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品味散文语言:揭示语言魅力与生命内涵

品味散文语言:揭示语言魅力与生命内涵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散文教学,品味语言是重点,我们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散文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语言的魅力得以体现。文学作品之所以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它借助语言来抒发人间真情,揭示生命的本质内涵。如此,让学生融会贯通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作用,学生对语言美的理解就有了深度。

品味散文语言:揭示语言魅力与生命内涵

散文教学,品味语言是重点,我们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文心雕龙》里面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散文以情铸成,情溢于文。散文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语言的魅力得以体现。我们平时所言“散文笔调”,就集中体现了散文语言的两个方面:凝练与优美。

1.从情感方面推敲散文语言的凝练。

文学作品之所以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它借助语言来抒发人间真情,揭示生命的本质内涵。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紧扣文中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的重点词句,带领学生重锤敲打,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下面以《背影》教学为例详解。

第一,说“感动”。先让学生说说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便说出“感动”两字。接下来就围绕“感动”来组织本堂课的教学流程。

第二,找“感动”。找出文中最能“感动”读者的文段。学生也不费吹灰之力就明确指出是第六段。

第三,品“感动”。围绕这一段,笔者在教学时是如此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描写父亲当时走路的姿势?(蹒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用‘蹒跚’这个词?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路,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作者又用了哪些词来描写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攀、缩、倾)为何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对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令人揪心啊。)用‘缩’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就都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紧张呀。‘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倾’字写出了父亲要爬上月台那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多么艰难努力的背影啊!)”

学生读懂了这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的词,就能走进文本,把自己融入作品;就能读懂“父爱”,读懂作者所要抒发的真挚情感。(www.xing528.com)

2.从修辞方面品味散文语言的优美。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散文,往往都是名家名作,其语言大都以生动、优美见长,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为了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散文的作者都会既非常重视锤字炼句,又非常讲究将多种修辞方法结合起来,增加作品的文采。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重视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如《春》一文描写春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作者通过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再如《安塞腰鼓》中的三个排比句:“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在学生知道了作者用的是排比句并领会其一般含义后,我又追问是怎样排比的,接着再问为什么用排比,引导学生明确都是从力量、速度、幅度来修饰搏击,以此来传递奔放之情。如此,让学生融会贯通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作用,学生对语言美的理解就有了深度。

总之,通过具备真切情感的散文文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散文阅读习惯,探寻作者真挚的情感,并帮助学生找出体现这些情感的语言,帮助学生发现写作时可以采用的优美的行文方式,都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