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建设及其程序简述

基本建设及其程序简述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建设是一项主要为发展生产奠定物质基础的工作,通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来实现。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这个顺序是由基本建设进程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基本建设工作的涉及面广,内外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程序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基本建设及其程序简述

基本建设是指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和安装。包括工厂、矿井、铁路农场、水库、商店等工程的建设,以及机械设备、车辆、船舶等的添置和安装,也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等房屋、设备的建筑、添置和安装及居民住宅的建设等。基本建设是一项主要为发展生产奠定物质基础的工作,通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来实现。按经济内容可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建设性质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恢复。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筑工程,如各种房屋和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设备的基础、支柱的建筑工程等。②设备安装工程,如生产、动力等各种需要安装的机械设备的装配、装置工程。③设备(包括需要安装的和不需要安装的)、工具、器具的购置。④其他与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相联系的勘察、设计等工作。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这个顺序是由基本建设进程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基本建设受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的约束,要求人们在工作中遵循基本建设的程序,按照科学的逻辑顺序和时间序列安排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

建设项目即指基本建设项目,其概念是指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的基本建设工程,一般由一个或几个互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组成,建成后在经济上可以独立经营,行政上可以统一管理,也称建设单位。例如一个食品工厂即为一个建设项目。

基本建设工作的涉及面广,内外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程序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按规定,一个项目从计划建设到建成投产,一般要经过下列几个阶段:

第一,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结合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第二,项目建议书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同时选择厂址。

第三,在可行性研究获得批准后,编写设计计划任务书。

第四,根据批准的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试产、验收,最后交付使用。

一、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须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工业布局的要求,在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是投资决策前对建设项目的轮廓性设想,主要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方案、生产规模、投资额度、厂址选择、资源状况、建设条件、建设期限、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等。项目建议书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即可开展可行性研究。

二、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及社会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研究。可行性研究以大量数据作为基础,根据各项调查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后得出可行性研究结论,因而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须搜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

(一)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

(1)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发展规划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的整体部署和安排,体现了整体的发展思路,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如果脱离开宏观经济发展的引导,就难以客观准确地评价建设项目的实际价值。在可行性研究中,任何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趋势和行业总体发展趋势相悖的项目都不应作为选定的项目。

(2)根据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可行性研究。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可行性研究应根据投资项目所在行业的特点,分析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投资项目产品的需求状况的影响,分析项目产品与本行业中原有产品的替代关系,预测项目产品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在可行性研究中,任何产品市场需求不足的投资项目都不应作为选定的项目。

(3)根据可靠的自然、地理、气象、地质、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拟建项目应有经国家正式批准的资源报告及有关的各种区划、规划,应对项目所需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数量、种类、品种、质量、价格及运输条件等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

(4)根据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些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是可行性研究中进行厂址选择、项目设计和经济技术评价必不可少的资料,可以有效地保障投资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工艺上的科学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

(5)根据国家公布的关于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指标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需要有一套相应的参数、数据及指标,如基准收益率、折现率、折旧率、社会折现率、外汇汇率等,所采用的应是国家公布实行的参数。

(二)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借以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水平。

(1)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决定一个建设项目是否应该进行建设,主要是根据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因为它对建设项目的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生产方法、原材料来源、建设地点、工期和经济效益等重大问题都进行了具体研究,有了明确的评价意见,可以根据可行性研究的分析论证结果提出可靠的合理的建议,为投资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单位向银行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申请贷款、筹集资金的依据。目前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都将可行性研究结果作为建设项目向其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是否给一个建设项目提供贷款,取决于他们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结果,如果他们认为这个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好,具有足额偿还贷款的能力,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不会担很大风险时才能同意贷款。

(3)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单位与有关部门洽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一个建设项目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供水、运输、通讯等很多方面都需与有关部门协作,合作的协议或合同都是根据可行性研究签订的。对于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必须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和批准后才能同国外厂商正式签约。

(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基础。在可行性研究中对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厂址、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方案比较和论证,依据技术先进、工艺科学及经济合理的原则,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了筛选。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审批后,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及实施须以此为据。

(5)可行性研究是投资项目制定技术方案、设备方案的依据。通过可行性研究,可以保障建设项目采用的技术、工艺及设备等的先进性、可靠性、适应性及经济合理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项目的技术选择、设计方案选择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合理性。

(6)可行性研究是安排基本建设计划,进行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等的依据。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等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运作绩效,可行性研究为建立科学有序的项目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提供了客观依据,可以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7)可行性研究是环保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的规定,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时,要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建设及生产等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价,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同时审查环境保护方案,防污、治污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项有害物质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三)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可行性研究既有工程技术问题,又有经济财务问题,其内容涉及面广,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一般要涉及到项目建设单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工程咨询公司、工程建设承包单位、设备及材料供应单位以及环保、规划、市政公用工程等部门和单位。应有工业经济、市场分析、工业管理、工艺、设备、土建及财务等方面的人员参与这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还可根据需要请一些其他专业人员如地质、土壤等方面的人员短期协助工作。

(1)筹划组织。在筹划阶段,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要了解项目提出的背景,了解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了解委托者的目标和意图,研究讨论项目的范围、界限,确定参加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人选,明确可行性研究内容,制定可行性研究工作计划。

(2)调查研究、获取资料。主要进行实地调查和技术经济研究,包括市场调查与资源调查。市场调查是为进行项目产品的市场预测提供依据,通过市场调查可以掌握与项目有关的市场商品供求状况,为确定项目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提供依据。资源调查包括项目建设所需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管理等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及社会资源的调查。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供确切的技术经济资料,通过论证分析,用翔实的资料表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项目方案设计及选择。在这个阶段要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将项目各个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组合,设计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结合客观实际进行多方案对比分析,确定选择项目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标准,比选出项目设计的最佳方案。对选中方案进行完善,为下一步的分析评价奠定基础。

(4)详细可行性研究。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对上一阶段研究工作的验证和继续。对选出的项目设计的最佳方案进行更详细的分析研究,复核各项分析材料,明确建设项目的边界、投资的额度、经营的范围及收入等数据,并对建设项目的财务状况和经济状况做出相应评价。并要说明所选中的项目设计方案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可取之处,在财务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可取之处,以表明所选项目设计方案在一定条件下是最令人满意的一个方案。为检验建设项目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还需进行敏感性分析,可通过成本、价格、销售量、建设工期等不确定因素变化时,对项目单位收益率等指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5)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工作,在对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工艺上的科学性及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认真分析评价之后,即可编写详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一个以上的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并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资金筹措。拟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之前就应对筹措资金的可能性有一个初步的估计,这也是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条件。如果资金来源没有落实,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这一步骤中,应对建设项目资金来源的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确定科学可行的拟建项目融资方案。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由于建设项目的性质、任务、规模以及工程复杂程度的差异,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应随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各有其侧重点,但基本内容是相同的。有的项目如果其技术、经济条件相对而言不太复杂,协作关系较为简单,其初步可行性研究与详细可行性研究可以合并进行。新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要求具备以下主要内容:

1.总论

(1)项目名称

(2)项目单位。

(3)研究工作概况。

(4)结论及建议。

2.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1)项目提出的背景。

(2)投资环境。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项目发展概况。

3.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1)市场调查。

(2)市场预测。

(3)项目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4.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1)资源与原材料。

(2)建设地点的选择。

(3)厂址选择。

5.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组成。

(2)生产技术方案。

(3)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4)土建工程。

(5)公用辅助设施。

(6)生活福利设施。

(7)地震设防。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1)厂址与环境保护。

(2)主要污染物与污染源。

(3)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

(4)环境影响评价。

(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6)消防

7.企业组织与人员配备

(1)企业组织。

(2)人员配备与培训。

8.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1)项目实施时期的各项工作。

(2)项目建设实施进度。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2)流动资金估算。

(3)资金筹措。

10.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

(1)项目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

(2)财务效益评价。

(3)国民经济评价。

(4)不确定性分析。

(5)社会效益评价。

(6)评价结论。

11.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同时,还须编制一些研究附件和报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及报表如下:

1.附件

(1)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文件:

①项目建议书。

②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各类批文及协议。

④调查报告及资料汇编。

⑤试验报告及其他。

(2)厂址选择报告书。

(3)资源勘探报告。

(4)贷款意向。

(5)环境影响报告书。

(6)需要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自备热电站、铁路专用线、水厂等)。

(7)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产品的市场调查报告。

(8)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设备协议。

(9)利用外资项目的各类协议文件。

(10)其他。

2.附图

(1)厂址地形或位置图。

(2)总平面布置方案图。

(3)工艺流程图

(4)主要车间布置方案简图。

(5)其他。

3.报表

(1)现金流量表

(2)损益表

(3)资产负债表

(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www.xing528.com)

(5)外汇平衡表

(6)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8)流动资金估算表。

(9)投资总额及资金筹措表。

(10)借款还本付息表。

(11)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估算表。

(1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3)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14)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

(五)可行性研究应注意事项

1.可行性研究应客观公正

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据实论证比选,本着对国家、对企业负责的精神,客观、公正地进行建设项目方案的分析比较,尽量避免把可行性研究当成一种目的,为了“可行”而“研究”,把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争投资争项目的“通行证”。可行性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只有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才能保证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才能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应能达到标准要求

虽然不同行业和不同项目其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各有侧重,但基本内容应完整,文件应齐全,其研究的深度应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将直接关系到可行性研究的质量。如果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评估机构、投资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将不予受理。食品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应按上述要求编制,方可保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可行性研究工作,目前可以委托经资格审定、国家正式批准颁发证书的设计单位或工程咨询公司承担。委托单位向承担单位提交项目建议书,说明对拟建项目的基本设想,资金来源的初步打算,并提供基础资料。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应保证必要的工作周期。可采取有关部门或建设单位向承担单位进行委托的方式,由双方签订合同,明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前提条件、进度安排、费用支付办法以及协作方式等内容,如果发生纠纷,可按合同追究责任。

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可行性报告编制完成以后,由项目单位上报申请有关部门审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大中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各主管部、各省、市、自治区或全国性专业公司负责预审,报国家计委审批,或由国家计委委托有关单位审批。重大项目和特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预审,报国务院审批。小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按隶属关系由各主管部、各省、市、自治区或全国性专业公司审批。

三、设计计划任务书

设计计划任务书的编写,是在调查研究之后,认为建立该食品厂具有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可由项目单位自己组织人员编写,亦可请专业设计部门参与,或者委托设计部门编写。

(一)设计计划任务书的内容

任务书的内容是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提出建设一个食品工厂的计划。

1.建厂理由

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及市场销售三方面的市场状况。同时说明建厂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

2.建厂规模

工厂建设是否分期进行,项目产品的年产量、生产范围及发展远景。如果分期建设,则须说明每期投产能力及最终生产能力。

3.产品

产品品种、规格标准及各种产品的产量。

4.生产方式

提出主要产品的生产方式,并且说明这种产品生产方式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成熟性,并对主要设备提出订货计划。

5.工厂组成

新建厂包括哪些部门,有哪几个生产车间及辅助车间,有多少仓库,用哪些交通运输工具等。还有哪些半成品、辅助材料或包装材料是需要与其他单位协同解决的,以及工厂中经营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配备和来源状况等。

6.工厂的总占地面积和地形图

7.工厂总的建筑面积和要求

8.公用设施

给排水、电、汽、通风、采暖及“三废”治理等要求。

9.交通运输

说明交通运输条件(是否有公路、码头、专用铁路),全年吞吐量,需要多少厂内外运输设备。

10.投资估算

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各方面的总投资。

11.建厂进度

设计、施工由何单位负责,何时完工、试产。何时正式投产。

12.估算建成后的经济效益

设计计划任务书中的经济效益应着重说明工厂建成后拟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是指工厂建成投产后每年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总额的比值。投资利润率越高,说明投资效果越好。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产量、原材料消耗、产品质量指标、生产每吨成品的水电汽耗量、生产成本和利润等。

(二)在编写设计计划任务书时应注意的问题

(1)矿山资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勘探、勘察报告,要按照规定,有主管部门的正式批准文件。

(2)主要原料、材料和燃料、动力需要外部供应的,要有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签署的协议草案或意见书。

(3)交通运输、给排水、市政公用设施等应有协作单位或主管部门草签的协作意见书或协议文件。

(4)建设用地要有当地政府同意的意向性协议文件。

(5)产品销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应有技术、经济负责人签署的调查分析和论证计算资料。

(6)环保情况要有环保部门的鉴定意见。

(7)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时,要有技术部门签署的技术工艺成熟,可用于工程建设的鉴定书。

(8)建设资金来源,如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内统筹、自筹、银行贷款、合资联营、利用外资,均需注明。凡金融机构提供项目贷款的,应附有关金融机构签署的意见。

四、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接受设计任务后,必须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办事。设计工作必须以已批准的可行性报告、设计计划任务书及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设计工作是在市场预测和厂址选择之后的一个工作环节。在市场供求状况、项目建设规模和厂址选择这几个因素中,市场供求状况是建设项目存在的前提,也是确定项目建设规模的根据。而规模和厂址则是工厂设计的前提。只有当规模和厂址方案都确定了,才能进行工厂设计。工厂设计完成后,才能进行投资、成本的概算。

(一)设计的准备工作

设计单位接受设计任务后,首先对与项目设计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其不足的部分资料,再进行进一步收集。

(1)到项目建厂现场收集资料。设计者到现场对有关的资料进行核实,对不清楚的问题加以了解直至弄清为止。如拟建食品工厂厂址的地形、地貌、地物情况,四周有否特殊的污染源,以及水源水质问题等等。要从当地水、电、热、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对新建食品工厂设计的约束。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资料,同时向有关单位了解工厂和地区的发展方向,新厂与有关单位协作分工的情况及建筑加工的预算价格等等。

(2)到同类工厂或同类工程项目所在地考察,掌握一些技术性、关键性资料,以备参考。

(二)设计工作

食品工厂的设计工作一般是在收集资料以后进行的。首先拟定设计方案,而后根据项目的大小和重要性,一般分为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两种。对于一般性的大、中型基建项目,采用二阶段设计,即扩大初步设计(简称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重大的复杂项目或援外项目,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小型项目有的也可指定只做施工图设计。目前,国内食品工厂设计项目,一般只做二阶段设计。现将有关二阶段设计中的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深度、内容及审批权限叙述如下。

1.扩大初步设计

所谓扩初设计,就是在设计范围内做详细全面的计算和安排,使之足以说明本食品厂的全貌,但图纸深度不深,还不能作为施工指导,但可供有关部门审批,这种深度的设计叫扩初设计。根据原轻工业部颁发的“轻工业企业初步设计内容暂行规定”(试行)共分为总论、技术经济、总平面布置及运输、工艺、自动控制、测量仪表、建筑结构、给排水、供电、供汽、供热、采暖、通风、空压站、氮氧站、冷冻站、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维修、中心化验室(站)、仓库(堆场)、劳动保护、生活福利设施和总概算等19个部分,分别进行扩初设计。

(1)扩初设计的深度要求:

①满足对专业设备和通用设备的订货要求,并对需要试验的设备,提出委托设计或试制的技术要求。

②主要建筑材料、安装材料(钢材、木材水泥、大型管材、高中压阀门及贵重材料等)的估算数量和预安排。

③控制基本建设投资。

征用土地

⑤确定劳动指标。

⑥核定经济效益。

⑦设计审查。

⑧建设准备。

⑨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要求。

(2)扩初设计文件(或叫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内容:根据扩初设计的深度要求,设计人员通过设计说明书、附件和总概算书三部分的形式,对食品工厂整个工程的全貌(如厂址、全厂面积、建筑形式、生产方法与方式、产品规格、设备选型、公用配套设施和投资总数等)做出轮廓性的定局,供有关部门审批。把扩初设计说明书、附件和总概算书总称为“扩初设计文件”。

初步设计说明书中有按总平面、工艺、建筑等各部分分别进行叙述的内容;附件中包括图纸、设备表、材料表等内容;总概算书是将整个项目的所有工程费和其他费用汇总编写而成。下面以某车间初步设计文件中工艺部分的内容为例加以说明。

①初步设计说明书:说明书的内容应根据食品工业的特点、工程的繁简条件和车间的多少分别进行编写。其内容如下:

a.概述。说明车间设计的生产规模、产品方案、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的特点;论证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说明论证的根据和多方案比较的要求;车间组成、工作制度、年工作日、日工作时、生产班数、连续或间歇生产情况等。

b.成品或半成品的主要技术规格或质量标准。

c.生产流程简述。叙述物料经过工艺设备的顺序及生成物的去向,产品及原料的运输和贮备方式;说明主要操作技术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配比等参数(如果是间歇操作,须说明一次操作的加料量、生产周期及时间);说明易爆工序或设备的防护设施和操作要点。

d.说明采用新技术的内容、效益及其试验鉴定经过。

e.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的费用及主要技术规格或质量标准。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动力消耗指标(如水、电、汽等)与国内已达到的先进指标的比较说明(表1-1)。

表1-1 原材料、动力消耗指标及需用量

f.主要设备选择。主要设备的选型、数量和生产能力的计算,论证其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需引进设备的名称、数量及说明。

g.物料平衡、热能平衡图(表)及说明。

h.节能措施及效果。

i.室外工艺管道有特殊要求的应加以说明。

j.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意见。

②附件:

a.设备表(表1-2)。

b.材料估算表(表1-3)。

c.图纸: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技术比选方案图,项目内自行设计的关键设备草图等。

③总概算书:见第七章。

(3)扩初设计的审批权限。扩初设计完成后,将设计文件交主管部门审批。大型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按隶属关系,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或省、市、自治区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家建委批准。

表1-2 设备表

表1-3 材料估算表

中型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按隶属关系,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或省、市,自治区审批,批准文件抄送建委备案。国家指定的中型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要报国家建委审批。

小型项目的设计内容和审批权限,由各部门和省、市、自治区自行规定。部商地方安排的项目,以部为主,商省、市、自治区审批。

上级单位在审批项目设计文件时,往往要召集会议,组织有关单位,并邀请同类工厂中有经验的人参加,对设计提出意见和问题。设计单位应阐述设计意图,回答所有提出的问题,最后由上级部门加以归纳,并以文件的形式批发给各单位。若城市规划、卫生防疫站、环境保护等单位,认为设计不符合他们的规范和规定,可对设计提出否定意见,也可对设计的不合理部分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文件经批准后,全厂总平面布置、主要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安全卫生措施、三废处理、总概算等需要做修改时,必须经过原设计文件批准机关同意。未经批准,不可更改。

2.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文件或扩初设计文件批准后,就要进行施工图设计。在施工图设计中只是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在深度上进一步深化,使设计更具体、更详细地达到施工指导的要求。所谓施工图,是一个技术语言。它用图纸的形式使施工者了解设计意图,使用什么材料和如何施工等。在施工图设计时,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在图纸上应将所有尺寸都注写清楚,便于施工。而在初步设计或扩初设计中只注写主要尺寸,仅供上级审批。在施工图设计时,允许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做修正和补充,使设计更合理化,但对主要设备等不做更改。若要更改时,必须经批准机关同意方可;在施工图设计时,应有设备和管道安装图、各种大样图和标准图等。例如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扩初设计图纸中没有管道安装图(管路透视图、管路平面图和管路支架等),而在施工图中就必不可少。在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中的车间管道平面图、车间管道透视图及管道支架详图等都属工艺设计施工图。对于车间平面布置图,若无更改,则将图中所有尺寸注写清楚即可。

在施工图设计中,不需另写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而一般将施工说明注写在有关的施工图上,所有文字必须简单明了。

工艺设计人员不仅要完成工艺设计施工图,而且还要向有关设计工种提出各种数据和要求,使整个设计和谐、协调。施工图完成后,交付施工单位施工。设计人员需要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对相互不了解的问题加以说明磋商。如施工图在施工有困难时,设计人员应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必要时在施工图上做合理的修改。

三阶段设计中的初步设计近似于扩初设计,深度可稍浅一些。通过审批后再做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深度往往较扩初设计深,特别一些技术复杂的工程,不仅要有详细的设计内容,还应包括计算公式和参数选择。

五、施工、安装、试产、验收、交付生产

项目单位根据批准的基建计划和设计文件,提出物资、设备采购计划,落实建筑材料的供应来源、办理征地拆迁手续、落实水电及道路等外部施工条件和施工力量。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列入国家年度计划,做好建设准备,具备施工条件后,才能施工。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施工预算如果突破设计概算,要讲明理由,上报原批准单位批准。

施工前要认真做好施工图的会审工作,明确质量要求。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单位在建设项目完成后,应及时组织专门班子或机构,抓好生产调试和生产准备工作,保证项目或工程建成后能及时投产。要经过负荷运转和生产调试,以期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生产出合格产品,还要及时组织验收。

大型项目,由国家建委组织验收;中小型项目,按隶属关系由部或省、市、自治区负责组织验收。

竣工项目验收前,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先行验收,向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报告,并系统整理技术资料,绘制竣工图,在竣工验收时作为技术档案,移交生产单位保存。建设单位要认真清理所有财产和物资,编好工程竣工决算,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

竣工项目验收交接后,应迅速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转账手续,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