中心、营运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探索易货补偿贸易,扩大进口规模。继续提升经贸合作平台。办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亚洲合作论坛(ACD)工商大会、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品牌博览会等系列活动,提升福建品牌和产品知名度。

充分利用福建民企优势,通过服务外包、投资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扩大福建外向型经济。统计显示,2016年,福建自贸试验区办结对外投资项目131个、对外直接投资额达44亿美元,同比增长6.28倍和10.43倍。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福建的远洋渔业、石材加工等产业在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已站稳脚跟并呈现外向型产业集群特色。武夷山、安溪的茶叶,德化的陶瓷,南安的水暖器材,厦门的工程机械,福清的汽配,漳洲的家具莆田珠宝加工,晋江、石狮的服装鞋业,泉州的IT和电子通讯,福州、厦门、龙海的船舶制造,都有“走出去” 的优势。对此,相关地区部门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要给予政策、资金、技术支持,优势民企更需立足长远视角,在海外合作、投资、建设、环保就业方面,更多展现八闽文化的多元、包容特质,让“丝路精神”引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加强海洋合作

推进远洋渔业项目建设,支持福建省远洋渔业企业实施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并向非洲等区域转场,加快建设一批远洋渔业产业园区和海外综合开发基地。加快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进程,推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尽快挂牌运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海洋科技、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测和预报等领域的合作。完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加快布局建设海外分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