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几点建议与优化

关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几点建议与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在国家层面,中国要对中法关系有一个长期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适当降低对中法关系的期望值。诸多因素决定了中法关系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存在再生波折的可能。在欧洲,法国重点借重俄罗斯的影响,萨科齐时期,法俄关系得到很大发展,法俄高层互访频繁,两国还建立了各种安全合作框架与磋商机制。法国同时也重视发展法印战略伙伴关系,扩大法国在印度及南亚的影响力。

关于中法关系发展的几点建议与优化

时至2011年,中法建交47年,两国关系以其战略性和开创性长期走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前列。当前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推进全球治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全球原材料价格、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即将成为二十国集团和八国集团主席国的法国希望在这些重要问题上有所作为。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发展大国,则在应对后危机时代全球面临的挑战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法关系战略意义不断上升,两国合作的空间日益扩大,中法应该共同努力保持并增强两国关系的战略性和开创性,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协调与配合,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为推动中法关系健康发展,争取我国在中法关系发展中的外交主动,本书有如下建议:

第一,在观念上,外交决策者应该认识到,全球化和多极化时代下,盟友与敌人都不能正确诠释国家关系,只有真正了解对方的利益诉求与思考方式,正确把握国家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才能让中法关系和谐正常持续地发展,而中法关系发展,对中法两国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中国应该具备一种更成熟稳健的心态来看待中法之间的未来走向,避免在外交上陷入被动。首先在国家层面,中国要对中法关系有一个长期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适当降低对中法关系的期望值。同时要加强外部宣传,要让更多的法国民众真正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充分认识到法中双边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欧洲出现某种短视、错觉或莫名其妙的傲慢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有更多的技巧、耐心及外交智慧予以应对。其次在民众层面、国民层次上,爱国的民族情绪高涨是必要的,但要适度。倘若此两层面相关问题的处理上有所不当,则可能会导致中国在今后与欧洲的外交中处于被动地位,可能出现欧洲一些原本中立的力量或亲华的国家对中国产生对立情绪,使得长久积累的外交关系受到严重损害。对2008年的中法外交风波,要认识到3·14事件以及奥运火炬传递巴黎受阻,是由西方媒体歪曲的报道所致,而且这一类仇视中国的破坏活动只是一部分法国人所为,不是全民的行动。另外,要注意到一个事实,即经过一些媒体几十年刻意的宣传和美化,达赖已经在很大一部分西方人心中成了“圣贤”。西藏问题被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媒体论断的方式,经过一番宣传后,已经变成一个泛道德化的问题。在西方,有些人把是否支持达赖,是否支持“西藏事业”和自己是否坚持正义人道的原则等同起来。然而他们并没有也不在意是否了解达赖所谓“西藏事业”所造成的分裂国家民族的实质。而那些歪曲甚至是恶意攻击中国的报道更是让这一部分西方人找到了所谓信服的依据。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西藏问题已经成为部分西方国家用来牵制中国的一个政治工具,而这一工具有可能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被反复利用。所以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一形势,在国际上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西方人真正了解西藏、了解中国,回到公正的立场上来。

第二,外交实践中,中国应该对中法间现有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和摩擦保持清醒认识,以稳健的心态来看待中法关系发展,清醒冷静,不盲目乐观;同时,增强竞争和摩擦甚至是外交冲突的处理能力,在对方出现某种“负向”苗头之际,应增强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事态严重程度的不同做出相应的不同处理预案。在中国崛起,更广泛地参与全球事务的过程中,中法之间在贸易、能源汇率环境领域的竞争和摩擦不可避免,同时中法关系发展上还包括美国因素、欧盟因素等的影响,中法关系还有一个美、中、欧三角博弈的大背景。诸多因素决定了中法关系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存在再生波折的可能。这种波折可以在任何一根链条上爆发,如西藏问题、台湾问题、非洲问题、环境卫生问题、知识产权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倾销问题等。另外,此类波折同样可以发生在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不在法国,可能在如德国、意大利、捷克等国。增强外交应变能力,才能在实践上取得主动。增强外交应变能力,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了解对手和预判形势。

第三,加强了解,深入研究,在准确把握法国外交走向和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策略。

(1)充分认识法国外交中的“借重”策略。长期以来,法国外交“持二等票,乘一等舱”,外交大国地位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明的“借重”策略。法国外交善于利用“借重”策略在大国关系中博弈,追求国际关系中制衡和均势,取得了超出其地位和国力的影响。具体而言,首先,“借重”美国,与美国既抗争又合作,既是盟友又是对手,不同时期、不同问题上采取不同态度,通过对美国的抗争或合作彰显法国的存在。其次,“借重”欧盟,把欧盟当作法国权力放大器,尽力发挥大国作用。法国全力推进欧盟一体化建设,旨在最终把欧盟建成独立一极,作为其对内发挥核心作用,对外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战略依托。再次,借重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在内的大国,增强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在欧洲,法国重点借重俄罗斯的影响,萨科齐时期,法俄关系得到很大发展,法俄高层互访频繁,两国还建立了各种安全合作框架与磋商机制。在亚洲,法国主要借重中国,同时积极谋求同印度的战略合作。法国认为中国是未来多极世界中重要一极,发展对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其大国地位和经济利益。法国同时也重视发展法印战略伙伴关系,扩大法国在印度及南亚的影响力。最后,法国把非洲国家和法语国家作为维护和扩大法国影响的两大支撑点;同时法国利用地缘优势与同阿拉伯国家的特殊关系以及萨科齐显示出的亲以色列姿态,寻求在中东地区的独特地位和战略利益。

(2)注意法国外交中制造“特立独行”的“法国效应”策略。法国对积极参与或主动制造全球瞩目的外交案例乐此不彼,常常通过“特立独行”来彰显法国影响力。“法国时常被看作一个持有二等车厢车票却坐着头等车厢的国家。这意味着它时常需要在国际上有“超实力发挥”的表现,包括偶尔还会有一些‘过激’、‘惊人’的举动。”[17]萨科齐在西藏问题(接见达赖)上对中国挑衅、第一时间介入俄格冲突、金融危机爆发后率先指责美国、北非地区动乱中带头空袭利比亚等富有眼球效应的行动,不时让法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3)打好“法国牌”。尊重和利用法国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抱负,师夷长技,打好“法国牌”,构建对我国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11年,法国成为二十国集团和八国集团主席国。萨科齐希望在推进全球治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全球原材料价格、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有所作为,提升法国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些国际议题上,法国需要中国的合作和支持;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发展大国,同样也需要法国的合作和支持,更广泛和深入地参与重大国际议题,顺畅表达中国的声音,构建对中国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学习法国的“借重”策略,打好“法国牌”,在相关国际问题上,争取法国的共识和支持,对中国意义重大。

(4)加强合作和交流。中法经贸关系滞后于政治关系,造成经贸关系和政治关系不对称的特点。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实现突破,为中法两国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夯实基础,继续同法国在投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和农业环保领域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应抓紧落实和进一步促进中法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使中法关系的发展深入人心,造福两国人民。在文化交流上,需要进一步增强民间的交流和互动,以便更好地让法国民众了解中国,消除偏见和误解,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注释】

[1]注:又称为非理智主义。非理性主义本体论上否认世界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和谐的整体,把世界看作一个无序的、偶然的、不可理解,甚至荒诞的世界。它在认识论上片面强调内心体验、直觉洞察。叔本华最先开始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建立了“意志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独立于人的表象之外的自在世界,就是意志。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开创了西方非理性主义之先河。深受叔本华思想影响的尼采更是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发展为强力意志,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理论。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意志,是一种贪得无厌的欲望和创造的本能,并以此作为估量一切价值和确立新价值的标准,提出“上帝死了”的口号,抨击希腊以来的理性主义。同时,尼采极力推崇体现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修斯精神相结合的希腊悲剧精神,认为它全凭直觉,与理性无关。他把我欲作为道德的基础,指出人的本性就是自我创造和摧毁的酒神精神,尼采的哲学对非理性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非理性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还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他第一次细致地运用尽可能科学的方法考察人类意识的深层次结构,提出了非理性本能在整个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次根据,为非理性主义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从20世纪开始,非理性主义成了风靡西方的思潮,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政治等领域广泛流传。在这当中,除了弗洛伊德以外,尤以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影响最大。

[2]AndréLalande.Vocabulaire technique et critique de la philosophie[M].PUF,uin 2006.

[3]注:萨科齐曾先后在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学习,获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担任律师

[4]陈修佳.唯意志主义内在观点及其内在矛盾——以叔本华、尼采的观点为代表[J].人民论坛,2010(36).(www.xing528.com)

[5]Qu'est-ce que le sarkozysme[J].Le Point,1er mai 2007.

[6]«Le peuple français a choisi le changement.Ce changement,je le mettrai enœuvre».Déclaration du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élu,M.Nicolas Sarlozy,Paris,6 mai 2007.

[7]«Je suis de ceux qui pensent que la France est grande etécoutée lorsqu'elle est rassemblée derrière une vision et une volonté.»XVème conférence des ambassadeurs du 27 août 2007.

[8]Louis-Jean Calvet,Jean Véronis.Les mots de Nicolas Sarkozy[M].éditions du Seuil,2008.

[9]Louis-Jean Calvet,Jean Véronis.Les mots de Nicolas Sarkozy[M].éditions du Seuil,2008.

[10]Alain Gresh.Enquête sur le virag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J].le monde diplomatque,juillet 2008.

[11]Sarkozy,danger majeur[J].Fluctuat.net,mai 2007.

[12]Sarkozy,danger majeur[J].Fluctuat.net,mai 2007.

[13]刘毅.试论西方外交的理想主义传统与现实主义策略.南方论刊,2008(12).

[14]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J].世界历史,2003(6).

[15]沈孝泉.法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意义及影响[J].当代世界,2007(8).

[16][法]尼古拉·萨科齐.见证[M].曹松豪,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7]冯仲平.“法国现象”新变化.人民日报,2011-04-19.http://www.qstheory.cn/gj/gjgc/201104/t20110419_77493.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