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元璋的战略方针分步推进,各个击破,全面优化

朱元璋的战略方针分步推进,各个击破,全面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元璋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就是“各个击破,分步推进”。在刘基等人的建议之下,朱元璋采取的是“先西后东,先南后北”的策略,把握各个阶段的重点方向,分步骤推进其统一战略。要想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朱元璋当然要对这些集团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但首先进攻何方则成为一大难题。考察当时的割据形势,这个战略计划相对合理,不仅可以各个击破主要竞争对手,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己方腹背受敌。

朱元璋的战略方针分步推进,各个击破,全面优化

朱元璋能够在乱世之中崛起,成功击破各路豪强,与他正确制定的战略方针密不可分。朱元璋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就是“各个击破,分步推进”。经过一番努力,朱元璋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根据地,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上有了很大提升,为日后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根据冯国用的建议,朱元璋夺取应天(今江苏南京),以作为“四出征伐”的战略基地。攻占应天之后,朱元璋巡视城郭,慨叹道:“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60]由此开始,他更加坚定了巩固阵地、向外拓展的信心。在建立南京政权后,虽说战略目标更加明确,但朱元璋伪装得更加巧妙。对宋政权,他长期保持形式上的隶属关系,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对元朝官吏,他注意拉拢,设法促使其转变态度而为我所用。他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加强军队建设,同时还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多个方面积极推进和谋划,统一天下的大业。根据朱升的建议,朱元璋采取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61]的策略,韬光养晦,稳步推进。在刘基等人的建议之下,朱元璋采取的是“先西后东,先南后北”的策略,把握各个阶段的重点方向,分步骤推进其统一战略。

元朝末年,群雄割据,除朱元璋建立南京政权之外,其他具有相当规模和军事实力的还有不少。在南方有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方国珍等势力集团,在北方则有察罕帖木儿父子、王宣、李思齐、张思道等势力集团。其中对朱元璋推进统一大业构成严重障碍的有南方的陈友谅、张士诚和北方的察罕帖木儿之子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这三支力量。要想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朱元璋当然要对这些集团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但首先进攻何方则成为一大难题。

朱元璋在与刘基精心谋划之后,决定采取“先西后东,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具体说来就是分三步展开:第一步是消灭西边的陈友谅,第二步征服东边的张士诚,第三步则是北伐中原,攻打扩廓帖木儿。据《明史》,朱元璋在选择进攻的先后次序时曾询问刘基,只见刘基回答道:

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62]

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统一战略的“三步走”方案,其中贯穿着刘基的巧思。考察当时的割据形势,这个战略计划相对合理,不仅可以各个击破主要竞争对手,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己方腹背受敌。之所以选择“先西后东”,是因为刘基看到张士诚仅是个只知自守、缺少远谋之人,陈友谅志气骄横,常来挑衅,应当首先予以打击。分析二人性格,刘基判断他们不会有深度合作,但如果先向张士诚用兵,则可能引起陈友谅攻击己方侧后的欲望,如果首先攻打陈友谅,以张士诚的胆气则不会受到东西夹攻的危险,因为张士诚的性格决定了他不敢轻举妄动。至于扩廓帖木儿部,虽然实力强大,但远在江淮以北,尚且有韩林儿等反元力量存在,何况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张思道之间也互有矛盾,所以对朱元璋的南京政权暂时不会构成直接威胁。

在制定总体战略方针之后,朱元璋立即将兵锋指向陈友谅。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时有冲突,从至正二十年(1360)的南京龙湾之战到安庆之战,再到江州之战,双方之间大战不断,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终于引发至正二十三年(1363)夏的鄱阳湖决战。在这期间,张士诚果然如刘基所料,不愿冒风险。他采取的策略是坐山观虎斗。面对陈友谅派来的使者,他佯装答应出兵相助,实则是“守境观变”[63],一直按兵不动。由于张士诚的保守和犹豫,朱元璋果真迎来各个击破的良机。

对这些重大战役,朱元璋始终都非常重视,每次都是亲临战阵,亲自指挥。与陈友谅相比,朱元璋虽说实力上明显处于下风,但因为指挥得当,还是获得了胜机。陈友谅不仅兵力众多,而且水师占据上游,建制完整,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究其原因,除了陈友谅为人勇而无谋、狂躁自大之外,更是因为朱元璋及其智囊的正确谋划,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战略战术。在金陵龙湾之战爆发之前,陈友谅在推进大军逼近南京的同时,也曾约请张士诚从东面夹攻朱元璋,还幻想康茂才担任其内应,结果都一一化为泡影。朱元璋则巧妙地利用了陈友谅的性格缺陷和冒进心理,命康茂才佯为内应,引诱陈军进入预定伏击圈,从而给了陈友谅致命一击。金陵龙湾之战,陈友谅除了损伤士卒无数之外,更有大量战舰和战船被朱元璋所缴获,改变了两军对垒的形势,朱元璋赢得更多与陈友谅展开决战的筹码。陈友谅经历惨败,只能采取退守之势。他为自保而发起的若干反攻,最终也徒劳无功。至正二十三年(1363),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这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最后一次决战。在战争中,朱元璋起初处于下风,“连战三日,几殆”[64],最终采用火攻扭转战局。陈友谅虽兵力占优,却因战法上出现诸多失误而大败,他本人也中流矢而亡,损兵折将无以计数,只剩一些残部退守武昌,苟延残喘,没过多久只能举手投降。(www.xing528.com)

在成功消灭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已经顺利完成统一战略的第一步,遂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起兵征讨张士诚,继续贯彻此前制定的“先西后东”的战略计划。在出兵之前,朱元璋与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就用兵方略进行了充分讨论。李善长的意见相对保守,主张相机而动,不宜急攻。徐达则认为张士诚的主要将领“皆龊龊不足数,徒拥兵众为富贵之娱耳”[65],因此主张立即出兵。朱元璋最终采纳了徐达的意见,定下出征日期与进攻计划。他们首先攻占淮东,截断张士诚的退路,第二步猛力进攻湖州杭州,消灭了张士诚的主力,最后转向苏州,将张士诚团团围困在城中,在劝降未果后攻破苏州城,张士诚就此成为俘虏,后在南京自杀。

至此,朱元璋统一战略的第二步计划也宣告完成,第三步作战计划,也即北伐讨元,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吴元年(1367)十月,朱元璋与徐达、常遇春等高级将领和重要谋士共同策划和制定北伐灭元的战略战术。他们对敌我双方的军事实力及所处战略态势等等,都进行了周密的分析。

自元朝末年以来,统治者政治腐朽和残暴无道,已经完全丧失民心,可谓“君昏臣悖,兵戈四兴,民坠涂炭”[66],由此而导致四方割据、诸侯混战,民众也由此而遭受空前困苦。在这种局面下,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普通百姓的迫切诉求。比较双方实力情况,朱元璋认为己方也已经具备北伐灭元的基本条件,并与徐达等主要将领认真研究具体的作战方案。

在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朱元璋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成功地建立了以金陵为中心的根据地。在平定江南地区之后,朱元璋不仅获得富庶之地的全部钱粮,也成功招揽了大量的能臣良将,可谓兵强马壮,人才济济。无论是人力和兵力,还是物力和财力,都获得了极大提升。经过多年发展,朱元璋已经具备对北元发起总攻的条件。反观北元这边早已是“中原扰攘,人民离散”[67]。朱元璋对北方割据的局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山东则有王宣父子,狗偷鼠窃,反侧不常;河南则有王保保,名虽尊元,实则跋扈,擅爵专赋,上疑下叛;关陇则有李思齐、张思道,彼此猜忌,势不两立,且与王保保互相嫌隙。元之将亡,其机在此。”[68]虽说战略形势对朱元璋非常有利,但如何选择主攻方向仍存有玄机。常遇春主张先攻打元都:“今南方已定,兵力有余,直捣元都。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挺竿而可以胜也。都城既克,有破竹之势,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矣。”[69]对此,朱元璋立即表示反对,认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并不能保证轻易拿下,所以定下了“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70]的分步推进计划。相比之下,朱元璋制定的这一作战计划更加稳健合理,令徐达等人连连称善。

吴元年(1367)十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军25万浩浩荡荡向北进军,发起北伐灭元之战。同年十二月,朱元璋在南京登极,建国号为大明,并宣布来年年号为洪武。在夺取山东、河南之后,北伐军攻占潼关,扼住元都的门户,然后再取道开封,直逼元都。元朝统治集团内部此时尚且忙于争斗,扩廓帖木儿因为拒不听从命令,被元顺帝削职。很显然,元朝统治者的这种内斗,给了徐达顺利推进的机会。朱元璋在战后曾颇为自诩,炫耀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有“出其不意”和“不劳而克”[71]的良好效果,其实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和互相倾轧等因素也不容忽视。洪武元年(1368)七月底,北伐军已经顺利攻占通州。看到大势已去,元顺帝只得弃城逃跑,元朝九十多年的统治,至此画上句号。同年八月,朱元璋得知徐达和常遇春已经攻克元大都的消息后,决定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并下令其乘胜进兵,进一步清剿故元残余势力。此后,平定四川、云南的计划也得以稳步推进。在成功消灭四川、云南等地的割据势力之后,朱元璋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

总结朱元璋的统一方略,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最大程度争取民心,努力将军队打造成为受人称颂的王者之师。尤其是在站稳脚跟之后,朱元璋顺势而变,适时推出反元这一战略目标,并以吊民伐罪和除暴安民作为宣传纲领,很好地争取到天下百姓的支持和拥护。第二是稳扎稳打,分步推进,尤其是“先西后东,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的制定,使得朱元璋可以将统一战略稳步地朝前推进,并贯彻始终。在北伐灭元的决战中,朱元璋反对直取元都的冒进战略,而是采取了稳步推进,先去枝干、再动根本的策略。这种方案可能会被某些人视为保守,其实这种冷静态度始终是进行战略决策时最为需要的。第三是注意培养上下一心、士气高昂的军队,尤其是注意培养下层士卒的效忠赴死之心。与此同时,朱元璋非常注意恩威兼施,在严格治军的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使得军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第四是建立和建设稳固的后方基地,大力发展经济,培植持久战斗力。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朱元璋非常注意抢先夺占江南富庶之地,努力达成“足兵足食”,进而徐徐图谋中原。第五是知彼知己,选准决战时机。朱元璋对孙子“知彼知己”的情报论显然深有体察,在军事斗争中,非常重视各种情报的搜集。[72]朱元璋需要对包括主帅性格在内的各方情报都有非常精确的了解,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因为有扎实的情报工作,朱元璋才能将军事力量集中于一方,并有效避免陷入双线作战的困境,保证分步推进的战略方针得到很好执行。在确定主要作战对象之后,更是下大力气搜集对手的各类情报,尽最大努力做到“知彼知己”,努力找到一击制敌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