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江高科:从B股到A股,保障业绩可持续发展

张江高科:从B股到A股,保障业绩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股发行受阻,使公司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但这和强行上市后可能会遭受的巨大损失相比,也许只算得上一个零头。要转向先发A股,也就意味着整个申报系统程序又得重来,这是因为申发B股由上海市外资委和证管办核准即可。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下足工夫,做足文章,张江高科A股的发行上市才有基础性保障和可持续的业绩支撑。1996年3月15日,国家证监会召开复审会,由各方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全票通过了张江高科公司设立与发行上市的整体方案。

张江高科:从B股到A股,保障业绩可持续发展

征程的艰辛,开拓的磨难,是每个创业者都必须随时面对的现实。只要心中洒满希望的阳光,总可以攻坚克难,直到抵达希望的彼岸。B股发行受阻,使公司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但这和强行上市后可能会遭受的巨大损失相比,也许只算得上一个零头。特别是如果B股发行后大势又急剧直下,股指大幅下挫,势必不单影响张江园区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同时也将波及整个股市对浦东板块股的信心,那损失就更大了。

B股停发后,整个股份制办公室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鏖战。要转向先发A股,也就意味着整个申报系统程序又得重来,这是因为申发B股由上海市外资委和证管办核准即可。现在改先发A股,证管办提出需重新审批,办理相应的手续,而且还需报送北京重新复审。自1993年年底暂停的新股发行还处在“冻结”状态,改进后的新政策、新规定虽有部分已在内部透露,但有些在“解冻”前还尚未见文件,特别是国家对A股实行半年辅导期的规定也未见具体说法。

就在这复杂艰难的调整转折期,张江开发公司总经理吴承璘于1995年9月又因工作需要调离张江,出任上海市外资委常务副主任。三年的风雨同舟,三年的拼搏创业,三年的同甘共苦,吴承璘是含着眼泪离开“飞机楼”214会议室的,那是一个简朴的欢送他赴新的仪式。临别之际,他对刘正义只叮嘱一句:“一定要搞好A股的发行,这是张江高科腾飞的新能源!”他拉着总经理助理兼项目部经理花明的手关照:“一定要搞好招商引资,这是张江高科崛起的基础!”后来被张江公认的招商和谈判高手花明,一个从部队院校教官转战浦东的年轻人,在公司项目引进的每一个环节上,用心用脑,丝丝入扣,贡献了智慧,带出了一支精干的招商引资谈判团队。而此时,他望着大家所敬畏的吴总只是默默点头。

那个年代,张江创业团队中上下级关系的融洽,人与人的信任让人温馨,让人温暖。老领导为张江高科所作出的奉献,对张江高科所寄予的期望,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感召着大家。

刘正义等股办团队成员在对陆家嘴外高桥、金桥的园区开发类地产股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张江高科与这三大板块有同有异,即高科技是其概念和外在表现形式,它的资产本质都是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和经营;而高科技的商业化投资与管理是其价值目标的取向和效应。突出“高科技”这一特征或标志,使其与国家“九五”规划中的支柱产业相连相融,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投资与管理是重点。只有在这两个方面下足工夫,做足文章,张江高科A股的发行上市才有基础性保障和可持续的业绩支撑。

从1994年4月开始申请股份改制至1995年4月B股受挫,然后再启动新一轮的申请,股份制办公室的团队经过了两轮大体量的操作与大系统的联动,几位骨干已俨然训练成了改制和申报方面的行家里手了,对相当繁复的申报程序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申报条例已了然于胸,乃至与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及证券公司的人脉都相当熟悉,相互配合默契。为此,有一家同类型集团公司,通过券商猎头”,预约三名骨干在完成张江高科上市后,跳槽到他们公司“再接再厉,再攻一城”,并且开出了相当有诱惑力的奖励条件和职位、薪酬。但是,初次“说媒”即被婉拒了。对此,我曾问他们中的一位,当时是如何想的?这位年轻时曾发表过小说散文、评论,颇有些文人气质的张江股办人坦诚答道:“公司待我们不薄。个人的感情和事业都已融入张江了,怎么可能见异思迁、见利忘义呢?”

1995年12月30日,当新年的钟声还有一天就将敲响时,张江开发公司收到了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重新核发的《关于同意设立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公司的批复》,主要有三点:一、同意张江开发公司与上海久事公司作为发起人,并向社会募集股份,设立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二、同意张江高科的股权设置方案,即总股本为10000万股。其中,发起人股7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75%(张江开发公司持有6000万股,占60%;久事公司持1500万股,占15%;社会公众股250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25%)。三、原则同意张江高科公司章程(草案),待公司成立大会通过并经工商注册登记后正式生效。

紧接着,1996年1月4日,张义华与刚从高校毕业半年的周丽辉携带一大箱厚厚的八套材料,再赴京城送交证监会复审,股办全体成员在“飞机楼”外送他俩上车去机场,祈求这最后一次送审能顺利过关。当月月底,证监会发行部经审核后,三页纸的《反馈意见》便通过市证管办发到了公司,按“招股说明书、会计部分、盈利部分、验资报告”等四大块列出了29条意见,要求公司进一步予以明确解释说明。好在“意见”大多是“按《准则》格式披露”“请说明收款银行”“请补充合同附件”“请说明原因”“请注明租用办公场所”等一些技术性细节问题,未涉及重大的硬伤。整个股办于是又快速忙碌起来,对应《反馈意见》逐一找依据、作解释、补充附件、按规范修正。过了春节,又是厚厚的一大摞材料由主承销商华夏证券公司的项目经理送交。1996年3月15日,国家证监会召开复审会,由各方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全票通过了张江高科公司设立与发行上市的整体方案。一周之后,证监会于3月22日核发了《关于同意张江高科股份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和《关于同意张江高科股份公司采用上网定价发行股票的批复》两份文件,由正在北京公差的上海市证管办张宁副主任当晚带回上海。(www.xing528.com)

当刘正义在虹桥机场从张宁手中接下这两份还带着墨香的批复公函,心中终于洒进了一道明媚的阳光,一丝笑意也驱逐了多日奔忙的倦容。

这是樱花盛开、清香弥漫的时节,在经历了那么艰难的跋涉,那么严峻的拼博后,张江高科新股犹如璀璨绚丽的报春花,绽放在浦东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也把张江装点得春意盎然。

尤其值得一提也令人称道的是,公司筹建班子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新股发行与上市的同时,他们已极有眼光地谋划设计未来新公司的经营思路与发展战略,列出了后续与储备项目;提出了“四以”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以稳健为原则。这一指导性经营理念与释放效应被一直持续到今天。

1996年4月13日,张江高科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大会

春光烂漫的1996年4月13日,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高桥石化宾馆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大会,在400多名来宾和股东见证下,原张江高科的老领导、时任上海市外资委常务副主任的吴承璘和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胡炜为公司揭开了大红的帷幕。大会后召开的一届一次董事会及一届一次监事会会议,分别选举钱人杰为公司董事长,张桂娟为副董事长,蒋慧工为监事会主席,同时聘任刘正义为总经理,花明、于体健为副总经理。1996年4月22日,张江高科新股正式挂牌上市,600895闪亮登场,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的开始。

创新驱动力、市场话语权产业链掌控力,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张江人面临的将又是一个创造新业绩、攀登新高峰的新征程。使命在身,阳光在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