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更新习作教学理念:培养真实与有意义的习作品质

更新习作教学理念:培养真实与有意义的习作品质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也是对学生所处的知识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关注。习作教学亦应如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应当贯彻到习作教学之中。(三)言真与意切的习作品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更新习作教学理念:培养真实与有意义的习作品质

习作的教学理念可以概括为让学生在感悟生命意义中学会习作,让学生在人生之初经历习作,让学生在自由与愉悦之中找到习作状态,在交流与分享之中经历习作过程,在言真意切之中养成诚信的习作品质

(一)自由与愉悦的习作状态

习作需要一种状态。以往我们的习作教学总有一个误区,教师们挖空心思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习作的“教法”,而并不太注重学生的习作状态。“作文教学变成一个简单的‘老师出题,学生应命而写’的过程,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写、写什么,以及怎样才能使学生进入最佳‘写作状态’的问题,则似乎不在作文指导的范围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自由表达”“乐于表达”也是对学生所处的知识状态与心理状态的关注。鼓励自由表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良好的习作状态具有一些普遍特点,即:自信、自由、健康、创新、兴奋、专心、清醒、觉知、虔诚、独立、欢快、流畅等。想要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自作状态,教师必须具有一定共识,即深刻明白写文章应是有感而发,有需而写。习作教学亦应如此。要为学生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说真心话。不拘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这样,不仅能焕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他们的习作自信心,更能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感到习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乐于表达,爱上习作。《语文课程标准》之中所强调的“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也正是此意。

当然“不拘形式”并不是不要形式。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的习作形式,那么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一些习作形式。当学生掌握了各种形式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表达需求自由运用各种习作形式。这才是“不拘形式”的应有之义。“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接触各种情感表达方式,启迪心智,要让学生体会各种各样的情感经验,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拥有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小学生正处于个性的形成期,语文教育对于发展保护学生的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宣泄自己,通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反映最初的人生经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理应以宽容之姿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愉悦的习作氛围,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使之成为敏锐善感的人,热爱生活的人。

(二)交流与分享的习作过程(www.xing528.com)

学习习作主要是学会用笔交流。学生习作的自信和兴趣主要来源于习作过程中合作和交流所产生的成就感,但是这一点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往往被忽略。《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习作过程中交流与分享的重要性,“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用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等。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应及时组织交流,帮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感受和分享习作的乐趣。

习作教学中应当努力促成相互交流与快乐分享,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交流的愿望,不可能做到全面彻底的交流分享。新课程实践中,不少老师顺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为习作课堂拓展交流渠道平台提供了新思路。以特级教师葛根栓的《写读后感》习作教学设计为例,其确定的教学理念是:“顺应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一方面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造一种丰富、新颖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阅读、表达;另一方面借助网络环境,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同时采用类似‘网络聊天’的形式,降低‘写感受’的难度,有助于学生写出真切感受,表达独特体验。”该设计中的“电子阅读”“网络聊天”“网上评改”等等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分享的机会。在这种互动中,学生以一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得到了多方面的满足。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帮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理清写作思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应当贯彻到习作教学之中。学生在习作交流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发掘个人的生活经验,如新鲜有趣的见闻、难忘的经历,教师及时组织交流,会使全体同学不仅能享受到自己的快乐,也能分享他人的快乐,最重要的是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到习作的快乐。这些乐趣会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高其习作水平。

(三)言真与意切的习作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言真意切是习作本身的要求,也是习作的诚信要求。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往往将作文的主题、结构、文法作为主要指标,而对于作文的真实性往往考虑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习作的一个误区,迫使学生不知不觉陷入“从形式入手”而不是“从内容入手”的误区。这种现象一经反复,学生为了追求形式上的达标,就容易在内容上造假,时间长了成为习惯是非常有害的。评价一篇文章的标准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这不仅是文风问题,更是人品问题。文风不正会影响学生人品的塑造。所以在习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强调作文要言之有物,写真情实感。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耳去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要求他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说的话,尊重自己写的字,为自己说过的话、写过的字负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